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纪晓岚给出两个下联,知府懵了
Posted 知府
篇首语: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纪晓岚给出两个下联,知府懵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纪晓岚给出两个下联,知府懵了
对于纪晓岚这个人,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他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参与修撰了《四库全书》,还写了一本十分有趣的《阅微草堂笔记》。
纪晓岚天资聪颖,小时候就聪慧过人,号称神童。他虽然很顽皮,却也很招人喜爱。
有一天,只有几岁大的纪晓岚和几个小伙伴在路边踢球玩。玩得正高兴时,球被一脚踢进了路过的一顶官轿里,随行的衙役大声喝斥,小伙伴们听说这是知府的官轿,都吓得四散躲避。唯有纪晓岚不仅没有逃走,居然还挺身上前,拦住轿子要球。
这时,知府也从轿子里探出头来,见到年幼的纪晓岚挡在轿前,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十分机灵可爱。知府有意要逗逗他,就对他说:“我出一句上联,如果你能对得上,我就把球还给你,怎么样?”
纪晓岚点了点头,说:“好!你出上联吧。”
知府扫视了一眼躲在附近惊恐张望的几个小孩,顿时有了上联,笑着用手指了指纪晓岚,说道:
童子六七人,唯汝狡。
意思是说,这几个小孩,只有你最狡黠。
纪晓岚不假思索,随口便对道:
太守二千石,独公?
“太守”是汉代官职,每年的俸禄为两千石粮食,所以太守也被称为二千石。清代时已经没有太守之职,由于知府与太守属于同一级别,故而常常以太守代称知府。
可是纪晓岚对出的下联缺了一个字,而这最后一个字,纪晓岚却迟迟不说出口,还故意卖关子,把“独公……”拖着长音。知府以为他没词了,得意地笑道:“独公什么,对不上了吧?”
纪晓岚笑眯眯地看着知府,回答说:“这最后一个字,早就有了,可我就是不说。”知府不懂他是什么用意,便问:“这是为何呀?”纪晓岚说:“如果你把球还给我,我就说‘独公廉’;如果你不还给我,我就说‘独公贪’! ”
知府听后哈哈大笑,这对对联怎么成了选择题。却也被纪晓岚的聪明狡黠和应对从容所惊服,又怎么会为了一个球而得个“贪名”,知府赶忙笑着把球还给了纪晓岚,并连声夸赞这个小孩日后必定会出人头地。
相关参考
清朝时期,每个省的最高长官称为总督,而省的下面又有府、县,府就相当于现在的市,其最高长官则为知府,跟现在的市长差不多。从官衔上来看,清朝的知府是正四品官,虽然与朝廷大臣没得比,但也算不低的了,至少比县
我们先来讲一个有关于大才子纪晓岚的故事。刚进入仕途时,纪晓岚还只是一个小小的都匀知府,后来由于工作努力,政绩突出,得到了乾隆的赏识,被提拔进京为官。回京途中,纪晓岚在湖南某地遇到了昔日的同窗,在此地任
唐代的文人爱写诗,宋代的文人擅长作词,到了元代开始流行戏曲,明代又出现罗贯中、施耐庵等小说家。由此可看出,不同的朝代的主流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也正因如此,才构成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经过千百年的沉淀,
相对于现代人来说,古人平时的娱乐活动很匮乏,没有手机可玩,也不能去K歌,顶多到酒馆喝点小酒,与志同道合的哥们畅谈人生,跟心上人花前月下的机会都不多。只喝酒肯定没有多少乐趣,诗歌盛行之后,文人墨客就饮酒
对联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它有很多种类,可大致分为对偶联,修辞联和技巧联。其中技巧联最为有趣,但是也是很难对出的一种。技巧联又分为很多种类,最常见的是复字,叠字,拆字和数字。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个
中华文化绵延了五千多年的时间,而在这期间,也出现了很多对对子的能人,他们出的对子不仅仅能让人拍手叫绝,并且更为厉害的人,他出的上联没有人能够对出下联,就比如说曾经的乾隆皇帝就出了一个对子,至今没有人能
明朝中期,山西有一位姓程的知府,除了尽心做好本职工作,平时最大的爱好莫过于对对子,如果几天不琢磨出一副对联,就会感觉生活中少点什么。由于妻子去世较早,程知府用情专一,始终没有再娶,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女儿
明朝万历年间,江西有个知府,姓王,人称王知府,平日里欺压百姓,鱼肉乡里,搞的老百姓怨声载道,唾弃不已,背地里纷纷骂他。一天,这王知府兴致来袭,想到郊外走走,然后再到寺庙中参观游玩一番。鸣金开道,一行人
乾隆上联:“一来二往三杯不醉”,纪晓岚随口下联,众人赞叹不已众所周知对联文化在我们中国可谓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呢。其实在我们国家要说的对联,就要从对联的起源开始说起。关于对联的起源在我国可是有很多流传
历史上的对联高手有很多,人们首先想到的会是北宋的苏轼和佛印和尚,明朝才子唐伯虎,还有铁齿铜牙纪晓岚。这些人才高八斗,经常用对联逗乐,留下了很多趣事。其实,清朝还有一位对联高手,那就是乾隆皇帝。人们对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