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 竟然是一个清朝的寡妇
Posted 青楼
篇首语:有知识的人会得到世人的美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历史 竟然是一个清朝的寡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历史 竟然是一个清朝的寡妇
也许讲到海盗你脑海中第一个蹦出的画面是这个!又或许是这个…>但你还记得她吗?>《:世界的尽头》里,九大海盗王中有一名,叫秦氏。这位女海盗并不是虚构的,上其实真有其人!但洋人英文中Ching与Cheng傻傻分不清楚,因此把原名姓郑的郑一嫂错叫成秦氏。原本姓石的她,是一位青楼女子,但嫁给海盗头子郑一,就以郑一嫂之名传世。>别小看她是青楼女子出身,她不但聪明机智还十分有胆识,很早就看出做海盗比做青楼女子还要有前途,于是嫁给当时还是海盗小头目的郑一。在郑一的海盗帮里,她极得郑一的信任,协助郑一打理帮务,甚至出谋献计等。>能干的她,还曾习武,在打劫船只的时侯,也能独当一面,领军行事,各帮海盗都尊称她为“龙嫂”。不幸地,郑一虽然胸怀大志,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把珠江口各股势力统一成一个以他为盟主的海盗大联盟,无奈天意弄人,在这个海盗大联盟好不容易签约结盟的1807年,郑一却年仅四十二岁那一年于一场强中坠海身亡。>郑一死后,郑一嫂就此接手成为红旗帮的领袖,在她的带领下红旗帮队伍迅速壮大。但在官方的记录里对红旗帮的记载很少,举凡秘密组织的内幕细节,包括官方在内的外界一般都不能详知,红旗帮的情形也是如此。>然而,黑、白、黄、蓝、青等各旗,自从得知郑一归天之后,各团更在一旁虎视眈眈,希望有日乘虚而入以壮大本旗的势力。这时,郑一嫂眼看情势不对,非得找个得力助手才行。于是,她就找上了当时深得郑一宠爱的义子张保仔。日后两人也因为爱上彼此,以11岁之差,就这样改变了原本的母子身份结为夫妻。>他们的结合将红旗帮海盗事业推向鼎盛期,队伍迅速发展壮大,拥有大船800多艘、小船1000多艘,聚众达10万人。>随着红旗帮越来越强大,为了荡平海寇,清政府与英国侵略者联合,试图借列强的力量消灭红旗帮。1809年秋,清政府与葡萄牙和英国一起组成了联合舰队,要突袭大屿山消灭红旗帮。得到情报的郑一嫂,亲自坐镇大屿山纠缠住敌军主力。用“围魏救赵”的办法派主力袭击城,击杀虎门总兵。>联合舰队不得已撤退,在撤退途中又遭到早已埋伏好的红旗帮主力的包围,激战9天9夜,红旗帮仅有40人阵亡。而联合舰队丢盔弃甲,只有几艘舰狼狈逃回广州。>红旗帮的这些大行动可说是惹火了满庭,于是清廷便连续派出大军征讨。红旗帮及其它各帮在郑一嫂、张保仔的指挥下,连续打败了前来围剿的官军。在浙江海面,打死了浙江水师提督徐廷雄;在香港大屿湾,郑一嫂等人算淮风向与潮汐,集结大船300只、火抱1500多门、部卒2万,灭掉了清战船20多艘、火炮300门,生擒广东水师提督孙全谋;还进逼广州,打死虎门总兵林国良,迫使两广总督频频换人。>在无望打败强大的郑一嫂状态之下,1810年,政府便决定采取怀柔政策,对所有海盗开出了招安条件。>郑一嫂与张保仔原本打算透过招安来占清廷便宜,没想到政府代表人张百龄开出条件的先决条件是必须于政府官员面前下跪。对于海盗来说,要向之前打败的敌人下跪实在太侮辱人了!于是,郑一嫂就带着17个不识字的女人与小孩闯入张百龄的办公室中,在没有携带的状态下开始谈判。>最后,她竟然谈到了完美的条件,连洗劫的财产都能照样留着呢!而究竟这下跪一事到底是如何解决的呢?当时,郑一嫂和张保仔还尚未正式,张百龄就答应担任他们的证婚人,两人便下跪答谢他,此举也被视为不言而喻的招安投降动作。>那一年,郑一嫂带着满满洗劫的金银财宝,就此结束了自己海盗的生涯。张保仔则接受了政府的职位。但在澎湖任职期间,死因不明突然暴毙。郑一嫂晚年就与年幼的儿子定居澳门,开了赌场,于1844年享年69岁安详辞世。>谁说海盗一定都是男人称霸的世界?看看郑一嫂这么厉害,女人也同样可以独当一面,当个女强人喔!>也许讲到海盗你脑海中第一个蹦出的画面是这个!
又或许是这个…
但你还记得她吗?
《:世界的尽头》里,九大海盗王中有一名,叫秦氏。这位女海盗并不是虚构的,上其实真有其人!但洋人英文中Ching与Cheng傻傻分不清楚,因此把原名姓郑的郑一嫂错叫成秦氏。原本姓石的她,是一位青楼女子,但嫁给海盗头子郑一,就以郑一嫂之名传世。
别小看她是青楼女子出身,她不但聪明机智还十分有胆识,很早就看出做海盗比做青楼女子还要有前途,于是嫁给当时还是海盗小头目的郑一。在郑一的海盗帮里,她极得郑一的信任,协助郑一打理帮务,甚至出谋献计等。
能干的她,还曾习武,在打劫船只的时侯,也能独当一面,领军行事,各帮海盗都尊称她为“龙嫂”。不幸地,郑一虽然胸怀大志,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把珠江口各股势力统一成一个以他为盟主的海盗大联盟,无奈天意弄人,在这个海盗大联盟好不容易签约结盟的1807年,郑一却年仅四十二岁那一年于一场强中坠海身亡。
郑一死后,郑一嫂就此接手成为红旗帮的领袖,在她的带领下红旗帮队伍迅速壮大。但在官方的记录里对红旗帮的记载很少,举凡秘密组织的内幕细节,包括官方在内的外界一般都不能详知,红旗帮的情形也是如此。
然而,黑、白、黄、蓝、青等各旗,自从得知郑一归天之后,各团更在一旁虎视眈眈,希望有日乘虚而入以壮大本旗的势力。这时,郑一嫂眼看情势不对,非得找个得力助手才行。于是,她就找上了当时深得郑一宠爱的义子张保仔。日后两人也因为爱上彼此,以11岁之差,就这样改变了原本的母子身份结为夫妻。
他们的结合将红旗帮海盗事业推向鼎盛期,队伍迅速发展壮大,拥有大船800多艘、小船1000多艘,聚众达10万人。
随着红旗帮越来越强大,为了荡平海寇,清政府与英国侵略者联合,试图借列强的力量消灭红旗帮。1809年秋,清政府与葡萄牙和英国一起组成了联合舰队,要突袭大屿山消灭红旗帮。得到情报的郑一嫂,亲自坐镇大屿山纠缠住敌军主力。用“围魏救赵”的办法派主力袭击城,击杀虎门总兵。
联合舰队不得已撤退,在撤退途中又遭到早已埋伏好的红旗帮主力的包围,激战9天9夜,红旗帮仅有40人阵亡。而联合舰队丢盔弃甲,只有几艘舰狼狈逃回广州。
红旗帮的这些大行动可说是惹火了满庭,于是清廷便连续派出大军征讨。红旗帮及其它各帮在郑一嫂、张保仔的指挥下,连续打败了前来围剿的官军。在浙江海面,打死了浙江水师提督徐廷雄;在香港大屿湾,郑一嫂等人算淮风向与潮汐,集结大船300只、火抱1500多门、部卒2万,灭掉了清战船20多艘、火炮300门,生擒广东水师提督孙全谋;还进逼广州,打死虎门总兵林国良,迫使两广总督频频换人。
在无望打败强大的郑一嫂状态之下,1810年,政府便决定采取怀柔政策,对所有海盗开出了招安条件。
郑一嫂与张保仔原本打算透过招安来占清廷便宜,没想到政府代表人张百龄开出条件的先决条件是必须于政府官员面前下跪。对于海盗来说,要向之前打败的敌人下跪实在太侮辱人了!于是,郑一嫂就带着17个不识字的女人与小孩闯入张百龄的办公室中,在没有携带的状态下开始谈判。
最后,她竟然谈到了完美的条件,连洗劫的财产都能照样留着呢!而究竟这下跪一事到底是如何解决的呢?当时,郑一嫂和张保仔还尚未正式,张百龄就答应担任他们的证婚人,两人便下跪答谢他,此举也被视为不言而喻的招安投降动作。
那一年,郑一嫂带着满满洗劫的金银财宝,就此结束了自己海盗的生涯。张保仔则接受了政府的职位。但在澎湖任职期间,死因不明突然暴毙。郑一嫂晚年就与年幼的儿子定居澳门,开了赌场,于1844年享年69岁安详辞世。
谁说海盗一定都是男人称霸的世界?看看郑一嫂这么厉害,女人也同样可以独当一面,当个女强人喔!
相关参考
导读:常看史料上说,因荒淫过度而吐血身亡,但没有想到的是,这位贵为九五之尊的大清天子却死在一个漂亮的小脚寡妇的石榴裙下。据《野史大观》记载,一位山西籍的曹姓寡妇「色颇姝丽」,其脚尤其纤小,「仅及三
常看史料上说,咸丰皇帝因荒淫过度而吐血身亡,但没有想到的是,这位贵为九五之尊的大清天子却死在一个漂亮的小脚寡妇的石榴裙下。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一位山西籍的曹姓寡妇色颇姝丽,其脚尤其纤小,仅及三寸,
历史人物 清朝十二个皇帝没有一个是昏君,清朝的灭亡竟然是败在皇后手里
清朝十二个皇帝没有一个是昏君,清朝的灭亡竟然是败在皇后手里?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大清可谓是经历了盛世也经历了衰败,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讲讲大清帝国里的十二位皇帝吧,有的
大清第一寡妇,当属慈禧太后。对她的评价有褒有贬。在学界,对慈禧太后同情居多;在网上,对慈禧则批判居多。在许多网友心中,慈禧太后就是祸乱中国的老妖婆。若没有慈禧,中国也就不会在近现代遭到列强那样欺凌,中
“寡妇院”里肝病多让我们先从个别的宫女脉案看来。据《清宫医案研究》一书记载:乾隆四十八年六月初十日,御医张鼎看得永寿宫女子圣妞肝胃不和,处方舒肝和胃散,意在舒肝解郁,调和肝脾。由此可见,宫女圣妞可能患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怎么会钟情一个有夫之妇呢?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朱元璋是一个无情的人,但人都是有很多面的,其实朱元璋也算是一个性情中人。根据史料记载,这个女子是在濠州守寡的胡氏,朱元璋看到了,非常...
...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而她的存在,甚至影响了春秋时期的历史进程……她就是夏姬,一生当了十次寡妇的女人。夏姬是春秋时代公认的四大美女之一,妖淫成性,与多位诸侯、大夫通奸,引出一连串的历史事件。史载
孝庄太后,一个在清朝历史上,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名字。毫不夸张的说,她绝对是清朝除慈禧太后之外,最出名的女人了。当然,她的名声比慈禧太后好得太多。31岁,在一个并不大老的年龄里,在一个正值貌美的年龄里...
从1860年到1862年,太平军分别三次进攻上海,全都失败,具体原因是什么呢?当今史学界的论断暂且不说,看看当时人的看法如何?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清军攻克上海附近和江苏一带太平军的七个堡垒,发现
从1860年到1862年,太平军分别三次进攻上海,全都失败,具体原因是什么呢?当今史学界的论断暂且不说,看看当时人的看法如何?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清军攻克上海附近和江苏一带太平军的七个堡垒,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