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黄焕南生平故事简介,黄焕南历史评价,黄焕南怎么死的?
Posted 公司
篇首语:你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黄焕南生平故事简介,黄焕南历史评价,黄焕南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黄焕南生平故事简介,黄焕南历史评价,黄焕南怎么死的?
黄焕南,名守珠,字绰辉,号焕南,以号行,1856年3月28日(清咸丰六年二月二十二日)出生在广东香山(今中山县)。父亲黄冠千是私塾教师,子女众多,收入菲薄,家境贫困。黄焕南十六岁时在当地一家米铺当学徒,次年随乡亲远渡重洋去澳大利亚谋生,在新南威尔士州悉尼(旧译雪梨)苏兴隆杂货店当勤杂工,业余补习文化。黄工作勤劳,生活俭朴,十二年后积得少许资金,与人合伙开设广生和杂货店。由于经营得法,营业蒸蒸日上,广生和逐步扩展成为当地著名百货商店,他也成为当地有名的侨商。1900年秋,梁启超等人因自立军勤王运动失败逃亡澳洲,为保皇会从事募款活动,黄焕南曾予接待和资助。
1913年,久居海外的黄焕南思念故土,抱着回国投资实业的愿望,变卖了在澳洲的产业,携款回国。其时适值澳洲归国华侨马应彪、马永灿等人在香港、广州等地开设先施百货公司,马永灿等与黄焕南在澳洲时即已相识,且知他善于经营百货业,熟悉市场,遂邀他投资参加先施公司任为董事,并聘任为广州先施公司司理[1],与原司理马祖金共同负责经营。在黄、马共同筹划下,1914年广州先施公司增设设备华丽的东亚酒楼,附有旅社和中西餐厅。1915年又陆续兴办机器、五金、皮革、玻璃、木器、肥皂、制鞋、汽水、化妆品等十个工厂,均附属于先施公司,雇有职工千余人。广州先施公司1912年创办时资金四十万元,至1915年结算,获利已超过资金两倍。后又在广州十八甫和惠爱街等处增设分行。
先施公司既在港粤两地经营得手并取得信誉,马应彪、黄焕南等人遂谋在全国的商业中心上海开设沪行。1914年黄焕南两次到沪进行调查和筹备,先由港行拨款占股[2],继而募集股金共六十万元,租定闹市区南京路地基十亩余,建造五层钢骨水泥大楼。由于工程规模甚大,资金不敷应用,因此在1915年决定再行增资六十万元,消息传出不久即认股满额,而后继者仍纷至沓来。黄焕南与马应彪等商议,与其拒而不纳,不如再增资额至二百万元。经招股足额后,成立沪行董事会,推定马应彪为董事长兼监督,黄焕南为董事兼首任正司理。
1917年10月20日,上海先施公司正式开张,黄焕南针对当时沪地商业讨价还价的习气,规定明码实价划一不二的营业方针,拟就广告“始创不二价,统办环球货”招徕顾客。由于资力雄厚,备货齐全充足,品种繁多,黄焕南重视进货质量,必求货真价实。百货营业部共分五层十九部,他选派干练职员担任各部部长,并亲自拟订了健全的销货记录表册和会计制度。与百货营业部同时开张的尚有设备完善,并辟有中西菜馆的东亚旅馆和百戏杂陈的先施屋顶乐园[3]。其时沪上已开设有专销洋货的外商惠罗、福利、泰兴三大百货商店,先施则为国人创办的首家大型百货公司,兼售中外百货,并仿效欧美资本主义企业,订有一套新式管理制度,服务质量远胜旧式商店,因此招徕顾客如云,营业兴盛。不久黄焕南又在闸北觅址开设先施附属工厂,下分铁工、木工、家具、油漆工程四部。
此时,先施公司港、粤、沪三行虽牌号相同,但各自集资独立经营,互不相关。为谋求事权统一,人才相互调用,商品相互调剂,经马应彪、黄焕南等倡议,三方股东大会同意,自1919年1月16日起实行统一,合订资本额为港币七百万元,以香港为总行,沪、粤两地为分行,向香港当局登记注册。马应彪任董事长兼总监督,黄焕南仍任董事兼沪行正司理。1922年起黄焕南升任先施公司沪行监督。当年他曾赴欧美各大城市考察商业,并在英国伦敦设立先施公司办庄。
随着先施沪行业务的扩展,黄焕南于1923年拨出资金十万余元在西华德路(今长治路)购置厂基二十余亩,自建厂房,扩大附属工厂的生产规模,雇有职工三百余人。产品计有车床、钻床、银箱、保险柜、火炉、中西家具等,并承接定制大小机器及零件。附属工厂附设夜校,聘有教员,为职工业余补习文化。公司并雇用基督教牧师任人事科长,每星期日上午休业,举行宗教仪式,向职工传教。业余举办青年会(职工俱乐部),开展粤剧、京剧、话剧、围棋、球类等文体活动。
先施公司沪行在黄焕南擘划下,于1924年在百货大楼加筑两层楼,成为七层大厦。是年先施保险公司在沪设分公司。黄焕南原是该公司董事,此时兼任上海分公司参事[4]。在此前后又开设沪行支店两处。
1925年5月,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先施公司参加全市罢市斗争,停业近一月。此后,黄焕南在时局的影响下逐步增加了国产商品在进货中的份额。
先施业务发展,但职工工资菲薄。1926年年关将届,职工因生活困难,多次推派代表,向黄焕南提出增加工资、承认工会组织的要求,但都遭到拒绝。1927年初全体职工团结一致,进行罢工斗争,持续六天六夜,终于迫使黄焕南作出让步,接受各项要求[5]。
1929年,黄焕南应先施总监督马应彪所召,与广州先施监督马永灿三人共同商议,并经董事会同意,将公司历年结余加派红股,每十股分派红股三股,另募新股九十万元,增资合计股本一千万元。
1932年先施沪行受到“一二八”事变后淞沪抗战的影响,营业骤降,一度陷于困境,黄焕南苦心筹划,在公司职工的支持下,节约开支,想方设法增加营业额[6],始得渡过难关。此时黄焕南虽年逾古稀,但仍精神矍铄,专心先施的经营管理。他二十余年如一日,每天提前一小时到公司办公,习以为常。他并兼任香港国民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新华进出口银行、先施人寿保险公司、先施化妆品厂及广东旅沪同乡会、广东平民医院、粤东中学等处董事,并任广肇公所理事、中山保育善会名誉会长等职。
1936年8月24日黄焕南在沪病逝。
注释
[1]司理即经理。按先施公司的制度,其上尚设有掌握实权的监督,直接控制企业。当时的监督是马应彪。
[2]上海先施公司创设时系独立招股,但香港先施公司先行拨款占股,作为倡办,然后再在沪、港、粤三地公开招募股款。
[3]当时沪上名流陈蝶仙(别号天虚我生)曾为先施乐园题诗称:“上界瑶台辟九层,云梯(电梯)无级自然升。琼楼玉宇知多少,如此高寒得未曾。”“园亭台榭恰凌空,恍在璇玑织女宫。入夜华灯灿如锦,管弦声在半空中。”
[4]该公司在总公司设董事会,分公司设参事会,参事会秉承董事会的授权,辅助经理管理企业。
[5]李华明、高蝶珍整理:《大革命时期先施职工运动片断情况》,1982年2月油印稿。
[6]如与上海联合广告公司合办购货赠奖办法,凡购货满十元得一抽奖号码,每月初当众开奖,赠给奖品;又如购货附赠品,购热水瓶一只,赠茶叶一包等等。
相关参考
史良,字存初,1900年3月27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二月二十七日)出生于江苏常州。父亲史刚,读得不少经书,但对封建纲常名教具有一种叛逆性格,生平不慕功名利禄,澹泊以明志,颇有名士气度。为了维持家计,他把
胡风,原名张名桢,又名张光莹、张光人,笔名胡风、古因、谷音、谷非、张果、谷风、顾风、胡丰、孟林、秋明、陈乔、马荒、高荒、顾纷等,别名古斐、张因,化名中川。1902年11月1日(清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初二)
埃德加·斯诺(EdgarSnow),1905年7月19日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詹姆斯·埃德加·斯诺(J.EdgarSnow),母亲安娜·埃德曼·斯诺(AnnaEdelmannSn
端纳(WilliamHenryDonald),祖籍苏格兰。1875年6月22日出生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东部的利斯莫城。父亲是铁路工人[1],对子女管教严格。端纳自幼养成刻苦耐劳的习惯。端纳少年时不慎
洪深,字伯骏,号浅哉,我国著名的戏剧家。1894年12月31日(清光绪二十年十二月初五)生于江苏武进(今常州市)的一个官僚世家。1900年入塾读书。1906年至1907年先后在上海徐汇公学、南洋公学(
黄维,字悟我、培我,江西贵溪县人,1904年2月28日(清光绪三十年正月十三日)生于一个农家。父亲早逝,由母亲抚育成人。清贫的童年生活,使他形成坚毅、勤朴的品质和内向的性格。少时在本乡读小学,1918
梁希,字叔五,1883年11月(清光绪九年十月)出生在浙江吴兴一商人家庭。幼年就读私塾,少年时科举考试中试,成为清末秀才。鉴于外患频繁,国势危急,他抱着为国效力的志愿,投笔从戎。1906年毕业于浙江武
严重,又名立三,号劬园。湖北麻城人。1892年10月22日(清光绪十八年九月初二)生。父亲严宜焕,曾在安徽颍州府任职,为官清廉,清介自持,处事公道,政声颇佳。严重六岁启蒙,少时喜爱读书,广涉博览。时值
李铭,字馥荪,浙江绍兴人,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出生在一个经营银钱业的商人家庭。李铭幼时入私塾学习,1902年到杭州入美国浸礼会所办学校中读书,毕业后于1905年赴日本,入山口高等商业学校习银行学
鲁迅,原名周树人,幼名樟寿,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1881年9月25日(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三)生于浙江绍兴一个败落的家庭。鲁迅七岁进本宅私塾就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