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秦赵两国本是血亲一家,秦灭赵之战损失大约80万大军

Posted 血亲

篇首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秦赵两国本是血亲一家,秦灭赵之战损失大约80万大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秦赵两国本是血亲一家,秦灭赵之战损失大约80万大军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去世,其子秦王政继位。秦王政继位后,采纳谋臣尉缭、李斯的建议,用重金收买六国权臣,破坏诸侯合纵,在军事上实行由近及远、各个击破的方略,以实现统一天下。公元前236年秦国乘赵国与燕国大战,国内空虚之机,分兵两路进攻赵国。名将王翦率一军攻占阏与(今山西和顺)、撩阳(今山西左权),将军桓齮、杨端和率一军攻占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安阳(今河南安阳西南)等九座城邑。

其实秦国第一个想灭的就是赵国,可是秦军在公元前236年(秦王政十一年)到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与赵军交战就没讨到便宜,还吃了败仗,秦军伤亡惨重。而公元前229年秦王嬴政之所以,再次派王翦领兵全面进攻赵国,是因为赵国发生大地震和闹饥荒。秦国认为战机已到,于是决定立即出兵攻打赵国。

秦与赵为争夺上党多次兵戎相见,相持了将近三年,后赵孝成王中了秦之离间计,重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了智勇双全的老将廉颇为帅,从而导致长平惨败,赵国降卒40多万人被秦将白起坑杀,上党17县尽归秦国。赵国损失非常惨重,军事主力几乎毁灭殆尽,从此一蹶不振。不久,秦军又趁赵国攻燕,无暇西顾之际,迅速向河东进军,很快夺取了榆次、新城(今朔城区南梵王寺)等37城,雁门郡的大部分也被其占领,从而对赵国形成包抄之势。

秦王赢稷如此凶残,对赵国毫不留情,受到各国的诅咒,以致秦国在史书上留下了“虎狼之国”的骂名。其实,秦赵两国本是一家,同一个先祖,同一条血脉,都是一个老祖母生殖繁衍下来的子孙后代。同宗血拼,手足相残,莫过于秦赵,如把秦赵的先祖们浓缩在同一个时代,秦赵之战也算是最典型且最无情的“窝里斗”。

相关参考

秦灭六国之战的将领 秦灭六国之战有哪些重要战役

秦王嬴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具体的措施是: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秦灭六国之战都有哪些重要战役并韩灭赵:秦灭韩之战、秦灭赵之战

历史秘闻 秦赵本为血亲,一个国家日渐强大一个却因内政灭亡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战国时期秦赵两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历史上战国时期是个群雄逐鹿,各地混战时期。那个时期的人,暴戾、强横、狡诈、野心勃勃。在战国七雄中,秦赵本为同祖,也没有逃脱手足相残的下场

长平之战是因为什么才打起来的? 秦赵之争

秦国既然有吞并六国的野心,那么和各国一战终究是必然的事情。但是攻伐小国尚可长驱直入,贸然攻打一个大国却是万万不可的。作战是讲究一个时机的,那么长平之战到底是因为什么才打起来的呢?秦国为何会选在这个时候

秦国如何灭了燕国

秦王政二十年至二十五年(公元前227—前222年),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秦军攻灭燕国(今河北中部北部、辽宁大部等地)的作战。秦破邯郸、赵公子嘉逃代后,秦军兵临易水(今河北易县南)(参见秦灭赵之战)。燕

秦赵长平之战白起到底有没有坑杀40万降卒

战国时期,秦、赵两国都是战国七雄之一。秦想要统一六国,必须要扫除三晋,也就是韩、赵、魏三国。根据“远交近攻”的策略,秦军率先攻打魏国,后来转向韩国。而秦、赵两国之间也眼看着即将发生一场大战。公元前260年...

秦赵长平之战介绍,长平之战的遗址在现今的哪里

秦赵长平之战战国时期,秦、赵两国都是战国七雄之一。秦想要统一六国,必须要扫除三晋,也就是韩、赵、魏三国。根据远交近攻的策略,秦军率先攻打魏国,后来转向韩国。而秦、赵两国之间也眼看着即将发生一场大战。秦

兵法谋略 秦赵邯郸之战

秦赵邯郸之战秦军在长平之战胜利之后,乘胜攻取了赵国的太原郡和韩国的上党郡。这时白起主张一举灭赵,秦相范睢却主张叫韩国和赵国割让几座城,答应他们讲和了,秦昭襄王同意,吩咐白起撤兵回国。可是秦撤军后,赵、

秦赵长平之战白起到底有没有坑杀40万降卒

战国时期,秦、赵两国都是战国七雄之一。秦想要统一六国,必须要扫除三晋,也就是韩、赵、魏三国。根据“远交近攻”的策略,秦军率先攻打魏国,后来转向韩国。而秦、赵两国之间也眼看着即将发生一场大战。公元前26

春秋战国 秦国怎样灭掉楚国的

楚国西与秦国毗邻,虽屡遭侵割,国势日衰,但至中国战国末年,尚据江淮广阔地区,是秦统一事业的一大障碍。秦攻取赵邯郸(今属河北)后(见秦灭赵之战),即移师向南,对楚作战。秦王嬴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

春秋史上秦为什么要灭楚

楚国西与秦国毗邻,虽屡遭侵割,国势日衰,但至中国战国末年,尚据江淮广阔地区,是秦统一事业的一大障碍。秦攻取赵邯郸(今属河北)后(见秦灭赵之战),即移师向南,对楚作战。秦王嬴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