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與唐詩爭高下,毫不遜色
Posted 朱熹
篇首语:科学是为了那些勤奋好学的人,诗歌是为了那些知识渊博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與唐詩爭高下,毫不遜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與唐詩爭高下,毫不遜色
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化史上兩座豐碑。唐詩和宋詞的藝術影響力,各有千秋,可以說平分秋色。如果拿詩的成就來說,宋朝遠比不過唐朝;但是拿詞的藝術影響來說,宋朝又會高出唐朝很多。然而在宋朝卻有這麼一首詩,他文辭精美,富含哲理,視野開闊,行雲流水,要是與唐詩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這首詩出自宋朝儒學大家、理學家朱熹之手。
朱熹,字元晦,晚稱晦翁,諡文,世稱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縣是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朱熹是繼孔子之後,在儒學方面成就最大的人物,世尊稱爲朱子。位列孔子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他在儒學上的成就之高,可見一斑。
朱熹的理學思想對元、明、清三朝影響很大,成爲三朝的官方哲學,並曾爲宋寧宗皇帝講學,學識淵博、舉世無雙。朱熹著述甚多,有《四書章句集註》《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說》等。其中《四書章句集註》成爲欽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準。
朱熹有這麼高的文化造詣,出自他之手的詩詞自然很有見地。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這首能夠媲美唐詩的詩,正是他的代表作《觀書有感》: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
【譯文】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打開,清澈明淨,天光、雲影在水面上閃耀浮動。
要問池塘裏的水爲何這樣清澈呢?是因爲有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爲它輸送活水。
朱熹《觀書有感》是一首說理詩。從字面上看好像是一首風景之作,實際上說的是讀書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這首詩包含着雋永的意味和深刻的哲理,富於啓發而又歷久常新,寄託着詩人對讀書人的殷切希望。讀書需要求異求新,詩作以源頭活水比喻學習要不斷讀書,不斷從讀書中汲取新的營養纔能有日新月異的進步。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半畝方塘”雖然不算大,但它卻像一面鏡子那樣地澄澈明淨,“天光雲影”都被它反映出來了。閃耀浮動,情態畢見。作爲一種景物的描寫,這也可以說是寫得十分生動的。這兩句展現的形象本身就能給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淨,心胸開闊。這一種感性的形象本身,它還蘊涵着一種理性的東西。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承接第一二句詩,詩人第三句轉折的提出了一個問題,問它爲什麼這麼“清”,能夠反映出“天光雲影”來?而這個問題孤立地看這個“方塘”的本身沒有法子來回答。詩人於是放開了眼界,從遠處看,終於,他看到了“方塘”的“源頭”,找到了答案。就因爲“方塘”不是無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給它輸送了“活水”。這個“方塘”由於有“源頭活水”的不斷輸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陳腐,永不污濁,永遠“深”而且“清”。
“清”得不僅能反映出“天光雲影”,而且能反映出“天光”和“雲影”“共徘徊”這麼一種細緻的情態。這就是這一首小詩所展現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義。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裏,看了這首詩是不是也會有讀書的衝動呢?或者有什麼不同的見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賞經典詩詞,觀諸類文化,請關注【文史道】。
相关参考
英國女王年輕時1尺7的腰,穿起禮服,絲毫不遜色於瑪格麗特公主
英國女王年輕時1尺7的腰,穿起禮服,絲毫不遜色於瑪格麗特公主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美麗的容貌和優雅高貴的氣質,瞬間圈粉無數。當然,伊麗莎白二世並非一般人理解意義上的女王陛下,她才情橫溢,優雅婉約,還能流
作者:小松信盛古時候的日本,雖然有着自己的一套官職制度,但是因爲受中國影響頗深,因而許多官職都會有一個“唐名”,今天,我們就來帶大家瞭解瞭解,日本的“律令太政官”制度。按日本的《養老令》所規定的國家基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唐詩輝煌璀璨,後世歷代都不乏編選唐詩選本,以至於後世選本衆多,令人眼花繚亂。而歷代唐詩選本中選錄唐詩最多的便是《全唐詩》,流傳最廣的選本則是《唐詩三百首》。《唐詩三百首》是
本文授權轉載於微信公眾號:菊齋(ID:juzhai02),轉載請聯絡菊齋。//////////《全唐詩》總共收錄二千二百餘位詩人,四萬八千九百多首唐詩,聽起來感覺兩輩子都讀不完……今天,我們試圖將二百
本文授權轉載於微信公眾號:菊齋(ID:juzhai02),轉載請聯絡菊齋。//////////《全唐詩》總共收錄二千二百餘位詩人,四萬八千九百多首唐詩,聽起來感覺兩輩子都讀不完……今天,我們試圖將二百
我們都知道唐詩宋詞,詩與詞分別是唐朝和宋朝最輝煌、最主流的文學樣式。但其實,宋朝的詩歌成就,一點也不比唐朝差,涌現出了蘇軾、王安石、陸游等諸多著名的大詩人。宋詩相較於唐詩,也許格局略小,但更加精緻玲瓏
詩詞是傳統文化的瑰寶,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喜愛。特別是那些經典的詩詞,韻味雋永,流傳千百年,讓人津津樂道。我是真游泳的貓,一個詩詞文化愛好者。記得關注我,和我一起欣賞3首流傳千古的唐詩,文采飛揚,讓人一眼
詩詞是傳統文化的瑰寶,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喜愛。特別是那些經典的詩詞,韻味雋永,流傳千百年,讓人津津樂道。我是真游泳的貓,一個詩詞文化愛好者。記得關注我,和我一起欣賞3首流傳千古的唐詩,文采飛揚,讓人一眼
鬼谷子,他是戰國時期非常顯赫的人物,是著名的謀略家,縱橫家的鼻祖,兵法集大成者。他有二個非常有名的學生:孫臏和龐涓,其中孫臏不僅在賽馬、打仗上很有謀略,在其他方面也毫不遜色。一天,鬼谷子想測試一下孫臏
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人。早年隱居家鄉襄陽附近的鹿門山,閉門讀書,以詩自娛。他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主要作家之一。詩與王維齊名,號王孟。其詩每無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復出人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