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他甚至根本没看过这种武器
Posted 大刀
篇首语: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秘闻 他甚至根本没看过这种武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秘闻 他甚至根本没看过这种武器
《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中写:刘张关桃园三结义后,得中山大商人张世平、苏双赞助良马五十匹、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斤。
有了这些银两和镔铁,哥儿仨延请良匠打造趁手兵器。
刘备打造了双股剑,张飞打造了丈八点钢矛。
关羽打造的是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
虽然小说没有在这儿具体描绘这三种兵器的形状,但从名字可以想得到,刘备用的是剑,而剑是可以佩戴在腰间的,属于短兵器;张飞用的是矛,从名字看,其长有一丈八尺,属于长兵器。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嘛,从后面关羽夺关斩将、征战疆场的种种表现看,应该是长柄大刀,也属于长兵器。关帝庙里供奉的青龙偃月刀、戏曲舞台上关公手里挥舞的道具以及各种画谱、影视作品传递给人们的印象,关羽使用的的确是长柄大刀。
不过,小说家言和民间传说不一定就是历史事实。
且看《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中关羽击杀袁绍大将颜良的记载:「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遂解白马围。」
这里面的一个「刺」字就透露出了关羽用的兵器不是刀。如果是刀,就应该是劈、砍、削、斩等动作,而不应用这个「刺」字。
从这一段文字来看,关羽应该是使用了以击刺为主的长矛将颜良刺倒在地,然后拔佩刀将其首级斩下回去请功。
那么,史书里有没有关羽使刀的纪录呢?有。
在《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中:「肃住益阳,与羽相拒。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语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肃厉声呵之,辞色什切。羽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 』目使之去。备遂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
「羽操刀起」这四个字,说明了关羽原是稳坐席间,看到鲁肃当场翻脸,心中吃惊,赶紧拔刀而起,将部下斥退。试想想看,关羽来益阳参加会议,如果像戏曲舞台上那样,扛着一把长柄大刀进入会场,太不合情理了。所以,这刀指的还是挎在腰间的佩刀。
事实上,非但扛长柄大刀参加会议不合时宜,在当时,骑着战马拎一把长柄大刀上战场也同样不是很适合。
原因很简单,长柄大刀需要双手并用,而骑将作战时必须空出一只手策马。
也就是说,骑将作战并不是像演义小说或是影视作品里描绘的那样双手持械上下挥舞,大战几十回合乃至几百回合。要知道,如果真放开了缰绳不对胯下的战马进行控制,马上的人非摔倒在地不可。实际上,「回合」一词原是表述兵车时代两军的战车互相冲锋一次的单位,只不过随着马镫的发明、骑将的出现,慢慢演引为骑将的交锋次数。
在战场上,除了双方骑兵策马互相发起冲锋对砍外,也有一种双方列好阵势后,各「出骑将较胜」的斗将方式。
《兵筹类要》中称:「两阵既立,各以其将出斗,谓之挑战。」这种方式往往并不能影响战争结局,大多数时候是为了提升军中士气而展开。
多数情况下,单挑都是发生在两军对阵时,互相奈何不了对方,战争呈僵局状态,为了打击对方斗志,就有一方主将跃马出来向对方单挑。
其表现通常是这样:两名骑将互从远处朝对方策马发起冲锋,两马交合之时骤然出击,各自运用手里的家伙往对方身上招呼,等两马擦身而过,即完成一个回合的厮杀。
不难想像,两匹马本在高速奔跑,马上的骑将在两马交合之际突然一击是何等快若闪电,重如雷霆。
往往要完成这样的出击,骑将就必须一手策马,一手持兵器—而这兵器的首选,当然是长矛一类又尖又长主要用来刺击的利器了,这样,单手持矛的同时,往往还要用持矛的手臂夹紧长矛,利用长矛的长度和战马的速度及冲击力击杀敌人。
所以,在古代战场上,骑将的主要格斗兵器是长矛或长槊一类,当然,他们的腰间也会佩带有刀或剑作为辅助兵器。
查看一下中国古代冷兵器发展史,也会发现两汉三国并未出现长柄大刀。《中国兵器史稿》有说:「戟制最盛,矛次之。」《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中都没有关于使用长柄大刀的记载,只有诸如「长戟百万」、 「载戟挟矛」的记述。出土文物中,也没有发现汉代长柄大刀。
因此,可以断言,关羽使用的应该是当时最为流行的长矛。
至于关羽的刀,最早有文字纪录的是南朝梁陶弘景的《古今刀剑录》所载:「关羽,为先主所重,不惜身命,自采都山铁为二刀,铭曰万人。及羽败,羽惜刀,投之水中。」
陶弘景的时代距离三国已三百多年,先不说这条记载的可信度,就算可信,则关羽铸造的两把刀也应该是短刀,毕竟一个人操作不了两把长柄大刀。
史书记载唐以前出现过长度最长的大刀,应该是南北朝时牛人陈安所用的大刀。《晋书》称:「安左手奋七尺大刀,右手执丈八蛇矛。」这刀,长七尺,和普通腰刀相比,够长了,但显然不能和长柄的丈八蛇矛相比。所以,陈安所用也不是长柄大刀。
而且,在唐代以前,中国战刀的刀型都是直刃。从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初期的环首刀,到唐代的陌刀、横刀,都是如此。宋代以后,中国战刀的刀型才以曲刃为主,典型的如手刀、朴刀等。此类刀型是汉族人在同匈奴、鲜卑、契丹等西域民族交战或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所以,像戏曲或者影视作品中出现的长柄、曲刃的青龙偃月刀,关羽本人不但不能使用,而且连见都没见过。
相关参考
政治联姻远嫁蒙古,终生没回过娘家…在清朝当公主,根本是皇帝的“工具人”
清朝的公主,早期也有“格格”之称,入关后确立了称谓,称为公主。这些深宫中的金枝玉叶看上去很高贵,可是由于受封建时代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她们在很多方面并不如意,甚至不如普通人家的女孩子。例如教育,清宫中
俄罗斯之声报道,有关中国战术核武器的问题一直引起许多观察家的关注。对其进行的评估也各种各样——从中国根本没有这种武器到拥有150枚以上的核弹头。中国导弹工业制造越来越多的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它们都有可
有多少次我们都说:「我说过这些,但你根本就不理睬我!现在他/她/他们/脱口秀主持人说完全相同的事情,你就信了吗?」为什么身边的人跟我们讲诉重要的事情时,我们总会不经意的忽略呢?□?因为熟悉所以轻视:我
导读:俄罗斯之声报道,有关中国战术核武器的问题一直引起许多观察家的关注。对其进行的评估也各种各样——从中国根本没有这种武器到拥有150枚以上的核弹头。中国导弹工业制造越来越多的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它们
导读:俄罗斯之声报道,有关中国战术核武器的问题一直引起许多观察家的关注。对其进行的评估也各种各样——从中国根本没有这种武器到拥有150枚以上的核弹头。中国导弹工业制造越来越多的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它们
次声武器次声武器是利用频率低于20赫兹的次声波与人体发生共振,使共振的器官或部位发生位移和变形而造成损伤的一种探索中的武器。通常人们只知道噪声可能使人烦躁甚至死亡,但是这种可听声波对人体的杀伤威力远远
还不知道:刘琮投降曹操是因为没有节气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08年,曹操在平定完北方,并在稍作休整之后,他决定率军南下,占据荆州,就此开始他向南方的征途。而在曹
东汉末年的十常侍,欺主年幼,把持朝政,染指皇权,甚至有了废立君主的实力,他们的胡作非为是导致天下动乱、群雄起义的重要原因;唐朝自玄宗起,宦官可做高官、可拥兵权,埋下了亡国的祸根;明朝则是太监干政的巅峰
你读过“海洋诗学”吗?宋朝之前的海洋诗人,没什么出海经验,对海洋充满神仙想像,甚至没想过会晕船。海洋贸易渐兴的宋元之后,诗人才开始尝试出海,并留下多元观点的海洋诗:从海盗写诗到僧人咏物,从世界秩序变动
...的形象,深入人心。但对熟悉历史的人来说,关羽的刀,根本就是个弥天大谎,这是怎么回事呢?关羽使用青龙偃月刀的形象只在明代小说《三国演义》里有描述。记载三国历史的典籍《三国志》中并没有提及关羽的武器。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