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历史上这些人都被封过“武安君”,最后都不得善终
Posted 苏秦
篇首语:只有受过教育的人才是自由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历史上这些人都被封过“武安君”,最后都不得善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历史上这些人都被封过“武安君”,最后都不得善终
你们知道历史上哪些人被封过“武安君”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君”,在历史上有多种释义,在先秦时期多指朝廷官员、诸侯国、方国首领,有时也做功臣或是贵族封号,自秦朝以后,渐渐演变为帝王代称,或者是对人的一种敬称。
“封君”,顾名思义,即为“带有封号的‘君’”,泛指那些拥有爵位和封邑的功臣或者是贵族,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武安”,在我国古代,武安者,以武功威慑天下,以威信治国安邦,即为国中能“治国安邦,克敌制胜”之人。
由此看来,“武安君”即代表着能“治国安邦,克敌制胜”的“封君”,能被受封这一殊荣的绝对都是当世人杰。在历史上确是如此,被封为“武安君”之人,无一不是后世熟知的人杰,但是受封“武安君”这一殊荣的人,无一人得以善终,因此,这一封号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恐怖的封号!
01秦武安君:白起说起“武安君”,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白起。
白起,战国后期秦国名将,极其擅长实施歼灭战——在伊阙之战中,全歼二十四万韩魏联军;在数次攻楚之战中,共计歼灭楚军三十余万;在华阳之战中,歼灭魏赵联军十五万;在长平之战中,歼灭四十余万赵军主力。歼敌一百一十余万,这还只是白起生平指挥的大战役取得的战果,还有许多中小型战役并未计入其中。据后世史学家统计,白起一生歼灭六国大军共计一百六十余万,占整个战国时期,各国战损兵员(包括秦国)的一半还要多。
因白起的赫赫战功,秦昭襄王以“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故号武安。”为名,授予白起“武安君”的殊荣。
而后,在是否再次攻赵的问题上与秦昭襄王发生争执,白起怒而闭门谢客、告病不朝,秦昭襄王几次要求白起领军出征,白起皆称病,拒绝出兵,最终惹恼了秦昭襄王,被赐死于杜邮。
02赵武安君:李牧“赵之所恃者李牧,而卒杀之,以速其亡。”胡三省曾如是说到。
李牧,战国末期赵国名将,早年活跃在赵国北方,统率麾下“长城军团”屡克匈奴,北击林胡,使得北方诸胡一时之间不敢南望。其后,秦军大举进犯赵国,赵悼襄王急调李牧率军抵御秦军,数次痛击秦军,使得赵国能够在秦国的强大攻势下苟延残喘。因而赵悼襄王称李牧为“赵之白起”,将其封为“武安君”。
赵王迁即位之后,秦国加紧了对赵国的进攻,但因李牧的沉着指挥,秦军寸功未建,而后,秦王政采取“离间计”,使得赵王迁听信谗言,先是临阵换将,换下李牧,随后又将其冤杀。在李牧死后不久,前线赵军全线溃败,秦军攻占邯郸,俘虏赵王迁……
03楚武安君:项燕项燕,战国末年楚国名将,是项羽的祖父。项氏一族,世代为楚国将领,到了项燕这一代也不例外,因立下大功被楚王称之为“楚之武安君”。
公元前225年,秦王政派遣青年将领李信,率军攻打楚国,项燕率军抵御。因李信的轻敌冒进,项燕抓住时机,猛攻李信率领的主力,斩杀七名都尉,重创秦军,使得三晋故地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但因楚国统治阶级错失良机,未能乘胜追击,摧毁秦国霸业,给了秦王政迅速平定叛乱,重新派遣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攻伐楚国。
楚王负刍闻王翦率领倾国之兵到来,急忙征调大军,命项燕率军抵御。在相持了一年之后,项燕在楚王负刍的催促下贸然进兵,招致惨败,项燕死于乱军之中,不久,楚国覆灭。
04赵、齐、燕武安君:苏秦苏秦,周王畿洛邑人士,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纵横大家,早年游说各国,提出合纵谋略,挂六国相印,被赵肃侯(苏秦生平存疑,且以《史记》记载为准,不喜勿喷)拜为“武安君”,而后被齐王、燕王所承认。
公元前三世纪初,因燕昭王的厚待,苏秦作为间谍,从燕国来到了齐国,而后数次教唆好大喜功的齐闵王攻打周边各国,随后又独吞了富庶天下的宋国,惹恼了天下各国,引发了“乐毅伐齐”,齐国遭到列国围攻。齐闵王这才意识到苏秦是燕国间谍,随后,齐人刺杀苏秦,苏秦重伤未死,被齐闵王车裂于市。
相关参考
这太多了,特别是两个皇帝,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开国大将几乎杀尽。我举几个特别有名的例子:秦国武安君白起。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中国古代兵家四圣之一,别号“杀神”,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时代战死两百万
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早年间就因为征讨蒙古有功被授为贝勒,后来在讨伐蒙古,征讨明朝的战争中,又屡建有功勋。因为他的卓越功勋,后被封为和硕贝勒。崇德六年,皇太极册封豪格为肃亲王,主要负责的是户部事宜。豪格
在历史书中,能称得上权倾朝野的官员或是宦官都没有好下场。对于“权倾朝野”这个词,我们也有了一种惯性思维。看到这个词用在哪个大臣或是宦官身上,我们几乎能猜得出他的结局。能猜的出结局的确不错,可并不是所有...
...讨明朝的战争中,又屡建有功勋。因为他的卓越功勋,后被封为和硕贝勒。崇德六年,皇太极册封豪格为肃亲王,主要负责的是户部事宜。豪格骁勇善战,成为当时皇太极最得力的助手。在豪格的功勋中,最卓越的成绩要数征讨...
本站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蔡伦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提起四大发明,就不得不提造纸术,提起造纸术,就不得不提大发明家蔡伦。因为小学课本曾经告诉我们,造纸术的发明者是蔡伦。>
很多人都不了解陈后主的宠妃张丽华,出身贫寒,国色天香,最后还是不得善终,接下来跟着本站小编一起欣赏。>中国古代皇帝后宫的红颜祸水里,应该有陈后主宠妃张丽华的一席之地。张丽华的亮点不仅在于她的绝代美貌,
中国历史上战功最辉煌的将军,战国时期最为显赫的大将,征战沙场三十余载,六国军队只要听说是是他带兵来战吓的望风而栗。史书上有确切的记载:所有的国家都不敢与秦战,后面加了一个注释,就是因为秦人有此将军!一
朱元璋的长子朱标去世后,他悲痛欲绝,为了让皇位继续传于朱标一脉,朱元璋最后立了朱标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正式即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少不更事,对于国家大事毫无主张,在黄子澄等大臣的
“武安君”并不是某一个人的爵位,也不是特指历史上的某一个人,它是一个封号,听名字大概也能够猜得出来,是封给武将的封号。“武”是指以武功治世,“安”则指以威信安邦,由此可知,能够担当得起这个封号的,必须
我们在看一些我国战国时期方面的书籍资料亦或是影视资料时,或多或少都会见过这样一个称号:武安君。顾名思义,「”威彊敌德者谓之武,安邦定国者谓之安”。因此战国时期武安君这一称号多被赐予那些以武治世、安邦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