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张之江生平故事简介,张之江历史评价,张之江怎么死的?
Posted 知
篇首语: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张之江生平故事简介,张之江历史评价,张之江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张之江生平故事简介,张之江历史评价,张之江怎么死的?
张之江,字紫岷,别号姜子,河北盐山县人。生于1882年(清光绪八年),其父为村正。他从小习文,十八岁应童子试,补诸生。1903年清政府募兵,无人应募,其父不得已令其入伍当兵。他因通晓文墨,升迁较快,1907年在新军第一混成协骑兵营中任排长,驻新民府。在军中接触到反清志士,阅读《嘉定屠城记》、《扬州十日记》等书籍,逐渐萌发了反清革命的思想。1910年他入新军第二十镇,常常听到王金铭、冯玉祥等人议论反清斗争,进一步激发了推翻清廷统治的思想,乃加入他们发起的“武学研究会”,以读书为名联络同志,秘密从事反清革命活动。辛亥武昌首义后,12月,张之江随王金铭、施从云、冯玉祥等合力发动滦州起义,不幸失败,王金铭被杀害,冯玉祥被押送回保定,张之江逃离第二十镇。
民国成立后,原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任山西督军,张之江投奔张绍曾,任晋北东路司令部二等参谋。1914年11月,冯玉祥受北京政府令,在陕西任第十六混成旅旅长,张之江前往投效,任该旅第二团团长。1915年5月冯旅被派入川,张之江随往。年底护国战争爆发。次年初,冯旅奉北洋政府令在叙府、泸州一带同护国军刘云峰部作战。冯玉祥反对袁世凯称帝,派人同护国军暗中联络,张之江奉冯命与蒋鸿遇一起秘密前往会晤刘云峰,接洽局部停战,又单独往见蔡锷,磋商促成四川独立的办法,并持蔡锷致冯玉祥的信回来见冯,信中嘱其加紧促成四川将军陈宧宣布独立。张颇有办事能力,深得冯玉祥器重。护国战争结束后,冯玉祥所部第十六混成旅奉命移驻河北廊坊,张任该旅骑兵营营长。
1917年7月张勋复辟时,第十六混成旅官兵呼吁继冯玉祥任旅长的杨桂堂起义,杨不但不听,反而入京晋谒张勋。张之江与该旅参谋长邱斌和营长李鸣钟、鹿钟麟等密商,议决反对复辟,迎冯玉祥回旅主持大计。张之江到天津与冯面谈,商定声讨反对复辟办法后,立即返回廊坊,与邱斌等积极备战。张率骑兵营在廊坊一带击败张勋所部辫子军。
护法战争开始后,1918年6月,冯玉祥兼湘西镇守使,第十六混成旅进驻常德。张之江任该旅步兵第二团团长。所部负责维持常德城治安,把守城门。当时日本驻沅江军舰上的士兵经常上岸,态度异常骄横。一次,几个日本士兵横冲直撞要进城门,拒绝我国士兵的检查,并动手殴打要检查他们的士兵,双方搏斗起来,张之江坚决支持其部下的行动,下令将逞凶的日本士兵抓起来,大长了中国军人的军威,维护了国家的尊严。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后,第十六混成旅先后进驻汉口、信阳,因受北洋政府歧视,粮饷无着。半年中士兵每日以盐水和杂粮勉强度日,生活十分艰苦。张之江任劳任怨,与士兵同甘共苦,受到冯玉祥的表扬。
1921年5月,第十六混成旅随陕西督军阎相文入陕。7月,改编为陆军第十一师,张之江任该师步兵第二十二旅旅长。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后,张之江奉命率所部赴郑州,与河南督军赵倜的军队作战。5月5日,赵部由开封出发,偷袭郑州。张之江部军力单薄,众寡悬殊,仍然一面奋力应战,一面急电求援。血战五日,在增援部队支援下,击溃赵部。不久冯玉祥任河南督军,扩充队伍,将三个团改编为三个混成旅,张之江任第七混成旅旅长。冯玉祥为提高军官的军事知识,开设中高级军官学习班,还设高级战术研究会,张之江任讲堂监察官,讲授战术知识。
同年10月,冯玉祥受执掌军力的吴佩孚排斥,调任陆军检阅使。11月率所部抵北京,在南苑设立训练机构,积极训练队伍。张之江第七混成旅驻通州,奉冯玉祥命在那里对士兵和初级、中级军官进行训练。士兵除学习军人教科书外,还要学军纪、军歌;初级军官加读《曾胡治兵语录》和《左传》摘要;中级军官加学兵器学、欧洲战史等。术科则包括刺枪、劈刀、器械体操、山地行军练习等项。通州还办有培德学校一所,教育官佐眷属,并附有小学和幼稚园,教育他们的孩子。李德全在该校任教员,张之江介绍她和冯玉祥认识,以后两人结婚。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北洋政府任冯玉祥为第三军总司令。张之江任第三军第一路司令,9月下旬出兵古北口、滦平等地,向奉军进攻。10月中旬,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时张之江旅已抵承德,19日奉冯命返京,布防廊坊附近,旋击败吴佩孚残部。24日冯玉祥在北苑召开会议,决定组织国民军,电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筹组摄政内阁等,张之江曾列席会议。国民军成立后,冯玉祥部扩编为国民军第一军,张之江任该军骑兵第一旅旅长。
12月,张家口发生兵变,北京执政府段祺瑞免去察哈尔、绥远两都统职,任命冯玉祥的主要部将张之江、李鸣钟分任上述两地都统。张旋将察哈尔驻军编入国民军。1925年3月,冯玉祥就任西北边防督办,实施其开发西北的计划,察哈尔、绥远皆在其总体规划之内。
张之江代察哈尔都统后,积极进行该地区的经济建设。他首先整顿财政税收,清除积弊,随后修筑马路,开通张家口至库伦、多伦等地的公路,同时修建长途电话及电报线,并提倡畜牧、移民垦荒等,开始改变察哈尔的落后面貌。
五卅惨案后,国民军积极参加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帝国主义撮合各派军阀,以“讨赤”为辞,向国民军进攻。11月,直隶督军李景林受日本收买,由天津向北京进攻国民军。张之江奉命出兵,击败李部,进驻天津。1926年1月冯玉祥通电下野后,张之江继任西北边防督办。不久,张作霖、吴佩孚等北洋军阀联合进攻国民军。此时,国民军约二十万,一致推张之江为全军总司令,鹿钟麟任东路军总司令,宋哲元任西路军总司令,石敬亭为后防总司令,进行防卫。“讨赤”联盟各军分五路向国民军进攻,国民军处于四面受围之势,4月15日开始退出北京,撤到南口。
南口位于昌平和居庸关之间,重峦叠嶂,地势十分险要。国民军早已在此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张作霖、吴佩孚等以五十余万之众围攻南口。5月中旬,吴部向南口淤泥坑附近进攻,直鲁联军向国民军正面猛扑,激战十余日,未能前进。张、吴见南口屡攻不下,一方面布置力量进攻陕、甘,以断绝国民军后路;一方面以饷械资助晋军阎锡山,促其直逼绥远。
南口大战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有名的战役。国民军在以张之江为首的领导之下,克服种种困难,力御强敌,牵制了吴佩孚的兵力,使南方的国民革命军北伐得以胜利进军。南口战线长达两千里,山峦重叠,交通不便,命令难以传达,张之江奔走前线,备极辛劳。国民军虽英勇善战,由于兵力众寡悬殊,加以给养困难,饷械补充无以为继,作战十分艰苦,坚持至7月中旬,有生力量伤亡过半。张之江乃于8月15日下令总退却,向西撤往绥远、宁夏一带。
这时,国民军高级将领之间出现各有主张、不相协调的现象,韩复榘、石友三向阎锡山投降,蒋鸿遇则拒绝西撤,张之江感到困难重重,难以指挥。9月15日,从苏联归来的冯玉祥“五原誓师”,重组国民军,任总司令,张之江仍任西北边防督办。
1927年6月冯玉祥与蒋介石合作后,张之江任豫陕甘考核院院长、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12月,他代表冯玉祥到南京参加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任国民政府委员,定居南京。蒋介石和冯玉祥之间产生矛盾后,他经常斡旋于蒋、冯之间,并先后担任国术研究馆理事、禁烟委员会委员长等闲职。
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时,张之江任江苏绥靖督办,不介入蒋冯之争。以后他专任中央国术馆馆长,热心体育事业,一度赴国外考察体育。
卢沟桥事变后,张之江积极主张抗日。这时,他已获陆军上将衔,曾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五期学习,但始终未直接带兵作战,只担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军事参议院参议等职。1945年5月,他参加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946年11月任国民大会代表,参加大会。
1954年张之江任第二届全国政协特邀委员,1956年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
1966年5月12日,张之江因病在北京去世。
参考文献
- 李泰棻:《国民军史稿》,1930年版。
- 高兴亚:《国民军革命史》,1930年版。
- 高兴亚:《冯玉祥将军》,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
- 文公直:《最近三十年中国军事史》,上海太平洋书店1930年版。
- 宋哲元口述,兆庚记录:《西北军志略》,《近代史资料》1963年第4期。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冯玉祥前期两大主要助手之一 西北军著名将领张之江简介
张之江(1882-1969),字紫珉,号子茳,别号天行,教名保罗,河北盐山人,西北军著名将领,中国国术主要倡导人和奠基人。为人重德守义,办事雷厉风行,刚决果断,是西北军五虎将之首,军中尊称大主教。曾任
·王之江王之江,光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了光学成像的象差和象质评价理论,完成了多种光学系统设计;领导研制了我国第一台激光器;领导完成的高能、高亮度钕玻璃激光系统,是当时世界上同类器件的最高水平;在
...号,比如宋哲元叫“宋老哈”,吉鸿昌叫“吉大胆”,张之江叫“张圣经”等等。而张自忠的绰号却叫“张扒皮”,猛一听吓人一跳,其实他与“周扒皮”是两码事,不含丝毫的贬义。1923年秋天,时任陆军检阅使兼第11师师长的...
鲁肃(172-217),字子敬,汉族,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东汉末年东吴的著名军事统帅。他曾为孙权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于周瑜死后代替周瑜领兵,守陆口。此后鲁肃为索取荆州而邀
知名人物 张西曼生平故事简介,张西曼历史评价,张西曼怎么死的?
张西曼,字百禄,湖南长沙人。1895年6月15日(清光绪二十一年五月二十三日)生。父亲张梓林(1871—1936)在清廷太医院任职,热心维新运动;二哥张仲钧(字百骏,1891—1941)是同盟会会员。
知名人物 张知本生平故事简介,张知本历史评价,张知本怎么死的?
张知本,字怀九,号龙甲,又名礼恭,湖北江陵人。1881年2月20日(清光绪七年正月二十二日)生。父亲张特章,字闇斋,晚清太学生,精理学,通医道,著有《闇斋字训》、《中医科学论》、《明论》等。张知本五岁
知名人物 张永福生平故事简介,张永福历史评价,张永福怎么死的?
张永福,字祝华,祖籍广东饶平县。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生于新加坡,为第二代侨民。其父张礼在新加坡开设“新长美行”,经营绸缎布匹,颇具规模。张永福从小就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长大后继承父业。张永福与著
知名人物 张福来生平故事简介,张福来历史评价,张福来怎么死的?
张福来,字子衡,1871年(清同治十年)生于直隶交河县(今河北省泊头县)。早年投北洋常备军第三镇当兵,后入天津武备学堂学习。毕业后,回第三镇第一营任队官。不久,吴佩孚调任第三镇第一营管带。张福来是行伍
知名人物 张岚峰生平故事简介,张岚峰历史评价,张岚峰怎么死的?
张岚峰,字腾霄,河南柘城人。1905年1月(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出生于一个小地主家庭。父张映宿是秀才,以行医为业。兄张云峰,曾任县商会会长。1918年7月,张岚峰在本县高小毕业后,考入河南省立淮阳第四
知名人物 张道藩生平故事简介,张道藩历史评价,张道藩怎么死的?
张道藩,原名道隆,字卫之,贵州省盘县人,1897年8月9日(清光绪二十三年七月十二日)生于家道中落的塾师之家。张道藩童年在其父张家凤所办的崇山私塾读书。十三岁入北门任雨苍的私塾,在新的教学方法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