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劉備讓陸遜追殺,因一白袍老將,陸遜“落荒而逃”

Posted

篇首语:世界上唯一拥有越多越好的东西就是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劉備讓陸遜追殺,因一白袍老將,陸遜“落荒而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劉備讓陸遜追殺,因一白袍老將,陸遜“落荒而逃”

劉備讓陸遜追殺,因一白袍老將,陸遜“落荒而逃”!

三國鼎立對壘的那些年,漢室之後劉備沒少敗逃,更沒少被追殺,小蟲子以為最慘的一次便是夷陵之戰之後的那一次,覆師敗績,困而後濟,若不是因為白袍老將趙雲的後援及時趕到,恐怕劉備當即便絕命永安了。

當年,由於諸多原因,守衛荊州的關羽被呂蒙襲殺,從此荊州丟失,蜀漢政權眼看著就要被活活堵在三峽以西,再沒有興複漢室的機會,被《隆中對》“洗腦”的劉備心有不甘:

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隆中對》

他總覺得,只要舉全蜀之力,重新奪回荊州,一切便可以挽回,於是,他以為替關羽報仇為名,動員全蜀計程車兵,舉兵東向,進攻東吳,來勢洶洶,頗為強勁,當時蜀漢猛將張飛打算閬中到江州,率軍萬人同劉備會合,奈何“還未出師身先死”。

聽聞劉備舉兵之後,孫權遣使求和,卻被劉備拒絕,失去了法正謀劃的劉備像是失去了理智,就連諸葛瑾來箋動之以姻親之情,曉之以孫劉聯合抗曹之理,也沒能打動劉備,於是,孫吳荊州爭奪之戰展開。

吳國以陸遜為大都督領兵相抗,雙方對峙七八月之久,終於在夷陵開戰,陸遜仔細分析之後,采取拖延戰術,一退再退,意圖耗盡蜀軍銳氣,見時機差不多之時,陸遜開始反攻,經過多次試探,陸遜找到了火攻蜀軍連營的破敵之法,一番纏鬥之後,蜀軍大敗,損兵折將,劉備焚燒了潰兵所棄輜重,大夥堵塞了山道,如此才能擺脫吳軍,逃到白帝城中休整。

雖然潘璋、徐盛等人力主乘勝追擊,但這時候,白帝城中的劉備卻迎來了後軍外援——白袍將軍趙雲,加之一路上,劉備都在收攏敗軍殘兵,共兩萬多人,孫吳出兵不過五萬,雙方鏖戰之後,陸遜所領之兵亦有損傷,所剩之兵,實在不足以攻克白帝城;又,陸遜心思縝密,十分擔心曹魏一方借著蜀吳纏鬥之際,渾水摸魚、坐收漁利,於是停止了追擊,後來果然不出陸遜所料,魏國果然在吳國背後放冷槍,正是由於陸遜早有準備,才沒有讓曹魏陰謀得逞。

所以,劉備讓陸遜追殺,確實白袍老將趙雲率領的後軍外援是讓陸遜“落荒而逃”的重要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卻是因為陸遜有大局觀,他眼中並不只有和蜀漢大軍的戰役勝負,而是放眼整個九州六合,既能看到面前落荒而逃的蜀軍,也能看到意欲“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曹魏,此乃真帥才矣!

小夥伴們覺得呢?歡迎留言同小蟲子一起討論喲!

相关参考

兵家必爭之地——荊州,三國時期的荊州為何如此重要

文:吳振鵬東漢末年到魏晉時期,中原大地上群雄逐鹿,華夏大地一十三州戰火紛飛。而無論是看過《三國演義》還是還過《三國志》的朋友,對這十三州中的荊州想必都不陌生。曹操、劉備、關羽、周瑜、陸遜、魯肅和諸葛亮

兵家必爭之地——荊州,三國時期的荊州為何如此重要

文:吳振鵬東漢末年到魏晉時期,中原大地上群雄逐鹿,華夏大地一十三州戰火紛飛。而無論是看過《三國演義》還是還過《三國志》的朋友,對這十三州中的荊州想必都不陌生。曹操、劉備、關羽、周瑜、陸遜、魯肅和諸葛亮

京東老將爲何“倒戈”阿里鏖戰“商超”

俗話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但當帶領打仗的老將倒戈時,卻是另一番景象。三國時期,王平原本在曹操帳下校尉,但不得志,在曹操征討漢中蜀軍之時,王平投奔了劉備,被任命爲牙門將、裨將軍,而後表現了非凡的

赤壁之戰是否造成了曹操致命性的大敗北

赤壁之戰如同大家所知,造成了曹操致命性的大敗北,不過,我認為實際上倒是沒有到這種程度。這場戰役中,曹操主要的部下可說是沒有一個人戰死,將之與劉備敗於陸遜之際所戰死的將軍名單拿來一比,立刻就可以看出其中

历史秘闻 京東老將爲何“倒戈”阿里鏖戰“商超”

俗話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但當帶領打仗的老將倒戈時,卻是另一番景象。三國時期,王平原本在曹操帳下校尉,但不得志,在曹操征討漢中蜀軍之時,王平投奔了劉備,被任命爲牙門將、裨將軍,而後表現了非凡的

历史秘闻 兵家必爭之地——荊州,三國時期的荊州為何如此重要

文:吳振鵬東漢末年到魏晉時期,中原大地上群雄逐鹿,華夏大地一十三州戰火紛飛。而無論是看過《三國演義》還是還過《三國志》的朋友,對這十三州中的荊州想必都不陌生。曹操、劉備、關羽、周瑜、陸遜、魯肅和諸葛亮

三國兩晉南北朝篇

來自田中芳樹的《中國武將列傳》三國時代:34、司馬懿:評價:出身士族,他應該比諸葛亮更強,至少他沒讓諸葛亮無法進一步踏進魏國,而在諸葛亮死後,他迅速平定了公孫淵的半割據政權。司馬懿35、陸遜:評價。這

三國兩晉南北朝篇

來自田中芳樹的《中國武將列傳》三國時代:34、司馬懿:評價:出身士族,他應該比諸葛亮更強,至少他沒讓諸葛亮無法進一步踏進魏國,而在諸葛亮死後,他迅速平定了公孫淵的半割據政權。司馬懿35、陸遜:評價。這

諸葛亮軍事能力到底有多強

三國時期出過許多厲害的謀士,例如魏國的司馬懿,吳國的周瑜陸遜以及蜀國的諸葛亮。但若是要問三國時期誰是第一謀士,那麽無疑要當屬於諸葛亮。蜀國的強盛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諸葛亮的功勞,並且蜀國後期也是他一人苦苦

為何呂蒙才是孫權最愛的武將

在東吳各名將中呂蒙可以說是備受寵愛,而周瑜儘管得到善終,但其後代卻被孫權恐嚇受驚而亡;陸遜被逼慘死,可是說是最為凄慘的;而死後的魯肅卻被孫權指責「內不能辦,外為大言」。孫權為呂蒙操碎了心:孫權對呂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