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三国时期曹魏大将曹仁是怎么死的

Posted 三国 曹仁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解析三国时期曹魏大将曹仁是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解析三国时期曹魏大将曹仁是怎么死的

2、曹魏首将曹仁简介 曹操的堂弟曹仁怎么死的

解析三国时期曹魏大将曹仁是怎么死的

曹仁,是曹操的从弟。严格确切地说,应该是从祖弟。所谓从弟,是同祖父而不同父亲的同辈,且年幼于己,被成为从弟。从祖弟的关系,当然要比从弟更远一些,定义是不同祖父的同辈幼已者。

曹操剧照

也就是说,曹仁的祖父和曹操的祖父是两兄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曾祖父。在唐宋以前,从弟的关系就等同于现在的堂弟,在唐宋之后,由于“从”这个字的含义越来越广泛,就逐渐演化成现在的堂弟了。

曹仁年轻时放荡不羁,喜欢结交江湖豪杰,暗地里勾结了一群人,等到“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时候,带着一帮兄弟去投奔曹操。等到升为大将军,一下子变得正经起来,治军有方,企图跟着曹操“威加海内”,可惜随着三国形势的不断变化,曹操确实威加海内了,但直到他死,也没有统一中原,所以他“归故乡”的愿望好像也落空了。

在曹操“威加海内”的整个过程中,曹仁也算是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征讨吕布、张绣,官渡之战,南郡之战,曹仁一直以偏师策应曹操主力大军的行动,保障了其大后方的粮草物资运输,为大军的胜利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保障。

曹操的父亲曹嵩,在汉灵帝时位列高官,九卿并三公,位高权重,刚刚生下曹操的时候并不喜欢这个孩子,认为他太锋芒毕露。然而日后曹操起兵,也没依靠他父亲多大的帮助。不过幸好“血浓于水”,曹操有一帮像曹仁、曹洪和夏侯家族的亲戚帮助,要不然他统一北方的脚步也没那么快。

曹仁厉害吗

晋代傅玄的名著《傅子》曰:曹大司马之勇,贲、育弗加也,张辽其次焉。意思是说,孟贲、夏育和张辽的武力都在曹仁之下。事实情况真的如此吗?

魏国大司马曹仁的画像

我们先来看一下和曹仁同一时代的张辽,张辽是个连武圣关羽都要让他三分的人物,其攻城略地,名气远在曹仁之上。而夏育,是周代的勇士,有千钧之力。最牛的还属孟贲,是秦武王的武士,据说他力能分牛,秦武王不服,为了展示个人魅力,要和孟贲比试举鼎,结果,秦武王的鼎是举起来了,但是他的两个膑骨折断死了。这样的三个人,勇力怎么会在曹仁之下呢?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曹仁的表现。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曹仁在战场的表现欠奉。虽然在攻打吕布时,他奉命攻句阳,帮曹操灭掉了刘何这个心头大患;官渡之战时,他打败刘备和韩荀,保证了曹军后方的稳定。当然他最令人惊艳的一场战绩是南郡之战,曹操在赤壁之战吃了大亏后,一路向北逃跑。曹仁奉命经营荆襄地区,战斗进行到一半时,他的部将牛金被东吴的大将陈矫围困,他仅率数十骑就在千军万马中把牛金救了出来。然后,这只是他的昙花一现。在接下来的樊城之战中,他碰到了比周瑜更重量级的对手关羽。关羽水淹七军,把樊城围得像铁桶一样,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一直等到水势稍减,徐晃的援兵到达。

综合来看,曹仁参加过的战役,也算是胜多败少。但是,无论是句阳的刘何,袁绍的韩荀,还是刚刚投奔到袁绍麾下的刘备,他们当时的战斗力都不足一提,充其量只能算得上是三流的实力。而当和周瑜、关羽等人的较量中,曹仁的意志虽然刚强如铁,但在用兵作战方面还是略输一筹。特别是南郡之战后期,曹仁在战斗中已经击伤周瑜,眼看江陵之围可解,荆襄战场的形势大好,但周瑜依然带伤上阵,激励将士,把曹仁吓退了。

所以,《傅子》说贲、育弗加,张辽次之的言论,恐怕是言过其实了。不过纵观三国中,有个人物倒是与其相似,那就是赵云。赵云一生也是大小战例无数,不过都算不上很出色,怕是被关羽、张飞和诸葛亮的光芒掩盖了,他最闪光、最传奇的一战就是当阳桥长坂坡的七进七出。显然曹仁救牛金,陈矫手下仅有几千人,而当阳的赵云,面对的是几十万大军。因此,他的勇力恐怕还不如赵云。在《三国演义》中,他好不容易琢磨了一个“八门金锁阵”,却被刚出山的徐庶给破了。赵云是一个媲美关,张的勇将,徐苏也是一个能与卧龙凤雏比肩的军师,曹仁输给他们,似乎也不冤枉。给他一个比关、张逊了一筹,比颜良文丑高了那么一点的定位,应该也是合情合理。

曹仁怎么死的

《三国志》如是记载:黄初四年薨,谥曰忠侯。曹仁,字子孝,生于东汉灵帝刘宏建宁元年,卒于魏文帝黄初四年,时55岁。

曹仁的图像

据说曹仁年轻时放荡不羁,后来升为将军后,却能恪尽职守,把律法条文经常放在他办公桌的旁边,随时阅读。他多次跟随曹操征战,战功显赫,被誉为“曹魏第一勇将”。身为曹操的堂弟,曹氏一门也算是人才辈出。

曹操死后,曹丕在洛阳登基称帝,该年号为黄初,是为魏文帝。文帝册封他为车骑大将军,都管荆州、扬州、益州等军务,不久又封他为陈侯。增加他封邑二千户,这个时候,他累计封邑已经达到三千五百户,并设立了十户人家为其家族守墓。此时,本以为他可以太平地安享晚年。

公元220年,孙权派遣大将陈邵据北伐,进攻襄阳。魏文帝措手不及,只得暂时放弃襄阳,及时召回曹仁屯兵宛城,以拒东吴大军。曹仁和徐晃联手击败陈邵,复夺襄阳。进入襄阳后,曹仁派将军高迁等把汉南归附人民移居到汉北。

为了表彰其丰功伟绩,魏文帝下诏,再次进封曹仁为大将军,不久又下令让他移兵临颍,加封大司马。曹仁率军占据乌江,还屯合肥,以钳制孙吴。完成了他人生最后的一次军事行动。

在《三国演义》中,曹仁在此时还奉命进军濡须口,被东吴大将朱桓打败。之后退兵回洛阳后病逝。

黄初四年,公元223年,曹仁逝世。魏文帝赐谥号忠侯。死后,配享太庙。当曹魏一朝,只有夏侯惇可以与其媲美。

曹植赞美他说:文武并亮,权智时发。奢不过制,俭不损礼。入毗皇家,帝之股肱。出作侯伯,实抚东夏者,曹大司马也。

曹仁逝世后,他的儿子曹泰承袭了他的爵位。

曹魏首将曹仁简介 曹操的堂弟曹仁怎么死的

曹仁是谁?曹仁(168-223),字子孝,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的从弟。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官至大司马,谥曰忠侯。

曹仁简介

曹仁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名将,曹仁好弓马骑射,少时不修行检,及至长成为大将,则变得严整,奉法守令。仁从曹操多年,屡立功勋。官渡之战时,曹仁从围高干于壶关。当时曹操下令城陷尽坑敌军,结果连月不下。曹仁向曹操建议「围城必阙」,曹操从其言,城池果然立降。录前後功封都亭侯。自此曹操倚曹仁为南方屏障,封仁征南将军。镇守荆州时,仁曾拒吴将周瑜於南郡,又拒蜀将关羽於樊城,其间又行安西将军西拒马超。文帝时,拜曹仁为车骑将军,都督荆、扬、益诸州军事,进封陈侯。又与徐晃共攻破陈邵,进军襄阳,拜为大将军。

家庭成员

:父:曹炽,子:曹泰、曹楷、曹范,弟:曹纯

战绩:

破袁术,曹仁所斩获颇多,大破陶谦军及陶谦部将吕由,攻克句阳,生擒吕布的部将刘何,官渡大战中,在鸡落山之战又战胜袁绍军,赤壁兵败后,曹仁镇守江陵与周瑜拖了一年之久,为曹操重整旗鼓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渭南破马超,破反将苏伯、田银、侯音,襄樊魏蜀之战挡住了关羽的进攻。

曹仁怎么死的

曹丕即位魏王,拜曹仁为车骑将军,统率荆、扬、益州军事,进封陈侯,增邑二千,并前总数三千五百户,後还屯宛城。孙权派将领占据襄阳,曹仁奉旨讨伐,与徐晃大败陈邵,入主襄阳,派将军高迁等徙汉水之南的未开化之民到汉水之北,曹丕遣使拜曹仁为大将军,又下诏要曹仁移屯临颍,迁为大司马,後督军占据乌江,再屯於合肥。223年逝世,时年五十六岁,谥为忠侯。

曹仁的历史评价

陈寿:①仁以亲旧肺腑,贵重于时,左右勋业,咸有效劳。②仁少时不修行检,及长为将,严整奉法令,常置科於左右,案以从事。 《傅子》:曹大司马之勇,(孟)贲、(夏)育弗加也。陈矫:将军(曹仁)真天人也。 《书钞》:文武并亮,权智时发。奢不过制,俭不损礼。入毗皇家,帝之股肱。出作侯伯,实抚东夏者,曹大司马也。

曹氏首将,国家元勋

曹仁谥曰忠侯,按《史记・谥法解》云:“危身奉上曰忠。险不辞难。”故当魏一朝,“忠”实为大誉之谥,只有夏侯元让同焉。仁、二人虽同有宗族之谊,但观夏侯所为,颇名不副实,濮阳遭劫,更是武将的耻辱,其功业实不如曹仁远甚。而夏侯渊急进轻躁,虽有军功,然身死疆场,得恶谥曰愍。名望亦稍不如曹仁远矣。

另,《傅子》有载云:“曹大司马之勇,(孟)贲、(夏)育弗加也。张辽其次焉。”这是多么骄人的称誉!令江东小儿不敢夜啼的张文远,也次于曹大司马,谁说子孝是庸才?故曹仁论功业则胜于夏侯、论名望则高于夏侯渊、论党族则亲于五子良将,又享善终,宁不为良将乎?

相关参考

曹魏首将曹仁简介 曹操的堂弟曹仁怎么死的

曹仁是谁?曹仁(168-223),字子孝,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的从弟。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官至大司马,谥曰忠侯。曹仁简介曹仁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名将,曹仁好弓马骑射,少时不修行检,及至长成为大

曹仁是怎么死的 曹仁在大战东吴兵中的贡献

三国志曹仁传曹仁,字子孝,是曹操的从弟,类似现在说的堂弟。生于汉灵帝建宁元年,卒于魏文帝黄初四年。其一声跟随太祖皇帝曹操南征北战,战功累累。最终累功升迁至大将军、大司马。年轻时,曹仁喜欢结交豪杰,招募...

三国曹仁是怎么死的 曹仁和曹操是什么关系

2010年5月2日,由高希希执导,朱苏进编剧的备受瞩目的《新三国》开播,并获得了2010年“全国收视冠军”、2010年“年度十佳电视剧”第一等奖项。新版三国故事内容仍以《三国演义》为蓝本,故事从黄巾起

揭秘曹魏第一统帅曹仁将军 曹操一生的防守专家

曹魏第一统帅曹仁将军,一生的防守专家先来说说影响最广的《三国演义》里曹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介匹夫,屡败之将,无智无勇,一事无成。读完演义可能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就是如此,或许这个路人甲你根本没有在意,还

三国时期曹魏首将曹仁的生平介绍,曹仁的评价如何

曹仁(168-223),字子孝,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的从弟。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官至大司马。谥曰忠侯。人物简介战绩:破袁术,曹仁所斩获颇多,大破陶谦军及陶谦部将吕由,攻克句阳,生擒吕布的部

曹魏名将--曹仁

  曹仁(168-223年),字子孝,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从弟(从祖弟)。三国曹魏名将,官至大司马,封陈侯。曹仁好弓马骑射,少时不修行检,及至长成为大将,则变得严整,奉法守令。从曹操多年

三国时期魏国将领曹仁逝世

223年5月6日,三国时期魏国将领曹仁逝世。点击查看:历任官职:别部司马·行厉锋校尉、广阳太守、行征南将军、行安西将军、行骁骑将军、行征南将军?假节、征南将军、车骑将军·都督荆扬益州诸军事、大将军、大

曹操时期三国第一勇将非曹仁莫属

...能够在战将如云的曹操手下成为大将名将,在战争频繁的三国自然不缺乏武力和勇气,否则像华雄和颜良一样,一战而被人枭首,又何以在三国长期立足?但要说到为将之勇,曹操手下的这五子良将还真的都排不上首

曹操时期三国第一勇将非曹仁莫属

...能够在战将如云的曹操手下成为大将名将,在战争频繁的三国自然不缺乏武力和勇气,否则像华雄和颜良一样,一战而被人枭首,又何以在三国长期立足?但要说到为将之勇,曹操手下的这五子良将还真的都排不上首