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张汶祥为什么要刺杀两江总督案马新贻

Posted 总督

篇首语:知识分子优于文盲,如同活人优于死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张汶祥为什么要刺杀两江总督案马新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张汶祥为什么要刺杀两江总督案马新贻

慈禧垂帘听政年间,曾发生无数的奇情冤案,其中以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名伶杨月楼冤案、太原奇案、张汶祥刺杀马新贻案最为轰动,统称为清末四大奇案。而张汶祥刺马案则为四大奇案之首。>张汶祥刺马案指的是清末张汶祥刺杀两江总督马新贻的历史事件,此案疑雾重重,广为流传,甚至当时的最高权力拥有者慈禧太后曾经亲自过问这个案件。>>太平天国失败后,人们传言曾国藩有野心,其实他的部下早就怂恿他谋取帝位。在与太平军作战时,清廷不得不依重湘军,但是,如今太平军被“荡平”了,慈禧太后能允许曾国藩在江南坐大吗?东南卧着一只虎,她睡觉也不安心。于是她把曾国藩调离江宁,派马新贻任两江总督,迅速裁撤湘军。然而大家都明白,江宁是湘军攻下来的,两江一直被湘军视为私地,他们在那里经营了数年,岂能轻易让给马新贻。马新贻几十年来一直没有自己的军队,孑然一身来到江宁,如入龙潭虎穴。>据马新贻的后人说,马新贻在上任两江总督时,曾回乡祭祖,启程前,将其两位兄长招到密室,反复叮嘱:“我此行吉凶难料,万一有不测,你们万万不得赴京告状,忍气吞声,方可自保。”两兄闻言惊恐万状,也不敢向家人透露半分。>>事情发生在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上午,马新贻校场阅兵完毕,返回督署的路上,当时有负责警卫的督标中军副将喻吉三和替总督传令的武巡捕叶化龙及两三名马弁跟着马新贻。当马新贻一行人走到官署后院门口时,从人群中闪出一人,边口呼冤枉,边拔出匕首,刺入马新贻的右肋。刺客杀人后并不逃走,高喊:“刺客是我张汶祥!”让那班怕死的卫士捉拿,张汶祥被抓入大牢后,加紧审讯,在审讯的时候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明显的就是在说是受人指使。但是却不说是受何人是指,供词漏洞百出,自始至终没有交代清楚,到底是为何刺杀马新贻。而马新贻却在遇刺后第二天殒命,时年50岁>这个案子发生后,清廷十分惊恐,知道此案涉及封疆大臣的内幕亵闻,于脸面上大不光彩。因此,只能掩盖矛盾,粉饰门面。慈禧太后为了维系她摇摇欲坠的统治,亲自出面处理此案。把正在天津处理教案的大员曾国藩,调来审理这个案件。又在曾国藩出发前夕,召见了他,面授机宜,说“马新贻办事很好”,为此案定了调子。这还不放心,一周之内,又连连派出大员参与审案。刑部尚书郑敦谨,也奉旨与曾国藩同审。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终于为张文祥定了一个“漏网发逆”和“复通海盗”的罪名,将张汶祥处决,剜了张汶祥的心,去祭奠这位马新贻,又厚厚地予以抚恤。一句话,马新贻是一个好官,张汶祥是一个发逆。>>张汶详刺杀马新贻,在警卫森严的督署重地一扑而中。马新贻被刺后,立即有“刺马案”戏文上演,大量的野史、笔记、小说、戏曲,却不顾官方史家的曲笔,将马新贻被刺原委,一一公诸于众。原来,马新贻之所以官运亨通,靠的是假报军功,又结纳权贵才得来的。他在所谓的“剿匪”战斗中,原本是一个败军之将。被俘以后,又没有骨气,与“匪首”义结金兰,成了拜把兄弟。再由他的把兄弟导演一幕马新贻收复失地的闹剧,欺瞒了朝廷,以至爬上封疆大吏的宝座。飞黄腾达以后,那些拜把兄弟原以为可以攀附于他,千里迢迢来投靠。马新贻奸占了拜把兄弟的妻室,又诱杀了拜把兄弟。张文祥因偶然的原因逃脱他的魔掌,才弄出这一出刺马的大案来。>而且正值乡试,安徽学政殷兆镛出试题,竟然寓其讥讽,乔松年也来凑热闹,写了一首歪诗作证,湘军将领给张汶详立碑等等。这样看来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刺马案是一件有计划、有组织的政治谋杀事件。从案件的实施,到舆论的有力配合,以及对审案的精心策划和对结案的精明设计,都说明它出自高人之手。>>马新贻被刺,朝廷心中明白,为了不致激起兵变,动摇清王朝的统治,赶紧调曾国藩回莅江宁坐镇。从此,两江总督宝座长期掌握在湘系手中,其他人不敢问津。

相关参考

案件背后慈禧与曾国藩的角力

  清末张汶祥在大庭广众之下刺杀两江总督马新贻,此案疑雾重重,广为流传,成为晚清的四大奇案之一。刺马案位列四大奇案之首,马新贻被刺后,立即有"刺马案"戏文上演。  刺马案  同治九年(1870年)8月

历史人物 揭秘:刺杀马新贻的背后主使到底是谁

马新贻当众被人刺杀,原来因为马新贻抢了曹二虎的妻子并且还杀了曹二虎,张汶祥暴怒为了给自己的兄弟报仇,所以计划了在马新贻回家的路上递上告状书并且将其刺杀,在老百姓的眼里张汶祥做的很对。但是慈禧太后那边可

历史人物 千古奇案“刺马案”的主角 清朝大臣马新贻生平事迹简介

马新贻(1821年~1870年),字谷山,号燕门,又号铁舫,回族,山东菏泽人。道光二十七年中进士,历任安徽建平知县、合肥知县、安徽按察使、安徽布政使、浙江巡抚、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等职。>>1870

两江总督李宗羲简介

清朝从咸丰元年(1851年)至宣统三年(1910年)的六十年间,任两江总督的计十余人,其中最知名者为曾国藩、李鸿章、马新贻、左宗棠、张之洞。同治十一年二月(1872年)曾国藩病逝于南京,两江总督开缺,

清末四大奇案揭秘,张汶祥刺马案出自幕后高人之手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清末四大奇案揭秘,张汶祥刺马案出自幕后高人之手”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清末四大奇案太多离奇巧合,简直就是电视剧里才会发生的狗血剧情,不过放在现在就是官官相护的结果。因

表面兄弟情仇,背后是大清高层激烈斗争

文:竹映月江(读史专栏作者)1870年,两江总督官署。总督马新贻刚刚校阅士兵射箭完毕,正走在回官署的路上,谁知这时路旁突然出现一位想要告状的百姓,只见这百姓神色紧张,显然有重大冤情上陈。马新贻不禁好奇

《投名状》电影的原型——晚清四大疑案 ”刺马案”

清朝末年,曾发生无数的奇情冤案,其中以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名伶杨月楼冤案、太原奇案、张汶祥刺马案最为轰动,称为清末四大奇案,而刺马案则为四大奇案之首——两江总督离奇遇刺,凶手当场被捕,动机疑点重重,结案

历史新知 张文祥刺马案

   张文祥刺马案是晚清一大公案。张文祥亦作张汶祥,河南汝阳人,与友曹二虎、石锦标同为捻军头目。马新贻,山东菏泽人,进士出身,分发安徽以知县用,旋被委办庐州(今合肥)各乡

清朝末年四大冤案之张汶祥刺马列案

太平天国失败后,人们传言曾国藩有野心,其实他的部下早就怂恿他谋取帝位。在与太平军作战时,清廷不得不依重湘军,可是,如今太平军被“荡平”了,慈禧太后能允许曾国藩在江南坐大么??东南卧着一只虎,她睡觉也不

张汶祥刺马案被称为清朝奇案有什么原因

张汶祥刺马案为何被称为奇案张汶祥刺马案为何被称为奇案?这是因为张汶祥刺马案中存在着很多的不同常理的地方,首先是刺客的表现让人称奇,第二是案件受到重视的程度令人称奇,第三是案件审理的过程不合情理的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