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孔子被氣得說了句髒話,沒想到流傳2500多年,今成老師慣用語

Posted 孔子

篇首语: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孔子被氣得說了句髒話,沒想到流傳2500多年,今成老師慣用語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孔子被氣得說了句髒話,沒想到流傳2500多年,今成老師慣用語

相信大家都對孔子有着自己的瞭解,從古至今,孔子都是我們國家歷史上非常具有影響力,並且受人敬重的思想家、教育家。自從漢武帝之後,儒家思想更是被封建統治者推崇,成爲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傳統文化的正統和主流思想。也因爲與此,孔子在我們國家歷史上的地位也在逐漸的升高,被世人尊爲孔聖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等等。

孔子作爲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更是成爲了教師的楷模,身上許多優秀的品質也只得推崇和學習。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即便是孔子這樣的大思想家也難免會有犯錯的時候。令大家感到驚訝的是,孔子也曾被弟子氣得說了句髒話,沒想到流傳2500多年,今成老師慣用語!

孔子的弟子有三千人之多,除了七十二賢人,還有無數學習不好的,調皮搗蛋的,雖然孔子也曾經說過:“有教無類”,但是說一是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那些調皮搗蛋的愣是把孔子的性子給磨沒了。其中有一位學生叫作宰予,是一個比較有個性、比較聰明的學生。有時候宰予還會和孔子頂嘴,對孔子的文化發出質疑。而且這個宰予對學業也不是很上心,是孔子最不省心的學生之一。那麼孔子爲何會被他氣得說髒話呢?這個學生宰予到底做了什麼讓孔子這麼生氣?

這句話就是“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其實,宰予和孔子之間的關係,應該是與所有弟子的關係之中, 最爲複雜的一個人。宰予從小就非常聰明伶俐,思維敏捷,經常會有一些和一 般人不同的想法。所以,他也有一個口無遮攔的毛病,很容易在心直口快的情況下,說出一些傷人的話來。所以,這也是宰予不招孔子待見的一個原因。

一次宰予跟孔子因爲守孝的年數發生了爭執,宰予居然反對孔子提出的三年守孝的時間,並說:“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爲禮,禮必壞,三年不爲樂,樂必崩,舊俗既沒,新谷即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這話被孔子聽完簡直是要把孔子氣瘋,於是對着宰予大罵:“予之不仁也”。

看的出來宰予是個直性子,有什麼說什麼,讓孔子也很無奈,但是孔子深知宰予是個人才,在教訓之中也摻雜這喜愛,即使上一秒對宰予嚴加批評,下一秒依然悉心教導,真正讓孔子失望的卻是宰予的懶惰,有一次白天孔子見宰予沒有去上課,後來發現宰予竟然在家睡覺,便破口大罵:“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宰予在學成之後,成爲了齊國的大夫,是一個非常著名的外交家。並且 ,在宰予死後,後來的人還將他列入了“孔門十哲”之中,以此表示對宰予的肯定。在過去了數千年之後,孔子說的那句“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 也”,也流傳了下來,成爲了許多老師的口頭禪。不過,大多數人在使用這句 話的時候,心裏抱着的已經不是“鞭策”的態度了。

相关参考

孔子的一句髒話,流傳了千年,卻成爲人的口頭禪,你知道是那句嗎

對,你沒看錯。孔子也會罵人,這句髒話今日還成了膾炙人口的口頭禪,它就是“朽木不可雕也”。這裏我們就來瞭解一下它的來歷。孔子訓學生,一句髒話流傳千古。衆所周知,孔子的一生都在教書育人,傳授儒家思想。號弟

孔子隨口說兩句“髒話”,沒想到流傳至今,成爲老師口頭禪

在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各國君主的鼓勵,所以各種思想百花齊放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壯觀局面,其中比較著名的代表人物有道家的莊子和老子、儒家的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的墨子、法家的韓非等,其中最著名的大概是孔子的

孔子罵的一句髒話,卻成了現代人的口頭禪,你知道是哪句嗎

孔子曾經飈了一句髒話,還被弟子記錄在了《論語》裏面,結果傳了一代又一代,流傳到了現在,成了現代人的“口頭禪”。孔子有一名叫做宰予的弟子,這名弟子機智聰明,說話也很好聽,因此孔子很喜歡他的這名弟子,還曾

孔子只說過兩句“粗話”,沒想到流傳千古,成了批評孩子的口頭禪

孔子現在都被大家稱爲是孔聖人,他是儒家的創始人,崇尚禮節,倡導以德治國。所以說孔子此人向來在人們心中的形象都是彬彬有禮,非常儒雅。而且從不與人爲難,身上具有非常多的優良品質的人。如果說孔子也會用髒話罵

孔子罵了一句髒話,卻成爲現代人的口頭禪,你知道是哪一句嗎

孔子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至聖先師,是一個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也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認真理論起來,他也可算半個政治家,畢生行走在追求仕途的道路上。孔門有三千弟子,他的教育方式也被人們一直所推崇,主要特色

历史秘闻 孔子罵了一句髒話,卻成爲現代人的口頭禪,你知道是哪一句嗎

孔子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至聖先師,是一個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也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認真理論起來,他也可算半個政治家,畢生行走在追求仕途的道路上。孔門有三千弟子,他的教育方式也被人們一直所推崇,主要特色

2500多年前,孔子在洛阳见了一位神龙一样的人物

2500年前,华夏大地城邦林立,上百个小国相互讨伐,社会也变得动荡。孔子很早就想到洛阳"观先王之制",考察"礼乐之源"和"道德之归"。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孔子终于争取来一次公费旅游机会,当权

2500多年,孔子究竟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知其弗成为而为之的老拙2500多年前,一个哨子路的壮汉露宿陌头,颇为狼狈。天明之时,负责开启城门的“晨门”推醒了子路,问他:“你是从哪里来的啊?”子路揉了揉眼睛回覆道:“自孔氏。”我是孔氏的学生,是跟

历史秘闻 中國史上著名的十大“髒話”,罵人不帶髒字,沒文化還真聽不懂

中國史上著名的十大“髒話”,罵人不帶髒字,沒文化還真聽不懂!大家都知道,我國在歷史當中出現很多文化知識,而且中國文字是非常的博大精深的,他們組成了很多的詞語。還有一些成語,諺語等等。像那些古人之間平日

2500年后再看孔子家谱

十年修一谱:2500年后再看孔子家谱传承2500多年之久,被吉尼斯世界记录认定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家谱――《孔子世家谱》经历史上第五次大修后,即将交付印刷成册。孔子后人10年编修,矢志不渝,终将这一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