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长城是在什么背景下建造的

Posted 道士

篇首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长城是在什么背景下建造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长城是在什么背景下建造的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长城和道士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早些年,江湖传言,说在月球上还能看到的几个地球建筑物中就有我国的万里长城。

记得小道士我上学时候写作文还内心无比自豪地引用过,后来啪啪打脸,证实这就是当年不知道哪个龟孙闲扯淡忽悠大伙的,就和西点军校学雷锋一样…但这也说明长城所物化的民族情感已经深深地镌刻在咱们国人心中,就像张明敏唱的: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而历史上,万里长城的修建,其实和道士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小伙伴说:不是和孟姜女有关系吗?难道还是你们道士修的?

嗯,你就皮吧。

一个团体组织出现前往往都已经具备理论基础,就像某组织和某主义,没辙,不敢写出来,不然万一稿子被和谐呢,反正你懂的,我就是举这么个栗子,道教也一样。

在祖天师创立制度性教团前,黄老思想、道家文化等均已经广泛传播、还开花结果,一批批秉承黄老、寻仙奉道的人在当时被称为方士,实际上也就是还没找到组织的道士们。

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起因便源自于一位方士——卢生。

卢生,秦朝著名方士,和带着几千童男女出海的徐福同样出名,司马迁著《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卢生某次出海帮秦始皇寻仙归来时,带回一本叫《录图书》的书,这部书里主要为一些预言,其中就有这句话:“亡秦者,胡也”。

在我国历史上,“亡秦者,胡也”这句话流传极广,可谓著名谶语之一,说起来,谶语这种神秘的文化现象有点匪夷所思。

什么是谶语?

就是刚一传播时,似乎不明就里,但日后却发现其与某事应验,我国历史其他著名的谶语还有汉末董卓作乱时,民间流行 “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其中“千里草”为董、“十日卜”为卓,并准确描述出董卓的最后悲惨结局,当然了,董卓的悲惨是活该。

千百年来,谶语一直因为其神秘而被世人津津乐道口口相传,就象一个幽灵,无声无息而又如影随形地和中国历史相伴而行,既无审其所来,又不知其所往,只是频繁出没于朝野之间,大到王朝兴亡治乱,小到个人悲欢离合,都可以因它而改变。

接着说秦始皇,他一看到“亡秦者,胡也”这句话,仔细一琢磨:老子已经灭了六国,统一天下,这“胡”是啥玩楞?能亡我大秦?干他丫的,一定是北方胡人。

于是,秦始皇一方面派大将蒙恬带三十万军队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另一方面也积极防御,将战国期间各个国家的长城进一步连接修缮,就这样,万里长城建好了。

可以说,没有卢生带回的这本《录图书》,秦始皇大概率不会修建万里长城。

可历史总是如此爱开玩笑,边疆牢靠的大秦最后阴错阳差地灭亡在秦二世胡亥身上,正应了这句“亡秦者,胡也”。

估计当年稀里糊涂的就承受了蒙恬三十万大军暴击的胡人们,是不是也会长叹一声:这难道就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吗?

相关参考

历史建造的防线

1.世界经典永固性防线有哪些齐长城是我国最古老的四大长城之一,横真于山东中部,蜿蜒618.9公里,史称千里长城,迄今已有2400余年的历史。齐长城比秦长城还早近300年,被世人为“中国长城之父”、“世

基督教 问-黑人神学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

问:黑人神学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答:黑人神学是美国著名民权运动领袖、黑人牧师马丁·路德·金于1968年被暗杀后出现的一种为争取美国黑人得到解放的神学。其创始人是美国纽约协和神学院黑人教授科恩(J.C

清朝戊戌变法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戊戌变法的背景戊戌变法是光绪在位第二十四年,也就是一八九八年六月十一日到九月二十一日所发生政治改革运动,也叫做百日维新和维新变法。那么戊戌变法的背景是什么呢?戊戌变法图片关于戊戌变法的背景有几点,首先

商朝是在什么背景下建立的

商朝的创建者是商汤(?—前1588年),在位30年(前1617年—前1588年在位),其中17年为商国诸侯,13年为商朝国王,今人多称商汤,又称武汤、天乙、成汤、成唐,甲骨文称唐、大乙,又称高祖乙,商

商汤灭葛之战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没有一个王朝能够永垂不朽,一个王朝的灭亡伴随着另一个王朝的开始。通常的改朝换代,总是以战争为开端,在商朝时期的战争同样是很多,今天我来看看古代战争史中的商汤灭葛之战是在怎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对后世

《琵琶记》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完成的

 《琵琶记》这种以家庭和立业相对立的矛盾为主要展示点的戏剧,在当时颇为常见。这说明负心婚变是当时社会群体所共同关注的社会现象。《琵琶记》流传影响最广的是在明清时代。明清社会这种典型的伦理社会

青岛战役简介 青岛战役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青岛战役,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及英国共同攻打当时由德国控制的青岛。战役于1914年10月31日开始,至11月7日结束。日本于这场战役中获胜,占领青岛。这是在一战期间,日本首次与德国正面交锋,同

明朝历史 梃击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梃击案发生在明朝万历年间,关于梃击案背景,到底是什么呢?当时,正值沿袭嫡长子做太子这一制度的明朝,而如果皇后没有儿子,那么就要由年龄最大的皇子做太子,当时神宗皇帝的王皇后正好没有儿子,于是大臣们就主张

历史军事 布汶战役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布汶战役是由同盟积极牵头者约翰王设计展开的。按照约翰的策略,由他自己领导巴黎南面战线,诱法王迎战并予以牵制;同时低地国家军队由奥托四世率领组成主力军,从北面向巴黎进军。事实上约翰王先行进军,奥托四世行

法萨罗之战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法萨卢斯战役(battleofPharsalus)是公元前48年,以恺撒为首的平民派军队和以格奈乌斯·庞培为首的贵族共和派军队之间展开的罗马内战的决定性战役。恺撒在此役的获胜使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实际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