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抗战老兵隐姓埋名44年,为了孙子无奈亮明身份,惊动中央首长
Posted 功臣
篇首语:勤勉是幸运的右手,世俭是幸运的左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抗战老兵隐姓埋名44年,为了孙子无奈亮明身份,惊动中央首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抗战老兵隐姓埋名44年,为了孙子无奈亮明身份,惊动中央首长
抗战老兵隐姓埋名44年,为了孙子无奈亮明身份,惊动中央首长!
说起中国的近现代史,可谓是一部战火纷飞的苦难史。在这段历史进程中,中国遭遇了外国列强的入侵,中国人民也长期遭受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压榨。英勇的中华儿女奋起反击,终于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斗争将侵略者赶出了中国。中国有句老话:乱世出英雄。在这段波澜壮阔的抗争史中,就曾诞生过无数的英雄先烈,有些人在民族独立解放战争中,勇敢的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成为受人敬仰的烈士英雄;有些人则很幸运的活了下来,但他们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享受,而是把自己的英雄身份隐藏起来解甲归田,在平凡的岗位上继续为新中国的发展默默付出。今天小编要说的这一位英雄是一位抗美援朝的老兵,他从战场上回来之后便隐姓埋名44年,后来为了孙子的事情无奈亮明身份,这件事情最终还惊动了中央首长!
在上个世纪50年代时,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并且越过三八线,威胁中国东北地区的安全。伟大领袖毛主席好找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能够团结起来,去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中国多次对美国发出警告,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但美军却不顾中国警告,企图迅速占领朝鲜并公然声称:“在历史上,鸭绿江并非中韩两国不可逾越的障碍!”与此同时美军飞机多次侵犯我中国领空,并轰炸了丹东等地区,想要把战火烧到中国境内。在朝鲜政府的请求下,1950年10月9日,中国志愿军战士跨过鸭绿江,来到朝鲜战场上进行了一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反侵略战争。10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正式拉开了序幕。
经过长达3年的抗战,我英勇的志愿军战士面对美军的飞机大炮坦克,用自己的坚定信仰和必胜信心击败了强大的美军,并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结束。为此,我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根据史料记载,我军伤亡人数高达63万人,消耗各种作战物资高达560万吨,战争经费更是高达62.5亿人民币。在这场伟大的反击美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中,我军涌现出了无数的功臣。
今天小编要说的这一位就是一位一等功臣,他的名字叫做刘祚坤,1924年生于一个贫苦家庭。在他28岁的时候,他告别自己怀孕的妻子和孩子,毅然参加了光荣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并跟随大部队入朝作战。他所在的连队是305部队辎重1连,而刘祚坤则是1排3班的一名战士。入朝作战以后,刘祚坤表现非常英勇,后来他被调到兵站负责物资看护工作。在1953年4月26日的深夜,刘祚坤当夜正好值班看守从苏联运来的5个车皮的航空汽油。正在这时,突然又两架美军飞机空袭了车站,并且有一辆装满了航空汽油的车皮被击中着火。大家都知道,航空汽油对于我军作战太重要了,没有空军的运输和辅助,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在战场上就很难从容的去应对美军。说时迟那时快,刘祚坤和自己的战友们冒着美军战斗机的疯狂扫射,不顾性命的把300多桶航空汽油抢救了出来,并运送到了安全地带。其中,刘祚坤一人就抢救出来85桶航空汽油,最后累的昏死过去。
正是因为他的英勇表现,才为我空军部队保护了这些珍贵的航空汽油。后来,志愿军总部首长和朝鲜劳动局领导授予刘祚坤“一等功臣”的称号,并且他在平壤受到了朱德元帅和金日成首相的接见,可见他的这番行为对于我军来说有多么重要。后来刘祚坤回国之后,他谢绝了组织上对于功臣的安排,再次回到了老家当了一名农民。在村里,他从来不对别人说自己是一等功臣,甚至隐姓埋名长达44年。
后来他的孙子刘建光想要报名参军,但因为身体指标不达标,所以不能入伍。刘祚坤非常希望自己的孙子能够参军保卫国家,于是在无奈之下他对征兵办的人亮明了自己的身份。他拿出自己《抗美援朝功臣模范纪念册》、一等功臣勋章和证书,然后对民政局双拥办的工作人员说道:“同志,我是朝鲜战场回来的,我已经快是入土的人了,作为一名老兵,我想送我的孙子刘建光去当兵,继承传统,为国出力,你们为啥就不能给个机会?”
工作人员看着这位身材佝偻但眼神犀利的老兵,再仔细查看了他的这些证明材料,不禁开始对他敬佩起来。后来这件事情被汇报给更高级别的领导,并惊动了中央的首长。作为一名抗美援朝的英雄老兵,上级非常重视,并在1999年国庆50周年庆典时邀请刘祚坤到北京天安门观礼,这也是对一位抗战老兵应有的尊重。2003年,刘祚坤因病去世,享年79岁。就这样,一位曾经的抗战英雄,在隐姓埋名44年后,终于又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功臣就躺在功劳簿上享受,反而在回国后去到了农村继续为我们新中国的发展默默奉献。小编认为,像是这样的英雄人物才是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的。
相关参考
台湾抗战老兵寻亲名单,台湾目前还有多少在世的,以军人身份参与过
台湾目前还有多少在世的,以军人身份参与过抗日战争的老兵 这个,在大陆没有具体数字。需要台湾相关部门进行统计。 台湾在清朝的《辛丑条约》时割让给日本。本地居民有少量民间自发性与日军对抗的行为,这类人
【老兵档案】姓名:刘保罗籍贯:南京出生:1917年事迹:报考黄埔军校,作为机枪连连长英勇抗日,曾几度负伤。70年前,在南京沦陷前夜,他和家人乘坐难民船从南京逃出,为了抗击日寇,他报考了黄埔军校,对日作
【老兵档案】姓名:刘保罗籍贯:南京出生:1917年事迹:报考黄埔军校,作为机枪连连长英勇抗日,曾几度负伤。70年前,在南京沦陷前夜,他和家人乘坐难民船从南京逃出,为了抗击日寇,他报考了黄埔军校,对日作战后,他...
在社会上,有着一群人。如今的他们人很少,但为中国的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不惜献出青春和生命,只为换得生活美满和和平—他们就是抗战老兵。而在老兵身上有着不屈的精神和不认输的态度,他们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想
文/历史九点半随着建国70周年的到来,在举国欢庆的同时,越来越多的老兵也开始离我们而去,剩下的参战过的老兵大多也都是90多、100多岁高龄了。我们之前也说过,很多老兵高风亮节,建国后便隐姓埋名,很少再
在西方国家里,英雄总是曝光在人前,是世人追捧的明星,就如同美国队长一样家喻户晓。但在中国,很多英雄都是默默无闻的,他们从不主动说起自己的光辉事迹,就像一个普通人一样毫不起眼。在河北邢台的一个农村里,有
七七事变后,青岛危急,舅舅王统照举家迁往上海,为了躲避日寇的迫害,全家人隐姓埋名,生活陷于困境。舅舅仍然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写出了大量作品,出版了两本抗战诗集。舅舅在上海期间,仍有众多好友登门,郑振
历史军事 遼寧退伍老兵隱姓埋名57年,深藏功與名,曾參與塔山狙擊戰
他是一個看似極為普通的94歲老人,名叫張貴斌。他與老伴住的房子僅僅31平方米,傢具簡單陳舊,甚至連個廚房都沒有。張貴斌與老伴,還時常在街上撿舊衣服和鞋,但是他卻不是為了自己,因為他有著較高的退休金,之
2013年10月5日,91岁的抗战老兵盛金云在女儿陪同下,从湖南老家来到云南龙陵县付家老宅,为半个世纪前并肩抗日的战友付心德上了炷香。113岁的付心德是在云南龙陵县自家老宅中安然去世的。在多雨的龙陵,
2013年10月5日,91岁的抗战老兵盛金云在女儿陪同下,从湖南老家来到云南龙陵县付家老宅,为半个世纪前并肩抗日的战友付心德上了炷香。113岁的付心德是在云南龙陵县自家老宅中安然去世的。在多雨的龙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