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冯占海生平故事简介,冯占海历史评价,冯占海怎么死的?

Posted 伪军

篇首语:曲直都是经历,好坏都有风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冯占海生平故事简介,冯占海历史评价,冯占海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冯占海生平故事简介,冯占海历史评价,冯占海怎么死的?

冯占海,字寿山,1899年11月6日(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初四)生于辽宁省义县农家。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在村内读私塾八个月后即给人家放猪。1917年参加东北军当兵,1919年到沈阳入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历任东北军的排长、连长、团部副官、营长等职。1925年升任东北陆军六八二团(即驻吉副司令长官公署卫队团)团长。东北易帜后,于1930年加入国民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在广大东北人民及其所部官兵纷纷要求抗日的推动下,他基于爱国思想,冲破了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的束缚,率队奋起抗日。9月下旬,日军占领吉林后,汉奸熙洽以师生关系[1]三次派专人持亲笔函劝冯占海降日,诱以高官厚赏,胁以抄家进剿,均被他严词拒绝。他痛斥劝降人说:“占海身为中国军人,只知效命政府,生命当早置之度外,况身外浮物之家产乎!本人只知有国,凡有反抗政府者,决以全力周旋,虽亲友均不顾。”[2]随即向吉林省各县发出抗日通电,声讨日寇“侵我国土,掠我省库,杀我同胞”和熙洽“卖国求荣,认贼作父”的罪行,表达“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抗战到底”,“克尽保卫国土”的决心[3]。他率队从永吉出发,绕经桦甸、蛟河、舒兰,进入五常。11月,接受吉林省临时政府的委任,宣布就任吉林省警备司令兼第一旅旅长职务,并将所部卫队团和沿途吸收的爱国群众及绿林出身的宫长海、姚秉乾等抗日义勇军,共一万五千余人,编成吉林省警备军。此后,冯部转战于哈尔滨、方正、榆树、五常、吉林、长春等地,打击了日寇的侵略气焰,歼灭了大批日伪军,收复了一些失地。所到之处,受到广大群众的热情欢迎和支援。

1932年1月,日伪军进犯哈尔滨,冯占海会同东北陆军第二十四旅旅长兼依兰镇守使李杜,联合驻守在哈尔滨及其附近的丁超、邢占清、赵毅等部,共同守卫哈尔滨。1月下旬,各部抗日军在上号、三棵树、南岗等地保卫战中获胜,歼灭大量敌人,迫使伪军于琛澂部向阿城败退。随即,各部抗日军组成吉林自卫军,推李杜为总司令、冯占海为副司令兼右路总指挥。2月初,冯占海所部宫长海、姚秉乾二旅向榆树方向进军,行至双城团山子时,遇到了日伪军的截击与包围,损失很重,情况危急。冯占海率大队赶来助战,予敌军以反包围,毙伤敌军千余人,使战局转败为胜。正拟乘胜进取,不料友军失利,双城、哈尔滨相继失守,冯部腹背受敌,遂向方正一带撤退。

3月末至4月初,冯占海率队在方正、会发恒等地与敌军展开争夺战,在击溃伪军于琛澂部后遭到日伪军的联合围攻,乃退守大罗勒密。4月中旬,吉林自卫军总部在依兰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分兵三路反攻哈尔滨。会后,冯占海挥师西进,连克方正、会发恒、宾县等处,进逼哈尔滨东郊,前后共毙俘敌人四千余,击落敌机两架,大大鼓舞了爱国军民的抗战热情,队伍猛增至三万余人。但另两路收效不大。

6月,冯占海部自卫军在宾县召开会议,决定脱离吉林自卫军系统,改名为吉林抗日救国军,推冯占海为总指挥,制定了“坚持抗战到底”、“收复吉长、捉拿卖国贼熙洽”、“不扰民”、“至死不投敌”等七条“抗战公约”[4],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激发斗志。会后,冯占海率队向哈尔滨反攻,在香坊附近与日伪军展开激战,因伤亡较大,转向榆树、五常进军。经过多次战斗,于七八月间连续收复了拉林、榆树、五常等集镇。其中双榆、青山堡一役,采取迂回战术,一举突破伪军防线。直捣日军旅团指挥所,毙俘日伪军一千余人,缴获大批枪械弹药。收复榆树、五常后,队伍又有很大补充,人员增至四万余名,并在山河屯建立了五常县临时政府,帮助当地发展了大刀会等群众抗日力量。

同年秋,吉林抗日救国军又乘胜进逼吉林、长春。9月中旬,宫长海等旅围攻吉林,一度攻至吉林西郊温德河、小白山附近,使日伪宣布吉林全城戒严。与此同时,赵维斌等旅也攻至长春北的布海、米沙子等地。这些军事活动,震动了伪满洲国的首都新京,使正在签订所谓《日满议定书》的日伪头目们受到了直接威胁。在他们心目中,冯占海率领的吉林抗日救国军是一支“强有力的反满军”[5]。

由于蒋介石继续推行对日妥协对内压制的错误政策,日寇得以全力放手进扑;东北各地抗日义勇军本身也有各自为政、胜骄败馁等错误,因而自1932年冬季开始,东北的抗日战局趋向低潮。冯占海感到兵力疲惫,弹药缺乏,给养困难,孤立无援,产生率队进关的想法。在日军节节进逼下,他未能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依靠当地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的建议,而想取得国民党政府接济以扩充实力,遂于当年冬率队撤离了抗战第一线,向热河方向退却。退兵途中,由于得到沿途爱国群众和其他抗日义勇军的支援,一度攻克了长岭县城,击毁了四洮线上的一列日军装甲车。但沿途因受到日伪军的堵截和袭击,使部队遭到相当损失,当1933年1月到达开鲁时,部队只剩下两万人。

到热河时,冯占海被当时担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的张学良委任为第六十三军军长兼九十一师师长,并于1933年二三月间,率队参加了保卫热河的战斗。失利后,经赤峰、围场等地,辗转退入关内。但冯部救国军被蒋介石、何应钦视为土匪不予收容,于是他转投主张抗日的冯玉祥[6]。

1933年5月27日,冯占海在张家口就任冯玉祥所组织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第四路总指挥职,次日发出通电称:“痛国家之阽危,愤强敌之凭陵,矢志救国,义无所顾。”[7]所部驻守蔚县、怀来一带,继续进行抗日活动。5月31日“塘沽协定”签字后,蒋介石对抗日同盟军的压迫加剧,6月3日国民党中政会责成华北军事当局对此就近查察。接着国民党一些省市党部纷纷通电反对冯玉祥组织抗日同盟军。面对这种形势,冯占海接受了张作相的建议,率队脱离抗日同盟军,转投何应钦,6月5日致电北平军分会表示服从国民党当局的指挥。旋奉命移驻河北高邑、内丘、元氏、临城等县。冯部改编后,国民党在该军内设置军训处,加强控制,打击军队内部的爱国进步力量,不准冯占海扩充实力。对1933年初张学良委任的第六十三军军长兼九十一师师长的任命,国民党政府拖了一年之久才正式发表,到1936年又撤销了六十三军的番号,只保留其九十一师建制。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冯占海率部奉命调去防守河北永定河一线,在固安、雄县等地与日军对峙。后战线被日军突破,兵力损失近半,遂退至河南尉氏、郑州、开封等地进行整编。不久,调到漯河、确山一带驻防。这时冯占海兼任漯河警备司令与平汉铁路郑州信阳段的护路司令。

1938年秋,冯部被调至江西永修、马回岭、星子等地,在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下对日作战。冯部在德安战役中,遭到日军的猛烈攻击,伤亡惨重,二七一旅旅长王锡山也不幸阵亡。战后,冯占海被解除军权,只挂名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中将参议。冯占海大失所望,于1939年春携眷到云南昆明,经营旅店业。抗战胜利后,冯占海由云南迁居北平,继续经营商业和手工业,任北平兴业公司董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冯占海热爱祖国,积极认购公债,带头捐款支援抗美援朝,于1950年被选为北京西城区人民代表会议的特邀代表。同年8月参加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9月被选为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会委员。1955年2月,冯占海迁居长春,相继被选为吉林省第一、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吉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被任命为吉林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1958年10月,又被选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吉林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63年9月14日,冯占海病逝于长春。

注释

[1]冯占海在沈阳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学习期间,熙洽曾为该讲武堂的教育长。
[2]冯占海:《吉林军抗日简略战史》,见暨南影片公司电影画报“东北义勇军专号”,1932年12月版。
[3]冯占海:《“九一八事变”后我的抗日作战经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吉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吉林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吉林人民出版社,1964年6月版,第24页。
[4]《吉林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第33页。
[5][日]“满洲国史编纂发行会”编:《满洲国史》分论,日本第一法规出版社,1971年出版,第314页。
[6]高兴亚:《冯玉祥将军》,北京出版社1971年出版,第164页。
[7]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大事记》第19辑,中华书局,1981年8月出版,第97页。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冯占海人物轶事简介 冯占海有着什么样的轶事典故

老兵回忆:将军不堪中央军排挤下海经商>有一天我在昆明的一条大街上散步,无意间看见一家大旅馆的门匾上有“冯占海题”几个大字,十分醒目。我心头一惊,停下来仔细观看。字迹我越看越眼熟,很像第91师冯占海师长

历史人物 冯占海有着什么样的轶事典故

老兵回忆:将军不堪中央军排挤下海经商>有一天我在昆明的一条大街上散步,无意间看见一家大旅馆的门匾上有“冯占海题”几个大字,十分醒目。我心头一惊,停下来仔细观看。字迹我越看越眼熟,很像第91师冯占海师长

历史人物 九·一八”事变后,冯占海举兵抗日,被称为“吉林抗日第一人”

冯占海(1899-1963)字寿山,辽宁省锦县人,1917年投奔姨父张作相,投身军旅任勤务兵,后入东北讲武堂深造,1921年行陆军二十七师一零八上尉副官,后晋中校承启官、上校长。“九·一八”事变后,举

历史军事 確診416人,占海軍一半以上,美軍核航母成 羅斯福公主號

美國海軍的「羅斯福」號事件以代理海軍部長莫德利的辭職而告一段落,但對於這艘航母上的水兵來說,艱難的日子還遠未過去。據NBC新聞報道,「羅斯福」號航母上的新冠病毒檢測已經接近結束,截至4月8日已經有41

知名人物 史良生平故事简介,史良历史评价,史良怎么死的?

史良,字存初,1900年3月27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二月二十七日)出生于江苏常州。父亲史刚,读得不少经书,但对封建纲常名教具有一种叛逆性格,生平不慕功名利禄,澹泊以明志,颇有名士气度。为了维持家计,他把

知名人物 胡风生平故事简介,胡风历史评价,胡风怎么死的?

胡风,原名张名桢,又名张光莹、张光人,笔名胡风、古因、谷音、谷非、张果、谷风、顾风、胡丰、孟林、秋明、陈乔、马荒、高荒、顾纷等,别名古斐、张因,化名中川。1902年11月1日(清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初二)

知名人物 斯诺生平故事简介,斯诺历史评价,斯诺怎么死的?

埃德加·斯诺(EdgarSnow),1905年7月19日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詹姆斯·埃德加·斯诺(J.EdgarSnow),母亲安娜·埃德曼·斯诺(AnnaEdelmannSn

知名人物 端纳生平故事简介,端纳历史评价,端纳怎么死的?

端纳(WilliamHenryDonald),祖籍苏格兰。1875年6月22日出生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东部的利斯莫城。父亲是铁路工人[1],对子女管教严格。端纳自幼养成刻苦耐劳的习惯。端纳少年时不慎

知名人物 洪深生平故事简介,洪深历史评价,洪深怎么死的?

洪深,字伯骏,号浅哉,我国著名的戏剧家。1894年12月31日(清光绪二十年十二月初五)生于江苏武进(今常州市)的一个官僚世家。1900年入塾读书。1906年至1907年先后在上海徐汇公学、南洋公学(

知名人物 黄维生平故事简介,黄维历史评价,黄维怎么死的?

黄维,字悟我、培我,江西贵溪县人,1904年2月28日(清光绪三十年正月十三日)生于一个农家。父亲早逝,由母亲抚育成人。清贫的童年生活,使他形成坚毅、勤朴的品质和内向的性格。少时在本乡读小学,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