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将王忠嗣 王忠嗣为何抑郁而终

Posted 名将

篇首语: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朝名将王忠嗣 王忠嗣为何抑郁而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朝名将王忠嗣 王忠嗣为何抑郁而终

  王忠嗣

  王忠嗣是唐朝十大名将之一,临洮郡公王忠嗣,王忠嗣忠心耿耿,不料被陷害,最终抑郁而终。   父王海宾以骁勇闻名,官至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王忠嗣九岁时,王海宾战死于吐蕃松州保卫战中,追赠为左金伍大将军。忠嗣接入宫中抚养,玄宗收为假子,赐名忠嗣,常与忠王李亨一起游玩。有一次玄宗和他论兵法,他“应对纵横,皆出意表”。   开元十八年,出任兵马使,随河西节度使萧嵩出征。开元十八年在玉川战役中以三百轻骑偷袭吐蕃,斩敌数千,吐蕃赞普仓皇逃走。后接替王侄担任陇右节度使。开元二十六年北伐契丹,率十万骑兵,北出雁门,于桑干河三战三捷,奚、契丹联军全军覆没。天宝初年,大败突厥叶护部落,取乌苏米施可汗首级至长安。

  天宝元年,对吐蕃的青海湖会战,大破吐蕃北线主力,吐蕃死伤数万人,两王子阵亡。吐谷浑降唐。   玄宗晚年好大喜功,令王忠嗣攻吐蕃石堡城。王忠嗣奏称,石堡形势险固,不宜轻举妄动,玄宗不听,王忠嗣只得出兵,结果大败而回。宰相李林甫对王忠嗣嫉恨,诬陷王忠嗣“欲奉太子”。对王忠嗣严加审讯,打算处以极刑,但在苦求下,将其贬为汉阳太守,一年后抑郁以终,年仅四十五岁。宝应元年,追封为兵部尚书。

相关参考

王忠嗣为何被贬为汉阳太守? 名将王忠嗣简介

王忠嗣简介指出他出生于706年,是唐朝将领,被世人称为中唐第一名将。曾是河西、河东、陇右、朔方四镇的节度使,后来又被封为清源县公。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将领典例,最终唐玄宗听宰相李林浦谗言对王忠嗣处以极刑

唐朝时期名将太子右卫率王忠嗣生平 王忠嗣简介

王忠嗣(706年—750年),初名训,祖籍山西太原祁县,后移居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唐朝名将。父王海宾以骁勇闻名,官至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王忠嗣九岁时,王海宾战死于吐蕃松州保卫战中,追赠为左金伍大

唐朝时期名将太子右卫率王忠嗣生平 王忠嗣简介

王忠嗣(706年—750年),初名训,祖籍山西太原祁县,后移居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唐朝名将。父王海宾以骁勇闻名,官至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王忠嗣九岁时,王海宾战死于吐蕃松州保卫战中,追赠为左金伍大

初唐名将临洮郡公王忠嗣 唐朝十大名将之一

王忠嗣(706年—750年),初名训,祖籍山西太原祁县,后移居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父王海宾以骁勇闻名,官至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王忠嗣九岁时,王海宾战死于吐蕃松州保卫战中,追赠为左金伍大将军。忠嗣

初唐名将临洮郡公王忠嗣 唐朝十大名将之一

王忠嗣(706年—750年),初名训,祖籍山西太原祁县,后移居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父王海宾以骁勇闻名,官至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王忠嗣九岁时,王海宾战死于吐蕃松州保卫战中,追赠为左金伍大将军。忠嗣

历史人物 唐朝名将王忠嗣是怎么死的

唐朝名将王忠嗣是怎么死的?如果王忠嗣在可能就没有安史之乱了!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王忠嗣是唐朝名将,一生立下战功无数。他曾率军大破契丹联军、还降服契丹三十六部,此后在对阵吐蕃

对王忠嗣的评价 唐朝将领王忠嗣有什么成就

王忠嗣简介指出他出生于706年,是唐朝将领,被世人称为中唐第一名将。曾是河西、河东、陇右、朔方四镇的节度使,后来又被封为清源县公。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将领典例,最终唐玄宗听宰相李林浦谗言对王忠嗣处以极刑,并...

对王忠嗣的评价 唐朝将领王忠嗣有什么成就

王忠嗣简介指出他出生于706年,是唐朝将领,被世人称为中唐第一名将。曾是河西、河东、陇右、朔方四镇的节度使,后来又被封为清源县公。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将领典例,最终唐玄宗听宰相李林浦谗言对王忠嗣处以极刑

大唐战神王忠嗣怎么死的?

王忠嗣(706年-749年),初名训,祖籍山西太原祁县,后移居华州郑县。唐朝名将。官至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封清源县公。父王海宾以骁勇闻名,官至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王忠嗣九岁时,王海宾战

大唐战神王忠嗣怎么死的?

王忠嗣(706年-749年),初名训,祖籍山西太原祁县,后移居华州郑县。唐朝名将。官至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封清源县公。父王海宾以骁勇闻名,官至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王忠嗣九岁时,王海宾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