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将夏侯尚因何抑郁而终

Posted 痴情

篇首语:卧疾丰暇豫,翰墨时间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武将夏侯尚因何抑郁而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武将夏侯尚因何抑郁而终

2、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为何年纪轻轻就抑郁而终

武将夏侯尚因何抑郁而终

夏侯尚是夏侯渊的侄子,在书中不是很出名,但他在军事方面的能力也不差,曾经攻击蜀国上庸城,平定三郡九县,也曾击败诸葛瑾。夏侯尚还爱过一个女子,此女后被曹丕杀害。夏侯尚痴念不忘,以至于精神恍惚,一年之后也郁郁而亡,是三国里真正的痴情郎。

夏侯尚,字伯仁,夏侯渊从子。和曹丕亲近友好,《魏书》说夏侯尚,有筹画智略,曹丕很器重他,和他如同布衣之交。

收上庸、破东吴,伯仁非庸才

夏侯尚早年的时候做过军司马、五官将文学、黄门侍郎,并没有多少出色表现。

公元218年,代郡乌桓叛乱,夏侯尚跟随曹彰前往征讨,夏侯尚参与军事,平定代郡归来。

曹丕称帝后,夏侯尚改封为平陵乡侯,迁征南将军,领荆州刺史,假节都督南方诸军事。夏侯尚上奏说:“刘备有军队驻守上庸,那里山路艰险,他们想不到我们会去偷袭,若派奇兵出其不意攻打,一定可以攻克。”于是带领军队攻下上庸,平定三郡九县,升为征南大将军。

当时,孙权虽对魏称臣,但夏侯尚却丝毫不放松攻守的准备,不久吴国果然有二心。

222年,魏文帝曹丕驾幸宛城,夏侯尚率军与曹真共同围攻江陵。

孙权使诸葛瑾和夏侯尚隔江对峙。诸葛瑾进入江中小洲,把水军分散在水面。夏侯尚夜里用许多油船,运万余名步骑,从下游悄悄过河,攻打诸葛瑾,并烧其战船,水陆并攻,打败诸葛瑾。

尚未攻下江陵,适逢瘟疫,曹丕诏令夏侯尚回师。增邑六百户,共计一千九百户,升为荆州牧。

荆州破败,外接蛮夷,隔汉水与东吴相望,以前的百姓大都居住在江南。夏侯尚攻占上庸后,以此为通道,向西推进七百余里,山民蛮夷都来投奔他,五六年里,向他归附的有好几千家。

痴情郎抑郁而终

224年,夏侯尚改封昌陵乡侯。

夏侯尚宠爱一个小妾,因此冷落了正室,这个正室是曹氏之女,因此这就相当于得罪了曹丕,于是曹丕派人把这个女子绞杀了(布衣之交何在)。夏侯尚悲愤伤感,以至于发病,精神恍惚,埋葬爱妾之后,夏侯尚每天痴痴不忘,常常到墓地上去看望她。曹丕听说后,很生气的说:“杜袭看不起夏侯尚,是很有道理的啊。”

因为是功勋旧臣,夏侯尚的恩宠并没有因此而衰。

225年,夏侯尚病重回到洛阳,曹丕多次看望,拉着他的手哭泣。

226年,夏侯尚病逝。

身为武将,夏侯尚有筹画之谋略,还能攻克上庸,击败东吴,这已经很难得,更难得的是在那个时代,夏侯尚能对一个女子如此痴情,相思成疾,以至恍惚,这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为何年纪轻轻就抑郁而终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为何年纪轻轻就抑郁而终?自古家国难两全 北魏孝文帝是一个敢于革新,带领鲜卑民族走向富裕精彩的好皇帝,虽然他的改革在实行之初不能得到本族人的理解,可是后来人们也都认可了他是对的。既然国家已经在自己的一系列明政中走向康庄大道,他又有为何在三十九岁的年纪就抑郁而死呢?原来是他的家庭问题令他心力交瘁。 从孝文帝的提出迁都开始,他的儿子就一直反对父亲的决定。孝文帝是一个比较仁慈,比较好说话的皇帝,看他施行的一系列政策,只是帮助别人把生活过得更好,没有听说过什么暴政之类的,所以估计他的儿子们都会觉得这个老子作为皇帝并没有多可怕。做皇帝本来就不是为了吓人,但是由于孝文帝有才能又身在其位,还是可以号令群臣施行他的政策。他的儿子面对父亲并不像臣子们那么战战兢兢,太子元恂原名拓跋恂,对于孝文帝的一系列改革一直持反对意见,孝文帝知道自己这个儿子是很固执的,那不正是像了自己吗?可是他这个儿子除了固执己见像自己,其他方面就不如自己了,孝文帝心里这样想着,有时候会唉声叹息。 迁都洛阳这个事情是百官在进攻南齐和迁都两者之间做的选择,虽然有些臣子是不愿意的,可是也都服从了,只有他的太子反对之声最为强烈,他跑到孝文帝的宫中大闹一场,孝文帝生气之下把他监禁起来。他迁都之心已定,怎么会因为儿子的反对就终止呢?可是他始终想不通,为什么太子会那么反对去洛阳。后来就有一种传言,说太子体胖怕热,洛阳的夏天热气升腾,太子很不喜欢。孝文帝听说后哈哈大笑,就说:「 ”洛阳有洛阳的服饰和生活习惯,他们那儿热,自然有消解暑气的办法。正好可以到那儿学一学。” 就这样,父亲和儿子的一场较量,父亲赢了,那是必然的,谁让孝文帝是父亲,又是皇帝呢?太子心想,若是自己做了皇帝,就要把家搬回平城,再不在这个炎热的洛阳城待下去。 到了洛阳以后,孝文帝施行的一系列文化风俗改革更加加剧了他与太子之间的矛盾冲突。尤其是改说汉语以及改鲜卑复姓为汉族的单姓这一点,太子为父亲这样的下令感到耻辱,他觉得让鲜卑族学习外族的文化,就连姓氏也改成汉人姓氏,这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显然这个太子民族情结还是挺重的,但是他年纪轻轻就已经属于守旧派了,也不明白父亲这一措施的深远意义。父子俩的关系在这个时候僵化到了极点,太子觉得孝文帝随时都有可能废掉自己的太子之位,于是去找自己的皇后母亲。 北魏有一个子贵母死的传统,如果这一点也改变的话也许太子能够稍微接受一些,可是孝文帝却没有看到这一点,他虽然没有杀皇后却依然隔离着这对母子,太子没有母亲的照顾又与日理万机的父亲话不投机,所以心思就一点一点地长歪了。 公元496年,太子已经改名为元恂,他发动起了叛乱,孝文帝派兵平息了叛乱,后忍痛将其赐死,改立元恪为太子,此事使孝文帝大受打击。太子死了没多久,就传出他的皇后与人偷情的消息,孝文帝就更加郁闷了。这两件事情的双重打击让孝文帝生了重病,不久以后就郁郁而终。 孝文帝自登上帝位就想要在自己的位子上大展宏图,他一心一意为国家的发展和强大选任贤能,筹划改革,把大量的心思都花在了这些事情上面。孝文帝就如同一个电脑技术宅男的形象,虽然很有才能却忽略了人情这一方面,所以许多人在他活着的时候都很反对他,而令他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太子也反对他,已经到了要把他赶下皇位的地步。孝文帝与其说是因为痛失亲人而郁闷死的,不如说是「 ”没有人理解他”这一重症受刺激发作,最后导致不治。

相关参考

唐朝名将王忠嗣 王忠嗣为何抑郁而终

  王忠嗣  王忠嗣是唐朝十大名将之一,临洮郡公王忠嗣,王忠嗣忠心耿耿,不料被陷害,最终抑郁而终。  父王海宾以骁勇闻名,官至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王忠嗣九岁时,王海宾战死于吐蕃松州保卫战中,追赠为左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为何年纪轻轻就抑郁而终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为何年纪轻轻就抑郁而终?自古家国难两全北魏孝文帝是一个敢于革新,带领鲜卑民族走向富裕精彩的好皇帝,虽然他的改革在实行之初不能得到本族人的理解,可是后来人们也都认可了他是对的。既然国

历史人物 勇武程度不逊吕布,最后却抑郁而终

三国时期群雄割据,无数名将谋士争相涌现,如同星辰一般在历史星空上留下璀璨光芒。虽然人生如戏,漫长而又精彩,但时间奔流而去,名将们的故事也总有谢幕之时。因此许多名将的结局都会让人心生惋惜,比如忠心耿耿的

曾感慨“人生自古谁无死” 耶律楚材抑郁而终

耶律楚材(公元1190年—公元1244年),蒙古帝国大臣。字晋卿,号玉泉老人,法号湛然居士。蒙古名为吾图撒合里,意思是“长髯人”。出身于契丹贵族家庭,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生于燕京(今北京),三

曾感慨“人生自古谁无死” 耶律楚材抑郁而终

耶律楚材(公元1190年—公元1244年),蒙古帝国大臣。字晋卿,号玉泉老人,法号湛然居士。蒙古名为吾图撒合里,意思是“长髯人”。出身于契丹贵族家庭,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生于燕京(今北京),三

三国历史 刘备抑郁而终孙尚香竟投河赴死

三国时期孙权为了夺回荆州,将妹妹孙尚香嫁给刘备,却「赔了夫人又折兵」,在这场政治联姻中没有获得任何实质好处。不过刘备和孙尚香处不好,婚姻仅维持3年,孙尚香被接回东吴,从此之后2人就未再见上一面,蜀、吴

三国历史 刘备抑郁而终孙尚香竟投河赴死

三国时期孙权为了夺回荆州,将妹妹孙尚香嫁给刘备,却「赔了夫人又折兵」,在这场政治联姻中没有获得任何实质好处。不过刘备和孙尚香处不好,婚姻仅维持3年,孙尚香被接回东吴,从此之后2人就未再见上一面,蜀、吴

使楚国衰落最后抑郁而终 楚怀王熊槐一念之差

楚怀王熊槐是历史上有名的亡国之君,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熊槐是如何一步步把强大的楚国推向绝境的。楚怀王于公元前328年继位,在位时间达三十年之久。楚国在楚怀王的治理之下也曾一度强大过,百姓富足,兵力

使楚国衰落最后抑郁而终 楚怀王熊槐一念之差

楚怀王熊槐是历史上有名的亡国之君,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熊槐是如何一步步把强大的楚国推向绝境的。楚怀王于公元前328年继位,在位时间达三十年之久。楚国在楚怀王的治理之下也曾一度强大过,百姓富足,兵力

爱妻不能生育,小妾生下5个儿子,他却只爱原配,小妾抑郁而终

阎锡山,民国时期山西的土皇帝,当时为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民国旧军阀中算是比较成功的一个。虽然他曾在日本留学,并且在留学期间接受过西方教育,按理来说,他应该是一个思想开放之人。但他的骨子里,一直保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