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坦荡荡的王安石
Posted 君子
篇首语: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坦荡荡的王安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坦荡荡的王安石
北宋宰相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大儒朱熹如此评论他“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 >王安石不仅道德文章兼备,为人治学俱佳,还不好女色,除了妻子之外,从未亲近过其他女子。 >《侯鲭[qīng]录》记载:王安石从京城外放到地方做官,他自南京路过苏州,苏州知府刘邠请他吃饭,宴席上营妓列庭下。一贯洁身自好的王安石作色不肯就坐。向以促狭为能事的刘邠撤去营妓,引用韩愈《送穷文》结尾恭维王安石:“烧车与船,延之上座。”我满足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愿望,请上座吧! >王安石的政敌邵伯温在《邵氏闻见录》一书中记载:“王荆公知制诰,吴夫人为买一妾……” >王安石当了宰相之后,他的妻子吴氏觉得丈夫应该有个妾,才符合身份,于是派人买来一个美女。 >王安石看到那个女子后问:你是谁呀? >那个女子回答说:是夫人派我在老爷身边服侍。 >王安石又问她:你是谁家的女人啊? >女子说自己丈夫是一个军将,押运粮米时船翻了,只好倾尽家财赔偿,却依然数额不够,因此就把我卖了来还债。王安石很同情女子的遭遇,就问女子,夫人买她花了多少钱,女子回答说是九十万。 >王安石派人找到女子的丈夫,让他们夫妇再次团聚,像从前一样,并告诉他们不必退还,把九十万钱赏赐给那个军将。九十万钱可不是小数目,按照当时的房价计算,一间民房为五千钱,九十万钱大约可买一百八十间民居,王安石的高风亮节由此可见一斑。 >邵伯温多次抹黑王安石,但他却不得不承认王安石是个正人君子。 >另外,《两宋文集》中录有王安石为纪念欧阳修写的《祭欧阳文忠公文》,悲恸之情,溢于文辞。林云铭评价《祭欧阳文忠公文》说:“而一气浑然,渐近自然,又驾大苏而上之矣。”吴德旋评价:古来博洽而不为积书所累者,莫如王介甫。 >还有“乌台诗案”中,当时王安石完全可以对曾经反对过他的苏愤青落井下石, 但王安石却上书给神宗皇帝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者乎?”可见王安石的心胸如此宽广,在失意的时候可以容纳自己的政敌。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对于吃喝玩乐,他一无所好。王安石的为人是历史上数得出来的。 虽然后世对王安石有很多非议和指责,但是几乎没有人会拿他的为人和私德来说事,这就是做好的证明! 君子中的真君子!相关参考
(一)奇特的出身 咱们先从曹操的出身说起。常言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古人认为出身是要决定人的命运的。 曹操的出身相当卑微,他的父亲曹嵩本来
美国第36位总统林登·贝恩斯·约翰逊(1908—1973年),26岁时被任命为全国青年总署德克萨斯州分署署长。他在任期期间对手下人十分严格,喜欢讲他们的不是。一次,他走过一个同事的座位,看到他的办
作者:周斌作者近影作者简介:周斌,1958年~1982年在外交部工作,曾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贺龙、宋庆龄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当过翻译,并亲历中日恢复邦交、中美「”乒乓外交”等重要历史事件。
你只看到宋仲基跟宋慧乔的离婚故事,却没看到宋仲基宋慧乔的坦荡
宋仲基宋慧乔离婚的事情,从早上九点开始,被讨论到现在。朋友圈、群里、各大平台、公司茶水间,哪哪都是他们。想必你也和我一样,由一开始的震惊,不相信,到现在的接受事实。王子和公主结婚了,但是没能按照人们的
历史秘闻 你只看到宋仲基跟宋慧乔的离婚故事,却没看到宋仲基宋慧乔的坦荡
宋仲基宋慧乔离婚的事情,从早上九点开始,被讨论到现在。朋友圈、群里、各大平台、公司茶水间,哪哪都是他们。想必你也和我一样,由一开始的震惊,不相信,到现在的接受事实。王子和公主结婚了,但是没能按照人们的
从古到今,君子与小人都是永远对立的冤家。君子人人景仰,小人则人人痛恨。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按理说,只有像君子这样人格高尚的人,才能成就大事,而小人就该越沉论。但是,在传统社会里
王安石游记要论王安石游记中最为出彩的要算《游褒蝉山记》,这是一篇游记,北宋思想家王安石通过追忆的形式写下的一篇作品,讲述的是王安石辞职回家途中的故事,王安石从京城辞职后回到自己的故乡,途中游览褒蝉山故
王安石的故事1、拗相公明末冯梦龙纂辑的《警世通言》,有《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写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事。王安石告老还乡时,沿途所见所闻,都是百姓对变法的不满和怨愤,因之抑郁、悔恨而逝。文中写道:“因他性子执
王安石简介50字左右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
王安石是谁,想来现代人都不陌生。受过教育的人,对其更是耳熟能详。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王安石是一位大文学家,他的许多诗词以及散文都被收录在教材,或者是课外补充读物当中,以供学生们学习阅读。在历史课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