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冒籍”考中进士 盘点古代“高考移民”

Posted 白居易 进士

篇首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白居易“冒籍”考中进士 盘点古代“高考移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白居易“冒籍”考中进士 盘点古代“高考移民”

王维或开“高考移民”之先河。籍贯本是蒲州人士的王维,爹娘让他小时候参加过音乐培训班,故弹得一手好琵琶,颇受皇帝女儿的青睐,几经周折,他便参加了京兆府的解试,蟾宫折桂。

白居易紧随其后,这个祖籍山西、出生河南、户籍陕西的毛头小伙,竟跑到安徽宣城参加“高考”,一下子逮个进士第四名,喜欢得屁颠屁颠地跑了。

唐宋元明清时期的科考,与现在的高考大同小异,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参加考试,否则就是“冒籍”,一经查出,绝不轻饶。王维、白居易能在法律非常严谨的唐代异地“高考”,肯定有其原因,有名正言顺的理由,不然不会一路绿灯,直达终点。

宋代“高考”也很严格,要求考生必须在本籍报考。《诗话总龟》这样说:“国家申严条约,不许寄籍。”但同时又规定,如果在当地有田产,可以在当地参加“高考”。庐州(今合肥)考生王济为了在开封府参加“高考”,竟称在那里有18亩田地的哥哥王修己为爹,留下千古笑柄。南宋章仲衡是处州考生,当年处州录取指标只有区区4人,而京城临安(今杭州)的指标却是100人。为了能在临安参加“高考”,章仲衡让父亲把自己过继给临安的一个亲戚,找个爹就找个“冒籍”的理由,结果考中进士后被同学告发,朝廷查清后予以取消。这个倒霉蛋撞到枪口上了,竹篮打水一场空不说,还白叫人家几天爹。

元代“高考”更让蒙古人受不了,由于“冒籍”太多,蒙古人、色目人很少考上,徐一夔在《始丰稿》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自余所见,科目之行所历五六年,吾邑仅得一人!”明朝“冒籍”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钱仲实、张和等人改名“冒籍”参加顺天府“高考”,不但功名被革去,还吃了官司,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得不偿失。

清代康熙十二年(1673年),癸丑科会元、状元韩菼系长州人士,“冒籍”嘉定参加“高考”,拔取后又被革除。乾隆年间,苏州城一家弟兄俩听说北京进士好考,让父亲在北京所辖的顺义县买一座破房子,顺理成章地参加了北京的“高考”,弟兄俩双双考中,成了一对幸运儿,皆大欢喜。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人挖空心思去“冒籍”去“移民”呢?当然是差别甚大的“高考”录取率。

柳宗元在《送辛生下第序略》中说道:“京兆尹岁贡秀才,常与百郡相抗。”欧阳修也曾给皇帝写信说:“东南州军进士取解者,二三千人处只解二三十人,是百人取一人……西北州军取解至多处不过百人,而所解至十余人,是十人取一人。”录取率高的省份是十分之一,录取率低的省份是百分之一,怎能不让人去此趋彼。

作为官府,为了防止考生“冒籍”,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例如清朝曾规定,你只要在当地置有房产,并愿意与当地人一样“一体当差”,就可以迁移户口,参加当地“高考”。《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五规定:“如祖父入籍二十年以上,坟、田、宅俱有的据,方许应试。”后来在《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七中又规定,只有考生本人“入籍二十年以上,方准应试”。可见防止“冒籍”的政策也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改完善的。但制度再严,一千多年来,仍有不少人铤而走险,顶风作案,这都是因为利益使然。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中国古代的科举冒籍现象有多严重

【本文为腾讯独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裴人可01、古今的高考移民当下由于考全国卷的省份越来越多,高考移民的新闻再次被频频爆出。高考移民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大特色,主要指在高考中存在的录取名额多寡与录

清代"高考移民"不好当,不仅非法还引起土客冲突

正在上映的话题电影《天才枪手》,讲的是考场上作弊的故事。而在中国古代的科举时期,各种作弊手段也是令人眼花缭乱。乾隆时期的冒籍问题最为典型科举制发展到清代已经历经了1100余年的历史,各项制度已经趋于完

苏东坡借房给儿子结婚 白居易存10年钱不够买房

拿大家熟悉的一些文豪来举几个例子,我们熟悉的这些文豪基本都是古代的公务员,或者曾经做过公务员。白居易存10年钱不够京城买套房白居易大家都熟悉,28岁中举28岁考中进士,可谓是学霸一名。他参加工作时32

苏东坡借房给儿子结婚 白居易存10年钱不够买房

拿大家熟悉的一些文豪来举几个例子,我们熟悉的这些文豪基本都是古代的公务员,或者曾经做过公务员。白居易存10年钱不够京城买套房白居易大家都熟悉,28岁中举28岁考中进士,可谓是学霸一名。他参加工作时32

历史秘闻 古代一神童,3岁考中进士,与皇帝关系很铁,却一生未得重用,原因令人震惊

中华大地,自古人才辈出,其中不乏那些才智过人的神童。虽然神童可遇而不可求,但历朝历代几乎都出现过,如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五岁就能称象的曹冲及六岁能辨弦音的女神童蔡文姬等。但要说到做官最早的神童,当属北

历史秘闻 古代一神童,3岁考中进士,与皇帝关系很铁,却一生未得重用,原因令人震惊

中华大地,自古人才辈出,其中不乏那些才智过人的神童。虽然神童可遇而不可求,但历朝历代几乎都出现过,如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五岁就能称象的曹冲及六岁能辨弦音的女神童蔡文姬等。但要说到做官最早的神童,当属北

揭秘高中进士究竟可以做什么官?前途如何

考中进士,会立马授官吗?这是读者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昨天介绍进士录取人数的文章发布后,读者留言评论最多的就是授官问题。有的说古代考中进士后,一做官就是七品县令,相当于县处级干部,起点高。对于这个问题要一...

明朝秀才的历史地位有多高

明清时期「”科举必由学校”,读书人要想当官,必须考中秀才,然后一步步考举人、进士。在那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并不是每个读书人都有幸考中进士的。那些没考中进士的举人、秀才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在古代,科

明朝秀才的历史地位有多高

明清时期「”科举必由学校”,读书人要想当官,必须考中秀才,然后一步步考举人、进士。在那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并不是每个读书人都有幸考中进士的。那些没考中进士的举人、秀才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在古代,科

揭秘高中进士究竟可以做什么官?前途如何

考中进士,会立马授官吗?这是读者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昨天介绍进士录取人数的文章发布后,读者留言评论最多的就是授官问题。有的说古代考中进士后,一做官就是七品县令,相当于县处级干部,起点高。对于这个问题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