古代大臣们怎么向皇帝打“小报告”的?

Posted 打小报告

篇首语: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代大臣们怎么向皇帝打“小报告”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代大臣们怎么向皇帝打“小报告”的?

古代告密大行其道 明清正式成为统治工具

在帝制中国时期权力运作过程中,告密政治与帝国文化传统之间有着不容忽视的关联性。由于帝国"儒表法里"或者"外儒内法"的统治样态,告密很多时候被统治者当作统治权术而大肆使用,致使各个王朝都有不间断的告密风潮发生。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统治中,“告密”行为大行其道最主要集中在汉武帝时期、武则天时期、明朝和清朝四个朝代。

西汉时期

西汉时期,汉武帝颁布了“算缗”和“告缗”令,搜括财富。个人财产必须首先自报,如有隐瞒不报或自报不实的,鼓励知情者揭发检举,此即“告缗”。凡揭发属实,被告者的财产则全部没收,并罚戍边一年,没收的资产分一半给告发人,以作奖励。

右内史义纵“以为此乱民,部吏捕其为可使者”(《汉书·酷吏传》),汉武帝知道后大怒,以“废格沮事”(即抵制破坏法令实施)的罪名将义纵弃市。武则天在改朝换代的初期,其完成和巩固的“杀手锏”之一便是“ 恐怖政策”——“起告密之刑,制罗织之狱,生人屏息,莫能自固”(《旧唐书 ·酷吏传上》)。

唐朝时期

唐朝,武则天采设置“铜匦”,类似于现代的“举报箱”,列于朝堂四方,“青匦曰‘延恩’,在东,告养人劝农之事者投之;丹匦曰‘招谏’,在南,论时政得失者投之;白匦曰‘申冤’,在西,陈抑屈者投之;黑匦曰‘通玄’,在北,告天文、秘谋者投之”(《新唐书·百官志二》)。

武则天诏旨地方,凡有欲进京告密者,州县不得询问详情,给予五品官的待遇,以驿马送其尽速来京,“ 虽耘夫荛子必亲延见,禀之客馆。敢稽若不送者,以所告罪之”(《新唐书·后妃传上》)。告密有功者予以封赏,“高者蒙封爵,下者被赉赐”(《新唐书· 酷吏传》)。

针对告密政治而言,虽然与传统帝国的道德合法性信仰模式相背离,告密扩大化也对帝国的合法性生产不利,但是基于强化统治的考虑,这一非常规机制还是被统治者屡试不爽。

明朝时期

明清时代,告密政治也被正式作为一种统治工具嵌入到权力链条之中,并作为一种制度化的权力生产方式被鼓励和实施,即表现为一种告密制度化的操作方式。

朱棣设立分遣御史巡行天下的制度,鼓励官吏彼此告讦,恢复朱元璋时已废罢的锦衣卫,并于永乐十八年(1477年)设立东厂,从此厂卫合势,特务横行,流氓政治成了有明一代的特色。

据史载,朝野内外均以刺探臣民隐私为乐事,“以故事无大小,天子皆得闻之。家人米盐猥事,宫中或传为笑谑,上下惴惴无不畏打事件者”。

在天启朝魏忠贤专权时,有四人深夜饮酒于密室,一人喝得兴起,谩骂魏忠贤,另外三人吓得不敢出声,骂声未落,已有人冲入密室,立刻将四人押至魏忠贤所,“即磔骂者,而劳三人金。三人者魄丧不敢动”(《明史·刑法志三》)。

清朝时期

清代大兴文字狱,在入关后的第五年(1648年)便发生毛重倬等仿刻《制艺序》案,其后愈演愈烈,仅在康、雍、乾三朝的百余年里文字狱多达百起,从乾隆三十九年到四十八年的十年则无年不有,而在乾隆四十三年竟达十起之多。

很明显,皇帝事务繁杂,绝无可能遍览天下诗书,所以“文字狱”大都由告发而起,如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戴名世《南山集》案,“当是时,文字禁网严,都御史赵申乔奏劾南山集语悖逆,遂逮下狱”(《清史稿·文苑传一》),两年后康熙下令将戴名世处斩,方孝标戮尸,是案牵连数百人。

(部分内容摘自《中国“告密”的黑色文化:明清嵌入权力链条之中》)

相关参考

雍正皇帝最有招 古代大臣怎么向皇帝打小报告

小报告就是不能公开报告,需要秘密约见。皇帝当然想掌控所有的事情,但也不能不顾及大臣们的实际情况。那么,有没有这样一种制度,既可以满足皇帝的需求,又能够避免大臣们因公开奏报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明代,承袭

雍正皇帝最有招 古代大臣怎么向皇帝打小报告

小报告就是不能公开报告,需要秘密约见。皇帝当然想掌控所有的事情,但也不能不顾及大臣们的实际情况。那么,有没有这样一种制度,既可以满足皇帝的需求,又能够避免大臣们因公开奏报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明代,承袭

请问清朝时满汉大臣对皇帝自称为何不同?

按清朝规矩,奏折有奏事折、密折、请安折、谢恩折等分别。办公归办公,公事奏折称臣;拍马屁归马屁、小报告归小报告,私事奏折称奴才。这一分际,做主子的,要求至严。在清圣祖康熙的朱批中,就有"知道了

大臣打了皇帝四十大板屁股 皇帝竟杀光他全家

都说皇帝是九五之尊,别说打皇上了,你就是骂皇上都不行,得,别说骂皇上,就是骗一下皇上,那在古代这都属于是欺君之罪,都是要杀头的,那是哪一个大臣不长眼,竟敢打皇上呢?网络配图这个人就是杨秀清,事情是这样

皇帝怒打大臣,大臣说了13个字,皇帝吓得脸色苍白,立马赔礼道歉

导读:在中国封建社会,皇帝作为国家的一把手,掌握着最高权力,一旦有人胆敢顶撞如果遇到善于纳谏的皇帝还好,万一碰到了昏君,分分钟就会被诛九族。然而,古代却有这么一位皇帝,因太过生气怒打大臣,大臣却毫不示

历史秘闻 皇帝怒打大臣,大臣说了13个字,皇帝吓得脸色苍白,立马赔礼道歉

导读:在中国封建社会,皇帝作为国家的一把手,掌握着最高权力,一旦有人胆敢顶撞如果遇到善于纳谏的皇帝还好,万一碰到了昏君,分分钟就会被诛九族。然而,古代却有这么一位皇帝,因太过生气怒打大臣,大臣却毫不示

金太宗沒羅志祥的命,偷拿一次就被抓,大臣們觀摩皇帝打屁屁

皇帝在我們現代人的心目中,那是多麼至高無上的一個位置,有錢有權有美女,不用受社會的苦,只要受得住大臣的煩,就一切OK了,妥妥的人生贏家。可是你知道嗎?中國古代有一個皇帝,竟然被大臣們從寶座上硬生生的給

大臣被皇帝打掉牙齿,笑着说出了2个字,皇帝立马给大臣道歉

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天下大权都掌控在皇帝手中,不管功劳多高的大臣,在皇帝面前都必须低调,否则下场不是一般的凄惨,但凡事总有例外。北宋时期的一名大臣,因得罪皇帝被打掉牙齿,他不仅没有丝毫地畏惧,反而笑着

康熙和手下官员的小报告趣闻

打小报告总是有奖励的。康熙三十九年(1701),李煦专摺谢恩,因为他拿到了十万两“低息皇家贷款”。这十万两借款,按他的品级本无资格,但由于其打小报告之汗马功劳,故玄烨特别赐恩。苏州织造小报告明清两代,

康熙和手下官员的小报告趣闻

打小报告总是有奖励的。康熙三十九年(1701),李煦专摺谢恩,因为他拿到了十万两“低息皇家贷款”。这十万两借款,按他的品级本无资格,但由于其打小报告之汗马功劳,故玄烨特别赐恩。苏州织造小报告明清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