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 慈溪选的状元竟是最后一名

Posted 状元

篇首语: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历史 慈溪选的状元竟是最后一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历史 慈溪选的状元竟是最后一名

古代考状元成绩最好的中,这似乎是自然规律,然而在手头上却亲自点过一位考得最差的状元,还好这位状元最终的表现非常不错,不然慈禧肯定又得背一条罪名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光绪二十年,也就是1894年,是慈禧太后六十岁。为了祝贺她六十寿诞,皇宫里头特地设立了个规矩:这一年要增考一期恩科状元。本来状元是三年考一科,这次它不受这个三年之限。

这一年去考的人也不少,在初考的时候,张謇考的六十名贡士。在京城,从乡试、会试一直到殿试,一共化了三十五天。在这三十五天当中,张謇也认识了不少人,这里头最重要的一个是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和先生。他对张謇比较了解,晓得他有学问,也想成全他。正好他这时又考了六十名。翁先生就向慈禧太后建议,今年这恩科要打破常规,要选一名有久远纪念的人当状元。慈禧就问:怎么为久远呢?

他说:依臣之见,往年是第一名贡士当状元,今年就以六十名贡士为状元,以示太后的六十寿诞之庆。慈禧一听说:哎,倒有些道理。但并没有最后表示可否。

后来,翁同和就找考相公布臵:慈禧太后过六十大寿,你们所有考相公都要送礼品,这个礼品不要你们送钱财,而是要你们每人送一个条幅。布置下去以后呢,所有的考相公都在想这个对联。张謇呢也在考虑。

张謇的一幅,挂在第六十位进士的位臵上。西太后从头看起,当看到第六十幅时,眼睛突然一亮:噫,这是谁写的?龙飞凤舞,不但字写得好,内容也好。六十花甲轮流转,让我六十岁之后从头活起,又把佛祖、二圣用得恰到好处。不是有人反对老娘垂帘听政吗?此联说我垂帘听政应天顺人,惟其如此,才使大清江山万万年哩。

西太后一看落款地方的名字,忍不住脱口而出:好!好!只是这‘年’字出了头,好象多了一点,不知是何道理。张謇就站在一旁,他看得清楚,听得明白,连忙跪地叩头,说:启奏太后,‘年’字头上本无点,只缘玉帝施恩典,敬祝太后福寿添,百姓人家出头年。出头年乃民间俗语,意思是苦日子好容易过去,从此步入好光景。

 此话好象醮了蜜糖,西太后听了,三条钥匙挂胸前开心开心真开心,嘴巴更像笑口常开的弥勒佛,便脱口说了句:确有状元之才啊!张謇跟在后头,翁同和用手把他衣角一拽,他心领神会,赶快往慈禧太后面前一跪:谢太后。这样子呢,张謇就中了状元。

等慈禧太后预审以后,光绪皇帝亲自殿试。他出的题目,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有河堤、有农垦,有金钱、有选举,旁的考生总答得结结巴巴的,但张謇却能够从容不迫,对答如流。

所以,光绪皇帝当场就赐张謇为第一名。就是恩科状元第一名。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简介 慈禧为何钦点第二名的刘春霖为状元?

  科举制度是古代朝廷选拔人才的最有效的途径,从隋朝开始实行科举以来,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被废除,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不论对中国还是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漫长的一千三百多年里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及书法的珍贵老照片

这位大清朝的最后一个状元便是刘春霖,说来很有意思,据说他的这个状元是意外得来的,本来呢,他被主考官选定为第二名,第一名是来自广东的朱汝珍,在主考官把最后的名单呈请给当时最高的统治者"慈禧皇太后”审阅的

历史人物 清朝时期慈禧点状元为何看上倒数第一名

  导读:古代考状元成绩最好的中,这似乎是自然规律,然而在手头上却亲自点过一位考得最差的状元,还好这位状元最终的表现非常不错,不然肯定又得背一条罪名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光绪二十年,也就是1894年

历史秘闻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及书法的珍贵老照片

这位大清朝的最后一个状元便是刘春霖,说来很有意思,据说他的这个状元是意外得来的,本来呢,他被主考官选定为第二名,第一名是来自广东的朱汝珍,在主考官把最后的名单呈请给当时最高的统治者"慈禧皇太后”审阅的

竟因名字被慈禧钦点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

刘春霖是晚清德宗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状元,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名状元,被称为“第一人中最后人”,而他能当上状元和慈禧有直接的关系…末代状元因名字被慈禧钦点刘春霖的成功路就是一个典型的励志故

竟因名字被慈禧钦点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

刘春霖是晚清德宗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状元,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名状元,被称为“第一人中最后人”,而他能当上状元和慈禧有直接的关系…末代状元因名字被慈禧钦点刘春霖的成功路就是一个典型的励志故

历史人物 清朝武状元马殿甲简介,马殿甲后代分布在那

史书记载马殿甲,字捷三,号肃斋。父显麟,官侍卫。殿甲十令失牯持,幼有大志,贫不能卒读。稍长,继父业,习弓矢,学剑朔。未几入痒。嘉庆丁卯遂捷于乡,辛末会试以第一名武进士钦点一甲一名武状元,授头等侍卫。癸

历史人物 清朝最后一位状元,字迹清秀流利就像是印刷体一样

科举制度自产生开始直至结束,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涌现出了百万计的举人,十多万的进士,可能够成为“状元”的就仅仅只有638人(不算武状元),能在众多书生之中脱颖而出成为状元的人每个都是人中龙凤,没有极高的

慈禧太后点状元为何会看上倒数第一名的张謇?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状元的来源殿试取中的前三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

清朝状元知多少——池州状元曹曰玮

  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分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进行,分别产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一甲状元、榜眼、探花各一名,二甲若干名,三甲若干名)。童生先参加州县级的考试,称院试,及格的称做"秀才",进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