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赵秉钧生平故事简介,赵秉钧历史评价,赵秉钧怎么死的?

Posted 内阁

篇首语: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赵秉钧生平故事简介,赵秉钧历史评价,赵秉钧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赵秉钧生平故事简介,赵秉钧历史评价,赵秉钧怎么死的?

赵秉钧,字智庵,河南汝州(今临汝县)人,生于1859年2月3日(清咸丰九年正月初一)。1878年,他考秀才不中,投入左宗棠所部楚军,随军进驻新疆。1883年,在伊犁充当勘划中俄边界办事员,由于“边防出力”,被“保以巡检遇缺即选”[1]。1889年改捐典史,分发直隶省,次年到省。二年后补新乐县典史,1895年调署东明县典史,1897年调署东明县中汛管河巡检,并署开州下汛中判。1899年调署天津北仓大使,题补献县管河主簿,不久捐升知县,充直隶保甲局总办,兼统率巡防营,以“长于缉捕”闻名官场。1900年至1901年,他率领巡防营在京津一带镇压义和团。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后,委派他为淮军前敌营务处兼统带巡捕三营,并奏保他免补知县,以直隶州知州仍留直隶补用。

赵秉钧心凶骨媚,深沉阴鸷。袁世凯接任直隶总督后,认为他“才长心细”[2],于1902年初派他担任保定巡警局总办,创办巡警,并奏保他为知府,加盐运使衔。他和袁世凯的警务顾问三浦喜传(日本人)一起,“参照东西成法”,拟定警务章程,创设警务学堂,选募巡警,迅速地成立了一支有500人的巡警队,分布保定城厢内外,维护“治安”,“成绩昭然”[3]。不久,清政府命令各省仿照直隶警务章程试办巡警。

同年8月,八国联军交还天津城,附带种种苛刻条件,其中之一是中国军队不得在天津城周围二十里以内驻扎。为适应帝国主义的规定,赵秉钧奉袁世凯之命,把新军改编为巡警,“授以巡警管理各法”,然后率领巡警1500人进入天津城,担任天津南段巡警局总办,日本警官伊藤次郎为帮办,原田俊三为顾问。在伊藤和原田的指导下,他又创办天津侦探队(后改为探访局)和天津巡警学堂。1903年他将天津和保定两所巡警学堂合并,更名北洋巡警学堂。此后又在各州县设立巡警传习所,建立全省巡警网。他在天津“划区域,清户口,督率官弁兵丁昼夜巡守”[4],以推行“猛治”,得到袁世凯的赏识。1903年3月,袁世凯奏保他免补知府,以道员留原省补用。8月奉旨照准。

1905年9月,革命党人吴樾在北京火车站炸出洋考察政治的五大臣,举朝惊恐。赵秉钧带天津侦探队队长杨以德进京,协助破案。10月巡警部成立,经袁世凯奏保,赵秉钧担任巡警部右侍郎。由于他的警务才干出众,袁世凯和巡警部尚书徐世昌对他极为信任,巡警部的机要大权都掌握在他手中。对北京的警政,他“事皆亲躬经理,时常便服外出,私行考察一切”,“行踪无定”[5]。次年1月,他奏请从天津和保定抽调巡警官兵千余人进京,改组北京工巡局为内、外城巡警厅,把北京的警政抓到手,使原来在北京办巡警的肃亲王善耆“地位颇危,仅能自保”[6]。他把侦探、巡警布置到各个角落,不仅人民遭受迫害,就是达官贵人的言行也都逃不出他的监视,甚至宫廷动静也在注视之列,所有重要情报都能及时地送到袁世凯手里。这样,他便一跃而成为袁世凯集团的特工头子。

1908年底,溥仪继位,摄政王载沣监国,满族少壮亲贵与袁世凯集团的矛盾激化。次年1月,袁世凯被罢官,回河南彰德“养病”。善耆乘势夺取北京的警权。3月,赵秉钧被撤职。从此他闲居天津,时常往来彰德,与袁世凯暗通消息,窥测时机。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时,他正在彰德参与袁世凯的窃国密谋。清廷被迫起用袁世凯组织责任内阁后,他担任民政部大臣。当时,八旗兵多调入北京城内,扬言要屠杀汉人。人心惶惶,局势混乱。他奉袁世凯之命先入北京,利用自己在巡警界的潜势力,在姜桂题所部毅军的支持下,把新调进的旗兵“一律资遣回城外汛地”,撤出旗籍巡警,减免捐税,强令商店营业,戏院开演,迅速地恢复了秩序。

袁世凯为了逼迫清帝退位,从1912年1月中旬就称病不复入朝,内阁所有奏折及请旨都由赵秉钧和梁士诒、胡惟德三人往来传述。1月19日,他们代表袁世凯列席亲贵王公讨论退位的御前会议,赵秉钧提出内阁解决时局的方案,即清政府和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同时取消,由袁世凯另在天津组织临时政府。当场遭到激烈反对。他很不耐烦地说:“此案实为内阁苦心孤诣于万难之中想出来的办法,若不见纳,除了袁内阁全体辞职,别无办法了。”说罢扬长而去。以后,他和梁、胡多次逼宫,最后隆裕太后曾哭着要求他们“回去好好对袁世凯说,务要保全我母子二人性命”。他又陪着大哭,并“誓言保驾”[7]。

清帝被迫退位以后,孙中山辞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职,让位给袁世凯。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职,唐绍仪组织内阁,赵秉钧任内务总长。赵秉钧深知袁世凯和同盟会的妥协只是一种策略,当唐绍仪提出在内务部司员中安排几名同盟会员,以表示新旧合作时,他坚决反对,说要害部门必须全用北洋旧人。两人争持不下,他便扬言要率领内务部全体司员辞职,终于迫使唐绍仪让步,而且从此拒不出席由唐召开的国务会议。问其理由,则说:“会议关系本部之事甚少,而现在维持秩序之事诸关重要,故以不赴为便。”

不久,袁世凯逼走唐绍仪,赵秉钧暗中唆使北京军警会议召开特别会议,威逼参议院通过了袁世凯提出的陆徵祥内阁国务员名单,他仍连任内务总长。8月间,陆徵祥因受参议院弹劾,称病请假,赵秉钧奉命代理。此后,为了骗取同盟会领导人的信任,在袁世凯的授意下,他请人代填了一份加入同盟会的志愿书,同时对应邀进京的孙中山和黄兴极力表示亲热。9月,袁世凯准陆徵祥辞职,提出赵秉钧由代理改为实任。当时,同盟会已改组为国民党,黄兴企图通过赵秉钧实现“政党内阁”主张,便在参议院国民党议员中极力疏通,使赵内阁得以顺利通过。赵秉钧仍兼任内务总长。与此同时,外交总长梁如浩、农林总长陈振先、司法总长许世英都表示愿意加入国民党。本来已宣布脱离同盟会的工商总长刘揆一也表示愿恢复党籍。因此,赵内阁被人称为“国民党内阁”。但对这个“临时现凑的政党内阁”,当时“人多非笑之,谓此非政党内阁,乃系内阁政党”[8]。

内阁组成不久,赵秉钧就变了腔调。当有人问他加入政党的事时,他说:“我本不晓得什么叫政党,不过有许多人劝我进党,统一党也送什么党证来,共和党也送什么党证来,同盟会也送得来,我也有拆开看看的,也有搁开不理的,我何曾晓得什么党来?”有人说亲眼见过他送到统一党和同盟会的党证。他则摇着头说:“此恐怕不是我写的吧!”

10月3日,赵秉钧到参议院宣布政见,说“以维持现状为主义”。然而,不久他就把国务会议移到总统府召开,一切听命于袁世凯,使内阁变成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工具

1913年初,国会选举揭晓,国民党独占优势。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计划组织真正的政党内阁,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赵秉钧马上意识到自己的权位有被夺走的危险,便和袁世凯一起策划暗杀宋教仁的阴谋活动,但在表面上他却对宋教仁特别友好。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刺,伤势很重,延至22日逝世。不几天,正凶武士英及谋杀犯应夔丞被捕,在应夔丞家中搜出赵秉钧给应的密电报一册及叮嘱应夔丞“以后有电直寄国务院”之密函一件,还有内务部秘书洪述祖指使应行刺的函电多件,而且在洪致应的函电中,有多处提及袁世凯和赵秉钧指挥暗杀事,如:“紧要文章已略露一句,说必有激烈举动。弟(指应)须于题前径电老赵,索一数目。”又:“冬电到赵处,即交兄手面呈。总统阅后,颇色喜,说弟颇有本事。”又:“毁宋酬勋,相度机宜,妥筹办理。”等等。这些证据被公布出来,宋案真相大白,举国人心震动,舆论哗然。在铁证如山的情况下,上海法庭传赵秉钧出庭对质。赵秉钧拒不出庭,装出一副无辜受累的样子,抵赖说:洪致应函电从未阅过,完全是洪假托名义,“招摇”或“隐射”。又装腔作势地说:“鄙人德薄,横遭訾议,亦命运使然,惟抚念生平,四十即抱消极主义,五十以后即抱厌世主义,津沽伏处,久无问世之心。”由于总统一再敦促,才出来帮忙。后来,南方国民党人坚持要他出庭,他便凶相毕露,说“宋之被刺,正犯为武士英,嫌疑犯为应夔丞,与洪述祖究有如何干系,尚未判定”,要我“出庭受质”,完全是“野心枭桀,攘夺政权,藉端发难,血口喷人”。同时,在袁世凯的授意下,他发动特务机关制造假案,反诬黄兴组织“血光团”,派遣团员来京暗杀政府要人,授意北京检察厅票传黄兴到案对质,借以转移全国人民的视线。

尽管赵秉钧使用了这些鬼蜮手段,终不能掩盖事实真相,在全国舆论的压力下,他不得不以“感患牙痛兼头眩”为名引嫌自请免官。袁世凯批准他请假十五日。后来,他一再续假,直到7月16日袁世凯才准他辞职,而让段祺瑞代理总理,组织“战时内阁”,血腥镇压“二次革命”。次日,赵秉钧被任命为步军统领兼管京师巡警。21日又担任了北京警备地域司令官,对京津一带反袁的国民党人进行残酷的政治迫害。

袁世凯扑灭“二次革命”以后,赵秉钧于12月16日接替冯国璋担任直隶都督。1914年初,自上海越狱脱逃的应夔丞来到北京,以功臣自命,要求袁世凯实践其“毁宋酬勋”的诺言。军政执法处侦探长郝占一奉袁世凯密令,于1月19日在京津铁路火车上用电刀将应杀死。这件事使赵秉钧感到兔死狐悲,他为应鸣不平,径自发电通缉杀应凶犯,并抱怨袁世凯说:“如此,以后谁肯为总统做事?”[9]袁世凯装作不知内情,2月19日又让他兼直隶民政长。但是,没过几天,即2月27日,他在天津督署突然中毒,“腹泻头晕,厥逆扑地”,七孔流血而死[10]。人们都意识到这是袁世凯“遣人置毒羹中,杀以灭宋案之人证者”。

对于他的死,袁世凯假装非常痛惜,派朱家宝及其次子袁克文赴津治丧,特发治丧费一万元,并送挽词:“弼时盛业追皋益;匡夏殊勋懋管萧。”1915年底袁世凯做皇帝,又追封他为一等忠襄公。

注释

[1]《赵秉钧履历单》,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

[2]袁世凯:《道员赵秉钧请饬交军机处存记片》(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十三日)。

[3]袁世凯:《道员赵秉钧请饬交军机处存记片》(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十三日)。

[4]袁世凯:《道员赵秉钧请饬交军机处存记片》(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十三日)。

[5]《大公报》1907年2月6日。

[6]《汤睿致康有为书》1903年。

[7]凤冈及门弟子编:《三水梁燕孙先生年谱》上,第111页。

[8]黄远庸:《远生遗著》卷2,商务印书馆1920年版,第153页。

[9]《孤愤数袁氏罪恶之种种》,见民心社编《最新袁世凯》,泰东图书局1916年版。

[10]《陆锦致袁世凯电》1914年2月27日。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赵秉钧简介_赵秉钧生平_赵秉钧是怎么死的

中文名:赵秉钧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南汝州出生日期:1859年逝世日期:1914年2月26日职业:中华民国国务总理主要成就:创办中国近代警察制度赵秉钧——中华民国国务总理  赵秉钧(1859—

历史人物 中国近现代警察制度创始人赵秉钧简介

赵秉钧(1859—1914),河南汝州人,清末民初政坛上的一代枭雄;在袁世凯担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期间,被提拔重用为第三任国务总理。曾拟订警务章程,创设警务学堂。是中国近现代警察制度创始人。>>人物生平>

历史人物 清末民初政坛上的一代枭雄 中国近现代警察制度创始人赵秉钧简介

赵秉钧(1859—1914),河南汝州人,清末民初政坛上的一代枭雄;在袁世凯担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期间,被提拔重用为第三任国务总理。曾拟订警务章程,创设警务学堂。是中国近现代警察制度创始人。>>人物生平>

袁世凯为何要毒死赵秉钧

当时,各大报纸的报道是,赵秉钧在天津直隶总督署突然中毒,腹泻头晕,厥逆扑地,七窍流血而死亡。更有报纸写的生龙活现,称赵秉钧之死是1913年受袁世凯指使,布置特务暗杀宋教仁。袁世凯为灭口,次年把他毒死。

曾是袁世凯身边红人的赵秉钧,是怎么被袁世凯毒死的

相信大家了解他是因为宋教仁被杀案,因为宋教仁被刺杀到底是受谁指使的现在还是个谜,,但是现在的也有很多的说法就是凶犯主谋正是袁世凯和赵秉钧,所以大家就因为这件事情而认识了赵秉钧。但是也有很多给赵秉钧翻案

历史人物 曾出任民国总理的赵秉钧突然离奇死亡,是因为袁世凯吗

1914年2月27日晨,天津直隶都督署中传出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嚎。民国政坛的风云人物、时任直隶都督兼民政长的赵秉钧突然发病身亡。>曾出任民国总理的赵秉钧,突然离奇死亡,引起种种猜测。流传最广的说法是,

宋教仁遇刺,赵秉钧辞职

导读:3月20日,宋教仁从上海车站出发,欲北上进京。当晚10时许,黄兴、廖仲恺、于右任等人到月台为宋教仁送行。当宋教仁一只脚跨进车门时,突然一名穿黑呢绒军衣的男子拔出手枪。据现场目击者回忆,突于宋君背

民国时的天才特务赵秉钧为何会被袁世凯毒死

1914年2月27日,直隶都督兼民政长,号称是职业杀手、天才特务的赵秉钧在天津都暑中毒身亡啦,这个消息不胫而走,时任中国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那可是悲痛万分啊!他马上派二儿子袁克文前去治丧,并特发一万元的

国民党史 张秉钧

张秉钧字伯平,河北高阳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后入陆军大学受训,1933年毕业后留校任兵学教官。抗日战争初期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处处长。1937年8月10日任参谋本部处长。1937年11

国民党史 王秉钧

王秉钧字化南,河北邯郸人,1888年生。保定直隶优级师范学校、黑龙江法政专门学校毕业。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3年至1917年先在河北执教,后至黑龙江在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书,兼任该校第二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