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曹仁的军事能力如何

Posted 曹仁

篇首语: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曹仁的军事能力如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曹仁的军事能力如何

被《三国演义》黑的曹魏将军!曹仁的军事能力如何?历史新知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其中的很多人物、事件虽然在历史上都存在,但罗贯中都对其进行了艺术加工,已经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了。>在《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军事能力大幅度降低,这是为了突出其“仁德”,为了说明刘备是靠人心取得了天下,而非武力。>周瑜则在演义中变成了一个气量狭小的人物,被诸葛亮生生气死。这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算无遗策”。> >演义中还有很多人,因为“艺术需要”而或被贬低,或被提高,早已不是历史上的那个人了。这一次,大东就来给大家讲一个曹魏阵营被黑的将领。>这一位在历史上的战斗大多数是比较平庸的,但其对整个战场的重要性却是不容忽视的。这个人便是曹仁。>曹仁在《三国演义》里可谓是逢人便输,徐庶破了他的八门金锁阵,诸葛亮水淹曹仁,周瑜夺了曹仁荆州城,关羽更是让曹仁泡在襄樊城中。曹仁在演义中就没赢过,但历史上却并非如此。>曹仁在曹魏阵营的地位,仅此于夏侯淳。夏侯淳地位高是因为其资历,但是夏侯淳本人的军事能力一般是公认的。夏侯渊善于突袭,曹仁则善于防守。至于他俩的军事水平谁高谁低,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我说曹仁善守,并非是说他不会攻击。曹仁率领的是曹魏骑兵,骑兵可是攻击性兵种。另外曹仁在曹操初期,大多是以前锋的身份出征的,前锋可是攻坚的主力。>曹操讨伐徐州陶谦,自己亲率大军攻打彭城(陶谦所在)。曹仁则负责清剿彭城四周的陶谦势力。曹操主力攻打彭城,但若其侧翼受到其他方向的攻击,再被彭城的士兵夹攻,那么曹操或许只能退兵了。>这个时候攻打徐州其他县城的曹仁,其重要性便突显出来。当曹仁攻破了其它县城与大军汇合于彭城,曹操便能安心攻城了,《三国志》也是如此记载的,“(曹仁)还与大军合彭城,大破谦军”。> >战争打得是配合,而不是说只要正面硬刚,而不需要其他辅助。曹操围徐州,曹仁则消灭陶谦的其他势力,既能防止他们干扰彭城的曹操大军,也能消灭陶谦的有生力量,一举两得。>在随后与吕布的兖州之战,曹仁依然担当的是保护曹操侧翼的重任。曹操与吕布主力作战,曹仁则去消灭句阳县的刘何等人。正是由于曹仁,曹操才能安心与吕布纠缠,不用担心自己的侧翼。>赤壁之战前,曹操兴冲冲地去接收荆州,结果狼狈而逃。大军北撤前,曹仁留守江陵。曹操对荆州的安排大意是:你守住就守,受不住就撤,我是不会管你了。曹操没了水军,江陵的位置对其来说就真的尴尬了。> >周瑜率领数万东吴大军来攻,曹仁在江陵城临时招募,仅仅只得“三百人”,这数据也许做不得准,但曹仁的兵力处于劣势是肯定的。另外东吴在荆州有水军优势,算是主场作战,曹仁不仅是客场,而且还处于下风。>东吴攻打江陵,已知的将领有周瑜、吕蒙、甘宁、凌统,另外还有刘备。刘备既然去了,那么张飞、赵云、诸葛等人或多或少得有一两个吧。这阵容算是三国的全明星阵容了吧。>虽说如此,曹仁仍据守江陵长达一年之久,最后是安然撤退。周瑜也在此战中受伤,回到东吴不久就去世了。周瑜之死多多少少得算到曹仁的头上。> >曹仁虽然没有守住江陵,但这是曹操主动放弃的。正如上文所说,曹操没了水军,江陵的重要性远远比不得襄阳(襄樊)。从中原地区往襄阳运输补给也好,率军救援也罢,都十分容易,但往江陵就加大的难度,不如放弃江陵,镇守襄阳。>(曹魏的防守重点历来是东线的淮南,已经西线的关中,中线的襄阳真是不太看重。曹丕时期更是有放弃襄阳的打算)>曹仁最有名的大战便是与关羽对峙襄樊,或者说被关羽围困。当时关羽水淹七军,先擒于禁,又斩杀庞德,关羽一战“威震华夏”,曹操简直倾举国之力来抵抗关羽(东线合肥的张辽都被调动了)。>关羽若攻破了襄阳,那么便可以从容进入中原,没了后顾之忧。曹操或许真的需要迁都了。但曹仁挡了下来,无论关羽如何进攻,曹仁一直坚守到徐晃的救援(于禁庞德是第一波救援)。> >《三国志》对曹仁的困境,有着直接叙述:“羽乘船临城,围数重,外内断绝,粮食欲尽,救兵不至”。城池没了粮食是被攻破的前兆,但曹仁“激厉将士,示以必死”,硬生生地坚守到徐晃的救援,从这一点就看出来曹仁的治军本领。>我认为一位将军的治军本领如何,不在于顺境的时候,而在于困境。当全军处于困境,能否维持住大军军心不散,才是评价一个将军的“真本事”。>曹仁的诸多战役或许显得窝囊,被周瑜打,被关羽围。周瑜、关羽的能力是得到大家认可的。曹仁在江陵之战能与周瑜打得难解难分。襄樊之战,曹仁被关羽围困,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仍能坚守城池,这足以说明了曹仁的能力。> >两次大战,曹仁都是处于劣势,虽让人觉得窝囊,但对战争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襄樊之战拖住了关羽,给了曹操调兵遣将的机会,也给了东吴偷袭关羽后方的时间。>若关羽打进了中原,那么孙权估计就是从淮南进兵,而不是抄袭关羽后路了。对东吴来说,淮南的重要性要比荆州大得多。>周瑜、关羽这两位的去世,都跟曹仁有关。张辽是曹魏阵营中唯一进入武庙的人。但我认为曹仁的能力至少不比张辽差,或许是他的战绩不显,或许是因为他姓曹。

相关参考

大将曹仁的地位为何没有夏侯惇高?

曹仁字子孝曹魏名将,当然曹操手下人才济济,说到家乡名将,自然是夏侯惇和夏侯渊,曹洪。今天,小编想和大家讲的是论资历曹仁不比夏侯淳低为何地位却没有夏侯淳高呢?按理说曹操姓曹,曹仁的地位应该最高,但并不是

大将曹仁的地位为何没有夏侯惇高?

曹仁字子孝曹魏名将,当然曹操手下人才济济,说到家乡名将,自然是夏侯惇和夏侯渊,曹洪。今天,小编想和大家讲的是论资历曹仁不比夏侯淳低为何地位却没有夏侯淳高呢?按理说曹操姓曹,曹仁的地位应该最高,但并不是

曹仁是怎么死的 三国志曹仁的生平简介

三国志曹仁传曹仁,字子孝,是曹操的从弟,类似现在说的堂弟。生于汉灵帝建宁元年,卒于魏文帝黄初四年。其一声跟随太祖皇帝曹操南征北战,战功累累。最终累功升迁至大将军、大司马。年轻时,曹仁喜欢结交豪杰,招募

曹仁是怎么死的 三国志曹仁的生平简介

三国志曹仁传曹仁,字子孝,是曹操的从弟,类似现在说的堂弟。生于汉灵帝建宁元年,卒于魏文帝黄初四年。其一声跟随太祖皇帝曹操南征北战,战功累累。最终累功升迁至大将军、大司马。年轻时,曹仁喜欢结交豪杰,招募

历史上真实的曹操第一名将曹仁

《三国演义》里曹操有句评价曹仁的话:“曹子孝世间福将”,但翻阅整本《三国演义》,曹仁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却是相当平凡,既没有吕布那样骁勇,又没有吕蒙奇袭南郡那样的赫赫战功,何来“世间福将”之称呢?不会是一

解析三国时期曹魏大将曹仁是怎么死的

曹仁,是曹操的从弟。严格确切地说,应该是从祖弟。所谓从弟,是同祖父而不同父亲的同辈,且年幼于己,被成为从弟。从祖弟的关系,当然要比从弟更远一些,定义是不同祖父的同辈幼已者。曹操剧照也就是说,曹仁的祖父

历史人物 曹仁实力为什么总被低估?罗贯中为什么要贬低曹仁?

其实在三国演义里,作者罗贯中是把蜀国当主角在写,所以蜀国的人物都相较于其他国家的人物要更勇猛一些。曹魏明明就是最强的,但是曹操的手下却经常被黑,今天我们就要说说其中一位常年被黑的曹仁。其实曹仁的贡献非

称得上一代名帅吗? 曹仁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国演义中的曹仁挺窝囊的,除了救牛金外没有闪光点了。但历史上又有人评价他有神鬼之勇。还说张辽都次于他,张辽可有逍遥津一战呀!《三国演义》里,曹仁挺可怜:简直就是个活体经验包。曹操早期征战,没他什么事;...

历史人物 曹仁在三国存在感极低,为什么却深受曹操喜爱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曹仁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曹仁是一个被近代文学作品遮盖了光芒的将才,历史上的曹仁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他跟着曹操南征北战,攻打袁术、陶谦、吕布、刘备都有他

解析三国时期曹魏大将曹仁是怎么死的

曹仁,是曹操的从弟。严格确切地说,应该是从祖弟。所谓从弟,是同祖父而不同父亲的同辈,且年幼于己,被成为从弟。从祖弟的关系,当然要比从弟更远一些,定义是不同祖父的同辈幼已者。曹操剧照也就是说,曹仁的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