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两江总督何桂清死得冤枉吗

Posted 太平军

篇首语: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两江总督何桂清死得冤枉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两江总督何桂清死得冤枉吗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两江总督何桂清死得冤枉吗?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同治元年(1862)年12月21日,京师菜市口的法场人头攒动,水泄不通,对于46岁的前两江总督何桂清来说,这个寒冷的日子,从此将成为他的忌日。

位高权重的封疆大吏要被斩首弃市,这在大清朝还是史上头一遭,轰动了京城。此刻,何桂清一身囚服打扮,插着草标,垂头丧气,全无半分曾经的官威,仿佛已是行尸走肉。午时三刻临近,监斩官简短公布了他的罪状和判决,在围观人群紧张刺激的惊叹声中,何桂清人头落地,他那业已开始泛白的头发被鲜血溅得通红...

清朝一共有九位封疆大吏,也就是九个总督。两江总督是仅次于直隶总督的第二号疆吏,位高权重。

何桂清之所以被杀,是因为他临阵脱逃,弃城失地。

咸丰十年的时候,太平军攻破了和春的江南大营,这时两江总督何桂清正在常州临时办公。

就在江南大营被击破前不久,何桂清还向朝廷上疏:“丹阳以上军务,和春、张国梁主之。常州军务,臣与张玉良主之。”

何桂清牛皮吹得有点大,话音刚落不久,大营被破,提督张国梁战死,和春也死在浒墅关。

担子要何桂清来挑了。

不过之前口号喊得震天响的何桂清,这时候却认了怂。

眼看太平军逼近,他号称要去苏州筹粮,想要借机开溜。

这点小伎俩,别人早看在眼里,何桂清被常州士绅堵在了城门口,进退不得。

城里的父老百姓都指望着总督指挥守城,何桂清这一溜,城里守军必定丧失斗志,大家在他马前下跪,恳请部院大人留下。

无奈何桂清去意已决,眼看迟迟无法脱身,恼怒之下,何桂清竟下令开枪驱散人群,打死了19名士绅,众人才散开,何桂清这才得以仓皇逃出常州。

封疆大吏,守土有责,何桂清这一逃,结局是灾难性的。

主持军务的提督张玉良也立即逃走 ,常州没有了主将,余下的军民只得自发守城, 坚守数日后常州城破,太平军因受到抵抗而屠城 ,常州遭遇兵祸。

何桂清知道自己身负重罪,干脆躲入了上海租界,趁着慈禧和肃顺掰手腕的机会,醉生梦死了两年,最终还是被逮回京城。

于是12月21日,何桂清在菜市口人头落地,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被朝廷处斩弃市的两江总督。

从何桂清的所作所为来看,他死得一点也不冤枉。不过实际上,何桂清当时是有可能免死的。

这就要讲到另一个人——胡雪岩。

胡雪岩的发迹,颇有传奇色彩,在他还是个钱庄小伙计时,挪用东家的钱资助了一位云南来杭州的捐生王有龄进京博取功名,宁愿自己丢掉工作,慢慢打工还钱给东家。

做出这样的事,不是大智,就是大愚。

胡雪岩显然属于前者,王有龄进京后,得到了一个官员的举荐,很快就签发浙江,从县令干起,到了咸丰元年,升任浙江巡抚。

举荐他的那个人,就是何桂清。

很明显,王有龄得势后,不能忘了胡雪岩。靠着这个靠山,胡雪岩凭着聪明的头脑和灵活的手腕,飞速发迹,成为浙江知名的大商人。

生意要想真正做大,必须做到全国,这时候,王有龄这颗大树就有点不够了,胡雪岩必须寻找更大的靠山。

不用费神,眼前就有一棵大树——何桂清。

何桂清这时候,也是一路高升,从中央干到地方,到哪里都是手握实权,俨然官场一颗前途无限的新星,谁也不敢怠慢他,王有龄的升迁,也多拜何桂清的提携所赐。

通过王有龄,胡雪岩又和何桂清牵上了关系。有了何桂清这座大靠山,胡雪岩的生意网全面扩展,除了把原来的生丝、钱庄、物流等业务铺向全国,又得到了军务的肥差。

军火、粮饷这些生意是暴利中的暴利,放之四海皆准,有了这些生意,胡雪岩想不发财都绝无可能。通过何桂清,胡雪岩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大商人,号称“财神”。

何桂清犯罪躲入租界,胡雪岩当然非常着急,他大撒银票,为何桂清疏通,礼部尚书祁寯藻、工部尚书万青藜、御史高延祜都得到他的好处,为何桂清说话。何桂清的死党浙江巡抚王有龄、江苏巡抚薛焕也一再为其说情,在这样的舆论之下,何桂清并不担心自己会被判死刑,他认为上下都已经打点完毕。

“潜令心腹,以重赀入都,遍馈要津,凡有言责者,鲜不受其沾润。自谓布置停妥,放胆而行,于同治元年春到京”。

当然,何桂清最后还是死了。他的死,不是因为胡雪岩办事不力,而是因为他有个胡雪岩无法左右的死对头——曾国藩。

曾国藩和何桂清的矛盾,在湘军还没有表现出战斗力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两人为了争夺江苏和浙江两省互相抬杠,何桂清当时位高权重,一度压倒曾国藩,让他受了不少气。

到了何桂清入狱,局面颠倒了过来,湘军攻克安庆,苏南也被李鸿章兵锋笼罩,曾国荃已经驻马雨花台,和彭玉麟围攻天京,太平天国已到穷途末路。

曾国藩不失时机上了一道奏疏:“疆吏以城守为大节,不宜以僚属之一言为进止 ;大臣以心迹定罪状,不必以公禀之有无为权衡”。

曾国藩上疏的时机拿捏得非常巧妙,如果这个节骨眼上得罪了曾国藩,想到如狼似虎的湘军,两宫太后也都要皱一下眉头。

这相当于对何桂清的死刑宣判。

至此,何桂清“斩立决”,就此定议。

胡雪岩的努力失败了,但不代表他没有能力。实际上,他的努力相当成功,从恭亲王奕訢和吏部尚书祁寯藻等重臣,都打算再给何桂清一次机会,将“斩立决”改为“斩监侯”,也就是死缓,再找机会营救。

只是最后曾国藩一道致命的奏折坏了事。

我们前面讲了这么多胡雪岩,给人感觉他似乎是个奸商,只会乘国家之危,发国难财。

实际完全不是这回事。

靠下等手段,赚一些昧良心的钱,这样的格局未免太小,这样的胡雪岩是无法做大的。胡雪岩能成为首富,靠的还是自己的头脑和为人。

生意场上八面玲珑,生意之外,他的为人更值得称道。

发财了,总要回报社会,胡雪岩毫不吝啬,乐于慈善,他经常为贫苦百姓免费施粥,施药,抚平战争创伤,他开办的胡庆余堂,现在还在营业。

对生意伙伴来说,胡雪岩是财神,对百姓来说,胡雪岩是大善人,这样的人,哪里会吃不开。

所以,即使何桂清死了,胡雪岩很快找到了更大的靠山——左宗棠。

和左宗棠联手后,到了同治十一年,胡雪岩已经富甲天下,而且得到了官方认可,授江西候补道,赐穿黄马褂,成为一个官商。

这就是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

胡雪岩的一生,是历史上草根逆袭的典范,曲折离奇,跌宕起伏,贯穿了咸丰到同治年间,就是这段时期一部活生生的晚清史。

对这段历史有兴趣的朋友,我推荐一套高阳先生的《胡雪岩全传》。

许多朋友喜欢读曾国藩,胡雪岩当然比不上曾国藩。不过他们所处的是不同的层面,曾国藩已经被捧得很高,对许多人来说,胡雪岩这样的人物更接地气,更加真实,他的为人处世,思考方式,很多都是我们能够在生活中借鉴的。

比如,胡雪岩有个“帮人打伞”的故事非常出名。

一次,杭州当地一位知名的布料商出了点事,急需一笔周转资金。他找到胡雪岩,要把房产以低价2000两银子卖掉,胡雪岩不动声色,安排手下搞清楚事情真假后,第二天跟布商摊牌,按照正常价5000两收购,并强调,只是代为保管,以后布商挺过了难关,随时可以来赎回。

虽然胡雪岩富有,但面对3000两银子的差价,也不是谁都可以视而不见的,有这样的智商和情商,才是他能从一个小伙计白手起家,做到天下首富的根本。

但是,胡雪岩的下场又是非常惨烈的。最后,他在一场中外商战中破产,数千万家产付诸流水,在贫恨中抑郁而终。

水满则溢,小有名气乃至出人头地后,难免不成为目标,如何屹立不倒,又是一门学问,胡雪岩的结局,也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相关参考

清朝时期,直隶总督和两江总督,到底谁更厉害

与如今中国的省份划分有所不同,清朝时期,在管理地方事物上,清朝主要划分了九个总督来管理各地。如今,按照人们一般的排序,包括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

两江总督李宗羲简介

清朝从咸丰元年(1851年)至宣统三年(1910年)的六十年间,任两江总督的计十余人,其中最知名者为曾国藩、李鸿章、马新贻、左宗棠、张之洞。同治十一年二月(1872年)曾国藩病逝于南京,两江总督开缺,

张鹏翮-清代名臣两江总督

张鹏翮(1649—1725),字运青,一字宽宇,清四川遂宁三汇(今属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黑柏沟)人,清代名臣。张鹏翮曾任刑部尚书、两江总督等,早年颇有廉名。世宗即位,加太子太傅。雍正元年(1723年)拜

历史人物 两江总督和河道总督

秦末汉初时期,有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被称为“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为汉朝的确立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在同一时期还有一位韩信,被刘邦封为韩王。通常将他称为“韩王信”予以区分。>其实在历史上同名同姓的名人数不

两江总督曾国藩的收入和支出

导读:曾国藩是一个标准的传统官僚,他科举出身,从翰林院编修起家,做到了副部级的礼部侍郎。在那之后,他创建湘军,带兵打仗,最后一路做到大学士、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可以说出将入相,位极人臣。我们可以通过曾

两江总督曾国藩的收入和支出

导读:曾国藩是一个标准的传统官僚,他科举出身,从翰林院编修起家,做到了副部级的礼部侍郎。在那之后,他创建湘军,带兵打仗,最后一路做到大学士、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可以说出将入相,位极人臣。我们可以通过曾

清总督灰色收入18万,两江总督养廉银1万8,曾国藩为何还穷兮兮

同治元年(1862年),曾国藩终于当上了两江总督,开始有了自己的地盘。两江总督管辖江苏、江西和安徽省三个省,是大清唯一统辖三省的总督。巡抚以下,三省的地方官员的荣辱升迁,都是他曾国藩的一句话。大小官员

此人官至两江总督,深得康熙信任,却因母亲的5个字被处死

清朝两江总督很不简单,官衔为从一品,权力更是在巡抚之上,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如此重要的职位,非皇帝信任之人不能担任,晚清的李鸿章、曾国藩和左宗棠都曾当过两江总督。康熙年间,两江总督噶礼,可以说是皇帝身

历史人物 两江总督陶澍主动找左宗棠结亲家,左宗棠竟然拒绝了

两江总督陶澍主动找左宗棠结亲家,左宗棠竟然拒绝了?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1838年,左宗棠第三次会试失败后,从北京回乡途中,经过南京时拜访了一名重要人物。>这位重要人物就是两江总督陶澍。

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朝廷为何要匆匆结案,当时究竟顾忌什么

同治九年(1870年),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身亡。清廷官方在审讯凶手张汶祥的时候,他的供词漏洞百出,很多地方都经不起推敲。但是,官方却匆匆忙忙结案。很快就把张汶祥凌迟处死,又杀掉他儿子。此事在民间引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