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张镇芳生平故事简介,张镇芳历史评价,张镇芳怎么死的?
Posted 知
篇首语:精诚所加,金石为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张镇芳生平故事简介,张镇芳历史评价,张镇芳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张镇芳生平故事简介,张镇芳历史评价,张镇芳怎么死的?
张镇芳,字馨庵,河南项城人,生于1863年(清同治二年),1892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户都主事等职。张镇芳是袁世凯二哥袁世敦之妻弟[1]。张以转折亲攀上袁世凯的关系,因袁而显赫发达。袁世凯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推荐张镇芳担任北洋银元局会办。从此,张镇芳这个穷京官走上了依靠袁世凯暴富之路。
此后,张镇芳在袁世凯幕府担任了直隶永平七属盐务局总办、清理财政局总办、禁烟局总办、直隶银行督办、财政总汇处帮办、长芦盐务使、陆军粮饷局总办、天津道等职,这些都是肥得流油的衙门,每年进出的款项动辄数以百万甚至上千万计。张镇芳为袁理财,办理军需,深得袁的倚重,袁称赞他“善理财”。在这个过程中,张镇芳公私兼顾,个人也发了大财,成为大富翁,与翰林院时的穷书生相比,已是别若天渊。
袁世凯在被朝廷开缺的当天,狼狈逃到天津想投靠直隶总督杨士骧,杨为避闲不敢出面见袁世凯,只令他的儿子出面并送六万大洋。稍后,张镇芳来到饭店见袁,劝袁次晨即返回北京,速去彰德。时张镇芳兼任粮饷局总办,拿出三十万两白银送给袁世凯,作为日后生计。
张镇芳长期担任长芦盐运使的肥缺,主管盐政的度支部尚书载泽见到张镇芳时即谓张为“袁党”。张镇芳回答:“不惟为袁党,且有戚谊。”后张镇芳纪事诗,有“抗言直认层层党”一句。袁世凯第五子袁克权曾对张伯驹说:其父开缺时,五舅极为可感,但洪宪时却不甚卖力。张镇芳之子张伯驹赋诗:“霹雳一声祸有因,包车风帽到天津。姻亲不避层层党,赠与存余卅万银。”
在袁世凯被开缺前,张镇芳即预感前景不妙,悄悄改换门庭,用重金贿赂王公亲贵,投到了载泽门下。袁克文说:“宣统继位,张度先公(著者按:指袁世凯)将退休,乃亟拜载泽门,重金为贽,且以己之侵没盐款委诸先公。载泽喜,疏举入盐政处。先公罢政,与有力焉。内虽危害,见先公犹曰力相助也。”[2]张镇芳由于及时改换了门庭,故在袁世凯被清廷罢黜后,张的仕途财路均没有受到多大影响。
1911年4月15日,张镇芳调任湖南提法使。但督办盐政大臣载泽立即奏请“留张镇芳署直隶长芦盐务运使,并恳恩免其议处”。清廷谕准,于同年7月3日谕内阁:“已补湖南提法使张镇芳,着调署直隶长芦盐运使,余依议。”[3]张镇芳在袁世凯遇险时虽有改换门庭之嫌,但袁借辛亥革命而东山再起时,却没有计较张镇芳的背弃行为,继续将张镇芳作为心腹加以重任。1912年2月3日,袁世凯以内阁总理大臣的身份奏准:直隶总督陈夔龙因病乞休,以张镇芳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张在袁的提携下,一步登天,成为坐镇北洋老巢的封疆大吏。3月23日,张镇芳改为署理河南都督(同年10月实任),次年1月又兼民政长,掌握河南军政大权,为袁世凯看守老家。
张镇芳上任伊始,对河南各地的农民武装、革命党人乃至进步的青年学生实行残酷的镇压政策。一些从张镇芳枪口下逃出来的人说:“张镇芳在开封枪杀学生,每次在百人以上,用排枪射杀。”[4]连袁克文也说他“杀戮无辜,不可数计”[5]。这种残酷的杀戮政策,终于激起了声势浩大的白朗起义。河南地处中原腹地,土地贫瘠,人口众多,历来民生艰难,张镇芳上台后,实行掠夺和杀戮政策,再加上连年干旱,更使河南几千万人民雪上加霜,贫弱者流于丐,强悍者流为盗匪,有些地方“几乎无人不匪”。河南宝丰农民白朗(1873—1914),招集被遣散回乡的官兵,购置军械,很快拉起了一支队伍,他们转战于河南禹县至桐柏山的豫西广大农村,消灭当地分散的地主武装,收缴武器,发展壮大自己,半年之内,队伍发展到两三千人。白朗起义发生后,张镇芳与河南护军使雷震春调兵遣将,围剿白朗军。1913年5月,白朗军一度进入鄂北随县山区,然后摆脱河南、湖北两省官军的“围剿”,回师北上,在五月底至六月初,一度攻克豫西的唐河、禹县两座县城,起义队伍发展到五六千人,声势大振。到9月下旬,白朗起义军又攻克了鄂北重镇枣阳城。
袁世凯认为河南护军使雷震春镇压起义不力,下令将其调为南洋巡阅副使并督办江北、皖北“剿匪”事宜。张镇芳随即呈请调毅军统领赵倜为河南护军使。赵倜到任后,张镇芳即呈文袁世凯呈请辞职。呈文称:“镇芳素不知兵,致使到处伏莽,酿成流寇,军队疲于奔命,闾阎痛不聊生,即局外无言,早深愧赧。况教堂屡求保护,车站迭请维持,报纸之讥评,议员之指摘,闻者足戒,咎实难辞。是以寝馈不安,力图补救。无如兵来则鼠窜,兵退则鸱张,见兵则变作善良,见匪则随为丑类,通匪、窝匪,诛不胜诛。……总之,镇芳非济变之才,断难胜任,渥荷知遇,又不忍事外逍遥。务乞另简贤能,克期扫荡。俾得回京趋侍,借供驰驱。丰沛从龙,安能与萧、曹并论。彷徨中夜,上无以对大总统,下无以对诸同乡,惟期接手得人,感且不朽。拟三五日备补军到洛后,自赴各处巡阅,查看各军情状,据实禀陈。虽炸弹手枪,入死出生,亦无所畏。”[6]
1913年底,张镇芳和护军使赵倜在袁世凯的督责下,调集北洋军对宝丰、鲁山一带的白朗起义军进行大规模“围剿”。白朗义军突围东进,越过京汉铁路,挺进到豫、鄂、皖边区,他们在1914年1月间连克豫东南的光山、潢川、商城和皖西的六安、霍山等地,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境。袁世凯惊恐万状,急忙调陆军总长段祺瑞前往河南开封督师,统一指挥豫、鄂、皖三省的北洋军两万多人企图“聚歼”白朗起义军。袁世凯对张镇芳镇压起义军不力大为恼火。1914年2月12日,袁世凯致电已经到达河南开封的段祺瑞,电文说:“张督近为中外攻击甚力,留之适足害之,不如避位,以塞舆情,于公私为两得也。”张镇芳知道袁世凯有意撤他的职,即于2月13日离开开封北上,托言面见袁世凯禀陈要事,实则以此表示坚决辞职。段祺瑞开始并不同意张镇芳辞职,致电袁世凯及国务院,“拟恳大总统迅饬该督回汴,并令会办剿抚事宜,以期和衷商榷,共济艰难,无任切盼”。但没有得到同意。
白朗起义镇压下去后,袁世凯于1914年8月21日下令开复前河南都督张镇芳的革职处分。10月7日,袁世凯任命张镇芳为参政院参政。10月26日,袁世凯又令张镇芳主持筹办盐业银行,该行于1915年3月正式开张,张镇芳任盐业银行总理。
1915年1月17日,袁世凯授张镇芳为“中卿”。洪宪帝制发动后,张镇芳担任全国请愿联合会副会长,又是帝制筹备十人小组成员之一,所有的电报都有张镇芳署名,在十人小组中,张镇芳的名字排在朱启钤、周自齐、梁士诒之后列第四。张镇芳还向袁世凯献策,要求到河南去编练御林军,以保卫“洪宪王朝”。他说:“古者期门宿卫,皆以亲近子弟充之。汉高、明祖淹有天下,沛中、滁上子弟,征伐所及,留驻不归,所以拱卫王室,预防反侧也。满洲入关,各省设驻防,实师明祖征云南之遗策。即以曾文正、左文襄、李文忠论,湘、淮子弟,遍布行省,远留新疆。湘皖势力,得弥漫江河沙漠之地,握政权者数十年。其下既根深蒂固,其上则承继弗衰。今宜先将豫省子弟,每县挑选五百人,练为省兵,以有身家者中选,符合古人三选良家之制。河南八十余县,合计可得四五万人。每年选招一次,期以五年,轮流分发。前者派驻各省,后者逐年招练,五年之间,可得子弟兵二十余万,亦古今中央集权强干弱枝之意。如圣怀视其策可行,宜以慎密从事。”袁世凯部分采纳了这个建议,令唐天喜首先招练河南兵一混成旅,护卫陈州陵墓,为子弟兵张本。为此,刘成禺赋诗讽之:“主稿懿亲策八荒,健儿五百选家乡。两河子弟应惆怅,未起良家作驻防。”
1915年9月10日,张镇芳又以老友资格致函江苏将军冯国璋、江苏巡按使齐耀琳,婉辞劝说冯国璋上书劝进,电文说:“惟国务卿领衔等最后一着,此刻须内外一致鼓吹进行,作成绅民请愿,军政要求,即元首亦不能强违众论,大拂舆情。然后友邦无词可措,万不可使人疑为中央授意,我辈当极为拥戴。而为元首留地位占身份,是为至要。华老功高望重,能来京主持尤盼,余函详。镇芳。”[7]
1915年底云南护国军起义后,贵州、广西、四川等省相继独立,张镇芳认为洪宪帝制已经失败,于4月间宣布辞去袁世凯任命的参政职务,同时密遣心腹张钫入河南谋独立,驱逐现任河南将军赵倜,拥张镇芳为都督,联护国军以抗袁世凯。张钫一入河南,即为赵倜所擒,审讯之下知为张镇芳主谋。赵倜立电袁世凯请示,并请求将张钫就地正法。袁世凯得到这个报告,有如五雷轰顶,他没有想到张镇芳也会背叛他,立即召张镇芳加以诘问。张镇芳“惶惧变色,力白无他,乞移京审讯”。袁世凯同意,张钫押解到京,张镇芳为之奔走救援,并密嘱张钫翻供以便保他过关。张钫翻供后,袁世凯也不便定罪,此案遂不了了之。 对于张镇芳的反复,袁克文大骂说:“张以至戚,且赖先公而致官禄,初寒士,今富翁矣,竟反复若是,斯尚不若禽兽之有心也!”[8]袁世凯帝制失败后,张镇芳赋诗吊云:“不文不武不君臣,不汉不胡又不新。不到九泉心不死,不能不算过来人。”
袁世凯称帝败亡后,张镇芳不仅逃脱了惩处,而且没有悔改。他先后参加“众志成城团”和“省区联合会”,成为清朝复辟集团与各方联络的重要人物。1917年4月间,张镇芳、雷震春与张勋的心腹商衍瀛在天津商讨了发动复辟后如何控制北京的计划。1917年7月1日,张镇芳随张勋等进入紫禁城宣布拥戴逊帝溥仪复辟,溥仪随即宣布立即赐封张勋、王士珍、陈宝琛、梁敦彦、刘廷琛、袁大化、张镇芳七人为内阁议政大臣,随后又任命张镇芳兼度支部尚书并兼署盐务署督办,张镇芳身兼数要职成为复辟的主角之一。康有为后来说:“张绍轩复辟时,专治兵而不及政,一切皆其左右刘廷琛、张镇芳等主持,吾一切未得所闻。”[9]
然而好景不长,张勋复辟成了昙花一现的闹剧。7月9日,张镇芳与雷震春在丰台车站被段祺瑞的讨逆军逮捕。7月15日,冯国璋代总统下令惩处张镇芳、雷震春、冯德麟三位被捕的复辟犯,命令称:“雷震春、张镇芳、冯德麟皆背叛共和,逆迹昭著,均着行褫夺官职及勋位、勋章,分交法庭依法严惩,以申国纪,而儆奸邪。”11月5日,张镇芳与雷震春被法庭判处无期徒刑。1918年2月28日,北京政府命令开释张镇芳、雷震春二人。
张镇芳出狱后,担任天津盐行银行董事。1921年任董事长。1933年病死于天津。
注释
[1]袁克文:《辛丙秘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袁世凯之子袁克暄致张镇芳函称张为“五舅大人”。过去许多著作说张、袁是表兄弟,这是讹传,应予修正。
[2]袁克文:《辛丙秘苑》,第19页。
[3]来新夏主编:《北洋军阀》(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04页。
[4]杜春和编:《白朗起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11页。
[5]袁克文著:《辛丙秘苑》,第20页。
[6]杜春和编:《白朗起义》,第35—36页。
[7]《张镇芳致冯国璋函》(1915年9月10日),原件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特藏部。
[8]袁克文:《辛丙秘苑》,第20页。
[9]康文佩编:《南海康先生年谱续编》,第131页。
相关参考
本名:张镇孙别称:粤溪字号:鼎卿主要成就:广东制置使兼经略按抚张镇孙 张镇孙少年时,学习刻苦,博闻强记,小有名气。中状元后,授秘书省正字,进秘书省校书郎。不久,出为婺州通判。咸淳十年(1274),度
历史秘闻 张镇麟,中国男篮国家队新人张镇麟,大家觉得他的水平怎么样
中国男篮国家队新人张镇麟,大家觉得他的水平怎么样?和NBL联队打完三场比赛以后,中国男篮面临着“裁员”的风险,虽然是谁并没有没有名单能够确认,但是这对昙花一现的新人张镇麟来说,无疑是个挑战。在两场比赛
中国男篮国家队新人张镇麟,大家觉得他的水平怎么样?和NBL联队打完三场比赛以后,中国男篮面临着“裁员”的风险,虽然是谁并没有没有名单能够确认,但是这对昙花一现的新人张镇麟来说,无疑是个挑战。在两场比赛
《资治通鉴·唐纪·张镇周治舒州》记载: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春季,张镇周出任舒州都督。舒州是张镇周的故乡。他来到舒州后,便马上买了酒菜,招待亲朋故友,并将金银绸缎分赠给大家。随后,张镇周流着泪对他
张镇字真夫,湖南常德文甲乡五里冲人,1899年生。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二中学。1923年冬考入以程潜为校长的大本营陆军讲武学校,后随校并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后任黄埔军校第二期政治部编纂股编纂员、
作者:天柱樵夫>张镇周,隋唐交替时舒州同安郡(今天柱山)人。本是隋朝大将,唐武德三年(620)十月降唐,授左武侯将军。对于这位跟随李渊在征战中立过汗马功劳的开国元勋,虽未被写进新旧唐书的列传,但对他就
在历史上,开城投降的守将,名声总是不好的。中国人讲究忠孝节义,如果不能死战到底,不管什么原因,降了就是降了,都会被万世所讥笑。但是,有这么一位状元,他在元朝大军压境之时,最后关头放弃了抵抗,却赢得了朝
民国京城四少 一、中国第一大收藏家张伯驹 张伯驹(1898—1982),字家骐,号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项城人。张伯驹张伯驹的父亲张镇芳,字馨庵,河南项城人。据有关资料介绍
孙曜东 宋路霞史策无名我和张伯驹过去是换贴把兄弟,我的大伯父与他的父亲张镇芳,也是换贴把兄弟。由于家庭和银行业务上的多重关系,我们的交往自然非同一般。如今伯驹已去世多年,我也已是垂垂九十老翁,自觉在有
知名人物 夏瑞芳生平故事简介,夏瑞芳历史评价,夏瑞芳怎么死的?
夏瑞芳,字粹芳,商务印书馆创办人。江苏青浦县人。生于1871年(清同治十年)。他父亲是上海董家渡的小摊贩,母亲在美籍牧师家做保姆。1882年夏随母到上海,入长老会清心堂南市小学读书,毕业后升入清心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