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罗君强生平故事简介,罗君强历史评价,罗君强怎么死的?

Posted 行营

篇首语: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罗君强生平故事简介,罗君强历史评价,罗君强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罗君强生平故事简介,罗君强历史评价,罗君强怎么死的?

罗君强,谱名光治,别号庸生、竹侯等,曾化名刘健生、李景祁。湖南湘乡人。1902年5月24日(清光绪二十八年四月十七日)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1917年,罗君强入长沙青年会日校读书。次年7月毕业后赴上海入大同学院。1919年1月因病辍学,8月赴法勤工俭学,旋因病回国,在湘乡陶龛小学任教。1920年8月,罗进长沙岳云中学读书,于1922年7月毕业。

罗君强在岳云中学读书期间,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湖南学生爱国民主运动。1922年春,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主编《赤光周刊》,并兼任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湖南分会书记。1922年夏,罗受湖南中国共产党组织委托,作为湘区及安源的代表,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次年春,罗父去世,他在丧事上大肆铺张,受到党组织的批评,便在长沙登报声明脱离共产党。1924年初,罗到北京准备报考北京大学,经蔡和森的教育帮助,又恢复了共产党党籍,回湖南参加革命活动,任共青团湖南省委书记,兼任中国共产党湖南训练委员会秘书。翌年春,罗患气管炎严重咯血,回湘乡家中休养,对革命丧失信心,意志消沉,终于第二次脱党。

1925年秋,罗君强再度赴沪,入大夏大学读书,旋即参加国民党。次年12月辍学到武汉,在张治中的学兵团任政治部上尉科员兼政治教官。不久即调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任政治部上尉科员,主编校内刊物《革命生活》。罗君强以同乡关系,与该校政治部主任周佛海结交。此后,罗在武汉政府军事委员会秘书处先后任少校交际股员、中校公报股股长等职。1927年9月宁汉合流,罗被派为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中校政治教官。

1929年3月,蒋桂之战爆发。罗君强任陆军第六师政训处中校秘书,随军到汉,旋被“总司令行营政训部”主任周佛海推荐任该部秘书长。1930年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开始对各革命根据地发动军事“围剿”,罗君强于1932年7月任武汉行营秘书处上校秘书。在这期间,罗经常编印反共书刊、标语、图画,进行反共宣传[1]。10月,罗调任浙江海宁县县长,抽调壮丁成立保安基干队,加紧治安管理。1933年11月,又被调任南昌行营第二厅(政务)第四课课长,兼第二组(财经)副组长及行营办公厅上校秘书。1935年春,南昌行营撤销,另设重庆行营,罗仍任行营上校秘书。在红军长征途中,罗君强参与追截红军及“肃清”所谓“收复地区”的共产党势力等活动,并参与制订“剿匪时期惩治盗匪暂行条例”、“匪军投诚缴械给奖办法”等多种文件。

从1937年初开始,罗君强历任军事委员会办公厅少将秘书、办公厅秘书处少将处长、蒋介石侍从室上校秘书等职。“七七”事变后,在全国人民奋起抗战之际,罗对抗战前途悲观失望,与周佛海等人沆瀣一气,诬蔑人民的抗战呼声是“唱高调”,鼓吹“亡国论”,成为“低调俱乐部”的主要成员之一。1938年2月,罗参加周佛海、陶希圣主办的文化团体“艺文研究会”,任该会秘书及总务组主任干事,出版拥蒋反共书刊,继续散布投降主义论调。

1938年12月,汪精卫、周佛海等人逃出重庆,不久即发表“艳电”公开叛国投敌。这时,罗君强由于生活糜烂、行为不检,被免去行政院简任秘书的职务。罗于1939年2月以“治病休养”为名,由重庆飞往昆明,再经河内转香港。周佛海约其加入汪精卫的“和平运动”。罗认为自己在蒋介石幕下长期任秘书工作,“除了当过一年海宁县长外,未曾正式捏过印把子”,这次“逆取顺守,乘时乘势,有权有势有伙伴”,“可能搞出一点名堂来”[2],于是满口答允,甘当汉奸。

罗君强是周佛海最亲信的助手,汪伪集团的重要骨干。1939年8月,汪精卫在上海召开伪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罗被指派为“中央”执行委员兼“中央党部”副秘书长。1940年初,汪伪组织“国府还都筹备委员会”,罗为该会委员兼布置组长。其后担任汪伪中央政治会议副秘书长,进行所谓“以国民党为中心联合各党各派,树立南京新政权”的活动,及“整理中央政府必要之建筑物及其他用品与事务人员”等事项[3]。3月底,汪伪政权在南京开场,汪精卫自任伪国民政府代理主席,罗君强先后任伪边疆委员会委员长及军事委员会委员、“清乡”委员会委员、“新国民运动”促进委员会委员。他并任南京《中报》、上海《平报》社长,积极从事“和平反共”的宣传,吹嘘汪伪的“和平运动”是“负荷世界战略的新使命”,是“为了人类文明再造的种子”;诬蔑共产主义是“以思想理由杀人,以宗教情绪灭口者”,要坚决与之“反抗”[4]。他鼓吹与日本侵略者“携手共进”的所谓“东亚联盟”的“自觉运动的民族联盟”、“平衡发展的经济合作”、“除旧布新的军事同盟”、“亚洲中心的文化沟通”等四项卖国纲领,叫嚷中日两国要“声应气求”,要“与邻邦日本采取齐一的步调与共同的计划,自打破东亚的以至世界的旧秩序而建设新的秩序,自扫除欧美帝国主义留在东方的残余力量,以至杜绝赤化的根苗”,早日实现“东亚联盟”[5]。

1942年至1943年冬,罗君强任汪伪国民政府的司法行政部部长、法官训练所所长、中央税警总团中将总团长、财政部税警学校副校长(校长为周佛海)等职,大力强化司法手段,对沦陷区人民实行法西斯统治。他曾率税警数百人配合日本侵略军,在常熟、江阴、南汇、慈溪、余姚、上海等县进行残酷的“清乡扫荡”,与新四军及抗日游击队发生多次战斗,批准杀害被捕的中共地下工作人员多人。1944年1月,罗就任伪安徽省省长,兼任蚌埠“绥靖”主任及省党部主任委员。他实施“田赋征实”等政策,进行疯狂搜刮,为日本侵略军“以战养战”政策效劳。罗还推行毒化政策,抽鸦片亩捐税,收购烟浆,制造烟土毒害人民。

同年底,周佛海兼伪上海市市长,罗君强先后被任命为伪上海市政府秘书长、代理市长、代理警察局长、财政局长及市府公路委员会主席等职。他极力推行保甲法令,强化汪伪统治,同时增办新税,实行奴化教育,还为日本侵略军扩修公路桥梁,加修飞机场,以防御同盟军队在沿海登陆。他因此在日本侵略者的心目中有着“良好印象和特殊声誉”[6]。

罗君强善于进行政治投机。早在1941年,便随周佛海与重庆军统局特务头子戴笠相勾结。1945年5月,日本侵略军败局已定,罗在周的默许下,在上海秘密发起“建国社”,标榜其纲领为:“(一)绝对信仰三民主义;(二)绝对拥护蒋主席;(三)绝力保卫京、沪、苏、浙地区的治安。”[7]这一组织网罗了伪上海市军、政、警重要头目为干事,其成员遍布各警察分局、保安队及税警总团,是罗准备投靠蒋介石的政治资本。同年7月,戴笠亲笔致函罗君强,指示他“联络各方有志之士,团结所能掌握的一切有用力量,适应时机,协同行动”,并委托他负责“此间(指上海)一切”[8]。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罗君强以代理警察局长名义向全市发布警令,声称“决不使任何不合法的势力(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侵入市内”,“必保护上海全市的生命财产直至安全地奉还中央(指重庆国民政府)而后已”。扬言“最后虽剩一兵一卒,亦必周旋到底”[9],向重庆国民政府大献殷勤。当时,蒋介石为阻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进入上海,在日本一宣布投降之时,即电令周佛海为“上海行动总队”总指挥,罗君强为副总指挥。这两个汉奸头子摇身一变,顿即成了国民党政府的军政要人。8月19日,罗发布紧急命令称:“所属官警及市区全体保甲人员,自应归顺中央,服从蒋委员长命令,并应听从上海行动总队司令部指挥”,“集中警力,强化治安”[10],为国民党“接收”上海效力。罗君强本来罪大恶极,只因随周佛海搞“曲线救国”和“反共有功”,得以一时逍遥法外。但在广大民众“严惩汉奸”的强烈呼声面前,国民党当局不得不于9月30日将罗逮捕,并于1947年3月6日判以无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罗君强对蒋介石“反攻大陆”抱有幻想,不承认自己的汉奸罪行。以后经过教育,态度才有所转变,承认自己“罪恶重大,几个头也都可杀,但共产党没有杀我”[11],表示愿意向人民认罪。1970年2月22日,罗君强病死于上海市监狱。

注释

[1]罗君强:《补充交代的几个问题》(1960年7月12日)。
[2]罗君强:《伪廷幽影录——对汪伪的回忆纪实》,黄美真编《伪廷幽影录——对汪伪政权的回忆纪实》,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
[3]《南京新报》1940年1月28日。
[4]罗君强:《和平反共建国的迁都一年》,《中报》1941年3月30日。
[5]罗君强:《欢迎日本众议院来华诸君》,见1940年度汪伪“国定教科书”初中国文第6册。
[6]罗君强亲笔供词。
[7]罗君强:《自白》(1946年9月18日)。
[8]戴笠致罗君强亲笔函(1945年7月29日)。
[9]罗君强亲笔供词。
[10]罗君强:《紧急命令》,《中华日报》1945年8月20日。
[11]《战争罪犯处理报告》(1959年9月11日)。

相关参考

铁血手腕与怀柔之道

  自古以来,在每个王朝的权利场上,帝王与群臣的博弈向来是重头戏。权利游戏就像一个跷跷板,君强则臣弱,君弱则臣强。>  当大臣们挖空心思揣摩君王的心思时,做皇帝的,也无时无刻不在猜测大臣们的想法。要想

知名人物 廖平生平故事简介,廖平历史评价,廖平怎么死的?

廖平,字季平,1852年3月29日(清咸丰二年二月初九)生。四川井研人。家贫,其父曾为人牧牛、佣力,后稍自给,在盐井湾设一磨坊,廖平始能读书,勤于学。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张之洞放四川学政,次年

知名人物 鲁涤平生平故事简介,鲁涤平历史评价,鲁涤平怎么死的?

鲁涤平,字咏安,号无烦,湖南宁乡人,1887年11月3日(清光绪十三年九月十八日)生。父亲在晚清为州、县官府吏。鲁涤平幼年受父母家教甚严,入塾就读甚勤。后入玉潭书院,成绩优异。1903年,鲁涤平得亲戚

知名人物 张竹平生平故事简介,张竹平历史评价,张竹平怎么死的?

张竹平,字竹坪,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生于江苏太仓。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张竹平是“圣公会”系统的基督教徒,笃信基督教,又与上海“青帮”杜月笙有密切联系,为不收弟子的上海“青帮”人物[2

知名人物 薛觉先生平故事简介,薛觉先历史评价,薛觉先怎么死的?

薛觉先,原名作梅,别号平海,后改为平恺。觉先是他投身舞台后的艺名。广东顺德龙江人。1903年4月6日(清光绪二十九年三月初九)出生于香港。父亲薛恩甫是个秀才,早年曾充幕僚,后退居香港设堂讲学。薛觉先的

知名人物 王陵基生平故事简介,王陵基历史评价,王陵基怎么死的?

王陵基,号方舟,四川乐山县人。生于1883年9月10日(清光绪九年八月初十)。其父继承祖业,在乐山、成都经营绸缎庄。王陵基少时在家馆中就读,1903年7月考入四川武备学堂速成班学习一年。时值四川增设新

知名人物 王泰生平故事简介,王泰历史评价,王泰怎么死的?

王泰,又名学聚,字会文。河南省临汝县人。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生。家贫,只有五亩薄地,父亲出外谋生时,客死外乡,母亲领着他兄妹二人经常以乞讨为生。十六岁时,王泰离家出走,跟着“杆首”、“膛将”打家

知名人物 严修生平故事简介,严修历史评价,严修怎么死的?

严修,幼名玉珪,字范孙。1860年4月2日(清咸丰十年三月十二日)生于顺天府三河(今属河北省)。祖籍浙江慈溪,先辈于顺治年间定居天津。严出生时,正值英法联军入侵,全家避难三河洵阳,1862年仍迁回天津

知名人物 郭乐生平故事简介,郭乐历史评价,郭乐怎么死的?

郭乐,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出生在一个自耕农的家庭,少年时协助父亲务农。1892年郭乐十八岁时,因家乡遭受水灾,出国到澳洲的悉尼(旧译雪梨)谋生。在那里,他先后做过佣工、小

知名人物 龙云生平故事简介,龙云历史评价,龙云怎么死的?

龙云,字志舟,彝族,云南昭通燕山人。祖籍四川金阳。1884年11月27日(清光绪十年十月初十)生于黑彝纳吉家族中一个保有奴隶制残余的地主家庭。排行第四,小名毛老四,彝名纳吉岬岬。幼年丧父,在家乡读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