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石筱山生平故事简介,石筱山历史评价,石筱山怎么死的?
Posted 知
篇首语:人生必须的知识就是引人向光明方面的明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石筱山生平故事简介,石筱山历史评价,石筱山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石筱山生平故事简介,石筱山历史评价,石筱山怎么死的?
石筱山,江苏无锡人,1903年10月21日(清光绪二十九年九月初二)生于上海。曾于上海神州中医专门学校肄业,该校停办后,回家随父学医,二十二岁开始悬壶,以善治骨折伤痛闻名江、浙一带。
石氏伤科,以独特的正骨复位手法和独创的伤科内治经验方,成为我国南方伤科的一大流派。它创始于清末,数代相传,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石筱山的祖父石蓝田,年轻时因习武而留心于跌打损伤的治疗术,后发展为理伤正骨,曾在无锡农村为农民驱痛治伤。石筱山的父亲石晓山也从小熟习拳棒,对接骨入骱,技法圆熟。石筱山继承先辈治伤经验,加上自己努力钻研,技术益加精进,渐至炉火纯青。他又从偏治外伤进而善治内伤,兼理针外科,是以声名大噪。
1929年,国民党政府卫生署曾明令取缔中医中药,粗暴地干涉有数千年历史的祖国医学,石氏伤科也横遭摧残,被污蔑为“卖狗皮膏药”的“江湖医生”,伤科技术被当做“邪术”。但深厚的民间基础和广大病家的信任,使他们得免厄运。
石筱山的私人诊所,初设在上海南市大东门外复兴东路附近的新新街。抗战之前,这一带属于华界,周围住户多为码头、搬运、建筑和人力车工人。他们终年胼手胝足,筋骨损伤的事故特别多。石筱山的治疗,使他们解除痛苦,重获健康。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石筱山的名气不胫而走,成了城乡老少皆知的伤科名医。1937年淞沪抗战开始后,石的诊所迁至当时的法租界吕宋路(今连云路)一条弄堂里面,病人仍然很多,其中还有来自四乡的农民。当时诊所内医生和职工有十余人,多系石氏族人。门诊无固定时间,往往从太阳出来看到万家灯火。诊所除看病外,也配制、出售部分成药及外用药,予病人以方便。
在几代人努力的基础上,石筱山对家传的“三色敷药”、“消散膏”又进行了提炼,并发展了一系列临床有效的内服经验方。这些药膏、药方对骨折、脱臼、脑震荡、胸肋内伤等伤病都有很高的疗效。
石筱山对正骨复位手法的运用独具匠心,诸凡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八法,无不精通,做到“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他纯熟的技巧,能使损伤的骨节、肌肉或筋络,离者合,斜者正,陷者起,突者平,筋急者松弛,疼痛者减轻,肿硬麻木者逐渐宣通而柔和[1]。
“内外兼治,动静结合,全体与局部相关联而又重在内治固本”为石筱山伤科的医疗特色。其基本原则是根据祖国医学中的辨证施治,做到气血并重。如有的病人头部内伤,来就诊时已神志不清,伤势十分严重,经石诊治后得以起死回生。又如对老年人常见的“髋部骨折”,石既重视手法运用,又强调牵引和夹板固定,再加上外敷内服,效果也很好。还有不少疑难病例,在石筱山手中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解放以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团结新老中西医”的方针,十分重视祖国医学遗产的整理,并予以大力扶持。石筱山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并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理事及华东医院顾问。
1952年,上海市卫生局联合各科专家组成“中医公费医疗门诊所”,石筱山欣然跨出他的私人诊所参加公费门诊。从这时起他不但扩大了带徒弟的范围,第一次接受国家分配给他的学员,而且公开了石氏秘方。在1958年的中医献方热潮中,他把石氏经验方,包括百年来祖传老本子全部公诸于世,为不少医院包括解放军医院所采用。
石筱山治愈的各类伤科病人,多不胜数。他晚年体弱多疾,仍念念不忘把自己一生从事伤科的经验留传给后世。根据石筱山口述,由其子石仰山协助整理的长达二十万字的《石筱山医案》原稿,是石筱山毕生心血的结晶和伤科技术的精华[2]。
1964年7月,石筱山因患癌症去世。
注释
[1]《医宗金鉴》,卷87“正骨心法要旨”,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第276页。
[2]本文资料主要根据石筱山之弟石南山(已故)及子石仰山提供。
相关参考
人物档案 姓名:石勇 外文名:Gaku 绰号:石将军 星号:地丑星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西晋开国元勋石苞有六个儿子,其中最小的儿子石崇因为出生在青州,所以小名叫齐奴。临终前,石苞留下遗嘱,把自己的财产分成五份,全给了石崇的五个哥哥们,反倒是最小的石崇,一个铜板也没有得到! 石崇的母
西晋开国元勋石苞有六个儿子,其中最小的儿子石崇因为出生在青州,所以小名叫齐奴。临终前,石苞留下遗嘱,把自己的财产分成五份,全给了石崇的五个哥哥们,反倒是最小的石崇,一个铜板也没有得到! 石崇的母
吴丽石是我党在东北地区最早的领导人之一,曾任哈尔滨特支书记,北满地委书记,满洲省委组织部长。后任山东临时省委书记时被捕,一九三一年四月在济南英勇就义,时年三十二岁。(一)吴丽石原名吴苓生,曾用名吴丽实
钱亦石,一九二四年入党。是党的思想理论战线上的忠诚的杰出的战士。一九三八年一月,在抗日斗争中因劳瘁过度而病逝。勤奋读书追求真理钱亦石是湖北省咸宁县人。他原名城,字介磐,笔名啸秋、史、谷荪、白沙、石颠
石熙载是后周至北宋初年人物,曾任刑部侍郎、户部尚书、枢密使、尚书右仆射等职,深受宋太宗器重。石熙载后来因病辞去官职,不今后就病逝了。石熙载的传闻故事>当初石熙载游学时,为了生计而欠人粮食。曾经走在嵩阳
石熙载生于河南洛阳,是北宋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当朝大臣中,宋太宗亲自看望的只有,却在对他寄予重任时他突然去世。984年,石熙载逝世,时年57岁,追赠侍中,赐谥号为元懿。石熙载生平简介>石熙载(928
历史人物 范纯仁生平简介 范纯仁是怎么死的 范纯仁书法 范纯仁石曼卿小麦
中文名:范纯仁 别名:范尧夫 国籍:中国(宋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南京应天府 出生日期:1027年6月 逝世日期:1101年www.cha138.com 职业:政治家 代表作品
本名:石守信 所处时代:宋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浚仪(今河南开封) 出生时间:公元928年 去世时间:公元984年 主要成就:北宋开国功臣www.cha138.com 官职:天
石孝友,南人,字次仲,江西南昌人。生卒年不详。乾道二年(1166)进士。填词常用俚俗之语,状写男女情爱。仕途不顺,不羨富贵,隐居于丘壑之间。石孝友著有《金谷遗音》,《直斋书录解题》着录一卷,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