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物 抗日名将蒋光鼐简介,蒋光鼐将军怎么死的

Posted 蒋介石

篇首语: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名人物 抗日名将蒋光鼐简介,蒋光鼐将军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名人物 抗日名将蒋光鼐简介,蒋光鼐将军怎么死的

蒋光鼐,字憬然。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 12月7日生于广东省东莞县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幼年入东莞师范学堂。1905年加入同盟会。1906年投笔从戎,先后就读于广东黄埔陆军小学和南京陆军中学。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入保定军官学校学习。

1913年7月,他放弃保定军校学业,驱驰千里到江西湖口参加由国民党人李烈钧领导的讨袁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化装逃亡到日本,加入孙中山主办的军事训练班“浩然庐”学习。1914年在中华革命党总部和孙中山身边工作。不久,奉命到香港孙中山领导的讨袁机构,协助邹鲁从事军事策反工作。1917年9月,任孙中山护法军政府警卫连连长,后改任巡监缉私舰舰长。1921年5月,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他任警卫团副官、团副。1923年开始带兵作战,任粤军第一师第四团营长。

1924年国共合作后,升任粤军第一师第二团团长。翌年春,率部先后参加二次东征讨伐陈炯明,平定杨、刘叛乱,南征邓本殷等战役。同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他升任第四军第十师副师长(师长陈铭枢)。北伐战争期间,同陈铭枢一同率部转战于湖南、湖北、江西等战场,1927年1月,升任第十一军副军长(军长陈铭枢)兼第十师师长。

同年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宁汉分裂。蒋光鼐随陈铭枢欲拥蒋投宁,但十一军受到武汉政府所辖张发奎部的监视,陈、蒋进退维谷,于是秘密离开武汉。该部由蔡廷锴率领参加共产党人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当蔡率部脱离起义部队到江西河口时,蒋光鼐回部,恢复十一军建制, “表示决服从南京中央政府”。①次年,同蔡挺锴率部由闽回粤。1929年初,蒋桂矛盾激化。3月底,蒋光鼐同陈铭枢、蔡廷锴等发表时局通电,表示拥护南京国民党政府,反对桂系。7月,十一军缩编为第三师,后改为六十一师。1930年8月升任第十九路军总指挥。

新军阀混战结束后,蒋介石即开始了镇压人民的“剿共”战争。1930年11月,蒋介石驱使十九路军开赴江西,进攻苏区。这时,他对蒋介石的“剿共”和削弱异已的政策,产生不满情绪,拥蒋态度发生动摇。1931年5月离任,赴上海养病。蒋介石曾多次派人劝说,并亲自到医院探望,但他执意不肯回部指挥,直到“九·一八”事变后,宁粤矛盾激化,十九路军调防京沪,于10月间回部,11月他当选为国民党四大代表,但他拒不出席会议。

1932年初, 日本军队进攻上海。蒋光鼐,蔡廷锴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推动下,违抗国民党当局的命令,率部进行了震惊中外的“一·二八”淞沪抗战,蒋光鼐受到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称颂。但由于国民党政府的妥协,十九路军孤立无援,上海抗战失败。淞沪停战后,蒋介石命令十九路军开赴福建,围剿红军,任命蒋光鼐为驻闽绥靖公暑主任。对此,他心情悲愤,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日趋不满,决心永不参加内战,开始了他从拥蒋到反蒋的转变,不久,他秘密离部回到家乡。1932年夏秋,蒋光鼐回部,不久改任福建省政府主席兼民政厅长,开始联合李济深,陈铭枢及第三党负责人黄琪翔等人秘密从事抗日反蒋活动。

1933年1月,苏维埃政府和红军军委会发表宣言:愿在立即停止进攻苏区,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和武装民众等三个条件下,与任何武装部队订立停战协定。蒋光鼐对中国共产党寄予了新的希望,同蔡廷锴等人开始酝酿走与共产党合作的道路。同年9月,密派第三党成员陈公培,作为十九路军的代表,到闽西前线和红军直接谈判,他还亲自用绸子给红军写了一封密信,表示和谈愿望,主张共同抗日,双方停止战争行动。①10月,又派十九路军总部秘书长徐鸣鸿和陈公培赴瑞金会谈。10月26日,双方签定《反日反蒋初步协定》。11月27 日又签定了《闽西边界及交通条约》。这样,十九路军成为第一支与共产党合作抗日反蒋的国民党军队。

与此同时,蒋光鼐还积极参予策划成立福建人民政府的活动。11月下旬,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大会上,蒋光鼐当选为政府委员兼财政部长。并同李济深、陈铭枢、蔡廷锴等人一起宣布脱离国民党,创建生产人民党,公开与国民党决裂。

1934年初,国民党镇压了福建人民政府,蒋光鼐逃亡香港。生产人民党不久也自行解体。翌年7月,蒋光鼐同李济深、陈铭枢、蔡廷锴等人在香港发起并组织了中华民族革命大同盟,为最高负责人之一,曾一度代理中央主席职务,并为该组织提供活动经费,创办《大众日报》作为宣传机构。他经常来往于香港和广州之间,联络十九路军旧部和南方各派反蒋势力,积极开展抗日反蒋活动。11月,他又同李、陈、蔡致电出席国民党五全大会的邹鲁、冯玉祥、阎锡山,要求国民党放弃一党专政,释放一切政治犯,实行民主自由。 ①1936年1月,他响应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同李、陈、蔡发表《对时局宣言》,呼吁各党各派,应“以民族利益为前提,捐除一切成见……与帝国主义及其工具南京政府作坚决不挠的斗争”。 ②1937年2月,又代表同盟发表《解决时局抗日救亡之意见》,赞扬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10月底中华民族革命大同盟发表解散宣言,拥蒋抗战。蒋光鼐回到南京,被任命为国民党政府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官,旋回广东,任第四战区参谋长、副司令长官,后又担任第七战区副司令长官。1945年5月,在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同年12月调任衢州公暑副主任,后又任主任。

抗战胜利后,蒋光鼐为反对蒋介石独裁内战政策,争取和平民主,于1946年4月与李济深、蔡挺锴等人发起并组织了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1948年1月又参与组织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949年9月,他作为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的代表出席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并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历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民革第二、三、四届中央常委,全国人大代表,纺织工业部部长,北京市人民政府委员等职。1967年6月8日在北京逝世。

注释

① 《蔡廷锴自传》上册184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① 蒋光鼐: 《对十九路军与“福建事变”的补充》、 《文史资料选辑》 第五十九辑114页。

① 《救国时报》 1935年12月21日。

② 《救国时报》 1936年1月4日。

相关参考

中共人物传 蒋光鼐生平故事简介,蒋光鼐历史评价,蒋光鼐怎么死的?

蒋光鼐·辛亥一卒蒋光鼐,字憬然,1888年12月17日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县(今东莞市)虎门南栅乡桐园坊(属今三蒋村),[1]世代书香。祖父蒋理祥,字汝宸,号吉云。清咸丰三年(1853年)癸丑科进士[2]

知名人物 蒋光鼐生平故事简介,蒋光鼐历史评价,蒋光鼐怎么死的?

蒋光鼐,字憬然。1888年12月17日(清光绪十四年十一月十五日)出生于广东东莞南栅乡新基村(今三蒋村)[1]。其祖父蒋理祥为清咸丰三年探花,官翰林院庶吉士。父亲蒋子敏,光绪年间举人出身,曾任景山官学

历史军事 蒋光鼐打响了正规军抗日第一枪

  蒋光鼐简介如果你走在78年前的上海街头,你一定会去买蒋光鼐牌香烟,因为那是抗日爱国的象征。你还可以看到四处悬挂的蒋光鼐肖像,这是画家蒋兆于1932年在“淞沪抗战”前线为他绘制的油画。当年,那幅油画

历史人物 蒋光鼐弃文从武击溃日军

1903年11月18日,当时的广东已经进入冬季,就在这一天,著名抗日将领蒋光鼐的母亲郑夫人因病去世,夫人在临终前,将还不满15岁的蒋光鼐叫到自己身边,对他说到目前时局越发颓废,叮嘱他“弃文从武”,为挽

历史人物 蔡廷锴简介及怎么死的 蔡廷锴南昌起义 蔡廷锴蒋光鼐

  中文名:蔡廷锴  外文名:TsaiTingkai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罗定  出生日期:1892年4月15日  逝世日期:1968年4月25日  职业:军人www.cha13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人物·蒋光鼐

中国现代史·历史人物·蒋光鼐爱国将领。字憬然,广东东莞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曾任国民党第十九路军总指挥、淞沪警备司令。1932年“一二八事变”时,在上海同蔡廷锴一起领导十九路军坚决抗击日本侵略军。

历史军事 3段爱情12个子女

蒋光鼐一生中有三位夫人,育有12个子女。蒋光鼐之子蒋建国回忆说:“大哥蒋庆瀛早逝,1947年出生的最小的妹妹蒋定桂曾是一名纺织工人,以前五毛钱纸币上印着的纺织女工推纱锭的图像就以她为原型。”关于“五角

东莞历史和文化遗产

东莞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建郡,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民族英雄袁崇焕、抗日名将蒋光鼐、著名画家邓白、举重冠军陈镜开等都是东莞籍人,著名

历史军事 22天内日军三次更换主帅

2月14日,日军陆军中将植田抵沪,兵力增至3万余人。2月16日,张治中向蒋介石请战,蒋介石命军政部派张治中率嫡系第5军抵沪,并命令:“着第5军归蒋总指挥光鼐指挥。”蒋光鼐决定实行区分作战,下达了兵力布

知名人物 蒋光慈生平故事简介,蒋光慈历史评价,蒋光慈怎么死的?

蒋光慈,原名儒恒,学名宜恒,自号侠生(侠僧),笔名蒋光赤,此外还有蒋铁生、华希里、华维素、魏克特、李铁郎、陈情等。1901年9月11日(清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九日)生于安徽霍邱,祖籍安徽六安。父亲蒋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