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汤用彤生平故事简介,汤用彤历史评价,汤用彤怎么死的?

Posted

篇首语: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汤用彤生平故事简介,汤用彤历史评价,汤用彤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汤用彤生平故事简介,汤用彤历史评价,汤用彤怎么死的?

汤用彤,字锡予,湖北黄梅人。生于1893年6月21日(清光绪十九年五月初八)。他的父亲汤霖是光绪十九年进士,当过甘肃渭源知县,后在兰州和北京教馆。汤用彤出生于渭源。少年时代在父亲的塾馆中读书,勤奋刻苦。他说自己“幼承庭训,早览乙部”[1],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12年他入北京顺天学校,1914年入清华学堂。1916年在清华学堂毕业考取公费留美,因治疗沙眼未成行,遂在清华学堂教国文,兼任《清华周刊》总编辑。1918年到美国,先在哥伦比亚大学学哲学,两年后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学哲学,并习梵文、巴利文。

汤用彤1922年得哈佛大学哲学硕士学位。暑假回国后,在南京任东南大学哲学系教授。以后又在天津南开大学、南京中央大学哲学系任教授、系主任。1930年起到北京大学任教,从此没有离开过北大。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为西南联合大学迁往昆明,他随之同往。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北京,在北京大学除任教外,兼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长。

青年时代的汤用彤一心钻研哲学,对国家大事以至新文化运动都不大关心。1919年五四运动时,他正在美国。当时有一部分留美学生联名撰文支持五四爱国运动,他曾在上面签名,但他对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并不怎么了解。1922年回国后,在《学衡》杂志上发表了《评近人之文化研究》一文,指摘新文化运动,说:“今日中国固有之精神湮灭,饥不择食,寒不择衣,聚议纷纷,莫衷一是。所谓文化之研究,实亦衰象之一。”[2]

汤用彤从20世纪20年代起就研究中国佛教史,同时研究印度哲学史和梵文,以加深对中国佛教史的研究。他在大学里讲授的课程主要有:中国佛教史、魏晋玄学、印度哲学史、欧洲大陆理性主义(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英国经验主义(洛克、巴克莱、休谟)。他研究历史很注意掌握充分而可靠的材料,长于考证。“由于他对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有较深的理解,他就有条件利用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一些思想方法对佛教思想进行分析比较,比起那些只用封建的含混不清的叙述、用佛经解佛经的中世纪办法提高了一个阶段。”[3]

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后,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汤用彤思想上有所震动。这时,虽然他还是埋头治学,不问政治,但思想上也有矛盾。暑假南下至庐山,在佛教圣地大林寺左近写《大林书评》,序言中带着自责的口气说:“时当丧乱,犹孜孜于自学。结庐仙境,缅怀往哲,真自愧无地也。”《大林书评》共六篇,其中五篇是批评日本人在中国佛教史研究中的谬误,他自称是借此抒发抗日救国的感情。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专制独裁加剧,民主与反民主的斗争很激烈。当时昆明的学生运动日趋高涨,许多教授也投身到民主运动中来。汤用彤的心情是沉闷的:既不愿与国民党同流合污,又不愿投身到民主运动的洪流中去。他所走的还是那条为学术而学术,在学术中寻求安身立命的道路。1945年昆明“一二一”运动时,他同情学生的革命行动,曾经参加悼念牺牲烈士的追悼会。当时梁漱溟到昆明做调处工作,对民主运动和反革命镇压采取各打五十大板的态度。汤用彤与梁漱溟虽是多年的朋友,但他公开反对梁的这种态度。

1946年,汤用彤回到北京大学,积极参加建校工作。当时的北大校长胡适常常不在学校,有些工作就落在担任文学院长的汤用彤身上。他感到难以应付,十分苦恼。1947年暑假,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请他去讲学,他就乘机到美国去了。一年后哥伦比亚大学继续请他讲学,他没有同意,1948年9月回到北平。不久平津战役打响。胡适动员他南下,并派人送来两张飞机票,被他拒绝。

1949年1月,北平解放后,汤用彤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1951年任副校长。1953年任中国科学院历史考古专门委员,1956年任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并任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第三届常务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代表。

1954年冬,汤用彤患脑溢血症,经过多方治疗,才逐渐痊愈。他经常对人说:“若不是解放了,若不是党和人民的关怀,我这个病是不可能治好的。”[4]汤用彤病愈后的十年中,身体一直不好,但仍然指导青年教师,带研究生,从事佛教史研究,孜孜不倦。这时期,他积累了十几本读书札记,其中有关于佛教史的,有关于印度哲学史的,还有一部分是翻阅《道藏》的摘录。他写成九篇论文,概名之曰《康复札记》。他校点了梁代慧皎的《高僧传》,这是研究中国佛教史的一部很重要的著作。他曾改杜甫诗两句“虽将迟暮供多病,还必涓埃答圣民”,用以表达自己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感情。

1964年5月1日,汤用彤因心脏病逝世。

汤用彤的代表作有:《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隋唐佛教史稿》、《印度哲学史略》、《魏晋玄学论稿》、《魏晋玄学讲义》、《往日杂谈》、《汤用彤全集》。

注释

[1]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跋》,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2]《学衡》第12期,1922年12月。

[3]任继愈:《悼念汤用彤先生》,《历史研究》1964年第3期。

[4]任继愈:《悼念汤用彤先生》,《历史研究》1964年第3期。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我心目中的汤用彤先生

汤用彤(1893.6.21-1964.5.2),哲学家、佛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祖籍湖北省黄梅县,生于甘肃省渭源县。1917年,清华学堂毕业后留学美国,入汉姆林大学、哈佛大学深造,获哲学硕士学位。回

历史秘闻 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是什么意思

“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用师者王”就是领导者非常谦虚,尊奉真正贤能之人为老师,从而“王天下”成大功。例如周武王用姜太公尊之为国师,其后文王逝世,武王继位,又用姜太公并尊为尚父。汤用伊尹,齐

知名人物 史良生平故事简介,史良历史评价,史良怎么死的?

史良,字存初,1900年3月27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二月二十七日)出生于江苏常州。父亲史刚,读得不少经书,但对封建纲常名教具有一种叛逆性格,生平不慕功名利禄,澹泊以明志,颇有名士气度。为了维持家计,他把

知名人物 胡风生平故事简介,胡风历史评价,胡风怎么死的?

胡风,原名张名桢,又名张光莹、张光人,笔名胡风、古因、谷音、谷非、张果、谷风、顾风、胡丰、孟林、秋明、陈乔、马荒、高荒、顾纷等,别名古斐、张因,化名中川。1902年11月1日(清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初二)

知名人物 斯诺生平故事简介,斯诺历史评价,斯诺怎么死的?

埃德加·斯诺(EdgarSnow),1905年7月19日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詹姆斯·埃德加·斯诺(J.EdgarSnow),母亲安娜·埃德曼·斯诺(AnnaEdelmannSn

知名人物 端纳生平故事简介,端纳历史评价,端纳怎么死的?

端纳(WilliamHenryDonald),祖籍苏格兰。1875年6月22日出生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东部的利斯莫城。父亲是铁路工人[1],对子女管教严格。端纳自幼养成刻苦耐劳的习惯。端纳少年时不慎

知名人物 洪深生平故事简介,洪深历史评价,洪深怎么死的?

洪深,字伯骏,号浅哉,我国著名的戏剧家。1894年12月31日(清光绪二十年十二月初五)生于江苏武进(今常州市)的一个官僚世家。1900年入塾读书。1906年至1907年先后在上海徐汇公学、南洋公学(

知名人物 黄维生平故事简介,黄维历史评价,黄维怎么死的?

黄维,字悟我、培我,江西贵溪县人,1904年2月28日(清光绪三十年正月十三日)生于一个农家。父亲早逝,由母亲抚育成人。清贫的童年生活,使他形成坚毅、勤朴的品质和内向的性格。少时在本乡读小学,1918

知名人物 梁希生平故事简介,梁希历史评价,梁希怎么死的?

梁希,字叔五,1883年11月(清光绪九年十月)出生在浙江吴兴一商人家庭。幼年就读私塾,少年时科举考试中试,成为清末秀才。鉴于外患频繁,国势危急,他抱着为国效力的志愿,投笔从戎。1906年毕业于浙江武

知名人物 严重生平故事简介,严重历史评价,严重怎么死的?

严重,又名立三,号劬园。湖北麻城人。1892年10月22日(清光绪十八年九月初二)生。父亲严宜焕,曾在安徽颍州府任职,为官清廉,清介自持,处事公道,政声颇佳。严重六岁启蒙,少时喜爱读书,广涉博览。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