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安史之乱安庆绪弹尽粮绝,一阵狂风使他反破60万唐军留下“万人冢”

Posted 安史之乱

篇首语:守株待兔只能得一餐饱,主动出击方能丰衣足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安史之乱安庆绪弹尽粮绝,一阵狂风使他反破60万唐军留下“万人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安史之乱安庆绪弹尽粮绝,一阵狂风使他反破60万唐军留下“万人冢”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万人冢”是怎么来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盛极必衰,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

自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任人唯贤,出现大唐“贞观之治”后,至唐玄宗时期,再现“开元盛世”,天下得以大治,大唐出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昌盛。

但到了开元末期,唐玄宗骄横奢侈,纵情于声色欢乐之中,无心再关心国事,逐渐丧失了登基初期的勤勉,经济和社会一度出现了动荡、衰败之象,导致了胡人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唐。

公元755年12月,安禄山与大唐将领史思明,联手反唐,导致唐朝国民大量牺牲,国力衰减……自此,一度辉煌的大唐,开始由盛变衰。

“安史之乱”爆发后,河南安阳一带,是个大战场。只不过,那时的安阳,还叫“邺城”,又称“相州城”。

叛乱初期,安禄山的军队从河南滑县的西南方,渡过黄河,攻陷灵昌一带,士气嚣张。

唐玄宗派出了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领十万大唐官军,大败安禄山之子安庆绪和安庆和兄弟俩领导的叛军。

叛军危急时刻,一方面守于相州城,一方面向史思明求救。

战争是极为残酷的,被唐军包围的相州城,还引来了漳河水淹灌城,城内一片汪洋。

史料显示,安庆绪的叛军在城中粮尽,兵力大耗的情况下,仍然顽抗,曾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

“抓一只老鼠能卖数钱,掏出土墙内的碎马秸、洗马粪中的草屑继续喂马……”

公元前759年一开春,史思明领导的十万叛军聚在相州城下,他又亲率5万精兵强将,应战60万唐军的猛烈攻击,结果却出人意料。

史思明的叛军,竟然扭被动为主动,转危为安。

此次”相州事件“中,大唐官军为何会失败?结合历史资料,”源易缘“认为有几点:

一是两军交战时,天气突变。

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因素。

在《相州史志》的文献资料中,曾描写到:一时间狂风大作,飞沙走石 ,遮天蔽日,大树连根被拔起,白天如黑夜,看不清对方视线……“

而《旧唐书列传》原文中写到:大风遽起,吹沙拔木,天地晦暝,跬步不辩物色。我师溃而南,贼军溃而北,委弃兵仗辎重,累积于路。

面对突变的天气,毫无斗志的唐军,纷纷弃阵逃跑。

二是唐军间互相掣肘,军心涣散

此战中,唐军虽然数量大于史思明的叛军6倍之多,但由于唐肃宗害怕诸侯拥兵自重,不听指挥,不在军中设立主帅,还派遣了自己的宦官亲信在军中掣肘,导致唐军指挥失灵,军心涣散。

“兵败如山倒,唐军在逃跑中,丢盔弃甲,人马互相践踏,损失惨重。

而史思明的叛军却转危为安,白白地得到唐军的几十万粮食。

唐军损失惨重,这些死亡的将士们尸体,被埋葬在了相州城北的一个南北长5里的大坑里,取名”万人冢“。

据《彰德府志》史料显示:“陆长源、薛嵩收遗骸作大冢掩之,……曰万人冢”,具体位置就在安阳县城“北十里,南北斜长五里”处。

不过,这个”万人冢“在明朝时期,还能寻到他的遗迹,如今慢慢地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

相关参考

史思明大败60万唐军 安史之乱中的安阳大溃败

唐“安史之乱”中,安庆绪于至德二年(757年)正月,杀死其父安禄山,做了“大燕皇帝”。他的军队在与唐军的几次交战中连连失败,长安、洛阳相继被唐军收复。安庆绪于十月逃到河北,以邺郡(治所在安阳城)为根据

史思明大败60万唐军 安史之乱中的安阳大溃败

唐“安史之乱”中,安庆绪于至德二年(757年)正月,杀死其父安禄山,做了“大燕皇帝”。他的军队在与唐军的几次交战中连连失败,长安、洛阳相继被唐军收复。安庆绪于十月逃到河北,以邺郡(治所在安阳城)为根据

安庆绪简介 安庆绪为什么杀安禄山

  安庆绪  安庆绪是安禄山的儿子,也是参与安史之乱的元凶之一,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大将。安庆绪担心自己被废,先下手杀了父亲安禄山,后来又被史思明所杀。  安庆绪简介  安庆绪(?—759年),安禄山次子

大唐荣耀安庆绪和沈珍珠是什么关系?安庆绪为何会为了沈珍珠放弃天下?

  唐朝安史之乱的凶手之一的安禄山有十一个儿子,安庆绪则是他的第二个儿子,是安禄山的原配夫人康氏所生的次子。安禄山性格暴躁,对手下的几个儿子要求均十分严格,他不是很喜欢康氏的两个孩子安庆宗和安庆绪,而

历史人物 安庆绪为什么杀父 安庆绪和沈珍珠 历史上的安庆绪妻子 安庆绪生平事迹

本名:安庆绪别称:安仁执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粟特人去世时间:759年主要成就:杀父自立为帝年号:载初谥号:哀皇帝→晋剌王(史思明追谥)政权:大燕  安庆绪(?—759年),安史叛军首领,唐朝叛臣。

哥舒翰为什么投降安禄山 安庆绪为什么杀哥舒翰

  哥舒翰  哥舒翰是时期的著名将领,虽然身为突厥人,但他为唐朝军事立下汗马功劳。唐玄宗末年爆发安史之乱,哥舒翰作为唐朝将领自然也平定叛乱,但不幸被俘虏,安庆绪杀了安禄山后把哥舒翰也杀了。  哥舒翰为

安禄山真的有儿子吗?安庆绪是谁?

  安禄山是唐朝安史之乱的元凶之一,是安禄山挑起的这场政治战争。安禄山是胡人,他的母亲阿史德氏是突厥人,父亲是一位康姓人士,很早就死了。后来母亲改嫁,嫁给了突厥将军安波注之兄延偃,安禄山和安思顺等人拜

二傻子安庆绪智商不够数斩杀大将蔡希德,郭子仪连战连捷兵围邺郡

大家好,我是猫叔,今天咱接着聊安史之乱。上一期咱说到,皇帝李亨想借阴谋除掉史思明,谁知道手艺潮了点,赔了夫人又折兵。没了退路的史思明,只好重操旧业,继续干造反的勾当。今天,咱把镜头转一转,说说安庆绪这

历史百科 安史集团内讧

安史叛军攻城掠地,虽然势盛一时,但他们得不到民众的拥护,内部也矛盾重重。叛乱头子安禄山坐镇洛阳,肆行暴虐,众叛亲离。757年正月,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杀死。安庆绪自己即帝位,而大将史思明拥重兵屯驻范阳,

历史人物 史思明是谁

   安史之乱,既然是安史二字,有了安禄山,另一个便是史思明。安禄山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杀死之后,不久,安庆绪又被父亲手下的大将史思明所杀。   史思明,宁夷州人,原姓阿史那,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