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知识 你的家人快乐吗

Posted

篇首语: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心理学知识 你的家人快乐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心理学知识 你的家人快乐吗

网上曾流行恶搞#妈妈再打我一次#,小伙伴们随着纷纷盘点#你妈嫌你什么#:嫌我整天上淘宝,嫌我不打扫房间,嫌我不够淑女,嫌我不结婚……他们还喊出“爹妈千万别粉我”。两代人的隔阂似乎永远存在,于今尤甚。

家人快乐吗?有研究报告称,年轻人来去繁忙,往往不懂亲人的快乐。该报告街头随机拦截调查,涉及70、80、90后三个代际人群,并追访其父母或者爱人/恋人。调查表明,中国年轻人的快乐指数还是达到了84.2分(百分制)。但他们工作压力较大,对自我生活水平评价偏低,自认为中下或下等的占52.6%。在幸福感上,80后幸福感最弱,90后、70后相对满足。看来“苦逼的80后”并非网络调侃。70后生活满足是因为生活安定,90后快乐是因为压力还未到来。

最大的问题还是:年轻人只知独乐乐,不懂Ta乐乐。独生子女在情感上真成了“独一代”吗?

你的家人快乐吗?


调查得出,中国年轻人(70/80/90后,下同)认为家人的快乐指数均高于自己。他们对家人的快乐程度认知有偏差:对父母快乐反差最大,其次是对妻子或女友;有超过三成的人高估了家人的快乐;超过七成的人无法准确评估家人的快乐。其实家人虽然对生活质量和家庭的认可均超过年轻人,但在生活乐趣上并不如年轻人的满意度高。其中,在年轻人的家人中,父母感到的生活乐趣满意度要远低于年轻人的伴侣。

造成快乐反差的原因分析:陪伴家人时间有限,交流、关怀都不充分;近一半年轻人每天与家人呆不到2小时,而1个小时以内的占了4成;每周交流不到一次的达到32.4%(包括打个电话)。难怪“常回家看看”入法了。

年轻人与家人相处存在误区:关爱是一种无需表达的情怀。超过4成的年轻人认为关爱不必刻意,同样有超过2成的年轻人存在表达上的羞涩,7.1%的人认为太熟了、不必要。

此外,家人关系是年轻人心情的晴雨表却并非庇护场所:不开心的时候,41.5%的找朋友倾诉,只有12.3%找父母倾诉。其实,家人认为听听子女或配偶倾诉也是一种快乐。在这个风雨飘摇的世界上,家庭很重要,但只是避风港。

快乐其实挺简单


年轻人的快乐更多来自获得而不是给予,陪伴家人不会让年轻人更快乐。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我满足的快乐,努力奋斗改善经济条件反而更令他们快乐。在这个通常认为的物欲横流的年代,让家人感到最快乐的事情却与物质条件关系不大。

家人的快乐往往很简单,有时只需简单到聊聊天,告诉Ta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就能让Ta感觉到快乐。Ta希望得到关怀陪伴,但是年轻人却做得少,其实,Ta只想“不要让我操心”(比如父母),或“向我表达你的关心与爱”(比如妻子或女友)。

“快乐”应当是双向的:家人希望得到的快乐,年轻人时常忽视;年轻人需要发现家人真正的快乐所在,并让给予也成为令自己也很快乐的事情,让快乐双向传递。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同理心,就是进入并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并将这种了解传达给他人的一种技术与能力,通俗地讲就是做换位思考。同理心,重要的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理解问题,将心比心,这样你就知道对方为什么会那么想……感同身受,读懂Ta的心,让Ta快乐,你或许才更快乐。(文/肖峰)

>>>>>随时随地相约心灵咖啡——下载手机APP(安卓版)

(阅读更多心理学文章请进入“心窝”——心理学文章都在这里!

相关参考

心理学知识 与你的心灵面对面

什么是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到底有什么用?当遇到心理困惑的时候,真的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获得心灵安慰、心理平衡吗?这些是从事心理咨询和想了解心理咨询、想尝试心理咨询的所有人的疑惑。让我们先听一个很古老的神话

心理学知识 光着,剩著,快乐着

一、光棍是一种状态,不是一种病态!很多人说到光棍,要么以过来人的姿态对光棍们,或嗤之以鼻,或假意关怀,或羨慕嫉妒恨!你是那一种态度呢?一开始:光棍这个词,只有相对结婚了才有意义!当我们工作,当我们恋爱

心理学知识 你的梦会要了你的命

1.梦到人或者怪物敲打你的头部,或是向你的五官灌流质等。提示:可能患脑部肿瘤和神经系统疾病。2.梦中听到怪响。提示:听觉中枢可能存在某些病变或附近血管硬化。3.梦到气管被卡住呼吸不顺畅,窒息。提示:呼

心理学知识 你的思维由你的身体决定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科学家已经发现了许多影响我们思考、感觉、沟通及决策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如今,一项新的研究正在调查身体特征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思考方式的。来自美国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的认知科学家丹尼尔·卡萨桑

心理学知识 想像!想像

想像!想像!想像!这是突破自我、引爆潜能的一个简单口号,不过请确定你所构想的就是你确实想要的,千万不要让恐惧和焦虑给你带来事与愿违的结果。你知道吗?你的思维并不诉诸文字,而是诉诸图像。正是基于此,你头

心理学知识 邮件风格透露出你的性格

工作上大部分的的沟通都是通过邮件。你给你同事和客户发邮件的频率甚至可能比你给他们打电话,见面更频繁。与面对面的交流不同,你的态度,性格和风格可能很难有效地从你的邮件中体现。我们邮件中的角色是否与我们真

心理学知识 别让你的青春浸泡在抱怨之中

初中时候,我觉得我很苦,远离父母,寄人篱下生活和上学,满心都是委屈和青春期的困惑。我想跟一个年轻的老师说说,但发现她根本没空理我。那时候我就知道,别到处说你的苦,没人有责任给你答疑解惑,没人愿意听你倾

心理学知识 开启你的美好生活

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所有其他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对大众理想的懦弱回归,是随波逐流,是对内心的恐惧。——黑塞《德米安》不

心理学知识 2013年把有毒的人扫出你的生活吧

新的一年又要到来了。也许有人开始问你:“2013年的计画是什么?”你的回答也许是:瘦20磅;不再吃垃圾食品;不再喝那么多酒之类。但是,这么多年你是不是总是反复强调要改掉这些毛病?也许你的意愿是强烈的,

心理学知识 体重决定你的人格

现在是11月了,感恩节、圣诞节都将到来。这就意味着一个饕餮的季节又来到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国人们的体重都要往上飙一飙——这多出来的几斤恐怕很难减下去了。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的腰围也在渐渐增长。但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