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朝廷为何要匆匆结案,当时究竟顾忌什么
Posted 清廷
篇首语: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朝廷为何要匆匆结案,当时究竟顾忌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朝廷为何要匆匆结案,当时究竟顾忌什么
同治九年(1870年),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身亡。清廷官方在审讯凶手张汶祥的时候,他的供词漏洞百出,很多地方都经不起推敲。但是,官方却匆匆忙忙结案。很快就把张汶祥凌迟处死,又杀掉他儿子。此事在民间引起一大片议论之声,而「 ”刺马案”也成为清末的四大奇案之一。 (马新贻被刺案) 那么,清廷官方当时究竟忌惮什么,为什么一个案件漏洞百出,便要匆匆结案呢? 我们先来看看官方是怎么说的。官方给出的说法是,张汶祥「 ”挟私报复”。他「 ”挟私报复”的原因有三点:其一是张汶祥曾当过海盗,马新贻剿匪时杀过张汶祥不少同党。其二是张汶祥妻子被别人抢占,张汶祥告官,但马新贻不予理会。其三是张汶祥曾做过一个相当于放高利贷的「 ”小押”的营生,结果被马新贻取缔。 不过,这三个理由似乎都不能成为张汶祥冒着凌迟处死的危险,刺杀马新贻的充要理由。 而且,官方结案以后,民间还形成了广泛的议论。民间给出的理由多达五种,这些理由,似乎每一件都比上面所说到的三个理由,更可能成为张汶祥「 ”刺马”的动机。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民间有哪些说法。 第一种说法,马新贻霸占友妻。马新贻当年在剿捻的过程中,曾兵败被俘。后来,由张汶祥牵线,马新贻和捻军头目曹二虎等人结为兄弟。捻军因此把马新贻放了。此事神不知鬼不觉,接着,马新贻收编了捻军部队,但同时又强占了曹二虎的妻子。曹二虎埋怨张汶祥,因此张汶祥为朋友出气。 第二种说法,马新贻涉及回乱。马新贻的先祖本来是回族,当时正值回民闹事。回民联系马新贻,希望有所作为。马新贻骑墙态度,两面讨好。张汶祥在供词中也说到这一点,他杀马新贻,是为国锄奸。 (张汝祥剧照) 第三种说法,丁日昌雇凶杀人。丁日昌是江苏巡抚,他的儿子犯了杀人罪,由马新贻审理。当时丁日昌曾贿赂马新贻,马新贻不受贿赂,秉公办理。丁日昌很生气,因而收买张汶祥刺杀马新贻。 第四种说法,湘军雇凶杀人。当时湘军因为平定了太平军之乱,因而气势很盛,大有拥兵坐大的嫌疑。朝廷很担心,因此着力提拔马新贻,用他平衡湘军。这使得湘军非常生气,因而雇凶杀掉马新贻。 第五种说法,反洋人士雇凶杀人。同治八年(1869年)曾发生了「 ”安庆教案”,当时因洋人强占土地修教堂,反洋人生与洋人发生了大规模的摩擦,因此反洋人士打砸教堂。洋人向清廷严正交涉,清廷害怕洋人,于是要求马新贻出面安定反洋人士。而马新贻则采用强硬手段,对反洋人士进行了严厉的打击。这件事激起反洋人士的强烈愤慨,因此,收买张汶祥,刺杀马新贻。 很显然,这五种说法,每一种都更具有说服力,而且每一种,似乎都能找到更充足的证据来支撑这些说法。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当时朝廷最终一个都没有采信,而采信了三个不痛不痒的「 ”挟私报复”的理由呢? (马新贻剧照) 其实,这一件事,恰好能够充分地反映清朝末年的政治生态。 清朝末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矛盾众多,复杂混乱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政治势力,都在这时候交织在一起。清廷当时腐败无能,很多事情当时在解决上,都是采用息事宁人和稀泥的办法。能够把事情摆平,尽量减少不利影响,绝对不会刨根问底追查下去。 「 ”刺马”这个案子,虽然后面五个理由更具有说服力,但是这五个理由任何一个真实追究起来,都会引起极大的麻烦。比如第一个「 ”马新贻霸占友妻”,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霸不霸占谁的妻子的问题,而是官匪勾结的问题。这实际上在当时清廷的官场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如果要深究,牵一发就会动全身,非常麻烦。再比如第二个「 ”马新贻涉及回乱”,那也是一个谋反的问题。如果在清朝早期,一定会一查到底。但是那时候如果还要查,就会搞得人心惶惶,完全无法解决回民叛乱。第三个、第四、第五个都是雇凶杀人,也是牵涉面众多。而关于湘军的那个,还牵涉到朝廷的阴谋。朝廷怎么会承认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息事宁人,吃个哑巴亏。 所以最终就以牵涉面最少的「 ”个人问题”,来匆匆了结,不了了之。 (参考资料:《清史稿》)相关参考
在同治九年,又发生了两江总督、封疆大吏马新贻被刺的要案,真是朝野震惊,举国倾注。事情发生在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上午,马新贻校场阅兵完毕,返回督署的路上,为刺客张文祥所杀。刺客并不逃走,高喊:“刺客是我
慈禧垂帘听政年间,曾发生无数的奇情冤案,其中以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名伶杨月楼冤案、太原奇案、张汶祥刺杀马新贻案最为轰动,统称为清末四大奇案。而张汶祥刺马案则为四大奇案之首。>张汶祥刺马案指的是清末张汶祥
清朝从咸丰元年(1851年)至宣统三年(1910年)的六十年间,任两江总督的计十余人,其中最知名者为曾国藩、李鸿章、马新贻、左宗棠、张之洞。同治十一年二月(1872年)曾国藩病逝于南京,两江总督开缺,
文:竹映月江(读史专栏作者)1870年,两江总督官署。总督马新贻刚刚校阅士兵射箭完毕,正走在回官署的路上,谁知这时路旁突然出现一位想要告状的百姓,只见这百姓神色紧张,显然有重大冤情上陈。马新贻不禁好奇
历史人物 千古奇案“刺马案”的主角 清朝大臣马新贻生平事迹简介
马新贻(1821年~1870年),字谷山,号燕门,又号铁舫,回族,山东菏泽人。道光二十七年中进士,历任安徽建平知县、合肥知县、安徽按察使、安徽布政使、浙江巡抚、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等职。>>1870
清总督灰色收入18万,两江总督养廉银1万8,曾国藩为何还穷兮兮
同治元年(1862年),曾国藩终于当上了两江总督,开始有了自己的地盘。两江总督管辖江苏、江西和安徽省三个省,是大清唯一统辖三省的总督。巡抚以下,三省的地方官员的荣辱升迁,都是他曾国藩的一句话。大小官员
清朝在地方上常设八个总督,计有:直隶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陕甘总督、湖南湖北总督、两江总督和两广总督。其中直隶总督主要管着河南、河北,闽浙总督管着福建、浙江和台湾,云贵总督管着云南、贵州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章回体小说的巅峰之作,本书的作者曹雪芹在文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且他的家世也颇为令人好奇。明、清两朝都有在南京设织造署,专门为朝廷督造和采办绸缎。明朝由提督织造太监主管。清初时期,也由宦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章回体小说的巅峰之作,本书的作者曹雪芹在文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且他的家世也颇为令人好奇。明、清两朝都有在南京设织造署,专门为朝廷督造和采办绸缎。明朝由提督织造太监主管。清初时期,也由宦
清朝末年,曾发生无数的奇情冤案,其中以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名伶杨月楼冤案、太原奇案、张汶祥刺马案最为轰动,称为清末四大奇案,而刺马案则为四大奇案之首——两江总督离奇遇刺,凶手当场被捕,动机疑点重重,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