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知识 老是不想给人添麻烦

Posted 同事

篇首语: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心理学知识 老是不想给人添麻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心理学知识 老是不想给人添麻烦

我相当不擅于拜托别人做事。举例来说,以前在德国实验室工作,要是计算机出问题,我会在走廊来回踱步好几趟,才鼓起勇气拨管理员的分机。倘若没人接,我反而松了一口气,继续面对漆黑的萤幕发呆,或去茶水间看德文杂志。

「这是他的工作啊,你干嘛不好意思。」德国同事专心盯着泡茶专用的码表,仿佛只要超过一秒整杯茶就会爆炸。

「是没错,但你的计算机就没坏掉,只有我的有问题。比较起来,还是我麻烦了对方。」

同事摇摇头,拖我到管理员办公室,这件事才解决。但其实,我是故意的。我故意坐在茶水间看杂志,引起同事注意,再让对方陪我一起去找管理员。为什么我知道他一定会注意我呢?因为只懂「ich liebe dich(我爱你,在工作上完全派不上用场的句子)」三个德文单字的我竟然在看德文杂志,一定大有问题。

我花这么多功夫,就是为了找人一起分担「拜托人帮忙」的责任。而我连「找人卸责」这件事都得拐弯抹角,引诱对方主动。

请人帮忙恐惧症

我不理解自己为何那么怕请托人帮忙,这种害怕一点也不理性,就好比蟑螂没杀伤力,但很多人看到了都会跳上椅子尖叫。

这阵子,我靠心理治疗中的洪水法,稍微治好了一点「请人帮忙恐惧症」。洪水法让患者大量暴露在害怕事物中,从而体会他们的畏惧毫无道理,害怕的结果(管理员咆啸着要我滚回台湾、蟑螂对不尖叫的人展开神风式攻击)根本不会发生,借此治愈恐惧。

我的洪水是一封封的推荐信。学术界找工作需要推荐信。推荐人得看过我的履历,写出满满两页的好话,再直接寄到应征单位,不能透过我。如果说请管理员帮忙的恐惧相当于看见蟑螂,请共事过的主管写推荐信的恐惧程度,足以媲美手被塞满蟑螂的蟑螂屋黏住。

在这请让我跟各位分享,在洪水法的摧残下,我学到了什么。

请人帮忙的好处

我认为,「请人帮忙」其实是社交活动的一种。通常男生第一次约会时会主动结账,此时倘若女方坚持付钱,要是男方对女方有好感,其实(至少我)会有些受伤,觉得「啊,难道连稍微欠我一点人情都不愿意吗?」请人帮忙也有这么一点意味在。「请人帮忙」某种程度上还承认了自己的不足。

这年头好莱坞英雄片不流行超人又举起了什么很大很重的物品,或蝙蝠侠又拯救了整座城市。观众爱看的是超人被打趴在地上、蝙蝠侠陷入两难不知道该先救谁。适当地展现出自己不足的一面,反而会更让人愿意亲近。因此,我们在职场上常看一则吊诡现象:不愿意找人帮忙其实是不想麻烦人的贴心之举,这样的人又体贴能力又好,但是呢,人际关系却不一定比得上偶尔请人帮忙的同事。

此外,人都渴望被需要,从照顾他人中确认自我价值。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我们关心流浪狗,关心几千公里外的灾民。这样的关怀自然也适用于每天朝夕相处,愁眉不展的同事身上。请人帮忙,然后真心表达感谢,帮助者与被帮助者将同时得到满足。比起迎新会、生日会、偶尔中午一起吃饭、交换好笑的电子邮件,互相帮忙才是让同事成为朋友的真正途径。因为那是在凡事讲究利益的职场上,不计较利益(至少短期利益)的行为,让同事跳脱了同事的关系,成为帮助者与被帮助者。

看到这里会觉得请人帮忙根本是好事一桩,公司内应该弥漫祥和之气,每位同事都该争当好人好事代表。但现实生活中不是这样的。因为方才这几点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你是一位他人愿意帮助的人。

成为让他人愿意伸出援手的人


撇开金城武或林志玲就算个性再恶劣,想帮忙的队伍也会比排新开幕的甜甜圈店还要长,我认为,一般人要让同事乐于伸出援手,至少得具备以下几点:

■?拜托他人做自己无法处理的事

自己做得到的事却交给别人,那不叫「请托」,叫作「推卸」。至于时间不够这点,我个人认为不算在无法处理的范畴内,毕竟是自己的事情,牺牲一点自我的时间也是应该的。除非真的连私人时间都耗尽了,才可以依序将最轻松的工作外包,请托他人帮忙。

■?要求他人伸出援手时要有诚意

这边的诚意不是九十度鞠躬,而是在不打扰他人工作为前提下请托,简短扼要地讲清楚需要帮忙的内容。好比说程序出问题,要告诉对方目前的测试结果,分析哪一段出问题,需要请教对方哪一种语法。而不是拨了内线,呼唤了人来后指著萤幕说:「它不动哎。」这种话是只有主管对属下才能说的。

■?拥有同理心,能互相帮助

请问有两个人同时找你帮忙,一位是曾经帮过你的,一位是每次看到有人走过去就戴上耳机的,你愿意帮谁?这问题绝对比「我跟你妈掉到水里你要先救谁」好回答多了吧。

我们透过「帮忙」互相借贷人情。当对方认为收下的「人情借据」大于他帮忙时会付出的成本,请人帮忙就像一场标会。跟朋友、师生、亲人之间毫无利益关系的帮忙是不同的。或许我们不该过度功利地将帮忙视为交换,但现实生活中,帮助他人,的确是帮了将来某个时刻的自己。

■?最后,被拒绝时不会生气

每个人都有提出帮忙的权利,但对方也有拒绝的权利。说不定他很忙、今天有事得提早走、上次跟你的团队合作感觉不好,永远都可能有不帮忙的原因。帮忙就像交往,告白被拒绝了也不该怨恨对方。只要记得这种感觉不太好受,当下次有人提出要求,尽量不要让对方也尝到这样的滋味就好。

领导人的必修课:学会找人帮忙

完美的工作场合里,工作任务间的灰色地带,总可以看到许多不同的脚印来回踩过。

当每个人都乐于负责分内之外的任务时,整体工作将更有效率。因为有时候,我们尽管可以完成任务,但交给另一位同事或许可以做得更快、更好。或者,主管将一件任务拆成两件,但其实一个人花的时间比两个人的时间加总还少。主管上对下的分工,绝对不如同事间互相体谅、帮助的水平分工来得有效率;反过来说,求助于人时懂得找正确的人帮忙;接到请托时能判断自己能否胜任,进一步建议该找谁帮忙。这样的特质,表示你充分了解团队成员的所长。

学习找人帮忙,最终实现的不仅仅是「让自己工作更轻松」,而是「让整个团队运作更流畅」,这是一位领导者最该具备的条件。

在期许自己成为一位优秀的主管前,或许我们可以先努力成为一位——「擅于请人帮忙」的好同事。

(资料来源:CAREhER;文/赖以威)(阅读更多心理学文章请进入「心理学人」?——心理学圈子里的人都在这里!)

相关参考

心理学知识 还能再爱吗

或许,你老是爱错人,老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荒唐剧本里,重复做着同样的蠢事。你曾经跟自己说,下次再也不要爱上这种烂人了,但下次却还是一样跌进这个漩涡。怎么会这样呢,是因为笨吗?或许不是因为你笨,而是因为有些

心理学知识 不想过年

春节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在消费社会被“物化”,淡薄的年味之外,亲情的功利让人失望,连团圆的意义都在淡化。辛苦一年之后,“恐归族”的心声是:不想过年。20年前那些逗乐我们的相声段子已经不再好笑;除了在微博

心理学知识 不想恋爱

走出北京西客站,玥玥不禁深深地做了个深呼吸。这个城市的空气虽然质量很差,却有种自由的气息。当天晚上,她在电话中向我倒苦水:「8天的春假实在太漫长了!我一回老家就被父母约谈,串门也被连番逼问,参加同学聚

心理学知识 我不想再比了

一直以来,双胞胎之间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有意无意的对比。哪怕不是双胞胎,一般孩子的爸爸妈妈都会有一个跟自己孩子对比的对象,更何况是天天生活在一起的双胞胎呢。网络案例一个姑娘说自己和妹妹是双胞胎,从小

历史人物 隋朝老是被解职的麻烦构建了唐朝

  (?-618年),字文蔚,扶风平陵人,、外戚,太傅窦炽之子,太穆皇后堂叔。>  出身于河南窦氏三祖房,雅好文史,早年曾出仕,历任秘书郎、蜀王府记室、内史舍人、考功郎中,后坐事免职。>  唐高祖太原

心理学知识 结婚这事儿,你还得管管爸妈

只要你是独生子女26岁以上单身,我相信父母都催你结婚,逼你相亲;如果你临近30或者是30岁以上女人,父母都劝你减价大甩卖,是个男人就可以了;父母声泪俱下,血压升高。。。。你不想跟父母一样凑合,不想委屈

心理学知识 我们没说,女人也该知道的7个秘密

那个他,真的喜欢我吗?我们发现,原来女孩女人们都有着好多共同的疑问:“我的男人沉默寡言?”“我的男人总是不说他想我?”“我的男人老是让我觉得他比较喜欢跟哥儿们混在一块?”“他明明对我很好,但是偶尔我好

心理学知识 没有错误的爱情观

“爱情”拖上“机会主义”的尾巴难免给人嫌恶的感觉,即便穿上“新”的马甲摇身一变成了“爱情新机会主义”,那也是没什么新鲜,不就一种爱情观而已嘛!渡边淳一的书中提到一个细节,俄罗斯曾经做过一个调查,那些因

心理学知识 情人节,找个害羞的情人恋爱吧

情人节来临,单身的朋友仍也在努力的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爱情。那么在择偶时,如果你遇到一个很害羞的异性和一个落落大方从不拘束的异性,你会有怎样的考虑呢?当然,落落大方的人往往更容易与人打开交往的屏障,给人

心理学知识 孩子成长的罪恶感,警惕性别框架

当小女孩并不想老在厨房弄一些婆婆妈妈的事,而欣赏爸爸的直率与急公好义,更对老爸从事的逻辑思考及研究工作感兴趣时,女孩心中便升起罪恶感:“我会不会是错的?”对自己整个人性的基础及存在的完整性,产生深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