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和朱由校究竟谁的政治水平高呢?
篇首语: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魏忠贤和朱由校究竟谁的政治水平高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魏忠贤和朱由校究竟谁的政治水平高呢?
在东林人眼里,魏忠贤弄权是大明最大祸害,所以他们与魏忠贤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俨然,在东林这群读书人眼里,一旦皇帝朱由校能亲政,皇权的合法性有了保障,大明的政局就不一样了。
合法的皇帝天然英明——不得不说,这种想法“耿直”得有些迂腐。
他们不了解领导朱由校是个怎样人。从本质上讲,这是个没什么文化的半大孩子。和社会上“有人养没人教育”的小混混区别不大。
因为父亲从小不招爷爷(万历皇帝)待见,所以,朱由校这个皇长孙自然也常在万历皇帝的视野以外。直到爷爷临死,他才被册立为皇太孙,有了受到正规帝师教习读书的机会。但刚开始认识字,读了没一个月,就轮到他主持政局了。因为他的父亲登基一个月就撒手西去,按照皇权的合法性,轮到他接班,这一年,朱由校已经16岁。
16岁的朱由校看上去已经是一个少年了,但文化水平还比不上如今高小学生。稀里糊涂成了一个泱泱大国的君主。整整7年中,他的心智似乎一直没开化。他的最大爱好,不是政治,而是玩。
他在“从政”的七年间,不读书,不看奏章,不批军机,最爱干木工活,天天在木工房里挥汗如雨,日以继夜做自己琢磨出的小摆设,小玩具。这样的人当皇帝,跟宋徽宗当皇帝的效果差不多,画家当不好政治家,木匠的政治才华也几乎为零。这等于是让猴子去游泳、让鸭子去爬树。
“业余皇帝”必然需要一个“帮闲”,帮他处理他不感兴趣的政务。所以,魏忠贤出场了。朱由校在将政权教给魏忠贤代管同时,将原名”魏进忠”的魏赐名“忠贤”,意在希望魏做个既忠心又能干的心腹。可以说,是朱由校的政治无能将魏忠贤推到政治前台。
一个半文盲高踞于皇帝的宝座上,而另外一个纯文盲当上了皇帝的秉笔太监,替皇帝拟写朱批,怎么说起来都荒唐可笑,这却是明代中国政坛的一个事实。
对于半文盲的朱由校来说,没读过书的魏忠贤比那些认死理、不知变通的迂腐东林大臣们,更值得信任,值得欣赏。东林人有文化,不代表有能力,魏忠贤没文化,但这和没水平是两码事。
说到魏忠贤不识字闹出的笑话,历史段子比比皆是。譬如相声《连升三级》,说魏忠贤把人家骂他的对联高悬寿堂之上。这些段子听起来有趣,但未必是事实。段子里的魏忠贤过于被贬低了。魏忠贤是个文盲不假,但决不是个糊涂蛋。他替皇帝当了七年“主笔”,岂能是个糊涂蛋?其实在替皇帝处理政务时,魏忠贤还是有自己一套的。
那么,文盲魏忠贤是怎么处理文件、批阅奏折的呢?在他看来,最重要的不是识字,而是主见。他是个很有主意的、处事果决的宦海老手。至于文字,在他眼里那只不过是工具,让别人当好了。魏忠贤让别人替他讲解奏折,把艰深的古文翻成浅显的白话,然后,把他要说的话再让人译成文言,用朱笔书写在奏折上。一道道自高无上的“圣旨”就这样载入明帝国的史册。
由此可以看出,政治流氓比起政治小混混,还是有着领先一截的特长。魏忠贤是有一定的政治能力的,至少政治水平高于小混混朱由校。由他代行皇权,或许是读书人东林大臣的政治噩梦,但于国于民,并不比低能的皇帝危害大多少。
这也是很多被东林人排斥的大臣依附他,他打败东林人后,阉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对他个人崇拜潮、为他兴建庙宇、与孔圣人并列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些趋炎附势之徒里,不能排除有的人是发自内心地崇拜“九千岁”的政治能量。
后来的史事也证明的这一点。朱由校死后,弟弟朱由检继位,是为崇祯皇帝。他干净利索地干掉了魏忠贤及其阉党群,但是并没能挽救大明王朝。九泉之下的东林六君子,在得知政治死敌魏忠贤伏法后可能依然无法瞑目,因为亡国奴之痛接踵而至。
此时的他们不知是否明白:决定一个国家命运的关键因素,不在最高领导人的合法性,而在高质量。愚忠一个低能皇帝,打倒他们的奴才,都不如把国家最高权力交给能胜任的真正政治家为好。
相关参考
信王朱由检如何登基,朱由检是怎样当上皇帝的,他和朱由校什么关系
朱由检是怎样当上皇帝的,他和朱由校什么关系?八月,朱由校在乾清宫召见内阁大臣、科道诸臣,下招说魏忠贤、王体乾对皇帝忠心耿耿可以用来商议国家大事。并且封魏忠贤的侄字魏良栋为东安侯。朱由校预感到自己来日不
朱由校为什么默许魏忠贤打压东林党,因为他早看清这群人的真面目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说起明朝天启皇帝,人们都会想到他重用宦官魏忠贤、不理朝政、打压东林党、专心做自己的木匠皇帝,致使明朝
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光宗在位仅29天因红丸案而暴毙,朱由校经过移宫案风波,为群臣拥立继位。因其父不得祖父明神宗的宠爱,他自幼也
魏忠贤通过客氏的关系进入到朱由校的生活圈子里,客氏为朱由校的乳母,将朱由校一手拉扯大,与朱由校的感情非常深厚。魏忠贤和客氏又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因此两人沆瀣一气,把持朝政。当时魏忠贤的权势大到什么地步
泰昌元年(1620)九月初一,明光宗朱常洛即位才满一个月就一命呜呼,留下一个疑窦丛生的“红丸案”,一个沉迷于木匠活儿的少年储君朱由校,以及一个危机四伏的大明王朝。黎明破晓,群臣火速入宫。当以东林党为首
明朝自开朝以来一直重用太监,到了明朝末期,明熹宗朱由校临死传位于自己的兄弟明思宗朱由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崇祯帝。朱由校临死跟朱由检说你继位后,有两个人不能动,一个是张皇后,一个是魏忠贤。张皇后是朱由校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历史上真实的明熹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明熹宗朱由校在位期间十分宠信宦官,魏忠贤就是在朱由校时期积累起自己的权势,此后朝中不断爆发陷害忠良的事件。魏忠贤遍树党羽,将
魏忠贤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布衣百姓家,常年混迹在街头,目不识丁,但是却懂骑射。之后自宫进宫为太监,得皇帝赐名而叫魏忠贤。明光宗驾崩之后,朱由校继位,魏忠贤和客氏受到朱由校的宠爱而由此飞黄腾达。魏忠贤和客氏
魏忠贤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布衣百姓家,常年混迹在街头,目不识丁,但是却懂骑射。之后自宫进宫为太监,得皇帝赐名而叫魏忠贤。明光宗驾崩之后,朱由校继位,魏忠贤和客氏受到朱由校的宠爱而由此飞黄腾达。魏忠贤和客氏
公元1620年,对于明朝来说是一个发生了很多大事的年份。这一年,明神宗、明光宗两位皇帝相继去世,天才木匠皇帝朱由校顺利继位。而就在同一年,魏忠贤深受朱由校的信任,被提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从此魏忠贤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