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 全凭他的四句遗言
Posted 家族
篇首语:知识是为老年准备的最好食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历史 全凭他的四句遗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历史 全凭他的四句遗言
清朝末年,天下大乱,天平天国起义,清政府启用了大臣曾国藩,这位汉人官员带领着湘军力挽狂澜,而他自己也因为能够始终效忠国家和运筹帷幄的军事才能,被清政府所看重,甚至死后得到了文正的谥号,这是极高的评价。这个带有范仲淹人格魅力的谥号是很多文臣的梦想,然而,最终得到的也不过是寥寥几人而已。但曾国藩却能够得到,他甚至还与孔子一起并称为中国古代的完人。
到了这里,曾国藩也算是实现了自己作为儒生的一切理想,不论是儒家“三不朽”的境界还是平天下的最高愿望,都在他手中得到了实现。
历来中国人讲究富贵不能传家万代,即使是君子的德行也不能泽被子孙万代的说法。但是曾国藩却创造了一个鼎盛辉煌的曾氏家族,这个曾氏家族代有英才,长盛不衰。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单凭这一点就是很多文臣武将永远无法做到的。那么,曾国藩治家教子的秘诀究竟是什么呢?
那么我们就来看一看,曾国藩是如何齐家、教子的吧。中国人向来讲求孝道,甚至很多朝代就是用孝道来作为治理国家的根本政策。这其中尽管有着一些封建的糟粕,但不可否定其中的确还有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智慧的传承。听从祖先的教诲很大程度上能够少走很多弯路。
作为汉人重臣,曾国藩能够得到清廷的信任是极为难能可贵的,像他这样成就功名的人一般来说很难家国两全,子孙之中很少有极为优秀的人才,但是曾国藩却不同,作为一个被尊称为官场楷模的人,他教子也有着非常厉害的一套理论。
很多人都相信,曾氏家族的辉煌不仅仅是因为有了曾国藩的余荫遮蔽,很大程度上,曾氏家族的传承都是因为有着良好的家训。而这家训就是来自于曾国藩弥留之际的遗书。1872年的三月十二日,已过花甲之年的曾国藩溘然辞世,他死之前说道:此生带兵打仗已经损了不少阴德,所以希望后代子孙尽是读书之人,而非舞枪弄棒的武夫。他还为子孙留下了一封遗嘱,这份遗嘱概括起来就四句话:
参加劳动则鬼神也敬重
慎独则心里平静主敬则身体强健追求仁爱则人高兴他还特地嘱咐家人:“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正是因为曾国藩这四条人生智慧的提炼,他的子孙才能够始终让家族昌盛繁荣。而且子孙也时刻谨记着祖先的谆谆教导,并没有参加行伍,中国近代,凡是与军队扯上关系的家族,历来都没能逃脱衰亡的下场。
内容就这简简单单的四则,在遗书的开头曾国藩对自己的一生做出了总结,他很谦虚的说道自己虽然官运亨通,位极人臣,但是学问方面还是有很大的欠缺,并且德行操守也还没有达到足够的境界,如今快要离开人世了,所以特地将自己这一生的经历总结成了四条遗训,希望后代子孙能够时刻谨记,并且严格要求自己。
第一点就是参加劳动,事必躬亲,所以无所畏惧,不会有四体不勤的忧患,因为一生都在自力更生所以活得坦坦荡荡毫无挂碍,自然也就能够心平气和的安度一生。勤劳的确是一剂长生的秘方,一个好逸恶劳的人绝对不可能事事顺心,遭遇挫折时肯定会最先崩溃。
第二点是要时刻保持自己内心的平静,要能够耐得住寂寞。养心的功夫是最难得,人每每惨遭厄运都是因为养心的功夫不到家,一出事之后就会气血上涌,冲动易怒,往往会对要做的事情造成不良的结果。一个人要随时抱着一种超然的洒脱心性,不能因为偶然的一件事情就丧失了平稳的心态,不因得失而心灵紊乱才是最佳的智慧。
相关参考
导读:清朝的乾隆皇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寿皇帝,他一生活了八十九岁,在位60年,晚年自封“十全老人”,在他统治期间,山河一统,人口繁衍,将康雍乾盛世推向巅峰,可说是清朝乃至我国五千年历史上最有福气的
汉语言文化,可谓博大精深,譬如“出生入死”(语出《老子》),就是堪称精辟的。短短的四个字,极富哲学性地阐述了人生道意,每个人的一生,无非生死而已。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盖世豪杰,都抵不过百年岁月的摧
周瑜、诸葛亮、郭嘉、陈宫是三国时期非常有名的四位谋士,效忠于不同的主君。人常说,人固有一死,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想必很多人都会比较好奇,这四位谋士为主君奉献毕生精力,在临终前,他们都会说些什么?是放心不
在楚汉战争中,九江王英布的向背,是刘邦、项羽孰胜孰败的关键,就好比擂台上两个僵持的力士,谁也摔不倒谁,旁边一小个子,他的砝码加之于谁,谁就能将对方打倒取得决定性胜利一样,英布无疑就是两个力士边上的那位
汉语言文化,可谓博大精深,譬如“出生入死”(语出《老子》),就是堪称精辟的。短短的四个字,极富哲学性地阐述了人生道意,每个人的一生,无非生死而已。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盖世豪杰,都抵不过百年岁月的摧
至于慈禧,是“老妖婆”,还是“不同寻常的太后”;是地地道道的卖国贼,还是多让大清王朝多延口残喘30年之久的救世主……正所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回眸最后一天的慈禧,如今别有一番
索尼(公元1601年—1667年),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开国功臣之一、一等公爵,孝庄文皇后指定辅助康熙帝的四位辅政大臣之首。他死后由儿子索额图继承他的职位和爵位。索尼故不慊苏克萨哈,顾见鳌拜势
索尼(公元1601年—1667年),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开国功臣之一、一等公爵,孝庄文皇后指定辅助康熙帝的四位辅政大臣之首。他死后由儿子索额图继承他的职位和爵位。索尼故不慊苏克萨哈,顾见鳌拜势
毛主席、蒋介石都受到过王阳明的影响,他的心学核心在这四句话里
在1917年,发生了两件很巧妙的事:一名叫蒋志清的青年,在车间闲来无事做,于是看王阳明语录,突然有所悟,全身一震,于是将「”志清”之名改为「”中正”。这个「”中正”来自王阳明心学的「”大中至正”,我们
毛主席、蒋介石都受到过王阳明的影响,他的心学核心在这四句话里
在1917年,发生了两件很巧妙的事:一名叫蒋志清的青年,在车间闲来无事做,于是看王阳明语录,突然有所悟,全身一震,于是将「”志清”之名改为「”中正”。这个「”中正”来自王阳明心学的「”大中至正”,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