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江亢虎生平故事简介,江亢虎历史评价,江亢虎怎么死的?

Posted 孔子

篇首语:没有一贯的蔑视,又怎能不断地欣赏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江亢虎生平故事简介,江亢虎历史评价,江亢虎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江亢虎生平故事简介,江亢虎历史评价,江亢虎怎么死的?

江亢虎,原名绍铨,江西弋阳人,原籍安徽旌德,1883年7月18日(清光绪九年六月十五日)生。祖父江澍昀,光绪三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父亲江德宣,光绪十二年进士,任工部主事。江亢虎十二岁时离开江西,到北京求学。1898年开始“研习西文与科学”[1]。

1901年春,江亢虎中止北京东文学社的学习,东渡日本考察政治。半年后回国,被直隶总督袁世凯聘为北洋编译局总办和《北洋官报》总纂。为报袁世凯的知遇之恩,他随即上书袁,敷陈“经世之宏图,中兴之要略”,望其成为“全球万世之伟人”[2]。不到一年,江亢虎东渡日本留学,1904年,因病辍学回国,任刑部主事、员外郎和京师大学堂日文教习。其间,他在袁世凯、端方的资助下,首开北京女学风气,先后创立三所女子传习所。1910年前后,初识汪精卫,自称这年3月曾涉嫌汪精卫等人谋炸摄政王载沣案[3]。随后出国旅游,经日本而至欧洲各国。他看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在海外华侨和中国留学生中影响甚大,一路大讲无宗教、无国家、无家庭的所谓“三无主义”。7月,在比利时写成宣传无政府主义的《无家庭主义意见书》。次年春,其父病逝南京,虽然他当时正力倡“无家庭”,还是踏上了回国奔丧之路。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江亢虎由南京避居上海。11月5日,上海独立后仅仅两天,他自认欧美那种“政党政治”的时代即将来临,将两个多月前成立的“社会主义研究会”改组为中国社会党,并发表教育平等、遗产归公、专征地税、奖励劳动等八条党纲。江亢虎解释,这些纲领“多与三代井田、学校制度及孔子《礼运》所称道者先后一揆”[4]。该党吸收党员漫无限制,“无论何人,不须介绍”,“皆得为党员”[5],而且来去自便,漫无约束。至于江亢虎本人,他曾说“鄙人自闻知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以来,见个人本位、社会本位两派极端之冲突,常妄思有以调和而折中之”[6]。

江亢虎有感于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表示“赞同共和”[7];但又以“社会主义家某君”名义在上海《天铎报》发表致武昌革命军公开信,攻击革命党人“多事以自扰”[8],因而激起革命派的愤慨。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以后,对江亢虎的中国社会党一度十分“赞成”,并令国务总理赵秉钧加以“保护”[9]。江也利用中国社会党为袁服务,1912年夏,他到北京多次晋谒袁、赵,并秉承袁、赵旨意,“遍访各党各界,联络感情”[10]。1913年7月,孙中山发动反袁破坏共和制度的“二次革命”,江亢虎一面通电全国,要求李烈钧等“四督罢兵回防,停止二次革命”[11];一面奔走运动,联络各省商会、教育会,“为釜底抽薪之计”。[12]

同年秋,袁世凯准备踢开一切政党、社团,大权独揽。他首先令中国社会党解散,以“假此立威,为解散一切党会之入手”[13]。江亢虎当即遵命照办,随后离国去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任中国文化课讲师,并将家藏的八千多部图书捐赠该校。1917年夏,又回国为该校搜去中国地方志两千余部。

1920年夏,江亢虎回到中国。次年4月,去苏俄旅游。6月下旬,共产国际在莫斯科举行第三次代表大会,江初被大会资格审查委员会以“社会党代表名义”,确认为具有表决权的中国代表,但“出席二三日”后,即被中国共产党代表张太雷指控为中国政府的“侦探”,而被取消了资格[14]。1922年8月,经欧洲回国。9月,在上海创办南方大学,自任校长。因忧虑“赤化东渐”,影响“人心世道”[15],发表《新俄游记》一书,攻击苏俄革命。与此同时,又从英国费边社那里拾来“资产公有”、“劳动报酬”、“教育普及”和“选民参政”、“职业代议”、“立法一权”等若干洋教条,拼凑成一个所谓“新社会主义”纲领,兜售于各派军阀之间,企图借此收“曲突徙薪”之功,抵消十月革命的影响。

1924年1月,孙中山在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改组国民党,与中共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江亢虎如坐针毡,一面上书孙中山,反对国民党接受苏俄援助;一面再三请托清室内务府大臣金梁“介见”溥仪,乞求这位清朝废帝站出来“救亡”[16]。他认为“逊帝英明,前途有望,宜广求知识,博采舆情,用非常之才,以应非常之变”[17]。6月15日,江再次组织中国社会党(次年1月,更名为中国新社会民主党),作为他投靠北洋军阀的敲门砖。他反复向军阀们申述:“唯有及早施行社会主义,乃可防止过激思想之蔓延,并可减免社会革命之危险。”[18]由于中国社会党对投靠北洋军阀毫不掩饰,因此,其《中国社会党复活宣言》发表后,即受到中国共产党机关报——《向导》及进步舆论界的抨击。

同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曹锟、吴佩孚直系军阀统治。段祺瑞出任临时执政,决定召集御用善后会议。江亢虎马上代表中国社会党声明支持,并以所谓“有特殊之资望学术经验者”的资格出席了这一会议,成为段的制宪要员。1925年8月,他上年“请觐”溥仪的信函和同时期康有为、庄士敦(英人)等人与金梁的来往信函,被冯玉祥的清室善后委员会查获,并公布于世。南方大学认为他参与“甲子清室密谋复辟案件”,掀起驱江风潮。江依仗段祺瑞政府的支持,将反对他的教员及学生视为“赤化派”[19],强行平息了这一风潮。

南大驱江风潮虽然平息,但由于“甲子复辟案件”的牵连,江亢虎已声名狼藉;加上北洋军阀并不理睬他的什么“社会主义”,江不得不在“环顾国中,无可共事”的哀叹中,“退而讲学”[20],并离开北京,回到上海主持南大校务,但他仍不忘为北洋军阀效力。这年11月,国民党右派在北京西山举行反共分裂会议,江又代表“新社会民主党”发表宣言,声称“谨认”这些反共分子为“先辈友党”,并与他们“竭诚联络”,一致反共[21]。1926年上半年,直奉军阀面对日益高涨的革命威胁,在日英帝国主义的策动下,谋求合力对付革命运动。江上书吴佩孚,建议他们“扩而充之,以图政学各界、朝野上下大联合之实现”,“然后赤祸庶几可免”[22]。直到北伐战争的怒涛席卷大半个中国,江亢虎赖以生存的北洋军阀统治陷于土崩瓦解之时,他才不得不解散新社会民主党,于1927年夏前往美国。不久,去了加拿大,任加拿大大学中国文学院院长及汉学主任教授。

1928年秋,南京国民政府初步稳定下来,蒋介石出任国民政府主席。远在海外的江亢虎不再留恋北洋军阀,转而讴歌蒋介石是时代“俊杰”,“丰功骏烈,近古所稀”[23]。此后,为巩固蒋的统治,他多次上书,建言献策。1930年7月,江“以海外旁观之身,念兴亡有责之义”,不远万里,向蒋提供“速立民宪”、以“免革命而促进化”的“根本大计”[24]。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目睹日本对东三省的疯狂侵略,又在所谓“绝交”、“死守”的幌子下,向蒋献上一条“不宣战”、“不进攻”、以求苟安于一时的所谓“治标之策”[25]。

1933年秋,江自美回国。1934年,蒋介石为配合他对中国工农红军各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围剿”,大力提倡所谓“新生活运动”。江发现蒋的“新生活运动,其实就是旧道德,不过换了一个新名字”[26]。为配合蒋介石这一运动,江开始大做“旧道德”的文章。1934年12月至次年春,他在上海以《孔子的人生哲学》为题,举行每周一次的定期讲座,鼓吹忠君、孝悌、温良恭俭让等旧思想。倡言“现在君主虽不存在,应该忠于国家”[27],“革命不一定用武力”,“不一定要军队”[28],“与闻政治的方法很多。但应走温、良、恭、俭、让等正当的途径”[29]。等等。1935年2月,江特地重刊旧作《善生十箴》,宣扬节欲、习劳等一套说教。他自己也穿起粗布长衫,住进清凉寺,实行斋戒,决心做蒋的“模范新生活运动员”。4月21日,由江亢虎发起,以保存文言、反对白话文和汉字改革为宗旨的“存文会”在上海文庙成立,江被选为该会干事,并主编《讲坛》月刊。

1936年11月,江亢虎针对当时世界盛行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两大对立思潮,特地发表《我们的出路》一文,认为“中道主义”才是“防止共产”和法西斯“独裁”的“正本清源之道”,“不但为中国之出路,实亦世界之出路”[30]。江亢虎多年来一直认为废科举、兴学校的结果,导致社会“师道荡然无存”。为了“宏化育”,“矫时风”,必须恢复封建书院,提倡私人讲学。1937年6月,他刊出《亢庐讲学征收弟子通启》,要青年“自行束修”,以“最敬礼(依今例三鞠躬)”和“终身归仰”、“决不反戈”的忠心,拜他为师,以培养自己的忠实信徒和社会的所谓“善人”[31]。

全面抗战爆发后,江亢虎避居香港。1939年9月,他接受从重庆抗日阵营叛逃至沪的汪精卫的邀请,由香港到达日军侵占的上海,参加所谓“中日共荣”、“和平建国”运动。10月,发表《双十节对时局宣言》,操着日本侵略者的腔调,表示要“以中国固有文化为中心,建设东亚新秩序”[32]。同时,又一次打起中国社会党的旗号。之后,他为建立汪伪中央政府,奔走于南北伪政权和日汪之间。1940年3月29日,汪伪国民政府在南京开张,江亢虎出任伪考试院副院长兼铨叙部部长、代理院长(1940年7月)、院长(1942年3月)和伪国府委员(1944年11月)等职,总算实现了他半生奔走连做梦都想做官的宿愿。为掩盖叛国行径,他辩称投降日本并“非卖国而实爱国”[33]。6月1日,江亢虎向汪伪提出旨在压榨人民的《新经济政策建议》,获准“发财政、工商、农矿三部参考”[34]。9月3日,又献出两件“思想防共武器”,主张以佛教、道教、儒教为骨干的“固有的东方文化”和“不是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的“革新的社会主义”作为日汪“思想上共同防共之绝大武器”[35]。10月,汪伪举行所谓“抡才大典”的高等考试,江受命为典试委员长。他“每早六时即起,夜十二时方睡,所有命题阅卷,大小事必躬亲”[36]。1944年10月16日,为适应日本“大东亚共荣圈”的需要,他发表《国际的孔子与孔子的国际》,主张以“孔子做中心”,建立“孔子的国际”[37]。

抗战胜利后,江亢虎潜藏南京清凉寺当和尚,后又逃往北京。1945年10月被军统局捕获。虽有舆论为其开脱叛国罪责,说他“附逆之举,心理上属多矛盾”[38],但1946年11月2日,还是被国民政府首都高等法院以“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之罪”,判处无期徒刑。对此判决,无论首都高等法院的检察官还是江亢虎本人均表示不服,检察官认为原判“漫谓被告不过赞同附和,与一般激烈分子不同,仅判无期徒刑,似有失出之嫌”,请求“撤销原判决,改判极刑”;而江本人即对他“历次辩诉有利各点”,法庭“不加调查,径予处断”,不平殊甚,而声请再审,“宣告无罪”。但高等法院和最高法院重审,均未采纳双方声请,而维持无期原判[39]。

新中国成立后,江亢虎移押上海提篮桥监狱。经过学习和改造,不再坚持当年南京受审时拒不认罪的顽固态度,写下《十大罪状自白书》[40],1954年12月7日,病死狱中[41]。

注释

[1]江亢虎:《中国近代元首印象记》(3),《华文每日》第10卷第1期。

[2]江亢虎:《江亢虎文存初编》,1944年版,第21、26页。

[3]《自白书》(1945年10月),《审讯汪伪汉奸笔录》上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69页。

[4]《江亢虎致袁世凯信》,《社会世界》第2期,1912年5月15日。

[5]江亢虎:《江亢虎文存初编》,第117页。

[6]江亢虎:《江亢虎文存初编》,第100页。

[7]江亢虎:《江亢虎文存初编》,第114页。

[8]上海南方大学学生会编印:《江亢虎阴谋复辟及南大驱江运动纪实》,1925年版,第5页。

[9]上海南方大学学生会编印:《江亢虎阴谋复辟及南大驱江运动纪实》,第46页并参见①。

[10]江亢虎:《江亢虎文存初编》,第86页。

[11]江亢虎:《中国近代元首印象记(2)》,中文《大阪每日》第9卷第12期。

[12]江亢虎:《江亢虎文存初编》,第121页。

[13]江亢虎:《江亢虎文存初编》,第121页。

[14]游人:《新俄回想录》,军学编辑局1925年版,第92-93页。转引自[日]石川祯浩著、袁广泉译《中国共产党成立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7页。

[15]江亢虎:《江亢虎文存初编》,第276页。

[16]江亢虎:《江亢虎文存初编》,第252页。

[17]江亢虎:《江亢虎文存初编》,第252页。

[18]江亢虎:《江亢虎文存初编》,第220页。

[19]上海南方大学学生会编印:《江亢虎阴谋复辟及南大驱江运动纪实》,第44页。

[20]江亢虎:《江亢虎文存初编》,第272页。

[21]江亢虎:《江亢虎文存初编》,第258页。

[22]江亢虎:《江亢虎文存初编》,第272页。

[23]江亢虎:《江亢虎文存初编》,第286、287页。

[24]江亢虎:《江亢虎文存初编》,第300页。

[25]江亢虎:《江亢虎文存初编》,第310页。

[26]《晨报》1935年1月9日。

[27]《晨报》1935年2月27日。

[28]《晨报》1935年1月13日。

[29]《晨报》1935年2月22日。

[30]《江亢虎最近言论集》,万国道德总会1937年版,第83页。

[31]《江亢虎最近言论集》,第102页。

[32]《中华日报》1939年10月11日。

[33]《中华日报》1940年8月7日。

[34]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南京史料整理处选辑《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第3辑,油印本,第103册。

[35]《中华日报》1940年9月3日。

[36]《中华日报》1940年10月29日。

[37]《申报月刊》复刊第2卷第10期。

[38]《中央日报》1946年7月13日。

[39]《审讯汪伪汉奸笔录》上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80-391页。

[40]黄波:《江亢虎:从弄潮儿到落水者》,《博览群书》2008年4月7日。

[41]据上海市劳改局档案材料。

相关参考

知名人物 史良生平故事简介,史良历史评价,史良怎么死的?

史良,字存初,1900年3月27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二月二十七日)出生于江苏常州。父亲史刚,读得不少经书,但对封建纲常名教具有一种叛逆性格,生平不慕功名利禄,澹泊以明志,颇有名士气度。为了维持家计,他把

知名人物 胡风生平故事简介,胡风历史评价,胡风怎么死的?

胡风,原名张名桢,又名张光莹、张光人,笔名胡风、古因、谷音、谷非、张果、谷风、顾风、胡丰、孟林、秋明、陈乔、马荒、高荒、顾纷等,别名古斐、张因,化名中川。1902年11月1日(清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初二)

知名人物 斯诺生平故事简介,斯诺历史评价,斯诺怎么死的?

埃德加·斯诺(EdgarSnow),1905年7月19日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詹姆斯·埃德加·斯诺(J.EdgarSnow),母亲安娜·埃德曼·斯诺(AnnaEdelmannSn

知名人物 端纳生平故事简介,端纳历史评价,端纳怎么死的?

端纳(WilliamHenryDonald),祖籍苏格兰。1875年6月22日出生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东部的利斯莫城。父亲是铁路工人[1],对子女管教严格。端纳自幼养成刻苦耐劳的习惯。端纳少年时不慎

知名人物 洪深生平故事简介,洪深历史评价,洪深怎么死的?

洪深,字伯骏,号浅哉,我国著名的戏剧家。1894年12月31日(清光绪二十年十二月初五)生于江苏武进(今常州市)的一个官僚世家。1900年入塾读书。1906年至1907年先后在上海徐汇公学、南洋公学(

知名人物 黄维生平故事简介,黄维历史评价,黄维怎么死的?

黄维,字悟我、培我,江西贵溪县人,1904年2月28日(清光绪三十年正月十三日)生于一个农家。父亲早逝,由母亲抚育成人。清贫的童年生活,使他形成坚毅、勤朴的品质和内向的性格。少时在本乡读小学,1918

知名人物 梁希生平故事简介,梁希历史评价,梁希怎么死的?

梁希,字叔五,1883年11月(清光绪九年十月)出生在浙江吴兴一商人家庭。幼年就读私塾,少年时科举考试中试,成为清末秀才。鉴于外患频繁,国势危急,他抱着为国效力的志愿,投笔从戎。1906年毕业于浙江武

知名人物 严重生平故事简介,严重历史评价,严重怎么死的?

严重,又名立三,号劬园。湖北麻城人。1892年10月22日(清光绪十八年九月初二)生。父亲严宜焕,曾在安徽颍州府任职,为官清廉,清介自持,处事公道,政声颇佳。严重六岁启蒙,少时喜爱读书,广涉博览。时值

知名人物 李铭生平故事简介,李铭历史评价,李铭怎么死的?

李铭,字馥荪,浙江绍兴人,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出生在一个经营银钱业的商人家庭。李铭幼时入私塾学习,1902年到杭州入美国浸礼会所办学校中读书,毕业后于1905年赴日本,入山口高等商业学校习银行学

知名人物 鲁迅生平故事简介,鲁迅历史评价,鲁迅怎么死的?

鲁迅,原名周树人,幼名樟寿,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1881年9月25日(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三)生于浙江绍兴一个败落的家庭。鲁迅七岁进本宅私塾就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