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罗常培生平故事简介,罗常培历史评价,罗常培怎么死的?

Posted 语言

篇首语: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罗常培生平故事简介,罗常培历史评价,罗常培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罗常培生平故事简介,罗常培历史评价,罗常培怎么死的?

罗常培,满族,姓萨克达氏,初字心田,后改莘田,又署辛田,号恬庵。1899年8月9日(清光绪二十五年七月初四)生于北京。其父恩禄为清末宣武门的城门吏,是一个七品小官,辛亥革命后,改编为陆军小队官。

罗常培自幼入私塾,1907年进京师公立第二等小学堂,与老舍(舒庆春)同学。辛亥革命后学校停顿,他在家补习功课,兼学蒙语。1913年春入市立第三中学,1915年秋毕业。因家境困难,学习速记六个月,借以谋生。1916年罗父亲病故,迫于生计,罗常培入众议院秘书厅任速记科二等技士。同年秋,考入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开始了半工半读的大学生活。

罗常培入学后,对钱玄同教的“音韵学”、刘师培教的“中古文学”较感兴趣,课堂笔记全用速记,回家后翻译成文言保存起来。由于他在学术上崇拜刘师培,曾参加《国故》杂志社,思想倾向保守。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新旧文学论战激烈。他读了蔡元培给林纾的信及《新青年》的文章,思想开始变化,倾向于蔡的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的主张,后来便以此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1920年夏天,他大学毕业,因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老路,出国留学又没力量,因此决定在北大哲学系继续深造。当时该系很热门,教授有胡适、梁漱溟、蒋梦麟等,还有外籍学者杜威、罗素在此讲学。他开始接触到西方的实验主义。1921年暑假,他随梁漱溟到济南讲学。梁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就是罗常培这次为他编录的。返京后众议院撤销,罗因此失业。为生活所迫,他辍学到天津南开中学教书。

1922年,黎元洪在直系军阀的拥戴下重新上台,恢复众议院,罗常培又到众议院秘书厅当速记,并在京师公立第一中学兼课。后来该校校长出国,他被委派为代理校长。他上任后很想干一番事业,遂改革旧制,公开财务,延聘优秀教师,并将自己的薪水捐购图书。这样当了一年代校长,很受学生欢迎,次年原校长回国,罗被辞退。这时,适有陕西西北大学来京聘教师,罗便离京到西安,任该校国文专修科主任兼教授,讲授“文字音韵学”。当时的西安,因军阀混战,交通梗阻,不仅外地报刊进不去,就连书信也难以送到。罗精神上感到苦闷,1924年夏又返回北京,在临时执政府做速记工作。

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罗看到无辜的爱国青年被杀害,十分愤慨,想离开北京。恰逢厦门大学在京聘请教授,他便随鲁迅、沈兼士等人于是年秋到厦大中文系教“中国音韵学沿革”。在这里他开始阅读外国语言学方面的书籍,并试着用西方的音韵学原理来分析中国的语言问题,重新编写讲义授课,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课余罗又对厦门的方言进行调查,后来写成《厦门音系》公开出版,对语言学界研究汉语方言起了促进作用。不到一年,因为校内派系斗争激烈,罗无法继续待下去,转往浙江民政厅工作。时傅斯年刚由海外回国,任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因过去与罗有同学关系,故于1927年秋聘罗到广州,任中大文学系教授。是年冬,赵元任到广州调查两广方言,罗利用这个机会,和他讨论了一个多星期的方言问题,收获颇大。

1929年,傅斯年在广州筹备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请罗常培兼任秘书。不久该所迁往南京,罗便辞去中大的工作,专任该所研究员,直至1934年。这期间,他先后写了《唐五代西北方音》、《厦门音系》、《国音字母演进史》、《十韵汇编》四部专著,以及《中原音韵声类考》、《知彻澄娘音值考》、《中国方音研究小史》等十四篇论文。此外,他又与赵元任一起调查了徽州地方的方言,编写了汉魏六朝韵谱和经典释文的长编,这些成果为我国语言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34年秋,罗常培被北京大学文学院长胡适请到北大主持文科研究所语言乐律实验室的工作,1936年起兼任中文系主任。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得知罗是满族人,又有一定学术地位,想在教育界培植他做傀儡,特请他去演说、赴宴。罗坚持一切活动须经校方允许,绝不做个人的交往,加以拒绝。是年7月底北平沦陷,北大南迁长沙,他于11月17日离开北平,从海道经香港到长沙。1938年2月26日又随校辗转到昆明,任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兼北大文科研究所所长。这时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已迁到昆明。由于他的建议,该所与北大语音乐律研究所组织人力,从1939年起用五年多的时间,对云南全省方言进行调查。共调查九十八个县和一百二十三个单位,写出报告、论文四十余篇,为后来研究汉藏系语言的工作奠定了基石。罗常培曾先后三次到滇西大理,调查少数民族语言,后来写成《莲山摆彝语文初探》一书。

抗日战争后期,昆明的民主运动不断高涨,罗常培深受教育,参加了一些进步活动。1944年,国民党当局要解聘一些进步教授,罗写信给重庆《新华日报》表示抗议。

同年,罗常培应美国朴茂纳(Pomona)大学之聘,以访问教授的名义出国讲学,在该校任教一年半。1946年夏,又转到加利福尼亚大学讲学,并到耶鲁大学任访问教授。次年夏,到密西根大学的语言研究所讲学。

1948年罗常培回国,仍在北京大学任教授,并兼文科研究所所长。这时国民党的倒行逆施,比他出国之前更甚。他感到苦闷,于是埋头于学术,整理他过去散失在各地的书籍和稿件,写出了《语言和文化》、《中国人与中国文》,并重订《经典释文中的徐邈音》等书。平津战役打响后,国民党政府要用飞机接一批教授南下,其中有罗常培,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解放后,罗常培历任第一、二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等职。并完成了《普通语言学纲要》、《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等著作。1958年12月13日病逝于北京。

相关参考

知名人物 王天培生平故事简介,王天培历史评价,王天培怎么死的?

王天培,字植之,号东侠,侗族。贵州天柱县人。1889年1月5日(清光绪十四年十二月初四)出生于一个兼营商业的地主家庭。其父王伯登,曾任清军绿营都司,得清政府授予振威将军封号。王天培幼时在本地北乡学堂就

知名人物 廖平生平故事简介,廖平历史评价,廖平怎么死的?

廖平,字季平,1852年3月29日(清咸丰二年二月初九)生。四川井研人。家贫,其父曾为人牧牛、佣力,后稍自给,在盐井湾设一磨坊,廖平始能读书,勤于学。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张之洞放四川学政,次年

知名人物 鲁涤平生平故事简介,鲁涤平历史评价,鲁涤平怎么死的?

鲁涤平,字咏安,号无烦,湖南宁乡人,1887年11月3日(清光绪十三年九月十八日)生。父亲在晚清为州、县官府吏。鲁涤平幼年受父母家教甚严,入塾就读甚勤。后入玉潭书院,成绩优异。1903年,鲁涤平得亲戚

知名人物 张竹平生平故事简介,张竹平历史评价,张竹平怎么死的?

张竹平,字竹坪,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生于江苏太仓。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张竹平是“圣公会”系统的基督教徒,笃信基督教,又与上海“青帮”杜月笙有密切联系,为不收弟子的上海“青帮”人物[2

知名人物 薛觉先生平故事简介,薛觉先历史评价,薛觉先怎么死的?

薛觉先,原名作梅,别号平海,后改为平恺。觉先是他投身舞台后的艺名。广东顺德龙江人。1903年4月6日(清光绪二十九年三月初九)出生于香港。父亲薛恩甫是个秀才,早年曾充幕僚,后退居香港设堂讲学。薛觉先的

知名人物 王陵基生平故事简介,王陵基历史评价,王陵基怎么死的?

王陵基,号方舟,四川乐山县人。生于1883年9月10日(清光绪九年八月初十)。其父继承祖业,在乐山、成都经营绸缎庄。王陵基少时在家馆中就读,1903年7月考入四川武备学堂速成班学习一年。时值四川增设新

知名人物 王泰生平故事简介,王泰历史评价,王泰怎么死的?

王泰,又名学聚,字会文。河南省临汝县人。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生。家贫,只有五亩薄地,父亲出外谋生时,客死外乡,母亲领着他兄妹二人经常以乞讨为生。十六岁时,王泰离家出走,跟着“杆首”、“膛将”打家

知名人物 严修生平故事简介,严修历史评价,严修怎么死的?

严修,幼名玉珪,字范孙。1860年4月2日(清咸丰十年三月十二日)生于顺天府三河(今属河北省)。祖籍浙江慈溪,先辈于顺治年间定居天津。严出生时,正值英法联军入侵,全家避难三河洵阳,1862年仍迁回天津

知名人物 郭乐生平故事简介,郭乐历史评价,郭乐怎么死的?

郭乐,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出生在一个自耕农的家庭,少年时协助父亲务农。1892年郭乐十八岁时,因家乡遭受水灾,出国到澳洲的悉尼(旧译雪梨)谋生。在那里,他先后做过佣工、小

知名人物 龙云生平故事简介,龙云历史评价,龙云怎么死的?

龙云,字志舟,彝族,云南昭通燕山人。祖籍四川金阳。1884年11月27日(清光绪十年十月初十)生于黑彝纳吉家族中一个保有奴隶制残余的地主家庭。排行第四,小名毛老四,彝名纳吉岬岬。幼年丧父,在家乡读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