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袁守和生平故事简介,袁守和历史评价,袁守和怎么死的?
Posted 图书馆
篇首语: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袁守和生平故事简介,袁守和历史评价,袁守和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袁守和生平故事简介,袁守和历史评价,袁守和怎么死的?
袁守和,名同礼,字守和,以字行。祖籍直隶(今河北)徐水。1895年3月23日(清光绪二十一年二月二十七日)生于北京。他幼年时性格活泼,很爱讲话,后因得伤寒,愈后变得沉默寡言,温文儒雅。1913年9月,他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一部英文甲班,次年春加入预科的文学会为会员。1916年夏天毕业,到清华学校图书馆参考部工作,之后曾参加少年中国学会。
1920年,袁守和得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留学奖金及清华、北大两校的津贴,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就读。在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之后,袁改入纽约州立图书馆专科学校专攻图书馆学,获图书馆学学士,曾在华盛顿国会图书馆工作数月。继而他赴欧洲考察各国的图书馆和博物馆,并入伦敦大学历史研究院、巴黎古典学校进行研究工作。
1923年秋,袁守和回国,先在广东岭南大学任图书馆馆长,后北上任北京大学目录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1925年,北京图书馆协会改选,他担任该会会长,并为中华图书馆协会董事、执行部部长。翌年3月,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创办北海图书馆,他任图书部主任。由于正、副馆长梁启超、李四光无暇管事,馆务实际由袁主持,1927年6月升任副馆长。1929年6月,北海图书馆与京师图书馆合并为北平图书馆,他任副馆长兼图书部主任,仍实际主持馆务。与此同时,还兼故宫博物院副院长。
北平图书馆位于北海公园西部,清季御马厩旧址,袁守和精心设计建筑,建成规模宏大、装饰雅致的大图书馆。他辛勤延揽和培养人才,采用现代科学管理法,设置采访、典藏、研究等部,辟有研究室和多种阅览室,规模颇大。他大力购置藏书,经常亲自跑旧书坊,广集善本或向名人之后收集私家珍本,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用于图书馆事业上。袁对保存古籍善本图书作出贡献甚大,对敦煌卷的保存也尽了不少的力。1934年3月,为了传达学术界的消息与交换知识,他分别创办了《北平图书馆馆刊》、《季刊》,内容有论著、图书和期刊之批评与介绍、学术界及出版界的消息,等等。
袁守和是图书馆目录学的专家,在其主持北平图书馆期间,极力重视目录学工作,先后出版有善本丛书、馆藏善本甲乙库书目、普通书目目录类、特种书目及文学论文索引,等等。同时,他为了把中国的图书馆事业置于现代学术基础上,极力主张沟通中西文化。由于在图书馆学方面的贡献和成就,袁在国际图书馆学界亦负盛名,是国际图书馆协会会员、英国牛津目录学会会员、美国图书馆协会会员。
对于图书馆人才的培养,袁守和十分热心。他除不断选派北平图书馆的人员出国深造外,还积极支持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的办学,任该校校董;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担任目录学教授,讲授目录学和图书馆学;主持天津《大公报》的图书周刊专栏,经常介绍最新出版物及世界重要出版物,并介绍图书馆目录。
当日本侵华势力逐步深入华北之际,袁守和于1934年开始,将北平图书馆的珍品书籍南运,分别存于上海和南京。“七七”事变爆发后,袁守和将北平图书馆先迁云南昆明,后至重庆沙坪坝。他与西南联大等校合办后方大学图书馆;与西南联大组织中日战争史料征辑委员会,主持编辑战时史料;并广泛搜集报纸,出版《战争史料集刊》、战区长编十四种、抗战图书提要一种。在战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他仍孜孜以求补充馆内藏书,曾以中华图书馆协会理事长名义发起征书运动,向国际社会呼吁赠书。与此同时,还锐意搜集西南地区的文献,搜集到大量图书、方志、传拓石刻。编辑出版有《西南各省方志目录》、《云南碑目初编》、《中国边防图籍录》及《西南文献丛刊》四种;先后恢复出版中英文《图书季刊》,仍自任主编。此外,他还协助各大学采购与运输图书、仪器,担任国际学术资料供应委员会[1]委员兼秘书长。他曾利用去印度的机会,洽购外文图书和仪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他同驻美大使胡适联系,将存在上海和南京的珍品图书运往美国保藏。抗日战争后期,他赴英美考察,并参加旧金山联合国成立会议,1945年5月获美国匹茨堡大学法学博士名誉学位。他在美国考察图书事业,与美国图书馆协会磋商,拟邀美国图书馆专家访华,以为战后复员做准备工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北平图书馆迁回北平,袁守和继续担任图书馆馆长。1946年,他赴英国伦敦出席国际教育科学文化组织会议,会后前往德国和北美考察,继续深入研究目录学。1948年冬,他离开北平去南京,于次年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聘为主题目录组主任,重订国会图书馆馆藏中文善本目录。1951年,他被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所聘为编纂部主任,得罗氏基金会资助赴欧研究汉学西文书目。其后,袁一直在美国国会图书馆主持汉学编目工作,穷年兀兀埋头于目录学的编著,除在美国多方查阅书籍外,还前往欧洲各国广泛博览。先后编著有《西文汉学目录》、《留学博士论文目录》、《俄文汉学目录》及《新疆研究丛刊》等,并用中英文发表了专著论文近九十种[2]。
1965年1月,袁守和因病退休,2月6日病逝于美国,葬于华盛顿石湾公墓。
注释
[1]该会于1945年5月改名中美学术资料供应委员会,1946年初结束。
[2]张秀民:《袁同礼与北平图书馆》,台湾《历史月刊》1996年9月号。
参考文献
- 吴光清:《袁守和先生传略》,载台湾《新疆研究丛刊十种》,1962年版。
- 李书华:《追忆袁守和先生》,台北《传记文学》第8卷第2期。
- 徐家璧:《袁守和先生在抗战期间之贡献》,台北《传记文学》第8卷第2期。
- 朱传誉主编:《袁守和传记资料》,台北天一出版社1979年11月版。
- 蒋复璁:《追思袁同礼先生》,台北《中央日报》1965年2月10日副刊。
- 袁澄:《劳碌一生的父亲》,台北《传记文学》第8卷第2期。
相关参考
人物概况简介袁守诚,唐代著名的术士,袁天罡的叔叔,《西游记》中描述袁守诚生得“相貌稀奇,仪容秀丽,”他能知前后,善断阴阳。因为袁守诚能够算出渭河水族的位置,让渔翁张稍算定何时能打到鱼,泾河龙王非常生气
历史人物 历史上真有袁守诚吗_袁守诚是谁_袁守诚和袁天罡_袁守诚的真实身份
中文名:袁守诚国籍:唐朝民族:汉族职业:术士信仰:道教登场作品:《西游记》第九回相貌:相貌稀奇,仪容秀丽侄子:袁天罡袁守诚——唐代著名的术士 袁守诚,唐代著名的术士,袁天罡的叔叔。在《西游记》第九回
西游记中的袁守诚的真实身份是谁?为何能知玉帝谕旨?袁守诚的真实身份是"天庭专员",是天庭的一个神仙。袁守诚之所以能知玉帝谕旨,是因为袁守诚是执行玉帝派出的任务的一个神仙。天庭和西方商量好了取经一事,也
这个世界上,算命先生甚多,算得准的不在少数,但算到袁守诚这个程度的,实在是没有几个,但恰恰也就是他算得实在太准了,这才引起了我的怀疑:首先,他怎么知道下雨的时间和雨量的?按照道理,下雨若是天庭的计划之
副本簡介唐太宗李世民訪殷府見殷家二小姐才貌雙絕,遂賜婚於才華冠絕京城的袁家二公子袁青,豈料殷小姐已與涇河龍王私定終身~成親當日涇河龍王搶親,新郎袁青鬱鬱而終,袁家主袁守誠學藝歸來,智激龍王並借魏徵之手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只有两条路可走,即入流还是不入流,“登科”还是“不登科”。是做官呢,还是如袁守诚一样,做一个逍遥自在的民间高人?明代版西游第九回,算命先生袁守诚与泾河龙王打赌,看谁预测的下雨时间和雨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只有两条路可走,即入流还是不入流,“登科”还是“不登科”。是做官呢,还是如袁守诚一样,做一个逍遥自在的民间高人?明代版西游第九回,算命先生袁守诚与泾河龙王打赌,看谁预测的下雨时间和雨
《吴子》相传是战国前期吴起的军事著作。吴起,卫国人,曾任鲁国将军,在魏国做过将军和郡守,在楚国做过宛守和令尹。《吴子》今存两卷,六篇。《吴子》把战争的起因归结为五种:一是争夺名位,二是掠取利益,三是仇
少年失明>伊达政宗的母亲是当时奥州的强势大名最上义守的女儿最上义姬,是最上义光的妹妹。当时伊达家有意与最上家联姻,派有反叛之心的中野宗时做使者到最上家提亲。中野宗时与最上义守和最上义姬密谋,假意义姬已
对于载淳的死因,众说纷纭,有的说载淳是死于天花,有的说是死于梅毒。据记载,载淳于同治十三年十月三十日得病卧床。当天下午,太医院判李德立和御医庄守和诊断,结果是:“脉息浮数而细。系风瘟闭来,阴气不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