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龙鸣剑生平故事简介,龙鸣剑历史评价,龙鸣剑怎么死的?

Posted

篇首语:炒沙作縻终不饱,缕冰文章费工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龙鸣剑生平故事简介,龙鸣剑历史评价,龙鸣剑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龙鸣剑生平故事简介,龙鸣剑历史评价,龙鸣剑怎么死的?

龙鸣剑,原名骨珊,字顾三、顾山,号雪眉,四川荣县人,生于1877年5月14日(清光绪三年四月初二)。父龙章,又名得江,在本县五宝镇经营油坊。龙鸣剑九岁丧父。其四伯龙沛然出仕云南,官至知府,是龙鸣剑入学读书的资助人。

龙鸣剑幼年在本乡读私塾,学习勤奋,深得塾师的嘉许和学友的钦佩。后游学嘉定(今乐山),年十九举秀才。1905年,龙鸣剑进入成都优级师范学堂读书。在这里,他接触到西方的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思想日趋激进,因抨击时政,被学堂当局斥退。龙鸣剑愤然离开学堂,剪掉发辫,决心向旧势力挑战。

1906年,龙鸣剑去北京考察政俗,对清政府的腐败深有感触,亲书北京现象为“高墙丰上激下,水潦一至,倾败随之”[1]。旋即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学习法政。他发奋钻研西方的政治法律学说,对革命的信念与日俱增,龙曾愤慨地说:“吾国不革命,不可与新命!”[2]随即加入同盟会,投身于推翻清政府的革命运动。

1907年,同盟会东京本部发生纷争,会员刘师培被两江总督端方收买,竟欲排斥孙中山,改组同盟会本部。龙鸣剑得知,怒不可遏,首揭其奸,指出“大行不顾细检,此本奸谋,旦夕当暴露”[3],积极维护孙中山在同盟会中的领袖地位。

同年,川籍同盟会员王仰思、秦彝鼎等人回国到云南发动革命,四川革命同志于东京锦江春饭店为他们饯行。席间,龙鸣剑引吭高歌,慷慨悲壮,满座为之感动。事后王仰思写信给吴玉章说:“锦江春之宴,大有‘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振’之概,毕生难忘。”[4]

年末,《四川》杂志在东京创刊,它以宣传资产阶级革命为宗旨,是当时深受人们欢迎的刊物。龙鸣剑为《四川》杂志撰写《党祸论》一文,达七千余言,申革命大义,切中时弊。

1908年3月,河口起义失败后,龙鸣剑奉命回国开展革命工作。他远涉南洋,途经越南,于这年冬天进入云南。在归国途中书写“粗识轩辕奏乐章,九死南荒吾不恨”[5]的诗句,表达了他愿为革命献身的精神。龙到云南后,奔波于滇南的盘山小路上,备尝艰辛。1909年春,离滇回川,在成都以创办法政学堂为掩护,积极进行革命活动。这所法政学堂实际上是当时四川同盟会的秘密机关,是革命者和爱国人士聚会的一个重要据点。10月,四川谘议局成立,龙鸣剑被推选为谘议局议员。他和程莹度等同盟会员“奉有使命暗中活动,乘机在谘议局内鼓动甚力”[6]。清政府铁路国有的“上谕”传到四川,全川人民愤慨异常,立即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龙鸣剑利用谘议局议员的合法地位,激烈地反对清政府铁路国有政策。立宪党人邓孝可为迎合清廷,力主铁路国有,在一次会上演说:“川民程度远不如湘鄂,湘鄂争可也,川人争不可也。”龙鸣剑驳斥说:“一般人民程度本不相远,蜀人能争与否,此视提倡者能力如何。吾蜀固亦人也。”[7]语毕,赞成之声满座。

龙鸣剑与同盟会员王天杰等人密切注视保路运动的发展,“知此事非文电所能争也”,采取了与立宪派“明同暗斗”的策略,“外以保路之名,内行革命之实”[8],主张将运动导向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的统治。龙鸣剑和其他革命党人,一面动员群众进行公开的合法斗争,一面联络会党,组织群众准备武装起义。龙鸣剑接受在成都的同盟会会员的委托,于1911年8月4日(农历闰六月初十)同王天杰、秦载赓等人在资州罗泉井召集会议,商定武装起义方案,会议决定组织保路同志军,派人到各地去进行发动和组织工作,并决议在农历七月间各地同时或前后起义。罗泉井会议结束后,龙鸣剑回成都,在四圣祠召开秘密会议,亲自作报告。尔后又冒着盛暑,奔走于成都与各地间,做武装起义的动员组织工作。他在起义前写了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9]表达了他对反清斗争的必胜信念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同年9月初,四川保路风潮越来越大,形成“万众附和”的罢市、罢课群众运动,使清朝统治者预感到“现在事机万分危迫,民气甚固”,“大局尤不堪设想”[10]。四川总督赵尔丰于9月7日逮捕了保路同志会的首领蒲殿俊、罗纶、张澜等九人,开枪屠杀和平请愿的群众,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成都血案”。龙鸣剑认为革命时机已成熟,应立即进行武装起义。他四处奔走,驰檄飞笺,传递成都消息,号召各地起义。同时他疾驰成都城南农事实验场,与同盟会员朱国琛、曹笃等人商议,裁木板数百块,在上面书写“成都业已发难,望各地同志响应,速来救援”的字样,涂以桐油,投入江中,人们称之为“水电报”。“水电报”顺江而下,消息很快传遍沿江各州县,于是各地相继揭竿而起,形成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反对清政府的革命运动。

龙鸣剑发了“水电报”,就星夜兼程赶回荣县,数日内集结民军一千余人,同王天杰率民军北上攻打成都。临行,荣县人民张灯结彩,燃放鞭炮,热烈欢送这支反清义军。出荣县城北门时,龙鸣剑激昂慷慨,拔剑起誓:“此行不捷,吾不复入此门矣!”[11]情气动人,大大鼓舞了民军的斗志。义军起程后,沿途参加者甚多,行至荣县双古镇已达三千余人。龙鸣剑同王天杰在双古镇对民军进行了整编。随后与秦载赓率领的起义民军会师,组成东路民军总部,众推秦载赓任东路民军统领,王天杰任副统领,龙鸣剑任参谋长,继续向成都进发。队伍在中兴场、中和场、苏码头、铁庄堰、煎茶溪、秦皇寺等处,同清军进行了大小二十余次战斗。龙鸣剑身先士卒,在枪林弹雨中指挥作战,欲“拼一死以谢天下豪杰”[12]。在他的带领下,广大民军莫不英勇杀敌。后因军粮告罄,装备悬殊,战斗失利。于是东路军决定分兵向各州县发展。

龙鸣剑和王天杰率兵转战嘉定、宜宾一带,议定龙在嘉定建厂制造枪炮炸药,王天杰回荣县整理民团。王天杰率部分民军回荣县,荣县知县李燊春闻风而逃。王天杰等人同从日本东京同盟会总部回川发动革命的吴玉章计议,决定建立革命政权,于1911年9月25日宣布荣县独立。龙鸣剑在嘉定闻讯,非常高兴,飞马回荣县。是时端方已至资州(今资中),命叙府(今宜宾)巡应军攻荣县。龙鸣剑认为“自流井属叙(府),叙防(军)去(自流)井必空,捣叙,防边必还救,荣(县)围必解”[13]。为了保卫荣县独立,民军决定行“捣叙救荣之计”。这时,龙鸣剑在戎马征战中已积劳成疾,身染重病,但他在家只小住了几天,即带病冒险突围至宜宾地界,聚集民团数千人,分前后两路向叙府进发,龙鸣剑自督后路。当前路军将抵叙府时,龙鸣剑得知清军攻下离荣县城六十里的程家场的消息,甚为忧愤,吐血数次。随后病情更加恶化,于11月26日在宜宾徐场杨湾赵家大院含恨而死。

龙鸣剑病危时,倚枕急书,表明自己“不愿苟生,愤而起与(清)政府宣战,理势迫之使然”[14]。他临死的那天早晨,倚栏小望,涕泪如流,为王天杰规划了求贤、筹饷、练兵、造械、保民、慎行六策。每条约三百余言,最后并书绝命诗一首。入葬那天,荣县、宜宾两地群众万余人自动前往悼念。

注释

[1]范遇鸿:《先烈龙君鸣剑事略》,见龙鸣剑著:《雪眉诗集》,第1页。
[2]廖世英等修、赵熙等纂:《荣县志》人士第8,1929年刻本,第114页。
[3]范遇鸿:《先烈龙君鸣剑事略》,见龙鸣剑著:《雪眉诗集》,第2页。
[4]吴玉章:《吴玉章回忆录》,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版,第44页。
[5]龙鸣剑手稿。
[6]唐宗尧:《辛亥革命前夕四川保路同志会发生始末的片断回忆》,未刊稿,藏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7]范遇鸿:《先烈龙君鸣剑事略》,见龙鸣剑著:《雪眉诗集》,第3页。
[8]唐宗尧、胡恭先:《资州罗泉井会议与组织同志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委员会、四川省省志编辑委员会编《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1961年,第102页。
[9]原件已佚,据吴伯良、龙仕信口述。
[10]《广益丛报》第9卷第17期(第273号,1911年9月)“纪闻”,第13页。
[11]《荣县志》人士第8,第114页。
[12]范遇鸿:《先烈龙君鸣剑事略》,见龙鸣剑著:《雪眉诗集》,第4页。
[13]范遇鸿:《先烈龙君鸣剑事略》,见龙鸣剑著:《雪眉诗集》,第5页。
[14]龙鸣剑:《最后家书》,见《雪眉诗集》,第34页。

相关参考

中共人物传 龙大道人物传,龙大道生平事迹,龙大道评价

龙大道龙大道是侗族人,上海工人运动领导者之一,曾任中共浙江省委代理书记,1931年被捕后壮烈牺牲,成为少数民族中的革命先烈。(一)龙大道原名康庄,侗族,1901年8月24日出生于贵州省锦屏县茅坪村。父

中共人物传 李之龙人物传,李之龙生平事迹,李之龙评价

李之龙,字在田,号赤显,是大革命时期颇有影响的人物,曾任苏联顾问鲍罗廷的英文翻译,后充任国民革命政府海军局政治部主任、参谋厅长兼中山舰舰长、代理海军局局长(中将军衔)等要职,是当时共产党人掌握海军大权

知名人物 龙云生平故事简介,龙云历史评价,龙云怎么死的?

龙云,字志舟,彝族,云南昭通燕山人。祖籍四川金阳。1884年11月27日(清光绪十年十月初十)生于黑彝纳吉家族中一个保有奴隶制残余的地主家庭。排行第四,小名毛老四,彝名纳吉岬岬。幼年丧父,在家乡读私塾

知名人物 萧龙友生平故事简介,萧龙友历史评价,萧龙友怎么死的?

萧龙友,本名方骏,字龙友,号息园、息书、息翁,晚年又号不息翁。四川三台人。1870年2月13日(清同治九年正月十四日)生于四川雅安。他的父亲萧端澍是清光绪戊子年(1888年)举人。萧龙友幼年受父教,用

历史人物 王慧龙生平_王慧龙简介_王慧龙人物评价_王慧龙人物事迹_王慧龙典故

中文名:王慧龙国籍:北魏出生地:太原晋阳职业:荥阳太守、宁南将军谥号:穆侯典故:指腹为婚王慧龙  王慧龙(?—440年),东晋时期人,自称是太原晋阳人。  王慧龙是晋安帝司马德宗时尚书仆射王愉之孙,散

历史人物 王慧龙指腹为婚的故事 如何评价王慧龙

王慧龙是南北朝北魏时期的名将,他担任过宁南将军,荥阳太守,在郡十年,农战并修、大着声绩,撰有帝王制度十八篇,颇有功勋。王慧龙娶崔浩的侄女为妻,留下了指腹为婚的故事。王慧龙指腹为婚的故事《魏书》列传第二

历史人物 芥川龙之介是谁_芥川龙之介的生平简介_芥川龙之介的经典著作_芥川龙之介为何自杀

中文名称:芥川龙之介外文名称:芥川竜之介、あくたがわりゅうのすけ、RyunosukeAkutagawa别名;澄江堂主人、柳川隆之介、我鬼国籍:日本民族:大和出生地:日本东京出生日期:1892年3月1日

历史人物 后七子李攀龙简介 李攀龙怎么死的

  李攀龙是明朝著名文学家,为明代“后七子”之一,为其中的领袖人物,有“宗工巨匠”的称号。  李攀龙是历城人氏,字于鳞,号沧溟,出生于公元1514年,去世于公元1570年。李攀龙嘉靖清贫,幼年的时候父

人物志 公孙龙主要事迹?公孙龙的生平简介

【生卒】:公元前325~前250【介绍】: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名家代表人物。姓公孙,名龙。赵国人,曾在平原君赵胜家做过门客。他善于辩论,提出了很多论题,其中最著名的有“离坚白”和“白马非马”。“离坚

东林八君子之一高攀龙简介 高攀龙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  姓名:高攀龙  别名:存之、云从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明朝  出生地:江苏无锡  出生时间:1562年  去世时间:1626年  职业:政治家  代表作品:《高子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