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为何要毒死赵秉钧

Posted 巡警

篇首语: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袁世凯为何要毒死赵秉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袁世凯为何要毒死赵秉钧

2、历史人物 曾出任民国总理的赵秉钧突然离奇死亡,是因为袁世凯吗

袁世凯为何要毒死赵秉钧

当时,各大报纸的报道是,赵秉钧在天津直隶总督署突然中毒,腹泻头晕,厥逆扑地,七窍流血而死亡。更有报纸写的生龙活现,称赵秉钧之死是1913年受袁世凯指使,布置特务暗杀宋教仁。袁世凯为灭口,次年把他毒死。

中国警察学校创始人

在河南省汝州市临汝镇临西村小寨南坡下,至今仍然完整地保存着一座古老建筑保安楼。保安楼下有一座标准化豫西风格民宅小院。这便是当年民国总理赵秉钧的出生地。

赵秉钧的人生际遇很有意思,赵秉钧是个孤儿,早年丧父,不久母亲又病故,家境极其贫穷,小时连名字也没有,生日是他自定的正月初一,其真实性究竟如何已无从可考。赵秉钧膝下无子女,他先是收养了一个义子,后来另择堂兄的次子立嗣,以续后统。

迫于家境贫穷的压力,赵秉钧幼年寄居于舅父家。曾在家乡一个仕宦人家做书童,他生性慧黠,强悍而有胆识,颇得主人欢心,因此获得自修学习机会,掌握了一定文化知识。加上自幼聪明能干,学啥通啥,在家乡店铺当伙计时,帮助路过此地的官员修好了一台座钟,从那时起,赵秉钧得到这个官员的赏识和器重,于是就把赵秉钧也带了出去。从此,赵秉钧离开家乡,开始闯荡人生。

1878年,赵秉钧考秀才未中,遂投入左宗棠楚军效力,赴新疆平定阿古柏之乱,隶张曜所部随军出嘉峪关,进驻新疆,东征西讨,作战勇敢,以马术建长,屡建奇功,因早年作战在戈壁滩曾被风雪掩埋三天,幸得不死,但身体受重伤,落下残疾,据说后果还很严重。收复伊犁时,赵秉钧又参加了中俄边界的勘察谈判。鉴于在新疆平乱的出色表现,赵秉钧被任命为新乐县典史。此间,他以长于缉捕而闻名官场。

赵秉钧介入军政门槛,也与袁世凯有一定的渊源。赵秉钧专攻侦探警察两门,机智殊众。袁世凯小站练兵,慧眼识英雄,将赵拔于草莽,颇受重用,从此赵一直是袁世凯身边的智囊式人物,深受袁的信任。

1900年,义和团兴起,八国联军入侵。赵秉钧因缉捕义和团有功,颇为袁世凯所赏识,奏保以知州留直隶补用。

袁世凯继任李鸿章直隶总督位后,奏保赵秉钧为保定巡警局总督,以知府后补,加盐运使衔。赵秉钧任职期间购阅上海书局翻译的外国警察制度书籍,见识渐增。赵秉钧与袁世凯的日籍警察顾问三浦喜传一起,参照东西方国家现成的法律典范,拟定了警务章程,创设警务学堂,选募巡警500人,分布保定城内外,维持治安,成绩昭著。

八国联军撤退以后,袁世凯任命赵赵秉钧为天津南段巡警局总办,日本人伊藤次郎为帮办,原田俊三为顾问。赵在天津筹建了中国最早现代警务系统,创办天津侦探队及天津警察学堂。不久将天津、保定两所巡警学校合并,改称北洋巡警学堂,并在各县设立巡警传习所。赵应该是我国警察学校的创始人,开中国现代警察制度之先河。

逼清退位获赏识

袁世凯调任军机大臣后,赵秉钧在北京创设巡警部,升任右侍郎官职,后清政府改革官制,巡警部改为民政部,将工部、礼部、太常寺、鸿胪寺等归并在内。

袁世凯要逼迫清廷退位,但又不愿承担骂名,就暗中唆使赵秉钧等人出面。赵秉钧知道这是讨袁欢心的天赐良机,于是格外起劲,逼迫孤儿寡母隆裕太后和溥仪下诏退位,向来无主见的隆裕太后只有拖延哭泣。御前会议上,赵秉钧公然提出,南北两政府同时退位,另在天津组织临时政府。王公大臣默不作声,满洲少年亲贵则誓死反对,赵秉钧厉声喝道:今天开会,明天也开会,议来议去至今都议不出所以然来,内阁只得引咎辞职!说罢扬长而去,满洲王公贵戚吓得面如土色。事后,赵秉钧干脆直接摊牌,威胁隆裕太后说,如能主动退位,将保证优待皇室,否者革命党催命,将有不可测之事。

此时清廷实权和军队都牢牢控制在袁世凯手中,无可奈何的隆裕太后只好从命。

是赵出于对袁的忠心,也是由于职权所任,赵秉钧在劝清廷退位起了很大作用。辛亥革命之后,袁世凯把政府第一任内务总长的职位交给了赵秉钧。

袁世凯篡夺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地位之后,论功行赏自然少不了赵秉钧,赵在唐绍仪总理内阁中出任内务部总长。不久,唐绍仪被逼辞职,继任的陆征祥又遭到议院弹劾。赵秉钧于1912年8月当上了袁世凯时期的第三任国务总理。

牵扯宋教仁被刺案

赵秉钧是袁世凯得力的智囊式人物,深得袁的信任和厚爱,在仕途上一路蹿升。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欺侮中国,不允许在天津驻军。正在为清政府训练新军的袁世凯灵机一动,挑出3000名新军作为警察进驻,并转手交给部下赵秉钧,进行了3个月的短期警察训练。

这个年代的大多数中国人,对警察是什么东西还没有十分清晰的概念。

简单的训练之后,赵秉钧带着这支队伍,开进了天津城,古老的天津城顿添一道别样风景。3000名年轻士兵身穿黑色制服,除承担起军事戒备的任务,同时间亦负责全省巡警、消防、户籍、营缮、卫生等公共事务。由于有专门的警察维持社会秩序,天津市的社会治安一扫过去的混乱局面。据当时的报纸记载,曾经经历过六月间不见窃盗者之事,期然洋人亦叹服不已。

这支警队设有拘留所、备差所和军乐队等等一套完备机构,为服务与管理群众而设,以防患未然、排解纠纷而作。警员的选则,必须性情温和、朴实,举止端方,做事严正,保卫民众,不得索谢。赵秉钧的确也很能干,在一个没有警察的国度里,从无到有,制度、规则、训练,把个警务建设搞得井井有条。仅半年时间,天津就被洋人描绘成世界上拥有最好的警察制度的城市。

宋教仁是民国初年政坛要人,同盟会员老,他为了实现政党内阁主张,谋合小党为大党,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共和实进会,改组为国民党。国民党的组成,宋的策划和贡献最大,因而成为实际的领导人。

袁世凯授意赵秉钧加入同盟会,以窥探革命党人内部之虚实,遂与宋教仁交往甚密。宋教仁住在北京城外,经常夜间进城,到赵秉钧密室私谈,至天明始离去。宋教仁以政客手腕推崇赵无所不至,允诺国会成立后拥其为国务总理,甚至选为总统。赵秉钧亦推崇宋为大党领袖,组织政党内阁。宋教仁有时竟将党中秘密尽情吐露,赵秉钧亦告以北洋底细,似亦无所隐讳,由是两人交欢。

宋教仁谋杀案是民国初年轰动全国的大案要案,而种种风言风语使赵秉钧难逃干系。

1913年的宋教仁,从政治背景讲,与孙中山、黄兴以及国民党内一部分人政见相左。南京临时政府时代,宋力主责任内阁,而孙中山则坚决不作没有实权的总统,力主总统制;后来宋主张定都北京,与孙、黄意见不同。一部分革命党和同盟会中人对宋颇不满。所以宋被刺身亡后,也有人指称是国民党激进势力所为。

1913年3月20日晚,上海沪宁火车站。宋教仁一行人从候车厅走到检票口,突然,一个身材矮小的汉子从阴影中蹿了出来,对准宋教仁抬手打出一枪,然后飞快地逃出了火车站。消息传开,举国震动,江苏省警察厅责无旁贷,承担起了侦破和缉拿凶手的重任。

宋案在全国引起轰动,警方收到相关证据材料后,很快查清与赵秉钧和袁世凯有关。举国人心震动,舆论为之哗然。1913年4月30日,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建议袁世凯:此事只有先免赵秉钧的职,改任唐绍仪,另组内阁以平民党之气,至于赵秉钧有无嫌疑,再待国民评判,庶可缓和。

袁世凯采纳了梁士诒的建议,立即将赵免职,初拟由唐绍仪继任,后改为陆军总长段祺瑞暂代国务总理之职,赵秉钧所兼任的内务总长职务,则由次长言敦源代理。

宋教仁在上海遇刺时,赵秉钧正在北京参加国务会议。

赵秉钧总理听闻报告大惊失色,当即离席,环绕会议长桌数次,自言自语:人若说我打死宋教仁,岂不是我卖友,哪能算人?各总长相顾均未发言。这时,忽然接到通知,袁世凯请赵秉钧总理,赵秉钧即仓皇去见袁世凯。

从这些现场记录来看,宋教仁被刺似乎出乎赵的意外,事先他并不知情。如果他事先与闻刺宋计划,则决不会有此强烈意外之感,以致严重失态。

被袁世凯毒杀还是病死?

宋教仁被刺消息传开,举国震动,中央政府当然要江苏地方严查,务必缉拿凶手,江苏警察厅也就真的严查,结果还就真的查出了凶手,一步步追上去,发现背后指挥者为应桂馨,并查出了应跟内务部秘书洪述祖和总理赵秉钧的往来函电多件。就这样,赵秉钧有了嫌疑,然后,武士英不明不白地死了,应桂馨不明不白地死了,最后,赵秉钧也不明不白地死了。

应桂馨从上海越狱逃往北京,向袁世凯索要暗杀宋教仁的酬金和被许诺的官职,袁世凯亲自派军政执法处侦探长郝占一,在京津铁路沿线的杨村,用电刀将应桂馨杀死。赵秉钧对袁世凯这种言而无信的行径和毒辣的杀手颇为不满,一面私自发电通缉暗杀应桂馨的凶手郝占一,一面当面抱怨袁世凯说:你这样做,以后谁还敢和你共事?

袁世凯佯装不知推脱罪责,表面上对赵秉仍保持和气,又将赵秉钧改任为直隶总督。但他在心态上已对赵秉钧产生了反感情绪。

仅仅过了10余天,1914年2月27日晨,总督病死了!消息不胫而走,此时的赵秉钧只有50多岁。

当时,各大报纸的报道是,赵秉钧在天津直隶总督署突然中毒,腹泻头晕,厥逆扑地,七窍流血而死亡。更有报纸写的生龙活现,称赵秉钧之死是1913年受袁世凯指使,布置特务暗杀宋教仁。袁世凯为灭口,次年把他毒死。

据有关史料记载,赵秉钧突然死亡,更偏向一种突发的急症。当时的《大公报》称:自从2月以来,赵秉钧一直抱病办公,在应桂馨遇刺后,还曾经多次前往北京晋见袁世凯,之前并无什么异常之事。赵都督过于劳累,怔肿旧症发作,通过医治有所好转。

26日下午,赵秉钧在都督府与手下议事,夜晚,回到私宅。这一天晚饭前,赵秉钧服用一服中药,饭后又开始批阅文件。他的家人提醒他注意身体,但赵秉钧并没有在意。半夜,手下又端来中药请他服用。一切都没有异常。到早晨5点钟左右时,腹中阵阵剧痛使赵秉钧从睡梦中惊醒。他赶忙披上一件衣服,被搀扶着走进了厕所,一阵阵上吐下泻将赵秉钧折磨得头昏眼花。他的家人急忙派人将天津最有名的军医官屈永秋、徐德顺和名医王延年请来,医生连续为其注射了强心针,其间有药力作用,导致赵秉钧脉搏跳动几下,但没有任何根本性好转,3位名医见此也毫无办法,无奈地摇摇头告辞离开。最后赵秉钧在当天上午死亡,其家属、医生等人也都疑惑不解。

历史人物 曾出任民国总理的赵秉钧突然离奇死亡,是因为袁世凯吗

1914年2月27日晨,天津直隶都督署中传出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嚎。民国政坛的风云人物、时任直隶都督兼民政长的赵秉钧突然发病身亡。>曾出任民国总理的赵秉钧,突然离奇死亡,引起种种猜测。流传最广的说法是,赵秉钧因参与一年前的宋教仁遇刺案,被袁世凯杀人灭口。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呢?> >赵秉钧(1859-1914),河南汝州人。1878年投入左宗棠军中效力。清末曾受袁世凯委托创办巡警,受到袁的赏识,保荐其任巡警右侍郎。袁世凯被罢黜后,赵亦被免职。清廷被迫起用袁世凯组织责任内阁,赵任民政部大臣。赵秉钧曾代表袁世凯列席御前会议,为袁逼宫起了重要作用。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后,论功行赏,赵秉钧出任唐绍仪内阁中的内务部总长。不久,唐绍仪被逼辞职,继任的陆征祥又遭到议院弹劾。赵秉钧于1912年8月当上了国务总理,成为袁世凯的得力亲信。>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遇刺,在全国引起轰动。3月23日,指使凶手杀人的帮会头子应桂馨被捕,次日,凶手武士英也落网,并在他家搜查出应桂馨与赵秉钧和内务秘书洪述祖往来密电,举国舆论大哗。赵秉钧难脱宋案主谋的嫌疑。上海法庭就宋案请赵秉钧出庭对质,他拒绝出席。后南方国民党人坚持要他出庭,他攻击国民党人是“野心枭桀,攘夺政权,藉端发难,血口喷人”。>宋案究竟是否赵秉钧主使,迄今并无定论。据时任国务院秘书长的张国淦回忆,宋教仁遇刺消息传来,赵秉钧正在主持内阁会议,闻讯“大惊失色,当即离座,环绕会议长座数次,自言自语:‘人若说我打死宋教仁,岂不是我卖友,哪能算人。’”>在全国舆论压力下,赵秉钧不得不以“感患牙痛兼头眩”为名,于1913年5月1日辞国务总理和内务总长职。袁世凯不准,令给假15日。6月15日,赵秉钧再上辞呈,直至7月16日,袁世凯始正式批准其辞职。次日,袁世凯即命他为步军统领兼管京师巡警事务。21日,又命他担任北京警备司令官。在赵秉钧主持下,大肆搜捕京津一带的革命党人和反袁人士。袁世凯扑灭“二次革命”后,于1913年12月16日任命赵秉钧为直隶都督。>1914年初,曾被许以“毁宋酬勋”的应桂馨,来京索酬未遂,被袁世凯派人暗杀于京津铁路火车上。赵秉钧闻讯后,深感袁世凯手段毒辣,为应桂馨鸣不平。除径自发电通缉杀死应桂馨的凶犯外,还抱怨说:“如此,以后谁肯为总统做事”。 袁世凯装作毫不知情。2月19日,赵秉钧又被任命为直隶民政长。>27日,赵秉钧突然在天津督署中毒,腹泻头晕,不治而死。当时就有传闻,说是袁世凯为杀死宋案人证,买通赵家的厨师,在饮食中下毒,将赵秉钧毒死。>袁克文在《丙辛秘苑》中说:赵秉钧乃被天津警厅长杨以德毒害,“予就赵尸,见其目合口张,面肤青灰,握其右手,指尚微柔,开而不敛,指甲青紫,唇黑紫,似有涎流出已经拭涤者” 。>由于并无确凿的证据,认定赵秉钧是被袁世凯毒死,多少有点过于武断。而且,赵秉钧死时,距 “宋案”已将近一年,按照袁世凯的作风,哪有拖上一年才灭口的?>1914年3月3日的上海《申报》,曾以《赵秉钧病死之详情》为题,对赵秉钧之死作了报道。据此记载,赵秉钧之死,更象是一种突发的急症。“直隶都督赵秉钧,数日以来心患怔忡,……遂延请中西医诊治,而病亦忽发忽止。二十六日下午,犹传见各司长于都督府中,会议要政,指示机宜。晚间,回河北仁寿星私宅,服药一剂。晚餐后,仍伏案作书,并阅视紧要文件。……半夜时,又服药一剂。二十七早五钟起入厕,忽觉头晕眼昏,赶即伏于公子肩头,一阵心酸涕泪交流。家人当急为之延请津中名医。如屈永秋、徐德顺辈咸与焉,奈用尽方法医药无效。赵亦气息渐微,罹于危笃,复由屈、徐二医士以电话请王延年医士携全份医具往诊。王至则已近九钟,时脉停气绝矣。”>赵秉钧死后,袁世凯为表示痛惜,派其次子袁克文陪同继任的直隶总督朱家宝赴天津治丧;下令按照陆军上将例从优议恤,发给治丧银1万元。先后派陆军上将荫昌和秘书长梁士诒前往致祭,并送挽词:“弼时盛业追皋益,匡夏殊勋懋管萧”。还批令在北京和天津两地为赵分别建专祠一座,可谓备极哀荣。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后,追封赵秉钧为一等忠襄公。>1998年5月20日,赵秉钧之孙赵纯佑在给族人的书信中表示,赵秉钧并非被人毒害,实为因病而死:“因督署秘书长于27日始电报袁总统,原电谨称‘腹泻头晕,厥逆扑地’,并无七孔流血而死。后人作传,妄加枝叶,引人猜疑袁因涉有加害之嫌,指为北洋集团离心之始。其实他是死于中风,即今所谓脑溢血,倒卧于内寝室床头侧旁,这是当时家属亲见,并无吐血情形。”

相关参考

曾是袁世凯身边红人的赵秉钧,是怎么被袁世凯毒死的

相信大家了解他是因为宋教仁被杀案,因为宋教仁被刺杀到底是受谁指使的现在还是个谜,,但是现在的也有很多的说法就是凶犯主谋正是袁世凯和赵秉钧,所以大家就因为这件事情而认识了赵秉钧。但是也有很多给赵秉钧翻案

袁世凯竟要娶清朝太后

袁世凯逼迫清室退位时,隆裕太后很不情愿将大清的万里江山拱手让与他人。袁世凯便发动外交大臣胡惟德、民政大臣赵秉钧、邮传大臣梁士诒等人轮流去恐吓隆裕太后。隆裕吓得只好哀求袁世凯:“务要保全我们母子二人性命

宋教仁遇刺,赵秉钧辞职

导读:3月20日,宋教仁从上海车站出发,欲北上进京。当晚10时许,黄兴、廖仲恺、于右任等人到月台为宋教仁送行。当宋教仁一只脚跨进车门时,突然一名穿黑呢绒军衣的男子拔出手枪。据现场目击者回忆,突于宋君背

宋江临死之前,为何要用毒酒毒死李逵

《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是无数人儿时心目中的英雄,正是因为他们的行侠仗义使得许多人竖起了英雄梦。可人家江湖漂,哪有不挨刀。追究他们都要面临死亡这个问题,但让人费解的是:宋江临死之前,为何要用毒

为何孙太后要毒死朱祁钰的太子

朱祁钰的太子,是不是被孙太后毒死?孙太后是善人,还是心狠手毒根据《大明风华》的剧情走向,由于朱祁钰的帝位,是在蒙古铁骑入侵,帝王朱祁镇为被俘,大明朝陷入群龙之首危机之下的权宜之策。所以本质上有个“临时

元文宗的生平:元文宗为何要毒死自己亲哥哥?

元文宗的生平: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又称札牙骂皇帝,武宗次子,明宗弟,母文献昭圣皇后,唐兀氏。是元朝第12位皇帝(1328年—1329年在位;后复位,在位时间为1329年—1332年,在位时间共计4

宋江死前为何非要毒死李逵?24个字道破玄机

在水浒传中,108条好汉,先是聚义对抗朝廷,之后接受招安打辽国,征方腊,最后大多数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死的死,伤的伤。但是要论死的最凄惨,死的最冤枉的,莫过于李逵。李逵对宋江忠心耿耿,那么为何宋江在死前

宋江死前为何非要毒死李逵?24个字道破玄机

...死的最冤枉的,莫过于李逵。李逵对宋江忠心耿耿,那么为何宋江在死前一定要先毒死李逵呢?在梁山,李逵这个人属于典型的认死理型的人物,作战虽然勇猛无比,但是却有勇无谋,而且有点弑杀成性。就是这位李逵,却打心...

宋江死前为何非要毒死李逵?24个字道破玄机

...死的最冤枉的,莫过于李逵。李逵对宋江忠心耿耿,那么为何宋江在死前一定要先毒死李逵呢?在梁山,李逵这个人属于典型的认死理型的人物,作战虽然勇猛无比,但是却有勇无谋,而且有点弑杀成性。就是这位李逵,却打心...

唐宣宗为何要毒死心爱的美妃? 唐宣宗的悲哀

江山与美人似乎是一个不可得兼的两难选择,选择江山就不能选择美人,选择美人就必须舍弃江山。由于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选择也就会因人而异。历史上的商纣王、周幽王、南朝陈后主,还有唐朝的玄宗皇帝,他们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