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张培爵生平故事简介,张培爵历史评价,张培爵怎么死的?
Posted 知
篇首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张培爵生平故事简介,张培爵历史评价,张培爵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张培爵生平故事简介,张培爵历史评价,张培爵怎么死的?
张培爵,字列五,四川隆昌人。生于1876年12月(清光绪二年十月)。父张照清是医生。培爵幼入私塾,二十三岁中秀才,后两次到成都参加乡试,不中。1904年春,入成都高等理科优级师范。同年冬,与同校叙属同乡创办旅省叙属中学。次年,被举为旅省叙属同乡会会长。1906年,经谢持介绍加入同盟会,走上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同盟会成立后,全国各地的反清武装斗争不断兴起,四川是斗争激烈的地区之一。1907年11月,张培爵与熊克武、谢持、黄复生、杨维、黄方、余切等联络新军和会党,密谋在成都起义。事泄,杨维、黄方、张治祥、黎靖瀛等六人被捕,是为“成都六君子之役”。成都起义失败后,党人多出走,张培爵仍潜留成都,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同年秋,张培爵从成都高等理科优级师范毕业。翌年,任成都叙属中学校学监。他利用学监身份为掩护,发展同盟会会员,并与熊克武、谢奉琦、廖树勋等秘密联系,从事革命活动。这时,在川北、川西、川南各地革命党人,都靠培爵为他们互通声气。
1909年,重庆同盟会支部负责人杨庶堪任重庆府中学堂监督,邀张培爵赴重庆协助工作。1910年,张到重庆,任重庆府中学堂学监。同盟会重庆支部也就设在这里。张培爵与杨庶堪等以重庆府中学堂为基地,发展会员,联络会党及巡防军,准备继续发动武装起义。
1911年5月,清廷发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命端方为督办粤汉、川汉铁路大臣,激起了四川人民的愤怒,发生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清廷闻讯,派端方率鄂军入川镇压。9月7日,川督赵尔丰屠杀成都请愿群众,激起全川人民强烈反抗。此后,保路运动发展为武装斗争,革命党人领导的起义遍及全川。这时,杨庶堪和张培爵接各方密报,深知全川民气激昂,已达高潮,于是积极做起义准备。他们在党人内部做了分工部署,派党人掌握了巡防军和商会的团练;又发动袍哥会党,组成了义勇队;还联络好了川东道清军的炮队营。对清吏方面也作了分析,掌握他们的动态。当时端方所率鄂军尚在入川途中,其军中也有革命党人,杨、张派人和他们取得了联系。
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接着,九江、长沙、安庆、昆明、贵阳等地也宣布独立。消息传来,重庆党人大受鼓舞,但也使重庆知府钮传善严加戒备。11月5日,突然传来夏之时在简阳起义的消息。夏之时原是新军的下级军官,他在简阳杀死清兵军官宣布起义。杨庶堪、张培爵闻讯后派党人朱之洪前往和他接洽,许他入城后担任将来蜀军政府的副都督。定议后,夏即率起义军东下重庆,11月22日抵重庆浮图关。钮传善急令守兵闭城门,企图抵抗,但城内党人所掌握的团队、巡防营立即出动,打开城门,使夏军整队入城。川东道朱有基闻讯先逃,钮传善则被揪住,剪去发辫,俯首投降。张培爵同杨庶堪等于当日通电宣布重庆独立,成立了蜀军政府。23日,蜀军政府酝酿选举各级职员,关于都督一职,杨庶堪坚决谦让,张培爵遂被举为蜀军政府正都督,夏之时担任了副都督。同日,蜀军政府发布对内对外宣言,对内宣言中明确指出:蜀军政府以同盟会四大政纲“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今日革命之经纶,暨将来治国之大本”[1]。到此,清朝在重庆的封建专制统治终被推翻了。
与蜀军政府成立的同时或稍后,川东道及下川南道所属五十七个州县纷纷宣布接受重庆蜀军政府的领导与管辖。
同年11月27日,成都方面成立了以立宪派首领蒲殿俊为首的四川大汉军政府,宣布四川“独立”。这个“独立政府”是清廷四川总督赵尔丰与立宪派绅士相妥协的结果。重庆蜀军政府不承认大汉军政府,并派夏之时率兵西上,讨伐赵尔丰。夏军出发后,尚在途中,12月8日,成都蒲殿俊已在兵变中被驱逐,由新军军官尹昌衡继任大汉军政府都督。尹迫于周围情势,将赵尔丰捕杀,重庆西征军遂中途返回。这时,南北议和已经开始,南京临时政府向袁世凯妥协。重庆蜀军政府适应南京临时政府的妥协政策,决定与四川大汉军政府合并。1912年1月27日,成、渝双方代表在重庆议定合并合同十一条。2月2日双方正式成立统一的四川军政府,设在成都。2月12日,张培爵离重庆西上成都,至隆昌时,与同盟会党人分析形势,觉得成都方面尹昌衡党羽甚众,遂主动由张电请尹昌衡任“中华民国四川军政府”正都督,自任副都督。3月9日,张抵成都,12日就副都督职。张培爵及同盟会党人的这一决定暴露了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性。这种妥协的结果,使四川军权仍落入旧军人、投机分子与立宪派绅士手中。
1912年春,西藏农奴主叛国分子在英帝国主义操纵下,派兵攻占川边一些地区。6月14日,北洋政府委尹昌衡为西征总司令(后改为川边经略使)率部西征。尹于出发前,不以副都督代理其职务,而转举胡景伊为护理四川都督,改张培爵为民政长。这是明显地对张歧视,而张竟接受了这个名义。胡景伊原为清朝广西陆军协统,对革命党人极端仇恨。他护理川督后,竭力排斥张培爵,张名为专司民政,实则毫无实权。胡后又派人到北京,以重金贿袁世凯亲信陈宧,欲借陈的力量,达到排挤张培爵的目的。11月,张被袁世凯政府以咨询边防民事为名调往北京,并被解除四川民政长职务。
1913年初,张培爵抵北京,被袁世凯任为总统府顾问官。3月,袁世凯暗杀了主张成立政党内阁的国民党领袖宋教仁。4月,又非法地和五国银行团签订大借款协定,引起以孙中山为首的南方革命党人的强烈反对。这时南北斗争的形势十分尖锐,张培爵已身在北京,无行动自由,“惟看书着棋,凡政治上一切竞争,均淡漠视之”[2]。但熊克武、杨庶堪在四川发动的反袁斗争,却引起袁世凯对他的疑虑。时黄兴谋取金陵,培爵曾潜至上海输资助其事,更为袁世凯所不容。袁世凯镇压了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后,在京、津一带密布侦缉队,侦捕革命党人。张培爵为避祸,离京住入天津租界,借经营机织袜作坊以“自晦”。但袁世凯对他仍然很不放心。1915年1月7日,袁世凯的军政执法队将在天津的张培爵和他的友人邹杰、陈乔村同时逮捕,解往北京。3月4日,袁政府借“血光团”罪名将张及其两友同时杀害。
注释
[1]周开庆:《四川与辛亥革命》,台湾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261页。
[2]张培爵:《先烈张列五先生手札》,成都球新印刷厂1939年版,第27页。
参考文献
- 张培爵:《先烈张列五先生手札》。
- 向楚:《巴县志》卷二十、二十二,巴蜀书社1992年版。
- 向楚等:《蜀军政府成立前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委员会等编《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1979年再版。
- 王子骞等:《蜀军始末纪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六),中华书局1963年版。
- 《宣统政纪》卷五二、五三、五八。
- 《南京临时政府公报》第24号。
相关参考
·张培杲张培杲,林木遗传育种学家。长期从事林木遗传育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首次提出了杨树单倍体育种程序。主持中国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四大针叶用材树种红松、樟子松、兴安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的种源研究,提出了这4
1、张培萌张培萌,1987年3月13日出生在北京市,中国男子短跑运动员。与苏炳添并称中国百米双雄。2004年,进入北京队。2005年,进入国家队。2007年8月3日,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100米获得他职
姽婳将军张培山《红楼梦》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词》中,借贾政之口讲述了“姽■将军”林四娘的故事。当年一位恒王出镇青州,他“好武兼好色”,令一班美女习战斗攻拔之事,其中林四娘“姿色既冠,武艺更精”,
军事方面:王树声(开国大将)陈再道许世友王宏坤(开国上将)王必成李成芳张才千周希汉鲍先志郑维山(开国中将)丁先国王政柱邓岳冯仁恩朱火华朱玉学江鸿海李庆柳肖永正佘积德张汉丞张培荣周纯麟赵炳伦祝世凤袁彬高
张闻天与康生同为中共开国元老,早在中共延安整风时期,两人就曾有过节。1949年之后,张闻天被划为彭德怀反党集团成员,受到批判,文革结束前病逝。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张闻天选集传记组组长张培森撰文《张闻天庐
史良,字存初,1900年3月27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二月二十七日)出生于江苏常州。父亲史刚,读得不少经书,但对封建纲常名教具有一种叛逆性格,生平不慕功名利禄,澹泊以明志,颇有名士气度。为了维持家计,他把
胡风,原名张名桢,又名张光莹、张光人,笔名胡风、古因、谷音、谷非、张果、谷风、顾风、胡丰、孟林、秋明、陈乔、马荒、高荒、顾纷等,别名古斐、张因,化名中川。1902年11月1日(清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初二)
埃德加·斯诺(EdgarSnow),1905年7月19日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詹姆斯·埃德加·斯诺(J.EdgarSnow),母亲安娜·埃德曼·斯诺(AnnaEdelmannSn
端纳(WilliamHenryDonald),祖籍苏格兰。1875年6月22日出生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东部的利斯莫城。父亲是铁路工人[1],对子女管教严格。端纳自幼养成刻苦耐劳的习惯。端纳少年时不慎
洪深,字伯骏,号浅哉,我国著名的戏剧家。1894年12月31日(清光绪二十年十二月初五)生于江苏武进(今常州市)的一个官僚世家。1900年入塾读书。1906年至1907年先后在上海徐汇公学、南洋公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