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江阴要塞保卫战中国军为何失败

Posted 历史

篇首语:要须心地收汗马,孔孟行世目杲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江阴要塞保卫战中国军为何失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江阴要塞保卫战中国军为何失败

11月25日,锡澄线被日军突破,无锡同日沦陷,江阴处于日军直接攻击之下。面对占据绝对优势的日本侵略者,中国陆军地面部队和要塞炮兵部队、海军舰艇部队共同进行了江阴要塞保卫战,这也是中国海军在抗战开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斗。       沉没的中国舰船   中国军方对江阴要塞的防守计划有过几次变化。当中国军队从上海撤退时,南京高级幕僚会议决定在南京仅作象征性防守。中国统帅部以蒋介石名义上电令军方“暂守江阴,候令撤退”。军政部长何应钦还指示要塞“将新炮准备拆到后方安装,铁驳一到即行起运”。当蒋介石主持的第三次高级幕僚会议之后,改变策略,决定固守南京,统帅部又电令要塞“固守江阴”。日军突破锡澄线后,统帅部正式发布命令成立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任命唐生智为司令官,刘兴为副司令。此时,对江阴要塞下达的命令是“死守江阴”。防守江阴要塞的部队统由刘兴指挥,有何知重为师长的第一0三师、以霍守义为师长的第一一二师、要塞所属步兵2个营,工兵、通讯兵、小炮各1个连,及江防海军舰艇等。       日军进攻   11月26日,江防军总司令刘兴发布战斗命令。当天,日军第十三师团兵二路开始进攻江阴,一路日军由2个联队组成,从常熟出发,沿常澄公路进攻,另一路日军约有1个旅团,从无锡出发,沿锡澄公路进犯。日军首先在华墅、杨合之线与我军前哨部队交火,随后,日军地面部队在飞机掩护下,携重炮10余门、战车30余辆,向江阴发起正面攻击,日海军舰炮不断远距离轰炸江阴要塞炮台以及沿江我军阵地,我江阴要塞也发炮还击日军。11月28日,日军地面部队开始进攻南闸、云亭一线,守军不敌日军之猛烈炮火,阵地动摇,情形十分危急,江阴要塞“丙一台”和黄山炮台及时发炮还击,日军被迫后退。与此同时,日军在小茅山的炮兵掩护其步兵当晚攻下了南闸,但在第二天凌晨被我守军反击夺回。11月29日,长谷川清下令第一水雷队进攻江阴,第二天,5艘日舰和4艘扫雷舰驶近江阴附近封锁线,我江阴要塞和萧山、巫山炮台立即开炮,以火力封锁江面,重创日舰1艘,其余日舰纷纷逃窜。我巫山炮台被击毁1座。       战斗中   28日,日军攻下江阴外围我军阵地,并逼近巫山、定山主阵地前沿。29日,日军主力部队在飞机掩护下以战车部队为先导,向我阵地扑来,守军进行了顽强抵抗,花山、定山等阵地曾失而复得,我军击沉日舰1艘,击伤2艘,击落日机1架。双方激战至12月1日,要塞火炮及步兵阵地数处被毁,守军被迫后撤,日军攻入江阴城中,我第一一二师师长霍守义负伤,部队陷入混乱,刘兴下令突围。由于计划不周,撤退部队一片混乱,部队多遭日军阻击,第一一二师撤至镇江,第一0三师突围时遭日军阻击,第六一三团团长罗熠斌阵亡,师长何知重、参谋长王雨膏、第六一五团团长周相魁脱离部队,由黄田渡江北撤,部队由副师长带领,退往镇江。12月1日,日军地面部队占领了江阴城和要塞。   江阴要塞保卫战至此结束。坦率地说,在当时的战争大背景下,江阴要塞是不可能独立支撑的,“沿长江位于上海与南京中间的江阴要塞十分关键,装备了13门大炮,却没有在陆地一侧构筑防御工事,‘弹药已经过期’,‘瞄准器还是1895年的产品’,而‘测距仪、电话之类也都不是现代的’。”在这种武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要塞保卫战中中国陆海军官兵能够奋勇抗敌,阻滞日军的攻势,尽到了保卫国家的责任,在抗战正面战场作战中留下了一页光荣的记录。   马振犊、陆军:《抗战正面战场启示录——八一三淞沪抗战》   编辑:浙江大学近现代史硕士生萧宸轩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相关参考

江苏江阴,温婉江南中 ”另类”城市,自古便是军事要塞

长期以来,以苏南浙北为核心的江南地区总是给人一股子温婉的印象,这地方的民风也总让人感觉比较柔弱,文气还行,但武风却不盛,就连方言吴语听起来也是「”软软的”,苏杭温柔乡嘛,刀光剑影总觉得破坏了这里的气氛

江阴海战实施的战略方针是什么样的 江阴海战简介

江阴海战是江阴保卫战中的海军战役,是抗日战争中罕见的陆海空三栖立体作战,也是中日甲午战争以来中国海军最重大的损失。中国海军以第1、第2舰队主力全灭为代价,在江阴封锁线死守近三月,直至战役结束,日军始终

历史军事 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石牌保卫战

导读:石牌,宜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弹丸之地,抗战时期1943年石牌要塞保卫战使其名扬四海。抗日战争期间,石牌上有三斗坪,是当时的军事重镇,第六战区前进指挥部、长江上游江防军总部等均设于此。下有平善坝,与

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石牌保卫战! 解读抗日历史

石牌,宜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弹丸之地,抗战时期1943年石牌要塞保卫战使其名扬四海。抗日战争期间,石牌上有三斗坪,是当时的军事重镇,第六战区前进指挥部、长江上游江防军总部等均设于此。下有平善坝,与之相距

中日双方在长江下游最狭窄的江面上展开了怎样的战斗

江阴段是长江下游最狭窄的一段水道,江面仅有2公里宽,水流湍急。江阴有黄山、君山扼江面,东有儿狼山、福山为屏障,为南京之水路门户。黄山附近还设有中国海军电雷学校。中方在此构筑了江阴要塞军事设施,原有火炮

历史人物 中国近现代教育家吴研因简介

近代人物中文名:吴研因国籍:中国出生地:江阴要塞贯庄出生日期:1886逝世日期:1975吴研因人物生平(历史lishixinzhi.com)1906年毕业于上海龙门师范学校,早年曾任江阴县立单级小学和

淞沪会战中,中日双方在长江下游最狭窄的江面上展开了怎样的战斗

江阴段是长江下游最狭窄的一段水道,江面仅有2公里宽,水流湍急。江阴有黄山、君山扼江面,东有儿狼山、福山为屏障,为南京之水路门户。黄山附近还设有中国海军电雷学校。中方在此构筑了江阴要塞军事设施,原有火炮

历史秘闻 淞沪会战中,中日双方在长江下游最狭窄的江面上展开了怎样的战斗

江阴段是长江下游最狭窄的一段水道,江面仅有2公里宽,水流湍急。江阴有黄山、君山扼江面,东有儿狼山、福山为屏障,为南京之水路门户。黄山附近还设有中国海军电雷学校。中方在此构筑了江阴要塞军事设施,原有火炮

中国历史 华北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军继而大举进攻华北。1933年3月初,日军由攻占承德而占领热河全境,并继续向长城各要塞进犯。中国驻守长城沿线的军队在冀东喜峰口、古北口、冷口等要塞奋起抵抗,与日寇血战数旬。

历史人物 佛学家巨赞简介

近代人物中文名:潘楚桐别名:法名传戒、巨赞,字琴朴、定慧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江阴县要塞镇贯庄村出生日期:1908年逝世日期:1984年4月7日职业:佛学家毕业院校:上海大夏大学信仰:佛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