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字字应验
Posted 慕容
篇首语: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字字应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字字应验
上至耄耋之年的老人,下至乳臭未干的孩子,几乎都经常做梦,梦境也是千奇百怪,甚至如同科幻电影一样,令人匪夷所思。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里的人和事大多是现实中所存在的,只是以另外一种形式在梦中呈现。古代有一位将军,梦见自己溺水而亡,并把此事告诉了手下,结果字字应验。
慕容绍宗,南北朝时期的名将,长得非常高大魁梧,至少有一米八的个头,不善与人交流,但却有着过人的胆识,别人不敢干的事情,在他看来都是小菜一碟。出身于乱世的慕容绍宗,本想安安稳稳过完一生,并没有多大的志向,更没有打算成为统领千军万马的将军。
时势造英雄,频繁的战乱让慕容绍宗意识到,乱世当中必须找一个靠山,否则小命都难保。于是,他带着家人来到太原,投奔远方亲戚尔朱荣,当时的尔朱荣混的很不错,皇帝都要敬他三分。既然是亲戚关系,尔朱荣自然不会亏大慕容绍宗,给他安排了一个不错的官职。
慕容绍宗作战勇猛,在战场上总是身先士卒,深得士兵的钦佩,很快在军营中声名鹊起,加上尔朱荣的提携,升迁之路畅通无阻。慕容绍宗不但是个出色的将领,而且对朝廷非常忠心,得知尔朱荣想要诛杀北魏大臣,不顾生命安危冒死劝谏,声泪俱下地说:“诛杀朝臣,恐失天下所望。”
狂妄自大的尔朱荣,压根就听不进去他人的意见,不顾慕容绍宗的再三劝阻,在河阴之地杀掉了很多大臣,但他并没有冷落慕容绍宗,反而派他到并州当刺史。多行不义必自毙,北魏孝庄帝早就看尔朱荣不爽,联合心腹谋臣,找个借口将他处死,而慕容绍宗并未因此受到牵连。
高欢久闻慕容绍宗的大名,掌权后立马予以重用,军国大事都找他商议,并在几年后提拔他为尚书左仆射,受宠程度可见一斑。高欢死后,儿子高澄继续掌控着东魏的朝政,根据父亲生前的交代,依旧器重慕容绍宗。侯景叛乱时,慕容绍宗奉命讨伐,虽然期间曾遭遇挫折,但最终把侯景打的落荒而逃。
有一天晚上,慕容绍宗做了一个噩梦,梦中的他落入水中,无论如何都游不上岸,最后一命呜呼。从梦中惊醒后,他把谋士房豹叫来,并将梦中的一幕一字不落的说出来,房豹安慰道:“将军不必过于担忧,梦境都是相反的,况且您精通水性,绝对不会出现那种情况。”
尽管如此,慕容绍宗始终不放心,经常跳入水中磨练自己,希望通过这种方法消除厄运。公元549年,慕容绍宗乘坐战船巡视敌军的情况,突然狂风大作,而且风向发生了改变,把他的战船吹到了敌军攻击的范围内。为了躲避对方的弓箭,慕容绍宗果断跳入水里,一向游泳技术过硬的他,这次却栽了更头,被活活淹死,死状几乎与梦境中一模一样。
参考资料:《北史·卷五十三·列传第四十一》
相关参考
古人认为梦有着特殊的含义,能够预示未来。因此将解梦视为一种占卜方式,称作梦占,所以《周公解梦》一类的书籍能够在民间广为流传。古人还创造了一套完整的梦占理论,将梦分为正梦、噩梦、思梦、喜梦、寤梦、惧梦六
古人认为梦有着特殊的含义,能够预示未来。因此将解梦视为一种占卜方式,称作梦占,所以《周公解梦》一类的书籍能够在民间广为流传。古人还创造了一套完整的梦占理论,将梦分为正梦、噩梦、思梦、喜梦、寤梦、惧梦六
提到古代的名相,但凡了解一些历史知识的人,都能说出来好几位,秦朝的李斯、汉代的萧何及唐代的房玄龄,无一不才能突出、功绩显赫,他们的事迹流传了上千年。然而,以上的三位人物,与春秋时期的管仲相比,还是有一
想要取得成功,必须比别人多付出汗水和努力,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相信此道理现代人都懂。但在古人看来,从出生的那一刻,命运就已经注定,“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的想法盛行千年,所以相士在古代很吃香
历史上出了很多的神童,像东方朔两岁就能把《魏史》倒背如流,王勃4岁就能写诗,司马光7岁就能完全通晓《左氏春秋》,毫无理解障碍。诸如这样的例子实在很多,在明朝的时候,湖广巡抚(康熙年间改为湖北巡抚)顾璘
说起马皇后,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明太祖朱元璋的妻子马皇后,其实在东汉时也有一位马皇后,并且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一代贤后。明德皇后马氏,名不详,出生于公元39年,父亲是东汉开国名将马援。马氏10岁时,父亲马援
在中国历史上每个王朝的开国帝王都充满了传奇,而关于他们的故事和传说也比比皆是,每每提及他们的出生时刻要么电闪雷鸣要么有神物出现,似真龙天子下凡一般,但故事归故事,我们知道这些都是不真实的。但有一点不可
陶侃是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人,东晋名将。陶侃的父亲陶丹曾任东吴扬武将军,晋灭东吴后,陶丹回到家乡做了平民。陶侃6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湛氏以纺织谋生,供陶侃读书。《晋书·陶侃母湛氏》中记载了陶母“
曾有网友对明清两朝皇帝如此评价:明朝净出奇葩皇帝,比如贪玩的朱厚照,二十几年不上朝的万历,一心痴迷于木工活的朱由校,平均一年换三位内阁首辅的朱由检;而清朝帝王各个英明,没有一个昏君。对于此观点,笔者严
细看历史之后就会发现,历史上大部分自己开创王朝的皇帝。其实都是有着庞大家族势力的人。从春秋战国开始,两千多年来都是这样。站在权力中心,即便是没有野心,也难免会被别人猜忌。有一个大臣被皇帝夺了兵权后,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