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王天纵生平故事简介,王天纵历史评价,王天纵怎么死的?
Posted 潼关
篇首语:知识的领域是无限的,我们的学习也是无限期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王天纵生平故事简介,王天纵历史评价,王天纵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王天纵生平故事简介,王天纵历史评价,王天纵怎么死的?
王天纵,幼名天同,原名天从,字旭九。河南嵩县鸣皋镇臧凹村人。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全家耕种七八亩山坡地,虽终年辛劳,仍难温饱。其后他的父亲将土地卖掉,移住鸣皋镇做小生意。王天纵及其弟王天佑,均因家贫读不起书。兄弟二人在帮助父亲劳作之余,常喜参加附近练武场子,学习练拳使棒、舞刀弄枪,从此思想上就崇尚游侠作风。到十八岁补上本镇陆合总局的团勇,他利用团里的快枪精心练习射击。
其时,镇上有孟继珍(外号孟老七)其人,是位官宦子弟,为人讲义气、爱交游、疏财济困、好打不平,故附近数县各阶层皆有交结;短处是不爱读书,使气任性。听说王天纵精于射击,遂延之于家,以友待之。孟家枪弹俱全,王天纵获更多练习射击机会,技术更加精进,几乎击无虚发,人呼之“神炮”。孟因故与鸣皋镇上的一位老进士郭铭鼎家结仇,后郭的众多学生诉之官府,河南知府文悌奉省令查办此案,派巡防营官兵拘孟。王为感激孟对他多年知遇,保护孟家眷属免遭拘捕,率孟宅家丁持枪抵抗,突围赴南山,从此王天纵和追随者过起绿林生涯。
王天纵一伙初无定址,游窜于伏牛山区伊洛流域,官府虽屡派队搜剿,但因王飘忽无定,也打不着他。经过两年多的流窜、联络,团伙已发展到二三百人枪,于是选择杨山修寨扎营,占山为王。他对山寨的防御、远近的侦察和情报联络、山寨的供应征集,以及对属下应遵守的禁令等,都规定得有章有法。由于王天纵的“盗亦有道”和驭下有方,杨山寨迅速发展到千余人,王天纵成了伏牛山中的绿林领袖,东西数百里内的绿林刀客,莫不听其指挥。他曾在杨山召开过伏牛山各地绿林头目会议,以后还结拜兄弟十四人,如张屏、张治公、柴云升、憨玉昆、陶福荣、关老九等。王以绿林中的侠义相标榜,故当时人以“中州大侠”称之。而杨山附近各县一般穷百姓亦公认王天纵为公道大王,甚至豫西一些文人亦慕王之作风与他交往;洛阳的外国传教士和跑津、沪、汉的大商人,也与王有交往,王在津、沪购买械弹物品,皆经他们之手。王天纵唯一不妥协的,只有清政府官吏和清军。
自王天纵占杨山扎寨后,清政府即指派河南巡防营管带谢宝胜率兵进剿。十余年中谢率部搜山攻山不下百十次,王天纵凭借地利人和、情报及时,采用远程奇袭、截击、迎击或吸引敌人向远离山寨的地方兜圈子等战法,与清军周旋于伏牛山中。但每次战斗大都是绿林跑了,官兵就算胜了,并以此上报得胜邀功请赏,十几年间谢宝胜就由一个管带屡获擢升,到官居南阳镇台。
王天纵虽身居山寨,却很注意外边形势,订阅上海《申报》以了解时事。为了到外埠开阔视野,经过精心准备,王装扮成一名候补道,携带熟悉官场交际者为随从,于1909年经汉口前往上海游历。在沪两月余,除游览、参观外,广为交游,结识不少朋友。还托人购办了一批德制“自来得”手枪,在汉口交货。在沪期间还获得一位同住一家旅馆的张姓候补道的青睐,张将其女许王为妻。王游沪满载归来,既慕西洋的物质文明,又恨外国人在中国境内租界的横行霸道,遂萌发了民族革命思想,从此就与同盟会的河南籍革命人士有了联系。
辛亥革命爆发后,陕西首先响应,革命军光复西安后出兵潼关;河南同盟会党人会集洛阳图谋起事,派吴沧洲、刘纯仁上杨山联络王天纵及伏牛山各路绿林武力,推王天纵为丁部大将军,约王攻占洛阳迎接陕西的东征军。嗣以攻洛失败,王天纵等率部八千余人前往潼关与陕西民军会合,经秦陇复汉军东征大都督张钫委任,王天纵任东征军先锋官兼第一标统,张治公、柴云升、憨玉昆、丁同声、赵忠、王修己等为标统。另聘刘纯仁为总参议,杨勉斋为秘书长,刘镇华、蒋我山、贾巨卿、石又謇、刘玉山等为参议,在东征戎幕中参赞军机。因之军威复震。
随后,东征军出潼关攻击清军,在战斗中王天纵亲自率部攻克函谷关天险,会同柴、憨、赵等部夺取灵宝城,并追敌至渑池,嗣以清军增援,王等不善于正面阻击作战,败退潼关。
鉴于当时形势,王天纵建议由他率部先占南阳,再发动伏牛山中武力,从南进击洛阳,与东征军收夹击之效,较易成功。此议为张钫所采纳。随后王率数百人枪经龙驹寨、荆紫关,在伏牛山中发动绿林武装,进出邓州,与鄂北革命军季雨霖联系会攻南阳。南阳既下,会南北议和成功,清帝退位,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各省停战,王应邀赴京,从此离开了带领十余年的绿林部队,为袁所羁縻。
王天纵奉召进京,仅带卫队一连,所部交其参谋长马文德带领。袁任命王天纵为陆军部中将顾问兼京师军警督察处副处长,所带卫队编入督察处的稽查队供其指挥,负维持街道秩序稽查奸宄之责。王不惯官场生活,颇感无聊,1914年至1915年间袁世凯大捕革命党人,他更感味道不对,就不大到督察处办事。当白朗纵横豫陕时,他想趁机离京,向袁请缨说:白朗部下有他的旧部,愿出京招抚白朗,但为袁所婉拒。及袁帝制失败而死,黎元洪接任总统,对王颇为垂青,王仍留京供职。其后张勋复辟帝制,在反帝制诸军攻击张勋辫子军时,王曾率领其原来的卫队扒开南河沿以北围墙,猛攻张勋的公馆,迫使张勋避入荷兰使馆。
孙中山南下护法后,曾派于右任抵京访问张钫,传达请即赴陕领导靖国军在西北发展的指示。张钫离京前曾往晤王,密告赴陕的任务,并劝王仍应本辛亥革命精神,服从孙中山先生的领导,继续革命。其后,王通过田范九与孙中山取得联系,又派陶福荣、李魁元等赴豫西和南阳一带召集旧部。1918年1月4日,王天纵在河南宣布自主,自称河南靖国军司令。由于鄂、豫两省为北军所控制,发展不易。其时四川已为熊克武部靖国军所控制,王于是前往四川夔府组织靖国豫军。5月2日孙中山任命王天纵为靖国豫军总司令。到1919年夏靖国豫军已编成两个师,由李魁元、陶福荣分任师长,但部队的给养颇为困难,在川又属客军,王不愿就地征发,因而出发颇感周折。王积劳成疾,于1920年春逝世。
当张钫在陕得知王天纵去世的消息后,极感悲痛,撰《中州大侠王天纵》一文对王多有赞语:“天纵于清朝末年竟敢独树叛逆之帜与清兵对抗,辛亥年能参加反清革命,最后复能厌弃军阀统治,走到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旗帜下思有所作为,总算是一个能进步的人物,比之同时之豫西其他许多闯荡起家者高出多多矣。故我对辛亥前后豫西地方之闯将,独取王天纵、樊钟秀二人焉。”[1]
注释
[1]王传,系根据文后所列“主要参考资料”编撰而成,故署名“综文”。
相关参考
中国有史以来,名公巨卿,车载斗量,不可胜数,然而能载誉青史,众口相传,妇孺皆知者,寥寥无几。当然,并非每一人都会追求身后之名,或许应该说,相比于实实在在的权势和享受,大多数人对于身后虚名,其实是无所谓
明嘉靖年间,有一位天下闻名的才子,在艺术方面的造诣空前,还深知兵法,人称"东南第一军师"。此人身负大才,却性情古怪,清高至极奈何不堪命运摆布,半生潦倒,晚年凄苦,郁郁而亡。死前只有一狗相陪,床上连铺床
明嘉靖年间,有一位天下闻名的才子,在艺术方面的造诣空前,还深知兵法,人称"东南第一军师"。此人身负大才,却性情古怪,清高至极奈何不堪命运摆布,半生潦倒,晚年凄苦,郁郁而亡。死前只有一狗相陪,床上连铺床
知名人物 王乐平生平故事简介,王乐平历史评价,王乐平怎么死的?
王乐平,名者塾,1884年12月8日(清光绪十年十月二十一日)出生于山东诸城县王家楼子(今属五莲县)。其父王季龙是举人,教书为业。王乐平自幼随父上学,十八岁中秀才。尔后在家务农。1906年夏,王乐平到
知名人物 王和顺生平故事简介,王和顺历史评价,王和顺怎么死的?
王和顺,字德馨[1],号寿山。1868年(清同治七年)生于广西邕宁县一个壮族的贫苦农民家庭。王和顺青年时曾投入刘永福部下,参加过抗法战争,担任过哨官。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大批遣散抗法战士,王和顺回到家乡
知名人物 王希天生平故事简介,王希天历史评价,王希天怎么死的?
王希天,原名王熙敬。吉林长春人。1896年9月11日(清光绪二十二年八月初五)出生于长春金钱堡一个民族工业者家庭。王希天的祖籍为山东登州蓬莱县,清康熙年间,其祖辈迁居辽宁金州,以农耕为业。1847年(
知名人物 王晓籁生平故事简介,王晓籁历史评价,王晓籁怎么死的?
王晓籁,名孝赉,别号得天,后改号晓来。1886年1月28日(清光绪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出生于浙江嵊县。父亲王芷湘为县里首富。王少年时就读私塾,平时爱习武艺。1905年初次来沪,就读名师裴庆邦处,不久
知名人物 王荆山生平故事简介,王荆山历史评价,王荆山怎么死的?
王荆山,又名王琳,吉林长春县人。1876年1月11日(清光绪元年十二月十五日)生。其父王永祯,从原籍山东逃荒至东北,佃租田地耕种,勉强度日。王荆山幼年家境贫寒,十三岁入私塾读书两年,十五岁偕弟王奂清,
知名人物 王金发生平故事简介,王金发历史评价,王金发怎么死的?
王金发,名逸,谱名敬贤,字季高,号孑黎,金发(亦称“金法”)是他的乳名。浙江嵊县董龙岗人。1883年4月3日(清光绪九年二月二十六日),王金发出生于小康人家,祖遗水田三四十亩(一说一百多亩)。他的祖先
知名人物 王金铭生平故事简介,王金铭历史评价,王金铭怎么死的?
王金铭,字子箴。1880年6月23日(清光绪六年五月十六日)生于山东武城县。他父亲王成耕种祖遗的七亩半地,不足赡养全家十一口的生活,以高利借来一点资本,做买卖土布的小本生意。王金铭八岁入私塾读书,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