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冤--魏延

Posted 司马

篇首语: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经常营养,是思想的无穷发展。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千古奇冤--魏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千古奇冤--魏延

2、三国魏延蒙受千古奇冤,魏延为什么造反

千古奇冤--魏延

  《三国》中的魏延

  因受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长期以来在人们头脑中魏延是一个脑后长有反骨的人物,因其谋反而被诸葛亮所杀,似乎是罪有应得。虽然曾有人替魏延写翻案文章,但《三国演义》塑造的反贼魏延形象实在是深入人心,很难在世人的心目中抹杀。

  笔者最近去成都开会,顺便去武侯祠瞻仰,见两廊的蜀汉文臣武将众多,而唯独没有魏文长之像。问其缘故,讲解员云:因魏延是叛臣,故无其像。我正欲找武侯祠的有关领导,对其言明历史的真相,然有人告诉我,*同志于1963年亦曾来到武侯祠,面对文臣武将廊,他发表这样的见解:“这些塑像,该有的没有,不该有的又有了,比如魏延就该有,但没有塑像。”参阅《小平同志,武侯祠职工想念您》,载《四川日报》,19970227。余听闻此言,不由喟然长叹,打消了找武侯祠领导的念头。返沪后,心犹不甘,决计撰此文替魏延辩冤。

  军事奇才

  魏延出身和履历不详。《三国志·魏延传》说他是“义阳人也,以部曲随先主入蜀”。义阳县(今河南信阳市西北)属东汉荆州之南阳郡。所谓“部曲”,据《后汉书·百官一》云:“其领军皆有部曲,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军司马一人,比千石。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其余将军,置以征伐,无员职,亦有部曲、司马、军候以领兵。”可见,部曲本是汉代军队中三级编制的名称。东汉末年,以世家和豪族地主为社会基础的军阀割据形成,军阀采取“部曲”这种军事建制来组织自己的军队,于是部曲便成了豪强地主割据势力的私人武装。魏延以部曲身份随刘备入川,其地位虽然不高,但却是刘备军中的嫡系,而绝非降将(按:《三国演义》云魏延本是刘表部将,后杀韩玄,献长沙于刘备,完全是杜撰)。因其“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三国志》卷四十《魏延传》。

  建安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刘备用法正之谋,举倾国之师,历时岁余从曹操手中夺得军事重镇汉中郡。至此,三国鼎立正式形成。刘备自称汉中王,表示与曹操分庭抗礼。不久,刘备返回成都,临行前“当得重将以镇汉川”同上。。为何刘备如此重视镇守汉中的大将人选呢?因为蜀汉的基本统治区域是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四川盆地,汉中郡坐落在关中和巴蜀之间,属于两大区域交界的地带。蜀国为了保障自己根据地的安全,有必要将重兵部署在敌我接壤之处。

  关于汉中的重要性,时人及后人多有论述。杨洪曾对诸葛亮云:“汉中则益中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三国志》卷四十一《杨洪传》。黄权亦说:“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股臂也。”《三国志》卷四十三《黄权传》。清人顾祖禹曰:“汉中府北瞰关中,南蔽巴蜀,东达襄邓,西控秦陇,形势最重。”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六。曹魏若是占领汉中,将严重威胁巴蜀。如建安二十年,曹操平张鲁,“破汉中,蜀人震恐”,“蜀中一日数十惊,备虽斩之而不得安也”。《三国志》卷十四《刘晔传》注引《傅子》。蜀国如果据有此地,则不仅能够保障剑阁、成都之安全,更能使其作为北伐之基地。对蜀汉而言,汉中的重要性绝不亚于荆州。基于此,刘备怎么能不作慎重考虑呢?刘备手下大将著名者有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刘备对关羽最为倚重,但其镇守荆州,不可能调离原来的防区。赵云其时的主要职责为“掌内事”,即刘备以其“严重”而主管刘备的宫中之事。《三国志》卷三十六《赵云传》注引《云别传》。黄忠虽然勇猛,但毕竟年事已高。马超威名显赫,但因其是“羁旅归国”的降将,《三国志》卷四十《彭羕传》。刘备对其不甚信任。在此情况下,似乎镇守汉中的最佳人选非张飞莫属了。而且“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但出乎众人意料的是,“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汉中太守”。刘备置张飞情绪和全军议论于不顾,而破格任用魏延,这不仅反映了魏延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也反映了魏延深得刘备的信任。如果魏延“脑后有反骨”,焉能受此重任?

...

三国魏延蒙受千古奇冤,魏延为什么造反

《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魏延一出场便带着悲剧色彩。他杀韩玄、献城刘备,功不可没,却被身为军师的诸葛亮认定“天生长有反骨,日后必然造反”。虽然当时诸葛亮没能除之而后快,但他的这句话却埋下了祸根。以至于后来,当魏延和杨仪同时告发对方谋反的时候,吴太后便想起了诸葛亮的这句话,使得魏延从此背上了 “反贼”的骂名。那么魏延的脑后真有反骨吗?他“火烧栈道”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魏延脑后真有反骨吗?魏延为什么造反?

陈寿在《三国志》里面明确地指出,魏延当时不过是想取代诸葛亮当全军的统帅,不过如此而已。虽然魏延不但公然违抗军令,还大搞个人意气之争。他烧了栈道,置蜀国军队的安危于不顾,那是头脑发昏。但另两个人也有责任,一个是全军统帅诸葛亮,第二个是诸葛亮的长史也就是诸葛亮的秘书长杨仪。

一、与孔明不和

虽然刘备很赏识魏延,但是很可惜,刘备称王当皇帝没多久就死了。魏延的军事理想就是战场杀敌,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攻占北方地区,彻底瓦解曹家的势力。于是,当他知道诸葛亮有意北伐的时候,几次撰写了具体的军事策略,送给诸葛亮审阅。但是,我们都知道诸葛亮为人谨慎,对于那些有风险的战略,一律视而不见,偏偏魏延提出的计策,风险系数都很高。于是,诸葛亮总是笑笑说,太冒险了,就把魏延精心准备的计策给放一边儿了。

魏延身为武将,勇猛之外,个性比较冲动,脾气火暴了点,还有点自恋,所以对于诸葛亮无视他这件事,感到很不满,还曾经对人抱怨说,丞相简直太谨慎了。

诸葛亮在第一次出兵北伐时,魏延曾经向诸葛亮提出一个非常有可行性,甚至能够改变战争格局的计策。他发现当时驻守长安的是曹操的女婿夏侯,这个人基本上没什么脑子,不太懂得带兵。魏延认为,如果能够攻占长安,对于平定北方是非常有帮助的。他对诸葛亮说,只要丞相给我五千人,带上足够的粮草,我会带着他们从秦岭往东,急行军十天就能到达长安。守将是个废物,只要我发动突袭,一定能立刻吓跑他,就算等援军来,也要二三十天,丞相您过来肯定来得及,这样,我们就能拿下长安了。

这个计策又被诸葛亮否决了,于是魏延又不高兴了,他和诸葛亮的梁子也越结越深。

二、为了指挥权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再次北伐,魏延任先锋。不过,诸葛亮并不是很信任魏延,总觉得他太冲动冒进,不够踏实,相比之下,他更愿意把很多事情交给杨仪来处理。但是,偏偏杨仪和魏延是死对头,魏延脾气不好,大家知道他军功卓著,于是都让着他一些,只有杨仪不给面子,时不时就跟魏延吵架。确实,杨仪比起魏延来,无论从知名度还是资历上来说,都差了很远,但是我们说过,诸葛亮一生谨慎,他自己也喜欢谨慎的人,可偏偏魏延不谨慎,诸葛亮不放心他,死前也将军权交给了杨仪,魏延很不满。杨仪下令,全军撤退,魏延断后,但是杨仪是长史,而魏延已经封侯,所以,他死也不肯接受杨仪的指挥。他认为,攻打司马懿是必须的,诸葛亮去世不能影响北伐的大计,他还想要继续北伐。但是,杨仪抢先他一步行动,下令撤退,魏延一气之下,为了抢夺军队的指挥权,烧掉了撤退必经的栈道,并且发兵攻打杨仪,打算除掉杨仪。但是在两军交战当中,魏延被马岱所杀。

他死后,杨仪和姜维给他扣上了“造反”的大帽子,株连魏延家三族,可以说,魏延虽然拥有出色的军事才华,但是,在诸葛亮手下没有得到任何发挥。“屈才”两个字,用在魏延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相关参考

三国魏延蒙受千古奇冤,魏延为什么造反

《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魏延一出场便带着悲剧色彩。他杀韩玄、献城刘备,功不可没,却被身为军师的诸葛亮认定“天生长有反骨,日后必然造反”。虽然当时诸葛亮没能除之而后快,但他的这句话却埋下了祸根。以至于后

蜀将魏延叛蜀之谜

千古奇冤:蜀将魏延叛蜀之谜  一、前言  蜀国名将魏延是三国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之一。有人说他是蜀汉后期最为重要的大将,因“性矜高”而与“平日诸将素不同”

千古奇冤和珅是忠臣,和珅算忠臣么

和珅到底是奸臣还是忠臣1,忠有大忠有小忠,大忠,忠君爱国。小忠忠于自己的上司,忠于自己(人不为己天诛地灭)2,奸有大奸有小奸,大奸,卖国求荣。小奸,玩弄权术,中饱私囊。和珅对乾隆忠心,对国家忠心,但是

为什么说北宋大臣张邦昌的死是千古奇冤?

张邦昌又名张子能,北宋大臣。进士出身,做过少宰,一生经历了多个重要工作岗位。作为人质前往金国,在金人进攻汴梁时被封为割地使,后被立为大楚皇帝。金人走后,张邦昌把政权交于赵构,封王后遭人举报被赐死。世人

解析为什么说张邦昌的死是千古奇冤?

张邦昌又名张子能,北宋大臣。进士出身,做过少宰,一生经历了多个重要工作岗位。作为人质前往金国,在金人进攻汴梁时被封为割地使,后被立为大楚皇帝。金人走后,张邦昌把政权交于赵构,封王后遭人举报被赐死。世人...

解析为什么说张邦昌的死是千古奇冤?

张邦昌又名张子能,北宋大臣。进士出身,做过少宰,一生经历了多个重要工作岗位。作为人质前往金国,在金人进攻汴梁时被封为割地使,后被立为大楚皇帝。金人走后,张邦昌把政权交于赵构,封王后遭人举报被赐死。世人...

被凌迟了3543刀,袁崇焕千古第一冤臣

原标题:被凌迟了3543刀,袁崇焕千古第一冤臣历史上,名将被「诬以谋反」的例子很多。岳飞身受「莫须有」的奇冤,之后的宋孝宗为岳飞洗刷冤屈,总算是沉冤得雪。更为不幸的是明朝镇守东北的名将袁崇焕。他被「诬

孙悟空偷蟠桃竟然是为了唐僧 千年奇冤

可见孙悟空的本事已经很大了,有趣的是,《西游记》里写孙悟空偷蟠桃是主动的,而在这本小说了却是唐僧想吃:孙悟空可说是中国神话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任何形象都不是凭空意想出来的,那么孙悟空的起源是什么

孙悟空偷蟠桃竟然是为了唐僧 千年奇冤

可见孙悟空的本事已经很大了,有趣的是,《西游记》里写孙悟空偷蟠桃是主动的,而在这本小说了却是唐僧想吃:孙悟空可说是中国神话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任何形象都不是凭空意想出来的,那么孙悟空的起源是什么...

孙悟空偷蟠桃竟然是为了唐僧 千年奇冤

可见孙悟空的本事已经很大了,有趣的是,《西游记》里写孙悟空偷蟠桃是主动的,而在这本小说了却是唐僧想吃:孙悟空可说是中国神话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任何形象都不是凭空意想出来的,那么孙悟空的起源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