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士兵:敌军人数众多,我们该怎么办

Posted 项羽

篇首语: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士兵:敌军人数众多,我们该怎么办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士兵:敌军人数众多,我们该怎么办

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实力不够强大时,一定要学会忍耐,退一步海阔天空,寻求绝地反击的机会。在古代战场上,交战双方都希望速战速决,将对手彻底击败,遇到敌众我寡的情况,最好的选择是尽可能保存有生力量,不及一城一池之得失,三十六计走为上。

当年刘邦率先攻破咸阳,项羽带着几十万精兵兴师问罪,自知不是项羽的对手,刘邦赶紧到鸿门赔礼道歉,并且拱手让出咸阳城。可想而知,看着煮熟的鸭子飞了,刘邦心里肯定在滴血,却又不得不这样做,假如跟项羽硬碰硬,就没有后来的大汉王朝了。

兵者,诡道也,并非任何时候都要忍让,哪怕与看似不可战胜的敌人对抗,只要因地制宜,激发出将士的勇气和斗争,或许可以置之死地而后生,创造令人崇拜的奇迹。宋朝将领尹继伦,在一次军事作战过程中,碰上数十倍于己的辽国军队,尹继伦没有退缩,最后把辽军打得落花流水。

尹继伦出身于武将世家,从小喜欢舞刀弄棒,父亲担任多年的防御使,由于家庭环境影响,尹继伦做梦都想驰骋沙场,建功立业,成为偶像霍去病那样的名将。后来,大臣向朝廷推荐尹继伦,宋太祖慧眼识英,一眼就看中年少有为的尹继伦,并让他随军出征,尹继伦在平定江南的战役中,均有不俗的表现。

等到宋太宗登基称帝,尹继伦从武官改为文官,而且是个闲职,使他百思不得其解,不清楚做错了什么,整天郁郁不得志,毫无用武之地。又过了几年,大宋边关发生战事,宋太宗突然想到尹继伦,决定重新启用他,尹继伦被提拔为都巡检使,奉命带兵支援大将李继隆。

虽然尹继伦也算是个小将领,不过手下仅有两千兵马,而辽军主帅是赫赫有名的耶律休哥。此人智勇双全,曾在歧沟关之战中,击败北宋名将潘美、曹彬,还把杨业给生擒了。面对如此可怕的对手,尹继伦一点胜算都没有,能防守住就不错了,基本没想过主动与之决战。

有一天,尹继伦出城接应朝廷派来的运粮部队,半路上发现耶律休哥率领的军队,下令埋伏在附近茂密的树林中,派一位办事机灵的士兵前去打探敌情。半个时辰后,返回的士兵颤抖地说道:启禀将军,敌军人数众多,至少有三万骑兵,我们该怎么办?”

尹继伦示意士兵隐藏好,因为敌军马上就要经过此处,先观察情况再做打算。随后,辽军虽然发现树林里有埋伏,却大摇大摆的过去,看都不看一眼。(《宋史》:于越径趋大军,过继伦军,不顾而去)尹继伦大怒道:耶律休哥欺人太甚,竟然不把我们放在眼里,冲出去跟他们拼了。(寇蔑视我尔,纵死犹不失为忠义,岂可泯然而死,为胡地鬼乎。)

宋军如有神助,在尹继伦的带领下以一当十,辽军争相夺路而逃,耶律休哥的胳膊被砍成重伤,在部将的掩护下逃走,宋军大获全胜。由于尹继伦面色黝黑,被打出心理阴影的辽军称他为“黑面大王”,尹继伦因功晋升为刺史。(寇兵随之大溃,相蹂践死者无数,契丹自是不敢窥边,其平居相戒,则曰:当避黑面大王,以继伦面黑故也)

参考文献:《辽史·列传十三》《宋史·列传第三十四·尹继伦》

相关参考

每个战斗力都很强悍,令敌军闻风丧胆

汉末三国时期诸侯并起,军阀林立,但凡割据者,总喜欢将自己旗下的士兵分个几等,依强弱担当不同的任务。于是就出现了六支战斗力超强的部队,他们人数虽少,却总能令对手大为头疼。飞熊军,效力于董卓,亲信李傕统领

古代士兵攻城时,守城方为何不把云梯推开

我们在看电视剧时,经常能看到古代士兵在攻城时,经常拿出云梯架到城头上,然后攻城方士兵就一个接一个的爬上城墙与敌军交战。有的时候,敌军还会有比较"聪明"的士兵把攻城云梯推下去,砸死一片爬梯子的士兵,每次

历史秘闻 仅带50名士兵,就干翻几万敌军,跪服

西楚霸王项羽,被世人尊为战神,具有万夫不当之勇;汉朝名将霍去病,曾以800士兵将匈奴打的溃不成军;三国时期的张飞,一声怒吼就吓退曹操数万大军,获得了“万人敌”的称号。然而,历史上却有这么一位牛人,虽然

历史秘闻 仅带50名士兵,就干翻几万敌军,跪服

西楚霸王项羽,被世人尊为战神,具有万夫不当之勇;汉朝名将霍去病,曾以800士兵将匈奴打的溃不成军;三国时期的张飞,一声怒吼就吓退曹操数万大军,获得了“万人敌”的称号。然而,历史上却有这么一位牛人,虽然

十几万大军互砍5天,却只有60多人战死

在以冷兵器为主的古代,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很多,比如将领的智慧能力、士兵的斗志及后期补给等,但有一个因素则至关重要,那就是士兵的人数。试想一下,如果面对于数倍于己的敌军,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除非奇迹

只用3千士兵,就击退4万敌军的进攻

古代攻城是个技术活,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负责攻城的将领,必须要具备很高的军事才能,否则非但损兵折将,而且几乎不可能拿下城池。攻城不容易,守城更艰难,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一波又一波的攻击,在援军到来

大战在即曹操在军中讲了个段子,连敌军士兵都笑岔气?

大战在即曹操在军中讲了个段子,连敌军士兵都笑岔气?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后世对曹操的评价还是有很多争议的,其实在明朝以前因为没有人写出来《三国演义》,人们读的都是《三国志》,在三国志中对

为什么战场上士兵绝不能捡敌军的枪

除了游击队以外,很少有正规军会去捡敌人的武器作战。只有一个国家例外,那就是二战的捡枪王,德国。二战时,德国的武器生产远远赶不上消耗,于是德军把目光瞄向了战利品,有捷克制造的毛瑟步枪和坦克,从法国缴获的

历史军事 唐朝最悲壮的一战士兵坚守国土42年,头发花白冲向敌军

历史上有一场最悲壮的战争,数千名将士背井离乡,坚守国土42年,最后头发花白与十万敌军厮杀,以身殉国。战争总是要有伤亡的,这一点而言,没有哪一场战争是能够摆脱的宿命了。而要说到最悲壮的战争的话,大家心中

在一战中士兵最害怕的不是敌军,而是这种小虫

我杀了他们,但他们不会死。是的,每一个白天和夜晚,让我无法休息入睡,我不畏惧,也不逃避,在痛苦中我转过身来,用血把我的双手染红。然而这只是徒劳——他们上来得比我杀的更快变得比之前还残忍。我杀呀杀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