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字字应验
Posted 管仲
篇首语: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字字应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字字应验
提到古代的名相,但凡了解一些历史知识的人,都能说出来好几位,秦朝的李斯、汉代的萧何及唐代的房玄龄,无一不才能突出、功绩显赫,他们的事迹流传了上千年。然而,以上的三位人物,与春秋时期的管仲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为何这么说呢?
管仲懂经济、知兵法、善谋略,还是一位不世出的古代外交奇才,制定了“尊王攘夷”的口号,辅佐齐桓公成为名副其实的春秋霸主。作为少有的全才,管仲不拘泥于一家之学说,从他传下的著作中可以看出,道家、法家及杂家均有涉猎。另外,他识人用人的眼光也非常独到,临死前对齐桓公说:“大王啊,你不能重用那个宦官,否则后患无穷,甚至会死在他的手上。”结果字字应验。
管仲口中所说的宦官,就是后来的奸臣竖刁。原本这个竖刁并非太监,而是宫中一个不起眼的小官,除了阿谀奉承之外,没有别的才能,在管仲活着的时候,他压根就没有出头之日。竖刁对管仲相当痛恨,却不敢表现出来,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但邪恶的种子却根植于内心,想方设法结交其他大臣。
为了讨好齐桓公,竖刁无所不用其极,最后居然想到了非常绝的一招,一狠心进行自我阉割了,如此狠毒的招数也只有他能做到,估计明代的魏忠贤就是跟他学的。即使如此,在管仲的眼皮子底下,竖刁也未能得到重用,他甚至怀疑之前的所作所为是否值得。
公元前645年,管仲一病不起,年近八旬的他,知道自己这次挺不过去了,尽管还有许多未完成的愿望,却也无可奈何,毕竟谁也躲过生老病死的结局。齐桓公亲自过来探望,看着奄奄一息的管仲,眼中的泪水不自觉地流了下来,哽咽地问道:“仲父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吗?我一定谨记在心。”
自知上天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管仲也没有绕弯子,对齐桓公做了一番叮嘱,主要是建议他勤于朝政,体恤百姓,如此齐国才能长治久安。将要闭眼的那一刻,管仲语重心长地说:“大王一定要远离竖刁,最好把他赶出宫,或者直接除掉,一个对自己都能下狠手的人,肯定不会对大王忠心,切记!”
齐桓公表面上答应管仲,一定会牢记他的话,但在管仲去世没多久,就开始宠信竖刁,几乎对他言听计从,把管仲的遗言忘记的一干二净,无疑给自己买下了一个大坑。几年后,齐桓公身患重病,竖刁不但没有找御医为他治疗,还不许宫里人给他送饭,最终齐桓公活活被饿死,估计他死前肠子都悔青了。管仲的那番话,不仅在古代适用,现代也非常有借鉴意义,一个连自己都不珍惜的人,让他真心对朋友好,无疑是痴人说梦。
相关参考
古人认为梦有着特殊的含义,能够预示未来。因此将解梦视为一种占卜方式,称作梦占,所以《周公解梦》一类的书籍能够在民间广为流传。古人还创造了一套完整的梦占理论,将梦分为正梦、噩梦、思梦、喜梦、寤梦、惧梦六
古人认为梦有着特殊的含义,能够预示未来。因此将解梦视为一种占卜方式,称作梦占,所以《周公解梦》一类的书籍能够在民间广为流传。古人还创造了一套完整的梦占理论,将梦分为正梦、噩梦、思梦、喜梦、寤梦、惧梦六
想要取得成功,必须比别人多付出汗水和努力,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相信此道理现代人都懂。但在古人看来,从出生的那一刻,命运就已经注定,“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的想法盛行千年,所以相士在古代很吃香
历史上出了很多的神童,像东方朔两岁就能把《魏史》倒背如流,王勃4岁就能写诗,司马光7岁就能完全通晓《左氏春秋》,毫无理解障碍。诸如这样的例子实在很多,在明朝的时候,湖广巡抚(康熙年间改为湖北巡抚)顾璘
说起马皇后,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明太祖朱元璋的妻子马皇后,其实在东汉时也有一位马皇后,并且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一代贤后。明德皇后马氏,名不详,出生于公元39年,父亲是东汉开国名将马援。马氏10岁时,父亲马援
在中国历史上每个王朝的开国帝王都充满了传奇,而关于他们的故事和传说也比比皆是,每每提及他们的出生时刻要么电闪雷鸣要么有神物出现,似真龙天子下凡一般,但故事归故事,我们知道这些都是不真实的。但有一点不可
陶侃是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人,东晋名将。陶侃的父亲陶丹曾任东吴扬武将军,晋灭东吴后,陶丹回到家乡做了平民。陶侃6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湛氏以纺织谋生,供陶侃读书。《晋书·陶侃母湛氏》中记载了陶母“
曾有网友对明清两朝皇帝如此评价:明朝净出奇葩皇帝,比如贪玩的朱厚照,二十几年不上朝的万历,一心痴迷于木工活的朱由校,平均一年换三位内阁首辅的朱由检;而清朝帝王各个英明,没有一个昏君。对于此观点,笔者严
细看历史之后就会发现,历史上大部分自己开创王朝的皇帝。其实都是有着庞大家族势力的人。从春秋战国开始,两千多年来都是这样。站在权力中心,即便是没有野心,也难免会被别人猜忌。有一个大臣被皇帝夺了兵权后,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