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严裕棠生平故事简介,严裕棠历史评价,严裕棠怎么死的?

Posted

篇首语: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严裕棠生平故事简介,严裕棠历史评价,严裕棠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严裕棠生平故事简介,严裕棠历史评价,严裕棠怎么死的?

严裕棠,号光藻。1880年(清光绪六年)生于上海。父亲严介廷为英商自来水厂小买办,叔父严介坪是英商老公茂洋行买办。严幼时学过英语,青年时经叔父介绍入老公茂洋行,初拜严介坪为师,后任洋行主皮尔斯的私人佐理,其后他父亲让他转至公兴铁厂当跑街。在公兴铁厂,由于他对招揽外轮生意门路甚多,颇得老板徐福寿的欢心。后因人事问题打伤了老板的外甥,受人煽动离开了公兴铁厂。

1902年,皮尔斯替严裕棠筹办大隆铁厂,因严自己不懂技术乃与铁匠出身的褚小毛合伙。初办时资本七千五百两银,雇有工人六七人,学徒四人,实际仅是一家小型作坊。严、褚双方议定,生产与财务由褚小毛负责,严管经营,为几家中外丝织厂和轧花厂做修理生意。次年添购机器,又为外轮修配机件,还兼做一般修理业务,营业十分得手。1907年,褚小毛认为厂中的会计与工人都在严裕棠掌握之中,乃向严提出收购股份,结果酿成一场官司。嗣经穆湘玥从中调解,将股本作价出让,褚嫌价太高而自愿退股,大隆即成了严裕棠独自开办的工厂。

严裕棠独资经营大隆铁厂后,经营业务逐渐扩大,先后聘请英籍工程师端纳·法兰克林为顾问,除主要修理纺织机及缫丝、轧花、碾米、磨粉等机器外,还承接洋行委托仿制各种机器配件及整台机器,而对修理外轮生意,则逐步减少直至停止,营业十分发达,1912年有往来固定客户四十余家(其中有几家英、日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纺织工业兴起,大隆除了原有的客户外,又多了一批华商纱厂客户。1916年,严裕棠命长子严庆祥停学到大隆实习,并仿效美国福特汽车制造厂,在经营管理上实行统一,职责分明,生产一条龙,建立生产记录卡及传票制度、惩罚制度,以进行改革。1918年,扩大生产规模,在大连湾路建造了新厂房。1920年,严裕棠派严庆祥任厂长,研制纺织机的全部传动装置,并试制各种小型机器,拥有大小车床一百部,工人和学徒三百余人。在大战期间,大隆获得了很大的利润,积累了大量资金和大批物资,还购买了一批房地产。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济形势发生急剧变化,外国资本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大批破产倒闭,尚存者生产停滞。在此严峻形势之下,严裕棠也打算关闭大隆铁厂,由于工人的坚强团结,加速生产,并抢先抛售出部分物资维持资金运转,采取薄利多销、紧缩开支等措施,才逐渐闯过了难关。1922年,开始仿制棉纺织机,由一家铁工厂发展成了机器制造厂。从1920年至1924年,大隆购进汉运洋行机器,并自制了一批工作母机,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开辟了一条新的生产途径;致力于农业机械的制造,向广大农村寻求市场,生产柴油引擎、碾米机、磨粉机、戽水机、榨油机、轧花机等小型农业机械。为了推广其农机产品,附设了农具研习所,于嘉兴、无锡、周浦、高邮等地设立代理处,年销二三百台。

大隆生产的棉纺织机,因国内华商轻视国货,产品销路不畅。严裕棠为给大隆的生产寻找一条畅通的销路,于1925年以房地产抵押借银十万两做投资,伙同李仲斌以洽谈公司名义,租办了苏纶纱厂,把产品转给自己办的棉纱厂,走出一条棉铁联营之路。

1926年,严裕棠把大隆机械厂迁到光复西路新址,开始仿制英国道勃生式纺纱机和日本丰田式织布机,用以扩充苏纶纱厂的设备,随后聘请日本冶金专家冈岛为总工程师。次年他组设光裕公司总管大隆、苏纶两厂,自任总经理,严庆祥为副总经理。同年底因苏纶纱厂厂房破旧不能从事生产,为修理问题与业主涉讼。业主方面的多数股东主张将苏纶纱厂招标出卖,仍由严与李仲斌合伙的最高价投标购进苏纶纱厂,以严庆祥任经理兼厂长,不久改由其四子严庆祺任实习厂长、后任厂长,运用大隆的支持迅速扩建。严裕棠以苏纶纱厂两年的赢余和向银行业借款,增加投资,由大隆制造两万枚纱锭的全套机器,于1930年增设纱厂一所。翌年又增造布厂一所,亦由大隆制造织布机器。初有布机三百台,一年半的时间内扩充布机到一千零四十台。1930年到1931年,产销纱三万余件,布约十一万匹。与此同时,年增利润达四十万两,以天宫牌为纱布交易所的期货筹码。严裕棠大力扩建大隆机器厂,分设车床工段、刨床工段、装机间和设计室,以适应装备与纱厂的需要,产品以纺纱机和织布机为最著。1929年,大隆在大连湾路分设了分厂和农具研习所,除为苏纶纱厂制造纺织机外,还制造了引擎和农具。两三年间,生产各种农业机器千余台,年销近三百台。1931年大隆年营业额达八十万两。

在当时民族机器工业和棉纺织业不甚景气的情况下,严裕棠的大隆机器厂和苏纶纱厂双双获利,营业十分发达,主要原因是他实行的棉铁联营获得巨大成功。同时也由于他重视经营管理和技术革新,使用受过高等教育的儿子、聘请外国专家、学习西方和日本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不断改革经营管理和技术,培养出大批技术工人等。严裕棠的棉铁联营企业的成功,使他在全国工商界的声誉鹊起。

严裕棠在自己所创立的棉铁联营道路上继续前进。1932年1月,他让其从法国留学回国的第六子严庆龄担任大隆厂厂长,以其次子严庆瑞任经理,聘请法国工程师,对大隆进一步进行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改革,加强对生产技术和工艺的改造,实行计件工资制等。时值上海“一二八”事变之后,华商纱厂机件损毁甚大,给大隆产品的销路造成了有利条件,不久即能制造整套棉纺织机。到抗日战争之前,它能仿制日本、英国、瑞士等国的各式纺织机及各种机件,年生产成套纺机纱锭四万枚左右。因当时农业机械销路日蹙,大隆即以生产棉纺织机为主。与此同时,严裕棠利用“一二八”事变后,上海郊区及苏州、无锡、常州等地纱厂停工之际,命其长子严庆祥重新掌管苏纶纱厂,加紧进行生产,仅一个月的时间,苏纶赢利即超过原有资产。为了改善原有的动力,及时建造了一座发电所。冶金厂动力全部改用电力,既保证了动力的供应,又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1933年,严家套购期货,赚了约一百万银两。从1930年到1936年,苏纶纱厂获得了独特的扩展。

1934年,严裕棠用苏纶纱厂的赢利,以光裕公司名义,向中国银行和劝业银行投标,收买了隆茂纱厂,调次子严庆瑞任厂长,改厂名为仁德纱厂。将原有的一万二千六百七十余枚纱锭修配整理,并增加新的机器,扩充纱锭为一万七千余枚;又新建了布厂一所,有布机四百七十余台,资本额一百万元。由于该厂开办费小,管理费低,亦能获得利润。

光裕公司本意是用以总管大隆、苏纶、仁德三个企业,置于同一总写字间办公,但因严裕棠患心脏病后,各厂分别委任其子经营,光裕公司实际仅管房地产,由严亲自掌管,各企业与房地产之间,在管理和财务等方面截然分开。经营房地产,是严裕棠在经营大隆、苏纶时,历年从中提出部分赢余相继购置。严亲自主持经营大量房地产,所以又是一个房地产商。

严裕棠除主要经营企业外,还先后投资中国棉业公司、常州民丰纱厂、创业商业银行并任董事。他对社会公益事业也颇热心,曾在苏州的甘棠镇(后改名裕棠镇)设立医疗站、消防队,建造裕棠桥。还在上海创办有光裕第一、二、三共三所小学,捐资办慈善和教育达百万元。

1934年后,严裕棠因患心脏病,辞去了他所办企业的总经理、董事长等职务,将其企业交给儿子们分别掌管,不再过问企业的具体事务,退休养息,大隆厂务全由严庆龄主持。抗日战争时期,严家企业留在上海,因此他仍旧待在上海。

严裕棠从1902年开办大隆,到抗战前的数十年间,由一个弄堂作坊发展成棉铁联营,拥有三个现代化的大厂,成为中国近代机器工业的开拓者和巨擘,培养出一大批的技术工人,对中国机器制造工业的发展作出过一定贡献,是民国时期的著名企业家之一。

1948年夏,严裕棠前往香港,其后由次子严庆瑞迎养,长期侨居于巴西。1958年春,中共中央统战部动员他回国。9月23日,他乘飞机途经台湾,被其在台湾开办裕隆机器制造厂的第六子严庆龄劝留,因生气而突发心脏病,10月18日病逝于台北。

参考文献

  • 中国科学院上海经济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大隆机器厂的发生发展与改造》,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 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595—596页。
  •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主编:《上海民族机器工业》,中华书局1966年版。
  • 1982年5月访严庆祥对严裕棠传记问题的谈话,及提供的有关传记资料。
  • 《严裕棠先生行述》,《国史馆藏民国人物传记资料汇编》第16辑,台北“国史馆”1995年版,第573页。

相关参考

知名人物 胡风生平故事简介,胡风历史评价,胡风怎么死的?

胡风,原名张名桢,又名张光莹、张光人,笔名胡风、古因、谷音、谷非、张果、谷风、顾风、胡丰、孟林、秋明、陈乔、马荒、高荒、顾纷等,别名古斐、张因,化名中川。1902年11月1日(清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初二)

知名人物 斯诺生平故事简介,斯诺历史评价,斯诺怎么死的?

埃德加·斯诺(EdgarSnow),1905年7月19日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詹姆斯·埃德加·斯诺(J.EdgarSnow),母亲安娜·埃德曼·斯诺(AnnaEdelmannSn

知名人物 端纳生平故事简介,端纳历史评价,端纳怎么死的?

端纳(WilliamHenryDonald),祖籍苏格兰。1875年6月22日出生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东部的利斯莫城。父亲是铁路工人[1],对子女管教严格。端纳自幼养成刻苦耐劳的习惯。端纳少年时不慎

知名人物 洪深生平故事简介,洪深历史评价,洪深怎么死的?

洪深,字伯骏,号浅哉,我国著名的戏剧家。1894年12月31日(清光绪二十年十二月初五)生于江苏武进(今常州市)的一个官僚世家。1900年入塾读书。1906年至1907年先后在上海徐汇公学、南洋公学(

知名人物 黄维生平故事简介,黄维历史评价,黄维怎么死的?

黄维,字悟我、培我,江西贵溪县人,1904年2月28日(清光绪三十年正月十三日)生于一个农家。父亲早逝,由母亲抚育成人。清贫的童年生活,使他形成坚毅、勤朴的品质和内向的性格。少时在本乡读小学,1918

知名人物 梁希生平故事简介,梁希历史评价,梁希怎么死的?

梁希,字叔五,1883年11月(清光绪九年十月)出生在浙江吴兴一商人家庭。幼年就读私塾,少年时科举考试中试,成为清末秀才。鉴于外患频繁,国势危急,他抱着为国效力的志愿,投笔从戎。1906年毕业于浙江武

知名人物 严重生平故事简介,严重历史评价,严重怎么死的?

严重,又名立三,号劬园。湖北麻城人。1892年10月22日(清光绪十八年九月初二)生。父亲严宜焕,曾在安徽颍州府任职,为官清廉,清介自持,处事公道,政声颇佳。严重六岁启蒙,少时喜爱读书,广涉博览。时值

知名人物 李铭生平故事简介,李铭历史评价,李铭怎么死的?

李铭,字馥荪,浙江绍兴人,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出生在一个经营银钱业的商人家庭。李铭幼时入私塾学习,1902年到杭州入美国浸礼会所办学校中读书,毕业后于1905年赴日本,入山口高等商业学校习银行学

知名人物 鲁迅生平故事简介,鲁迅历史评价,鲁迅怎么死的?

鲁迅,原名周树人,幼名樟寿,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1881年9月25日(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三)生于浙江绍兴一个败落的家庭。鲁迅七岁进本宅私塾就读[1]

知名人物 胡瑛生平故事简介,胡瑛历史评价,胡瑛怎么死的?

胡瑛,原名宗琬,字经武,1884年(清光绪十年)生。原籍浙江绍兴,其父以知县候补湖南,胡瑛随父兄至湘。幼年时,父兄先后去世,家境贫寒,靠母亲雷氏女红、浣洗为生;并依其兄之友鲁竹岩居桃源,故多称其为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