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 千古奇冤

Posted 阿斗

篇首语:就算生活是个悲剧,也要做一个上品青花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历史 千古奇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国历史 千古奇冤

乐不思蜀背后的千古奇冤,刘备根本没有去东吴招亲

三国演义写刘备到东吴招亲,是发生在刘备得到荆州之后,周瑜为夺回荆州设下的美人计。周瑜想用此计谋把刘备囚禁起来,以便使人去见孔明讨荆州、换刘备。史事正好相反,刘备与孙夫人成亲在前,借荆州在后。所以事实上刘备根本去东吴,更没有乐不思蜀了,说刘备乐不思蜀爱美人差点忘了江山,那真是千古奇冤呀。

刘备未去东吴招亲

刘备东吴招亲,是《三国演义》的精彩篇章。小说第五十四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描写得有声有色,煞是热闹。但都属于戏说,刘备根本未去东吴成亲,而是孙权着人送妹到荆州之地与刘备完婚的。

刘备娶孙夫人,是在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冬农历十月,阴历十二月。也就是赤壁战事一年之后。当时孙权在京口,即今江苏省的镇江市。《三国演义》让吴国太在甘露寺看新郎,一相娇婿容颜,那甘露寺就是镇江的佛寺,至今视作一处三国风物胜迹。只是吴国太那时已无缘去佛寺看新郎,孙权这位母亲——吴氏太夫人早在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就去世了。

演义写刘备东吴招亲,是发生在刘备得到荆州之后,周瑜为夺回荆州设下的美人计。周瑜想用此计谋把刘备囚禁起来,以便使人去见孔明讨荆州、换刘备。史事正好相反,刘备与孙夫人成亲在前,借荆州在后。刘备提出借荆州是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的事。刘备是以东吴女婿的身份,到京口去见孙权,求借荆州的,但孙权没有同意。当时周瑜上书反对,东吴群臣除鲁肃外也都不赞成,后来周瑜病故,鲁肃到江陵接替周瑜职务,孙权才听取鲁肃劝说借荆州给刘备。那已是刘备与孙夫人成亲约有一年的光景了。

赤壁之战后,刘备南征荆州的江南四郡,据有了长江以南荆州的绝大部分地盘。周瑜攻克江陵后,将江南岸的公安分给了刘备。刘备是在立营公安时与孙夫人成亲的,但成亲的地点不在公安,而在石首。

为什么没在公安结婚而在石首成亲t很可能是出于一种礼节上的考虑。人家将孙夫人自京口溯江而上千里迢迢送来,刘备得前往迎亲才是,比较理想的地点是离公安不远处的石首。石首城关绣林,地处江边,山色秀美,迎亲队伍张灯结彩,沿途锦幛成林,绣林之名即由此而来,石首也因而被称为刘郎浦。杜甫晚年至江陵,移居石首南游时所写《石首早发》一诗,首句即为挂帆早发刘郎浦。唐代另一位诗人吕温经石首,亦曾口占《刘郎浦》一诗:吴蜀成婚此水浔,明珠步障幄黄金。谁将一女轻天下t欲换刘郎鼎峙心。诗中的明珠步障,是诗人想像孙夫人乘步辇到石首成亲时华贵的景象。所以,刘备真正洞房续佳偶之处不在现今的镇江,而在现今荆州市的石首。

刘备与孙夫人在石首成亲,只是在那里完成了婚典,婚后,孙夫人即被接到公安去了。

联姻没能巩固联盟

孙权主动嫁妹,主要是为了结好刘备,巩固孙刘联盟,共同对付曹操。但结果事与愿违,对孙刘联姻未能起到应有作用,孙夫人成了这场政治婚姻的牺牲品。

孙刘联姻所以没能发挥作用,关键是荆州问题。由于荆州所处战略地位重要,孙、刘两家都势在必得。孙权听了鲁肃的劝说一时借出荆州便觉后悔,要求刘备归还刘备又一再借故推托,双方矛盾不断加深,公元215年发生了江南三郡?武陵郡之外之争,鲁肃、关羽单刀相会,吴、蜀之间差点爆发一场战斗。这时的孙、刘联盟,已经是形同虚设。到公元217年春,孙权在曹操的大举进攻下乞降,与刘备的联盟已暗中撕毁。当年鲁肃病故,东吴鹰派代表人物吕蒙接替鲁肃镇守吴荆州,东吴即处心积虑谋算关羽、袭取荆州。到公元219年关羽北攻襄樊时,东吴便乘机袭取了荆州,擒斩了关羽,公开撕毁了与刘备方面的联盟。

残酷的政治斗争说明,政治婚姻通常是短命的。孙刘联姻共同对付曹操,从当时三分形势的大格局来说,是可取的;但从吴、蜀荆州之争来说,则是无为的,不可能起作用的。纵然孙夫人个性十分温顺,是个贤妻良母,到头来与刘备的婚姻也不会美满。荆州之争决定了这场婚姻的必然失败。

有的史学家说:孙夫人如果当时带走了阿斗,养在身边,阿斗成了事实上的人质,也许就不会发生孙、刘两家为了荆州而失和的不幸事件。持此论者认为:如果阿斗在东吴的话,一方面,孙权便可对刘备放心,不怕刘备不与自己合作;另一方面,刘备不得不承认孙夫人是太太,承认孙权是大舅子,与孙权保持礼貌,让孙权分享荆州地盘。这种设想用心良好,但对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恐怕缺乏足够认识。政治家总是把政治利益摆在首位的,不会以小不仁而乱大谋。对刘备来说,即使失去阿斗,他也不愿失去荆州。要不然,在关羽失荆州后,刘备刚称帝,为什么就大兴倾国之兵伐吴夺荆州t按照刘备的性格与雄心,争得天下、兴复汉室是其毕生愿望,妻子、儿女都是不能为事业相比的。

这场婚姻,孙夫人是牺牲品,令人同情。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妇女的不幸。《三国演义》的美化是用儒家标准来描写孙夫人的,反倒失去了历史的真实。毛宗岗父子并增写了孙夫人投江殉夫的情节,进而美化这桩政治婚姻,从历史的角落讲,更是不可取的。

相关参考

明朝历史 袁崇焕之死——千古奇冤

袁崇焕之死——千古奇冤  同样作为对抗女真族的英雄,袁崇焕的名声没有岳飞那么大,却比岳飞更倒霉。如果说岳飞是死在高宗和秦桧的卑鄙心态下,那么袁崇焕简直是死在崇祯的疯子逻辑中。岳

中国历史 千古奇冤

皖南事变,是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企图消灭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事件。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指使何应钦、白崇禧,以正副总参谋长名义,向朱德、彭德怀、叶挺等发出“皓电”,诬蔑

千古奇冤--魏延

  《三国》中的魏延  因受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长期以来在人们头脑中魏延是一个脑后长有反骨的人物,因其谋反而被诸葛亮所杀,似乎是罪有应得。虽然曾有人替魏延写翻案文章,但《三国演义》塑造的反贼魏延形

法海并非不懂爱 历史上八大千古奇冤

历史总是在代代相传中就变了味道。有些历史被人们丑化,有些人物在传言中由好人变为坏人。这些历史人物虽然已经逝去,但是担着骂名的他们还是有冤屈的。接下来我们就看一下史上八大千古奇冤。1、武大郎潘金莲原是高

法海并非不懂爱 历史上八大千古奇冤

历史总是在代代相传中就变了味道。有些历史被人们丑化,有些人物在传言中由好人变为坏人。这些历史人物虽然已经逝去,但是担着骂名的他们还是有冤屈的。接下来我们就看一下史上八大千古奇冤。1、武大郎潘金莲原是高

历史人物 魏延的千古奇冤

核心提示:现在有很多人对魏延的军事才能评价很高,甚至拿魏延和关羽相比,觉得这两个人都属于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的人。其实,魏延的确是一个军事奇才,但是没有充分发挥他的才能。从某种意思上来讲,魏延同韩信比较

历史人物 一句话引发千古奇冤

  人生在世,谁都想拥有娇好的面容,现代科技发达,只要敢对自己「狠」一点,在脸上身上动两刀让自己变漂亮,这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有时漂亮的面容也要长在适合的人的脸上,否则就会有些麻烦。>  南北朝时

三国魏延蒙受千古奇冤,魏延为什么造反

《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魏延一出场便带着悲剧色彩。他杀韩玄、献城刘备,功不可没,却被身为军师的诸葛亮认定“天生长有反骨,日后必然造反”。虽然当时诸葛亮没能除之而后快,但他的这句话却埋下了祸根。以至于后

一句话引发千古奇冤 北国长城高长恭

人生在世,谁都想拥有娇好的面容,现代科技发达,只要敢对自己“狠”一点,在脸上身上动两刀让自己变漂亮,这不是什么难事。不过有时漂亮的面容也要长在适合的人的脸上,否则就会有些麻烦。南北朝时期北齐的兰陵王,

周瑜之死真相骇人 探秘史上八大千古奇冤

千古奇冤之一、武大郎潘金莲原是高富帅与白富美《水浒传》中,潘金莲为卖炊饼的小个子武大郎之妻,因与西门庆有染,毒杀武大郎,事情败露后,均被武松所杀。后来,《金瓶梅》一书撷取了这段故事加以创作,以潘金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