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官太大

Posted 孔子

篇首语: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詩人官太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詩人官太大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唐詩輝煌璀璨,後世歷代都不乏編選唐詩選本,以至於後世選本衆多,令人眼花繚亂。而歷代唐詩選本中選錄唐詩最多的便是《全唐詩》,流傳最廣的選本則是《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是清代蘅塘退士所選編的唐詩選本,共收錄了77位詩人的311首詩作。體裁有樂府詩、古體詩、絕句、律詩等等,又各有五言、七言之分,極爲全面,檢索也極爲方便。其中選錄的詩作大多都是唐代各個體裁中的經典代表之作,幾乎每一首都膾炙人口,可傳千古。

當然,其中也不乏例外,比如五言律詩卷就有一首五言律詩與同卷詩作相比遜色了許多,甚至可以說是一首不應入選的唐詩。也就是下面這首《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

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

唐·李隆基

夫子何爲者,棲棲一代中。

地猶鄹氏邑,宅即魯王宮。

嘆鳳嗟身否,傷麟怨道窮。

今看兩楹奠,當與夢時同。

這首詩是唐玄宗李隆基所作,唐玄宗雖貴爲皇帝,藝術天分卻極爲高絕。其書法堪稱帝王書法中一絕,音樂一道更是有唐一代之巔峯,而其詩作也頗佳。這首《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是唐玄宗自泰山封禪歸來路過曲阜時祭奠孔子所作。

詩中首聯“夫子何爲者,棲棲一代中”運用《論語》中典故,對孔子一生勞碌卻未能實現自己的理想而感到悲哀嘆息,同時也表達出對孔子的景仰和欽服。

頷聯“地猶鄹氏邑,宅即魯王宮”又用《尚書序》中典故,寫帝王諸侯想要擴建宮殿,也不敢妄動孔子的故居。表明孔子的功績即便貴爲王侯也望塵莫及,高度評價了孔子的尊崇地位,夜含蓄、婉轉地表達了自己對孔子的敬重之情。

頸聯仍用《論語》中孔子自傷自嘆的典故,藉此表明唐玄宗欲息刀兵行仁政,實現孔子生前行仁義的願望,告慰孔子在天之靈。結尾兩句“今看兩楹奠,當與夢時同”則表示孔子當時的夢想,今天已經成爲了現實:儒學弘揚,王道也被帝王推行,確實夢想成真!

整首詩述了孔子一生鬱郁不得志的悲慘遭遇,反映了孔子令人悲嘆的命運。通知把自己對孔子和儒學的崇敬融入到深致悼念中,使得這首詩讀來深切質樸,無絲毫帝王的傲氣。

但話又說回來,詩雖算得上一首好詩,但用典太多,頗爲晦澀。而且就算立意頗深,放在浩瀚唐詩中,比它好的五言律詩也數不勝數。何以這首詩能入選《唐詩三百首》的五言律詩卷呢?

其實,原因有二,其一便是詩人身份特殊,貴爲皇帝。《唐詩三百首》中詩人身份衆多,有當宰相的、有大臣的、也有士人的、甚至還有無名氏的,而帝王詩卻總該選錄一首的,畢竟編者蘅塘退士所在的清代封建尊卑思想還是比較濃重的。

其二便是此詩的主旨:尊孔,而且還是皇帝帶頭尊孔!蘅塘退士編選《唐詩三百首》的目的是供各個適合私塾家塾中的兒童閱讀的,故而選詩既要經典,詩作內容也有一定教育意義。而在那個時期,兒童教育之首,莫過於崇儒尊孔。因而這首《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就成爲最合適的教育詩!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相关参考

最喜歡的詩人蘇東坡

在唐宋時期,有許許多多的詩人詞人。最有名的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蘇軾。1,初中時,背《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

历史秘闻 你幾月出生,就和哪個詩人最有緣份

假若真的有時光機,有機會回到吟詩作賦,撫琴弈棋的唐宋,你最想成爲的詩人、詞人是誰?是狂傲豪氣的李白,是瀟灑曠達的蘇軾,還是鮮衣怒馬的辛棄疾。你是農曆幾月出生的?或許某個月份出生的你,和某個詩人、詞人冥

為什麼說普希金是天才詩人

普希金,這個詩神的寵兒、天才的歌手,智慧和詩情都在繆斯的蔭庇下互動滋生。他在皇村中學裡留下了自己最早的一批詩篇。我們從他1815年寫在皇村裡的一小部分日記裡可以發現,這位少年詩人當時已經有著多麼強烈的

一個好詩人,卻不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

煬帝傳聞:一個好詩人,卻不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唐代無名氏所作《煬帝迷樓記》,極盡狗血之能事,說楊廣為了玩樂,專門修建了一座「迷樓」。所謂「迷樓」,乃極言樓閣建造結構之複雜,曾有一工匠誤入其中,繞了一天都

與其做詩人,我更願意金戈鐵馬上陣殺敵

提到南宋詩人陸遊,首先想到的便是“愛國”二字。陸遊的一生中,既有慷慨悲歌,也有恬淡生活,令他遺憾的是,直到人生的終點,也沒有看到大宋江山收復的那一天,隻留下了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臨終遺言。

历史秘闻 一個好詩人,卻不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

煬帝傳聞:一個好詩人,卻不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唐代無名氏所作《煬帝迷樓記》,極盡狗血之能事,說楊廣為了玩樂,專門修建了一座「迷樓」。所謂「迷樓」,乃極言樓閣建造結構之複雜,曾有一工匠誤入其中,繞了一天都

唐代女詩人寫下一首相思詩,耳目一新,開頭10個字驚艷世人

相思,是詩詞中常見的主題。王維的「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溫庭筠的「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都是相思名句。在隱娘看來,其實,女詩人寫的相思詩詞,更細膩更打動人。在唐代

她本是風塵女子,不幸年少早逝,卻被古代詩人傳頌了一千多年

“自古佳人難再得,從今比翼罷雙飛”。美人遲暮、紅顏命薄自古以來就是大多女子們的宿命。今天的故事主人公姓蘇名小小,她雖然只是個青樓女子,一生只活到23歲,卻被各朝詩人讚美了千百年。蘇家有女在古代,商人是

唐代詩人2首登高詩,體現了2種不同的情懷,各有千秋令人驚艷

歷代詩人都喜歡寫登高的詩篇,或登上山峰,或登上樓閣,放遠望去,錦繡河山盡收眼底,心情頓時豁然開朗許多。唐代陳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寫有「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王之渙在《登

唐代詩人2首登高詩,體現了2種不同的情懷,各有千秋令人驚艷

歷代詩人都喜歡寫登高的詩篇,或登上山峰,或登上樓閣,放遠望去,錦繡河山盡收眼底,心情頓時豁然開朗許多。唐代陳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寫有「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王之渙在《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